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示現接引
關燈
小
中
大
佛在大集經懸記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
’佛說阿彌陀經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号,若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觀經雲:‘或有衆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應堕惡道,受苦無窮。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令念佛,如是至心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雲:‘佛言:此菩薩名觀世音,一切人天常須供養,專稱名号,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
’足證專念觀世音菩薩,與專念阿彌陀佛名号,福德略同,果報無異。
觀世音菩薩為普度衆生,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十方諸國土,無刹不現身,以著靈異,而垂接引,俾皆起信發願,專念聖号,若遇苦難生死,即得救護了脫。
普勸中外同胞,應即深信娑婆極苦,西方極樂。
深信多生以來業障深重,非憑佛力驟難出離。
深信念佛及專念觀音,定蒙慈悲攝受,求生決定現生得生。
由是堅定一心,願離娑婆,如死囚之欲出牢獄,絕無系戀之心;願生西方,如遠客之思歸故鄉,豈有因循之念。
從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彌陀觀音聖号,務令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惟求生無病苦災禍,滅罪得福,命終蒙佛菩薩現身接引,往生極樂,花開見佛,得證無生。
凡古今念佛兼念觀音而往生者不知凡幾,淨土聖賢錄初續三四編所錄雖多,不過億萬中之一二,而專念觀音親蒙接引往生者亦不可勝紀,茲略舉近代往生四衆各數人,以資征信,而為軌範。
佛言如是,事實如是,願皆見賢思齊,欲不信而不可得也。
第一節普陀現相 一、國父親見國父孫中山先生,民國五年八月廿五日乘建康艦察看象山、舟山軍港,順道往遊普陀山,同行者為胡漢民、鄧孟碩、周佩箴、朱卓文諸公,及浙江民政廳秘書陳去病,艦長任光宇也。
抵普陀山紅日已斜,相率登岸,逢北京法源寺道階和尚,引至普濟寺小住,寺主了餘請乘竹轎登山,纡回升降者久之,已登臨佛頂山天燈台,憑高放覽,獨遲遲徘徊。
旋赴慧濟寺即觀音堂,才一遙望,寄觀現矣,寺前恍矗立一偉麗之牌樓,仙花組錦,寶幡舞風,奇僧數十,窺厥狀似來迎客者,殊訝其儀觀之盛,備舉之捷。
轉行轉近,益了然見其中有一大圓輪,盤旋極速,莫識其成以何質?運以何力?方感想間,忽杳然無迹,則已過其處矣。
既入慧濟寺,亟詢同遊,均無所睹,遂詫以為奇不已。
因腦藏中素無神異思想,竟不知是何靈境?回普濟寺晚餐,已暮色沉沉,授筆記之,題曰‘遊普陀志奇’,原文尚珍藏普濟寺客堂。
按示現牌樓奇僧,及大輪盤旋,似歡迎國父,囑為大護法,使法輪常轉,普度衆生也。
二、見相起信廣東富翁王某,為銀行界钜子,素信基督教。
姨妹信佛,邀王之妻女同往普陀山進香,在梵音洞見觀音菩薩現身放光,即起信心,回家供奉觀音聖像,朝夕禮拜。
王甚奇怪,女為大學生,前勸伊母女信耶蘇而不信,今忽信佛,查詢原委,便雲:‘那有此事?我信基督教多年,未曾見過上帝,汝等不信佛之人,如何能見佛?若我親見,即改信佛教。
’力勸往看,果見梵音洞菩薩放光,現種種聖相。
回即改信佛教,全力護法,并勸化衆友皈依。
三、見相修廟中醫傅星垣,住廣州市光孝寺街,為外道先天龍華之徒。
女傅二姑皈依寶靜法師,常随聽經,深通佛理,勸父正信三寶。
