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道集說(卷之三)

關燈
屏山居士 李純甫 之純述 明道曰: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終無理會此密也是甚物? 屏山曰:聖人以此易道,洗其靈府,喜怒哀樂既不能入,然後可與民同患矣。

    聖人心外無道,道外無心,更有何物乎? 明道曰:楊墨之害,甚於申韓;佛之害,甚於楊墨。

     屏山曰:申韓無道,楊墨學道而未至者,正自不同。

    楊朱知退藏於密,而不知與民同患;故不拔一毛,墨子知與民同患,而不知退藏於密;故摩頂放踵。

    佛氏之說則不然,心不入道,雖以身布施如恒河沙而無益,豈摩頂放踵乎?既得道矣,盡九類衆生皆滅度之,豈不拔一毛者哉!所謂以佛地行菩薩行,自利利他,何害之有? 明道曰:艮其止,止其所也。

    八元有善而擧之,四兇有罪而誅之,各止其所止,釋氏安能止乎?禅學隻到止處無用處。

     屏山曰:艮之止,與釋氏之止,固不同也。

    釋氏之所謂止者,與孔子教顔淵之所謂虛室生白,吉祥止之正同,是萬物之化也。

    舜禹之所歸,伏羲幾遽之所行,豈終無用處乎? 明道曰:釋氏說道,譬之以管窺天,隻務直上去,不見四傍。

     屏山曰:此程子所見於釋氏者,釋氏之道,大包太虛而有餘;細入微塵而無間,豈以管窺天者乎?庚乘子八荒之外,如眉睫之間,況如來乎?如來竪窮三際,橫遍十方,豈不見四旁耶? 明道曰:釋氏本怖死,生為利,豈是公道。

    唯務上達,而無下學,其上達處亦未是,但有間斷,則非道也。

     屏山曰:不怖生死,不憂涅盤,是維摩不二法門。

    汝等所行,皆菩薩道,此常不輕之所以授記。

    低頭而成佛道,擧足入道場,豈有間斷哉! 明道曰:彼所謂識心見性,是也。

    若存心養性,則無矣。

     屏山曰:佛書謂文殊等諸大菩薩,無量刼中,修習聖道,雲見佛性,如隔羅谷以觀月。

    況不修而得見耶?禅者見道,止要保任,長養聖胎,學道者自知之矣。

     明道曰:釋氏地獄之類,怖下根之人為善,至誠貫天地,人尚不化,豈有立僞教,而人可化乎? 屏山曰:《周易》自言鬼神害盈而福謙。

    莊子亦謂:作不善於幽冥之中,則鬼神得而誅之。

    地獄之說也。

    豈立僞教乎?一念之誤,化而為終宵之夢。

    一生之惡,豈不能長夜之苦耶?況申生之訴,厲公之訟,李娥之複生,賈充之所見,書於《經史》,可不信哉? 明道曰:佛氏不識陰陽、晝夜、死生、今古!安得謂形而上者,與聖人同乎? 屏山曰:列禦寇知非陰非陽者,通乎晝夜矣。

    莊周之不生不死,此入於無古今矣。

    而況於佛乎?非止形而上者,與聖人同。

    形而下者亦與聖人無毫發異,但或出或處,殊塗而同歸耳。

     明道曰:佛言前後際斷,純亦不已,是也。

    彼安知此哉? 屏山曰:一念萬年,萬年一念,因赅果海,初心即得菩提。

    果徹因源,位滿猶稱菩薩,未讀佛書,孰知吾道中有此理哉。

     明道曰:聖人稱公心盡天地萬物之理,各當其分。

    佛氏正為一己之私,是豈同乎?聖人循理,故平直而易行,異端造作大小、大來,費力非自然也,故失之遠。

     屏山曰:佛非獨無我相,又無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矣。

    誰為一己之私乎?佛非獨以作為病也。

    止亦病也,任亦病也,滅亦病也,豈費力不自然哉。

    非佛書求合於聖人,聖人之言自與佛合耳。

    程子未之知也。

    惜哉! 明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自然之道也。

     屏山曰:一陰一陽,即列禦寇之所謂非陰非陽,能陰能陽者也。

    王弼輩謂之無陰無陽已踈矣。

    此何物耶?見於外者善,成於内者性,仁者誤認以為仁,知者誤認以為知,百姓日用之,而不知其所以然?即圓覺之珠能現五色;衆生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

    程子亦誤以為自然,知吾夫子之道者誠鮮矣! 伊川曰:禅家之言性,猶太陽之下置器耳。

    其間方圓小大不同,特欲傾此于彼耳。

    然在太陽幾時動,又其學者善遁,若人語以此理,必曰:我無修無證。

     屏山曰:此語出於徐铉誤讀《首楞嚴經》,佛言:五陰之識,如頻伽缾盛空,以饷他方,空無出入,遂為禅學,豈知佛以此,喻識情虛妄,本無來去,其如來藏妙真如性,正太陽元無動靜,無修而修,無證而證,俱是識情,即如來藏,妙真如性,非遁辭也。

     伊川曰:神與性、元不相離,則其死也何合之有?如禅家所謂:别有一件物,常在偷胎奪陰之說,即無是理。

     屏山曰:神即性也,非離非合,性即神也,不生不滅,偷胎奪陰之言,佛書不道也。

     伊川曰:魂謂精,魄謂死也。

    魂歸于天,消散之意。

     屏山曰:夫子之言,遊魂為變耳,不言消散。

     伊川曰:或欲以金作器,比性成形,某謂金可以比氣,不可以比性。

     屏山曰:性化而為氣,氣化而為形耳。

    豈有二物哉? 伊川曰:禅家出世之說,如閉目不見鼻,然鼻自在。

     屏山曰:伊川不信有出世法,如開眼不見眼,其眼非無也。

     伊川曰:殺一不辜而得天下不為,謂殺不辜以私己也,武侯以天下之命,讨天下之賊,何害? 屏山曰:以武候為得聖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