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道集說 (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何以二氣為哉?
橫渠曰:在天而運者為七曜,垣星為晝夜,以地氣乘機,左旋於中,故使垣道河漢。
因此而南,孔子不言天地日月星辰者,以顔淵輩已知之矣。
古人所謂天左旋,此至粗之論耳。
屏山曰:此說孔子未嘗談也。
大《易》止言乾動坤靜,《尚書》止言在璇玑玉衡,以齊七政而已。
張子敢於高論,果於自信,斬然臆斷,謂天靜地動,惟七曜行,當問天古星翁,吾亦不知也。
橫渠曰:聖不可知謂神,莊生謬妄,又謂有神人焉。
屏山曰:莊子所謂:有天人、至人、神人,皆聖人之别稱耳。
大抵居帝王天子之德,謂之聖人。
言素王玄聖之道,謂之神人。
謂聖人之駴世,神人未嘗過而問焉,正吾夫子之所謂豉萬物而不與者,豈有二人哉。
莊子寓言,而學者惑之!是對癡兒不得說夢。
迨佛書至,有法身、報身、化身之說,其理甚明。
禅者又分五位,至於禮用交參,正徧回互之際,區區章句之學,未嘗曾見此事,宜其譏咲以為謬妄也欤! 橫渠曰:物之初生,氣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氣日反而遊散,至之謂神。
以其伸也,反之謂鬼,以其歸也。
屏山曰:此說出於漢儒,以木火為生物之神,以金水為終物之鬼,訓神為伸,訓鬼為歸,亦曲說耳。
今證以孔子之言,精氣為物,謂人物也。
遊魂為變,謂鬼神也。
人物有形之鬼神,鬼神無形之人物,可以知鬼神之情狀,蓋無異於人物,故其禍福,亦從吾之好惡焉。
豈神主生而鬼主死?又強為分别耶。
橫渠曰:氣生於人,生而不離,死而遊散謂魂。
聚而成形質,雖死而不散謂魄。
屏山曰:異乎吾所聞!鄭子産論伯有曰:人生始化曰魄,陽曰魂。
用物精多則魂魄強。
故伯有之死,猶能為崇而殺驷帶。
蓋魂魄者,動靜之精神耳。
形質既成,生而不能離,形質既壞,死而不能散,遊然而變,或為鬼神,即此一物也,豈有二物哉? 橫渠曰:海水凝則氷,浮則漚,然氷之才,漚之性,海不得而預焉。
推是足以究生死之說。
屏山曰:性猶海水也,情猶浮漚也,漚有生滅,而水無生滅,情有生死,而性無生死。
雖吉兇以情遷,而原始反終,知之未嘗生,亦未嘗死也。
則死生之說盡矣。
雖然,漚即水也。
水即漚也。
情豈非性,性豈非情虖?生滅而有不生滅者,有其死生中,蓋有不生不死而生死者乎?以水喻之,則不類乎?性外而又言才,吾不知其為何物也? 橫渠曰:寤所以知新於耳目,夢所以緣舊於習心,醫言專語氣於五藏之變,有取焉耳。
屏山曰:此言常夢,其得為多,如非常之夢,傳說之夢,武丁竪牛之夢穆叔,橫渠之言敗矣!當以東萊之言為解,語在左氏愽議。
橫渠曰:釋氏不知天命,而以心法起滅天地,以小緣大,以末緣本,其不能窮,謂之幻妄。
真所謂凝氷之夏蟲欤!反以六根之微,誣天地日月,蔽其用於一身之小,溺其志於虛空之大,此所以語大語小,流遁失中。
其大也,塵芥六合,謂天地為有窮也。
其小也。
夢幻人世,不能究所從也,謂之窮理可虖?不知窮理,謂之盡性而無不知可乎?儒者窮理,固率性可以謂之道。
佛不知窮理,故其說不可推而行。
屏山曰:孔子知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老子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莊子知道生天生地,列子知渾淪之始,言天地空中之細物也。
張子烏知有此理耶!孔子之太極,老子之混成,莊子之道,列子之渾淪,是何物耶?四子同在天地中,必非二物,學者溟涬一千五百年矣。
而佛書遂東。
《首楞嚴》雲: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真所生。
然則其不出於此心乎?何以信之?張子亦有夢否?五尺之軀,栩然一席之地,謦欬之間,天地、日月、山川、聚落、人物、衣冠、俯仰、酬酢、自成宇宙,皆從汝一念生,此特佛書所謂第六分離意識之所影現者耳。
其力之所成就,廣大如此,與此天地亦殊不相罣礙,此即邵康節所謂:一身自有一乾坤者,況其根本!第九:白淨無垢,妙真如性,豈不能生此天地乎?此真如性,大包天地而有餘,細入微塵而無間,甯有小大與生滅乎?老子謂尹文子曰:吾與汝皆幻也。
孔子謂瞿鵲子曰:丘也與汝皆夢也。
且有大覺而後知此萬世之後一遇大聖,如且暮夢遇之,張子豈其人乎?此理固未易窮,張子欲率其性,而自謂之道。
将推而行之,真夢中語,未知孰為夏蟲也欤!悲夫! 橫渠曰:大易不言有無,言有無,諸子之陋也。
