第一章 無戲論品

關燈
一 無戲論本生因緣 (〔菩薩=隊商主〕) 序分 此關於無戲論之法話.是佛在舍衛城附近隻園大精舍時.就長者的朋友五百個異教徒說的。

    有一日.給孤獨須達長者率領五百個異教徒的朋友.叫他們拿了許多華鬘、薰香、塗香與油、蜂蜜、糖蜜等到祇園精舍來參詣。

    向佛禮拜畢.供奉華鬘等物.又以醫藥與衣服施舍比丘教團.避去六種不當的坐法.端正在一方着座。

    那五百個異教徒亦向佛作禮.佛容顔吉祥.狀如滿月.相好具足.後光尋許.圍繞梵身.毫光兩兩成對四射。

    彼等瞻仰着佛容.依給孤獨長者而坐。

    這時佛以梵音作善巧方便如甘露之法話.其音如在雄黃山原野作吼之獅子.如雨季發雷之雲.如銀河之傾瀉.如寶珠之入串.八音具足.悅耳怡心。

    他們聽了佛的法話.心中清淨.就從座立起來禮拜十力.把歸依異教的心翻過來而歸依佛。

    嗣後他們常跟給孤獨長者攜了香華等來參詣精舍.傾聽法話.供獻施物.守護戒行.奉行布薩〔說戒會。

    〕佛由舍衛城到王舍城去了。

    佛去以後.那些異教徒們又把歸依心一翻而歸依異教.回複了原來的狀态。

    七八個月以後.佛再回祇園精舍來。

    給孤獨長者複率領他們來參佛.供獻薰香等物.禮拜畢.坐在一旁。

    長者向佛申說.他們在佛遊行中已喪失所獲得之歸依心.又歸依異教.回到了原來的狀态了。

    於是佛就因了無量億劫來習用之辯才與巧妙的威神之力.像開啟外薰天香、中藏衆香的寶函似地.把蓮華之口開了.發出甘露般的聲音問道.『據說.你們優婆塞們已破了三寶的歸依.歸依别的異教了.真的嗎。

    』他們不能隐瞞.回答道.『世尊.真的。

    』佛道.『優婆塞啊.下自阿鼻〔無間〕地獄.上至有頂天.橫至無量世界.當沒有戒德具足如佛的.比佛更勝的自更沒有了。

    』又從經典引了『汝等比丘.一切生類自無足乃至二足四足.於中以如來為第一。

    』『於此世.於彼世.一切财寶以有信心者為最勝』等文句.申示三寶之德道.『三寶具備如此最勝功德。

    歸依三寶之優婆塞、優婆夷.不落地獄.已堕惡趣的也能脫離惡趣上生天界.獲大成功。

    所以你們破了如此的三寶歸依而歸依别的異教.是錯誤的。

    』為了解脫.為了最高理想而歸依三寶者.不堕惡趣。

    這可引用經文來說明。

     歸依佛者不落地獄.  将舍人身而成天人之姿。

     歸依法者不落地獄.  将舍人身而成天人之姿。

     歸依僧者不落地獄.  将舍人身而成天人之姿。

     被驚怖所襲者.  常歸依於種種的東西. 或山或林或苑囿之神樹.  但此非安穩的歸依.最上的歸依。

     由此歸依不能脫一切苦.  歸依佛、法與僧者. 能由正慧而見四聖谛.  那是苦、苦因、苦滅、導入苦滅的八聖道分。

     此是安穩的歸依.最上的歸依.  由此歸依能脫一切苦。

     佛複對他們道.『優婆塞啊.因了憶念佛、憶念法、憶念僧的行法.能達預流道、預流果、一來道、一來果、不還道、不還果、阿羅漢道、阿羅漢果。

    』佛說了如是的法.又道.『所以你們不應破此歸依.』因了憶念佛等的行法可達預流等的道果.關於此.佛在經典中曾這樣明示着.『比丘們.修習一法.增進一法.能入於厭離、離貪、滅絕、寂靜、神通、正覺與涅盤。