遂率子女等同往甯波觀宗寺拜訪寶靜法師,順遊普陀山,在梵音洞前親見觀音菩薩聖相莊嚴,妙絕人寰,放光現瑞,不可逼視,即同跪拜。
從此發心獨捐八千餘元,修理光孝寺街觀音廟,并請法師說法,歡迎信衆念佛禮忏,親率全家及親屬參加,每晚必到,法會之勝,得未曾有。
四、各見不同莫婦,廣東高州人。
居廣州市,因夫失業,兒女讀書,經濟困難,每日到光孝寺街觀音廟求祐中獎,果中八千餘元,舊債還清,學費有著,深感慈恩,到處宣揚。
忽遇傅二姑,談及普陀山觀音現身,欲朝普陀,而中獎之款,所剩無幾,又每日往求,竟又中獎。
即乘船至上海,邀二親人同往,齊跪梵音洞前,誠念觀音聖号,約六小時之久,發願不見觀音,誓不回頭,至下午四時許,果見洞内帳幕揭開,觀音菩薩高大莊嚴,放大光明。
但最奇者,左跪女人,惟見台上一貴婦,及一婢搬椅奉茶。
右跪女人,惟見一神牌位,及一小狗。
次日再攀上梵音洞,實地考查,以窮究竟,但見觀音現身之處,惟大石一塊,有三裂縫,各長小樹青草,随風飄動,如何能現聖相,實不可思議! 五、見相皈依龐氏姊妹,廣東人。
妹在上海啟明學校肄業多年,深信基督教,拟即正式接受洗禮。
姊甫畢業香港庇理羅士女學院,聞普陀山觀音現身,即赴滬邀妹同往。
妹笑姊迷信消極,與愚夫愚婦同一見地,不要去拜偶像。
姊定要妹陪往同遊,妹雲:‘如陪汝朝普陀,見到活觀音,即随汝信佛。
若均不見,要與我同受洗禮。
’姊即應允,雙方訂好條件,方買舟前往,同跪梵音洞前,口念觀音聖号,果然帳幕揭開,現出一光華燦爛、豔絕人天、德相莊嚴、千花獻瑞之觀音菩薩,十八羅漢合掌圍繞,如走馬燈,歎為觀止,便五體投地,心悅誠服,倍極欽崇!大喜同歸,禀告雙親,将前認為天經地義之聖經付之一炬。
并考慮出嫁為管家奴,不如清淨自居為大菩薩,遂從姊研習教典,皈依海仁法師,為入室弟子。
民國廿二年法師到廣州西關講楞嚴經,每日下午命龐氏姊妹複講,舌燦蓮花,折服知識份子甚多。
六、久禱方見密顯法師,在普陀前山住茅篷,為求見觀音聖相,每日往返梵音洞二十餘裡,一次不見,次日再來,跪數小時,惟見亂石。
第三日再來,跪拜懇禱,痛責業障深重,無緣見佛,仍然不見。
第四日再來,誓不
’佛說阿彌陀經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号,若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觀經雲:‘或有衆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應堕惡道,受苦無窮。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令念佛,如是至心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雲:‘佛言:此菩薩名觀世音,一切人天常須供養,專稱名号,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
’足證專念觀世音菩薩,與專念阿彌陀佛名号,福德略同,果報無異。
觀世音菩薩為普度衆生,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十方諸國土,無刹不現身,以著靈異,而垂接引,俾皆起信發願,專念聖号,若遇苦難生死,即得救護了脫。
普勸中外同胞,應即深信娑婆極苦,西方極樂。
深信多生以來業障深重,非憑佛力驟難出離。
深信念佛及專念觀音,定蒙慈悲攝受,求生決定現生得生。
由是堅定一心,願離娑婆,如死囚之欲出牢獄,絕無系戀之心;願生西方,如遠客之思歸故鄉,豈有因循之念。
從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彌陀觀音聖号,務令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惟求生無病苦災禍,滅罪得福,命終蒙佛菩薩現身接引,往生極樂,花開見佛,得證無生。