屏山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非老子之
因此而南,孔子不言天地日月星辰者,以顔淵輩已知之矣。
古人所謂天左旋,此至粗之論耳。
屏山曰:此說孔子未嘗談也。
大《易》止言乾動坤靜,《尚書》止言在璇玑玉衡,以齊七政而已。
張子敢於高論,果於自信,斬然臆斷,謂天靜地動,惟七曜行,當問天古星翁,吾亦不知也。
橫渠曰:聖不可知謂神,莊生謬妄,又謂有神人焉。
屏山曰:莊子所謂:有天人、至人、神人,皆聖人之别稱耳。
大抵居帝王天子之德,謂之聖人。
言素王玄聖之道,謂之神人。
謂聖人之駴世,神人未嘗過而問焉,正吾夫子之所謂豉萬物而不與者,豈有二人哉。
莊子寓言,而學者惑之!是對癡兒不得說夢。
迨佛書至,有法身、報身、化身之說,其理甚明。
禅者又分五位,至於禮用交參,正徧回互之際,區區章句之學,未嘗曾見此事,宜其譏咲以為謬妄也欤! 橫渠曰:物之初生,氣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氣日反而遊散,至之謂神。
以其伸也,反之謂鬼,以其歸也。
屏山曰:此說出於漢儒,以木火為生物之神,以金水為終物之鬼,訓神為伸,訓鬼為歸,亦曲說耳。
今證以孔子之言,精氣為物,謂人物也。
遊魂為變,謂鬼神也。
人物有形之鬼神,鬼神無形之人物,可以知鬼神之情狀,蓋無異於人物,故其禍福,亦從吾之好惡焉。
豈神主生而鬼主死?又強為分别耶。
橫渠曰:氣生於人,生而不離,死而遊散謂魂。
聚而成形質,雖死而不散謂魄。
屏山曰:異乎吾所聞!鄭子産論伯有曰:人生始化曰魄,陽曰魂。
用物精多則魂魄強。
故伯有之死,猶能為崇而殺驷帶。
蓋魂魄者,動靜之精神耳。
形質既成,生而不能離,形質既壞,死而不能散,遊然而變,或為鬼神,即此一物也,豈有二物哉? 橫渠曰:海水凝則氷,浮則漚,然氷之才,漚之性,海不得而預焉。
推是足以究生死之說。
屏山曰:性猶海水也,情猶浮漚也,漚有生滅,而水無生滅,情有生死,而性無生死。
雖吉兇以情遷,而原始反終,知之未嘗生,亦未嘗死也。
則死生之說盡矣。
雖然,漚即水也。
水即漚也。
情豈非性,性豈非情虖?生滅而有不生滅者,有其死生中,蓋有不生不死而生死者乎?以水喻之,則不類乎?性外而又言才,吾不知其為何物也? 橫渠曰:寤所以知新於耳目,夢所以緣舊於習心,醫言專語氣於五藏之變,有取焉耳。
屏山曰:此言常夢,其得為多,如非常之夢,傳說之夢,武丁竪牛之夢穆叔,橫渠之言敗矣!當以東萊之言為解,語在左氏愽議。
橫渠曰:釋氏不知天命,而以心法起滅天地,以小緣大,以末緣本,其不能窮,謂之幻妄。
真所謂凝氷之夏蟲欤!反以六根之微,誣天地日月,蔽其用於一身之小,溺其志於虛空之大,此所以語大語小,流遁失中。
其大也,塵芥六合,謂天地為有窮也。
其小也。
夢幻人世,不能究所從也,謂之窮理可虖?不知窮理,謂之盡性而無不知可乎?儒者窮理,固率性可以謂之道。
佛不知窮理,故其說不可推而行。
屏山曰:孔子知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老子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莊子知道生天生地,列子知渾淪之始,言天地空中之細物也。
張子烏知有此理耶!孔子之太極,老子之混成,莊子之道,列子之渾淪,是何物耶?四子同在天地中,必非二物,學者溟涬一千五百年矣。
而佛書遂東。
《首楞嚴》雲: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真所生。
然則其不出於此心乎?何以信之?張子亦有夢否?五尺之軀,栩然一席之地,謦欬之間,天地、日月、山川、聚落、人物、衣冠、俯仰、酬酢、自成宇宙,皆從汝一念生,此特佛書所謂第六分離意識之所影現者耳。
其力之所成就,廣大如此,與此天地亦殊不相罣礙,此即邵康節所謂:一身自有一乾坤者,況其根本!第九:白淨無垢,妙真如性,豈不能生此天地乎?此真如性,大包天地而有餘,細入微塵而無間,甯有小大與生滅乎?老子謂尹文子曰:吾與汝皆幻也。
孔子謂瞿鵲子曰:丘也與汝皆夢也。
且有大覺而後知此萬世之後一遇大聖,如且暮夢遇之,張子豈其人乎?此理固未易窮,張子欲率其性,而自謂之道。
将推而行之,真夢中語,未知孰為夏蟲也欤!悲夫! 橫渠曰:大易不言有無,言有無,諸子之陋也。
屏山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非老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