    一法為何.即憶念佛是。

    』 佛這樣用了種種方便訓誡優婆塞.又道.『優婆塞們.以非歸依為歸依者.懷颠倒的思辨執。

    此等人在前生.曾在非人〔鬼〕所管領之可怕的難處為夜叉所食.陷於滅亡。

    但無戲論而有決意.心不颠倒者.即在此種難處.仍得繁榮。

    』佛說了這話.就沈默了。

    這時給孤獨居士從座起身.向佛禮拜贊歎.合掌至頂道.『世尊.優婆塞們破毀無上尊勝之歸依.而為疑念所困.我們已明白了。

    至於前生的事.思辨執者在非人管領之難處滅亡.而無戲論者仍得繁榮.這隻有世尊明白.我們是不明白的。

    世尊啊.請撥雲現月似地為我等明說這因緣。

    』佛道.『居士啊.我於無量劫來成就十波羅蜜.為欲伏斷世間疑惑.獲一切智。

    當詳說此事.你須一語不漏地谛聽.像把獅子膏灌入黃金管中去的樣子。

    』佛先這樣促起了長者的注意.然後撥雲現月似地說明前生隐秘的因緣。

     主分 從前.迦屍國波羅奈城梵與王治國時.菩薩降生在一個隊商主的家裡.已成長為一青年.統率着五百輛車子.經營商業.或由東到西.或由西到東.徧曆各地。

    同時.波羅奈城中另有一個隊商主的兒子.生性愚鈍.并無臨機應變之才。

    有一次.菩薩從波羅奈買了許多高貴的商品.滿裝在五百輛車中.準備出發了。

    那愚鈍的小隊商主也同樣地裝好了五百車的貨物準備出發。

    這時菩薩想.『如果我與那愚人同行.路上将有千輛車子.道路要擔當不住.行人用的燃料與飲料.牛吃的草.也都難得了。

    讓他先走.或是我先走吧。

    』於是招了那人來.對他說明理由.問他道.『我們兩人不能同行.你先去呢.還是後去。

    』他想.『先去於自己有利.可以走未破壞的道路.牛可以吃到未經别的牲口碰過的草.人也可以得到未經人碰過的擠汁的葉子.水也可以清新些.并且到後商品還可任意定價出賣。

    』就道.『朋友.我先去吧。

    』菩薩則恰與他相反.以為後去有利。

    這樣想。

    『先行者會把路上的凹凸弄平.我就可走現成的道路。

    先去的牛吃的是老草.我的牛就可以吃新抽的嫩草。

    葉子經過一次采摘.新出來的擠汁.味将更美。

    他們因要飲水會掘泉.我們可就在掘好的窪孔取水。

    商品的價目非常難定.我去可就以他們定好的貨價銷售。

    』菩薩覺得後去有這許多利益.就道.『那麽.朋友.你先去吧。

    』他道.『好.就是這樣。

    』這位愚鈍的小隊商主駕起車子出發.不久.就走盡了人煙之處.踏入難處的境界。

    所謂難處.有盜賊難處、猛獸難處、無水難處、非人難處、饑馑難處五種。

    盜賊出沒之地曰盜賊難處。

    有獅子等兇獸的地方曰猛獸難處。

    無水可飲與沐浴之區曰無水難處。

    非人〔鬼〕所居住的地方曰非人難處。

    無主要食糧可取的地方曰饑馑難處。

    那裡的難處.在五種之中屬於無水與非人的二種。

    小隊商主曾用無可再大了的甕子滿裝了水.載在車上.向廣大六十由旬的難處進發。

    進入到難處中心地帶的時候.住在那裡的夜叉想道。

    『謊他們把帶着的水棄了.讓他們衰弱下去.然後吃盡他們吧。

    』就以魔力.化出一輛舒适的乘車.由壯健的白牛曳引。

    十多個鬼卒.手執弓盾等武器.圍繞其旁。

    夜叉頭上滿是青的蓮華白的睡蓮.把頭發衣服弄得透濕.坐在車中俨然像個君主。

    車子輪上飛濺着泥漿.從反對方向駛來。

    那在前後随着的從者們.頭發衣服也都透濕.頭上戴着青蓮華白睡蓮的華鬘.手裡捧着赤蓮華白蓮華的花束.口裡嚼着蓮莖或藕.拖泥帶水地走近這邊。

    小隊商主等為了想避黃塵.在逆風的時候.總是坐在車中由從者圍繞着行在前面.在順風時則行在後面。

    那時正是逆風.小隊商主行在一隊之前。

    夜叉見他過來了.就把自己的車子讓在一旁.對他打招呼道。

    『你們到那兒去。

    』小隊商主也把自己的車子讓開留出空路給他們.回答道.『朋友.我們是從波羅奈來的。

    你們頭上戴的是青蓮華或是白睡蓮.手上捧的是赤蓮華或是白蓮華.口裡嚼着蓮莖或是藕.滿身泥漿淋漓地。

    莫非前面下着雨.有各色蓮華盛開着的池蕩嗎。

    』夜叉聽了.說道.『朋友.你說甚麽話。

    喏.你看.那兒不是望得見一抹綠林嗎。

    從那兒起.全森林一片都是水。

    那地方常常下雨.凡是低凹窟洞都有積水.到處有開蓮華的池哩。

    』夜叉說着駛車前進.又問道.『率領了這些車輛向那兒去。

    』小隊商主答道.『到某國去。

    』夜叉又問道.『這些車中裝的是些甚麽東西。