凡古今念佛兼念觀音而往生者不知凡幾,淨土聖賢錄初續三四編所錄雖多,不過億萬中之一二,而專念觀音親蒙接引往生者亦不可勝紀,茲略舉近代往生四衆各數人,以資征信,而為軌範。
佛言如是,事實如是,願皆見賢思齊,欲不信而不可得也。
第一節普陀現相 一、國父親見國父孫中山先生,民國五年八月廿五日乘建康艦察看象山、舟山軍港,順道往遊普陀山,同行者為胡漢民、鄧孟碩、周佩箴、朱卓文諸公,及浙江民政廳秘書陳去病,艦長任光宇也。
抵普陀山紅日已斜,相率登岸,逢北京法源寺道階和尚,引至普濟寺小住,寺主了餘請乘竹轎登山,纡回升降者久之,已登臨佛頂山天燈台,憑高放覽,獨遲遲徘徊。
旋赴慧濟寺即觀音堂,才一遙望,寄觀現矣,寺前恍矗立一偉麗之牌樓,仙花組錦,寶幡舞風,奇僧數十,窺厥狀似來迎客者,殊訝其儀觀之盛,備舉之捷。
轉行轉近,益了然見其中有一大圓輪,盤旋極速,莫識其成以何質?運以何力?方感想間,忽杳然無迹,則已過其處矣。
既入慧濟寺,亟詢同遊,均無所睹,遂詫以為奇不已。
因腦藏中素無神異思想,竟不知是何靈境?回普濟寺晚餐,已暮色沉沉,授筆記之,題曰‘遊普陀志奇’,原文尚珍藏普濟寺客堂。
按示現牌樓奇僧,及大輪盤旋,似歡迎國父,囑為大護法,使法輪常轉,普度衆生也。
二、見相起信廣東富翁王某,為銀行界钜子,素信基督教。
姨妹信佛,邀王之妻女同往普陀山進香,在梵音洞見觀音菩薩現身放光,即起信心,回家供奉觀音聖像,朝夕禮拜。
王甚奇怪,女為大學生,前勸伊母女信耶蘇而不信,今忽信佛,查詢原委,便雲:‘那有此事?我信基督教多年,未曾見過上帝,汝等不信佛之人,如何能見佛?若我親見,即改信佛教。
’力勸往看,果見梵音洞菩薩放光,現種種聖相。
回即改信佛教,全力護法,并勸化衆友皈依。
三、見相修廟中醫傅星垣,住廣州市光孝寺街,為外道先天龍華之徒。
女傅二姑皈依寶靜法師,常随聽經,深通佛理,勸父正信三寶。
遂率子女等同往甯波觀宗寺拜訪寶靜法師,順遊普陀山,在梵音洞前親見觀音菩薩聖相莊嚴,妙絕人寰,放光現瑞,不可逼視,即同跪拜。
從此發心獨捐八千餘元,修理光孝寺街觀音廟,并請法師說法,歡迎信衆念佛禮忏,親率全家及親屬參加,每晚必到,法會之勝,得未曾有。
四、各見不同莫婦,廣東高州人。
居廣州市,因夫失業,兒女讀書,經濟困難,每日到光孝寺街觀音廟求祐中獎,果中八千餘元,舊債還清,學費有著,深感慈恩,到處宣揚。
忽遇傅二姑,談及普陀山觀音現身,欲朝普陀,而中獎之款,所剩無幾,又每日往求,竟又中獎。
即乘船至上海,邀二親人同往,齊跪梵音洞前,誠念觀音聖号,約六小時之久,發願不見觀音,誓不回頭,至下午四時許,果見洞内帳幕揭開,觀音菩薩高大莊嚴,放大光明。
但最奇者,左跪女人,惟見台上一貴婦,及一婢搬椅奉茶。
右跪女人,惟見一神牌位,及一小狗。
次日再攀上梵音洞,實地考查,以窮究竟,但見觀音現身之處,惟大石一塊,有三裂縫,各長小樹青草,随風飄動,如何能現聖相,實不可思議! 五、見相皈依龐氏姊妹,廣東人。
妹在上海啟明學校肄業多年,深信基督教,拟即正式接受洗禮。
姊甫畢業香港庇理羅士女學院,聞普陀山觀音現身,即赴滬邀妹同往。
妹笑姊迷信消極,與愚夫愚婦同一見地,不要去拜偶像。
姊定要妹陪往同遊,妹雲:‘如陪汝朝普陀,見到活觀音,即随汝信佛。
若均不見,要與我同受洗禮。
’姊即應允,雙方訂好條件,方買舟前往,同跪梵音洞前,口念觀音聖号,果然帳幕揭開,現出一光華燦爛、豔絕人天、德相莊嚴、千花獻瑞之觀音菩薩,十八羅漢合掌圍繞,如走馬燈,歎為觀止,便五體投地,心悅誠服,倍極欽崇!大喜同歸,禀告雙親,将前認為天經地義之聖經付之一炬。
并考慮出嫁為管家奴,不如清淨自居為大菩薩,遂從姊研習教典,皈依海仁法師,為入室弟子。
民國廿二年法師到廣州西關講楞嚴經,每日下午命龐氏姊妹複講,舌燦蓮花,折服知識份子甚多。
六、久禱方見密顯法師,在普陀前山住茅篷,為求見觀音聖相,每日往返梵音洞二十餘裡,一次不見,次日再來,跪數小時,惟見亂石。
第三日再來,跪拜懇禱,痛責業障深重,無緣見佛,仍然不見。
第四日再來,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