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救災禍難

關燈
駛,經歌樂山時,山洞即将炸毀,稍遲片刻,無路可通。

    出青木關,始追及座車,甫至壁山,又聞匪警及内江車多渡緩,改駛西溫泉而脫險。

    繞道綿陽,至十二月五日安抵成都,盧即拒酬而去,甫送出門忽不見,始悟盧字為虎頭也。

    如非大士現身垂救,何來去莫測,相遇如斯之巧耶?重慶果于三十日陷匪,二簽皆奇驗。

     十、水到傷愈餘初來台,寓台北市武昌街一段五十巷十一号。

    四十年三月二日晚偕内子鄭侶梅往南昌街十普寺聽道源老法師講圓覺經,步行至愛國西路,樹蔭燈暗,内子被車撞倒,幸未重傷,任車駛走。

    仍同往聽經畢,步行返寓,覺右手左足均甚腫痛,即在佛堂跪念大悲咒,為誠求觀音菩薩俯賜大悲水,遍查傷處,即痛止腫消而傷愈矣。

     十一、猛撞輕傷五十四年四月十日因事橫過台北市延平北路二段,手持念珠,口念觀音聖号,忽一機車飛駛而來,退避不及,被猛撞飛奔于車水馬龍之中,遠達數丈,始克立定。

    幸未倒地傷腦,亦未再撞往來如鲫之車,惟右手背墳起如桃,左足胫腫起如盜,皮未破而骨未斷。

    騎車之台灣青年,反車倒而自傷,當與握手而别。

    前為同鄉葛景榮君療傷,所購雲南白藥,尚餘兩瓶,承韓思敏兄惠贈兩瓶,調大悲水,内服外敷,數日即愈。

     按餘夫婦前同乘車,兩遭車禍,雖險無恙。

    而先後安步台北市區,反被撞傷,殆多生業債,因緣會遇,幸蒙大士垂救,化重為輕,故均歡喜承受,以解怨而釋結也。

     十二、光救無恙胡智純居士,壯年多病,民國十一年承褚居士約往普陀山禮觀音大士後,每晨念佛誦咒,病忽漸愈。

    十五年三朝普陀,皈依印光大師。

    再朝天童、天竺,三月十二日在返裡途中遇雨,避于錦塘村,離家尚二十餘裡,欲冒雨行,讵所乘之馬将其撞倒,後蹄正對其胸,忽白光一閃,将馬掀出門外,始獲無恙,顯蒙大士救護也。

     十三、現樹垂救葉滋初居士,山西聞喜縣人。

    皈依印光大師,常念阿彌陀佛及觀音聖号。

    曾騎騾行于大嶺間,一邊高峰,一邊深澗,雪凍成冰,滑跌下澗,半崖忽有一大樹,恰落到樹之中間,得以無恙,否則粉身碎骨矣。

    此樹何由而有?乃觀音之所示現也。

     十四、挂樹得救江西鐘石磐居士,民國三十八年八月在贛南安遠行軍,夜黑人靜,山路崎岖,行久疲極,便騎馬上,一心念觀音聖号。

    讵至一轉彎之地,忽馬失前蹄,人随馬下,幸腿挂小樹,得未随馬下墜。

    同伴照以手電,将其拉上,竟毫無傷損,身心鎮定,若無其事。

    再下找馬,始知是一山澗,懸崖陡壁,深不見底,馬已犧牲矣。

     第五節救船禍與海難 一、船自靠岩常山徐蓮臣,清辛卯科舉人。

    光緒間謝餘杭教篆回裡,由杭州雇船上駛,至嚴州七裡灘,天晚細雨,風逆阻舟不能行,就岸打椿,系舟而宿。

    夜深忽起飓風,椿被風波拔去,船飄中流,逐浪旋轉。

    皆驚醒,奈水深風大浪急,黑夜不辨方向,船将傾覆,竹篙舵橹,俱失所施,舟子大哭,徐急至心念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并囑同舟共念,約二十分鐘,風浪如故,船忽不動。

    命舟子張燈探照,三面深岩,船靠其中甚穩安,風浪不能沖蕩,驚魂甫定,坐候天明,視之,距停泊處已數裡矣。

    風平浪靜,遂得平安上駛。

    該處惟此一岩可避風浪,實無第二法可以救生,但峭岩壁立,竟未觸及肇禍,非人力所能為也。

     二、衆覆獨安習炳麟,江西萍鄉人,住湖北漢陽鄰德裡七号。

    為人忠厚誠實,素無妄語。

    清光緒廿八年十一月廿六日由樟樹乘小船往南昌,渡鄱陽湖,暴風大作,同行十餘小船皆沉覆,習驚怖失色,惟竭誠念觀世音菩薩,忽浪平風歇,安抵南昌。

     三。

    幸免觸礁鎮海戴登兆,清末偕友沃錫麟,由湖南常德往貴州鎮遠收賬,乘清政府運送雲南軍火之船,須過七十二大灘,灘之最險惡者二十餘處,水勢洶湧,礁若利忍,見者喪膽。

    凡船逆水而上,須背纖者數十人,拖向前進。

    午前過此,約拖一小時,船不能上,且人被船倒拖,紛紛卸肩,其中一人,竟沒水中,船則順流而下,倘一觸礁,不堪設想。

    全船之人,手足無措,幸戴于前一日聞舟人言:近有觀音洞之靈迹,無論若何危險,如能虔求,必有感應。

    急一心遙求大士垂救,忽船行如飛,駛出灘外,至平安處緩緩泊定,得免于難。

    民國二十年漢口大水,戴乘船往旅館訪友,堕入水中,因念觀音而遇救,得告無恙。

     四、獨免沉沒胡志純,民國十六年五月初八日下午乘船在邵伯湖心遇龍風,前後數船均沉沒,急虔念觀音聖号,船忽飄向湖邊蘆蒲中而幸免。

     五、穩達彼岸漢口永興紙行主人方永幹,民國廿二年臘月初乘船渡鄱陽湖,前船因風浪大而已覆,急念觀世音菩薩,忽風平浪靜,穩達彼岸。

    因此合家長齋念佛,以報佛恩。

     六、首被撈起嚴能位,雙目失明,信奉觀音大士,常持白衣神咒。

    民國三十四年春,乘新平輪由上海去甯波,方出吳淞口約一小時,突遇險沉沒,旅客與船員遭難者二千餘人,生還者不足十之二也。

    嚴宿下艙,各自逃命,無人顧及,任彼落水,随波漂流,惟一心念觀音聖号,忽手觸一闆,乃緊握而依附之。

    正危急待斃之時,救生船已聞警趕至,首被撈起,漸漸蘇醒。

    見其為盲者,莫不驚異,蓋其平日信奉大士,故于危急之際,知念聖号,獲此感應。

     七、同獲再生山東刁永年,浙江紹興陳水芳,依航海為生。

    民國三十九年三月十九日深夜十一時,泰康航業公司所屬茂利達輪船載銅沙去日本,航行台灣海峽,至基隆港外四十五裡處,遇暴風失事沉沒,全船夥伴數十人,慘遭滅頂。

    惟刁陳二人向崇信觀音大士靈感,急念白衣神咒不息,忽在暴風狂濤中得憑浮木飄流三十一小時,在絕無生望中,突遇娜威國克利瑪輪駛至救起,誠感大士靈驗而獲再生,特印送白衣神咒靈感錄一千二百卷,以報佛恩,而起正信。

     第六節救空難 一、機毀人安湖北方覺慧居士之夫人,專誠持大悲咒二十餘年,民國三十八年冬率子女由四川乘飛機撤退,忽在中途出事,方夫人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