    』小隊商主答道.『是這個那個。

    』夜叉又問道.『最後一車似乎很笨重.那裡面又是甚麽。

    』小隊商主道.『那是水。

    』夜叉道.『你們從那裡裝了水來.再好沒有。

    但到了這兒已不要了。

    從這兒過去.有的是水.樂得把甕子打碎放去了水.走起來輕松些。

    』接着又說道.『吚呀.你們請吧.我們也耽擱了不少時候了。

    』夜叉向前行進.就在望不見的地方進入自己的夜叉城去了。

     那愚鈍的小隊商主果然相信了夜叉的話.打破甕子.把水放得乾乾淨淨.開車前進。

    不料前面全然沒有水.大家因為得不到飲料.疲憊不堪。

    一程一程地向前挨.到了太陽西沈的時候.把車輛解下來排成圓圍.把牛吊在輪上。

    牛沒有水飲.人沒有粥吃。

    大家疲乏已極.縱橫在地上卧下。

    到了夜半.夜叉從夜叉城出來.連人帶牛一齊弄死吃光.隻把骨頭留下而去。

    一羣的從者因了小主人的愚鈍.就這樣地喪亡了。

    骨頭零亂地散在四處.五百輛車子滿載了貨物停在那裡。

     菩薩於那愚鈍的小隊商主走後一個半月光景.率領了五百輛車子離城出發.及到了難處的關口.他把水裝滿甕中.凡是可以儲水的東西裡.都汲水裝入。

    當張幕宿夜的時候.擊鼓召集人衆.對他們說.『不經我許可.一滴水都不準消費。

    難處有一種毒樹。

    不論遇到甚麽葉、花或果實.凡是你們平日不曾吃過的.要向我問過才準吃。

    』這樣諄諄告誡以後.方率領五百輛車子進入難處。

    到了難處的中心地帶.那夜叉就用了老手段出現到菩薩的面前來。

    菩薩見這情形便悟到了心中想.『此地是沒有水的.是所謂無水難處。

    這東西眼睛發紅.一股兇相.全見不到影兒。

    那先走的.愚鈍的小隊商主一定已棄掉帶着的水.連同一羣從者在疲憊中被他吃去了吧。

    他大概還不知道我是一個聰明而機警的人哩。

    』於是向他說道.『你們走開.我們是商人。

    在沒有遇到水以前.不想把水棄掉。

    要發見了水以後.才放出了水輕松地走。

    』夜叉向前行進.就在望不見的地方進入自己的夜叉城去了。

    夜叉去後.從者都對菩薩說道.『尊者啊.據他們說.「那兒望得見一抹綠林.再進去些的地方常常下雨。

    」他們頭上戴青蓮華或是白睡蓮的華鬘.手捧赤蓮華或是白蓮華的花束.口裡嚼着蓮莖或是藕.衣服頭發都是透濕的。

    我們就把水放去.使車子輕松走得快些吧。

    』菩薩聽見他們這樣說.即命停車.把全體人員召集攏來.問道.『這難處有池水與蓮池。

    你們誰曾聽到過這話。

    』從者道.『尊者.一晌不曾聽到過這話。

    此地是無水難處。

    』菩薩道.『方才有人說.那兒有一抹綠林.再進去些地方常常下雨。

    我問你們。

    雨風可以吹多遠。

    』從者道.『尊者.一由旬光景。

    』菩薩道.『你們有誰在身上觸到雨風了嗎。

    』從者道.『沒有觸到。

    』菩薩道.『雲可伸長到多遠。

    』從者道.『尊者.一由旬光景。

    』菩薩道.『你們有誰見到雲了嗎。

    』從者道.『不曾見。

    』菩薩道.『電光可及到多遠。

    』從者道.『四五由旬。

    』菩薩道.『你們有誰見到電光了嗎。

    』從者道.『尊者.不曾見。

    』菩薩道.『雷聲可及到多遠。

    』從者道.『尊者.一由旬光景。

    』菩薩道.『你們有誰聽到雷聲了嗎。

    』從者道.『不.未曾聽到。

    』於是菩薩道.『他們不是人.是夜叉。

    大概他們想來騙我們。

    叫我們棄掉了水.弄得疲憊不堪.來吃我們的。

    那先走的愚鈍的小隊商主缺少機智.一定受了騙.把水棄掉.在疲憊中被他們吃去了吧。

    五百車貨物一定還在那裡.我們今天就可看到吧。

    趕快前進.一滴水都不要棄掉。

    』叫從者們向前進發。

    進去進去.果然看到有五百輛滿滿的貨車散亂地停在那裡.人骨牛骨狼藉在地。

    菩薩命把車解下列成圓形的圈子.搭好宿夜的帳幕.叫人與牛吃了晚餐.把牛睡在人的中央。

    自己則率領隊長執了刀.在夜之三時中當警備之任.直到天明。

    次晨.整理一切.喂飽了牛.剔去破車.選取堅牢的車子.舍去廉價的貨物.把高貴的裝進車裡帶去。

    到達目的地之後.以二倍三倍的價值賣完貨物.就率領全隊人員回到本城來了。

     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