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略序
關燈
小
中
大
大師名惠能。
父盧氏、諱行□、□、音叨。
○生曰名。
死曰諱。
○左傳、諱名自周人始也。
母李氏、誕誕、音但。
育也、○詩誕彌厥月。
師于唐貞觀貞觀、唐太宗之年号。
十二年戊戌歲二月八日子時。
二月八日、佛誕日也。
○長阿含經、二月八日佛出生。
時毫光騰空、法華科注一、白毫者、具種種功德。
其毫中表俱空。
狀如白琉璃。
内外清淨。
異香滿室。
黎明、明暗相接之時、天猶帶黑暗。
故雲黎明。
有二異僧造谒、請見曰谒。
謂師之父曰、夜來生兒、專為安名。
二僧言專為安兒名而來。
可上惠下能也。
父曰、何名惠能。
僧曰、惠者、以法惠施衆生。
能者、能作佛事。
言畢而出。
不知所之。
師不飲乳。
夜遇神人灌以甘露。
灌、注也。
○光明文句五、甘露是諸天不死之藥。
既長、年二十有四、聞經悟道。
事見壇經。
往黃梅黃梅、山名。
在湖北黃梅縣西北。
五祖弘忍居此。
後人因稱五祖為黃梅。
求印可。
印可、認可也。
○論語皇侃義疏、皆被孔子印可也。
○印可者、證明弟子之所得而贊美許可之也。
五祖器之。
器之者、重視其人、與以相當之職、稱其才也。
○論語、及其使人也、器之。
付衣法。
以達摩傳來之衣缽及一脈單傳正法眼藏之大法付與六祖。
令嗣祖位。
令繼五祖之位而為六祖。
時龍朔龍朔、唐高宗之年号。
元年辛酉歲也。
南歸隐遁一十六年。
至儀鳳儀鳳、亦唐高宗年号。
元年、丙子、正月八日、會印宗法師傳燈錄。
廣州法性寺印宗和尚、吳郡人也。
姓印氏、從師出家、精涅槃大部。
唐鹹亨元年、抵京師、敕居大敬愛寺。
固辭。
往蕲州、谒忍大師。
後于法性寺、講涅槃經、遇六祖惠能大師。
始悟玄理、以能為傳法師。
○法華序品、常修梵行、皆為法師。
诘論玄奧。
玄奧、深遠奧妙之旨也。
印宗悟契師旨。
事見壇經。
是月十五日、普會四衆、比丘、比丘尼、出家二衆。
優婆塞、優婆夷、在家二衆。
合雲四衆。
或雲、四方之衆徒也。
為師薙發。
薙、音替、薙發、即剃發也。
二月八日、集諸名德、名德、有名稱德行者。
授具足戒。
比丘以二百五十戒為具足戒。
西京漢時長安之稱。
自後漢都洛陽、始稱長安為西京。
智光律師為授戒師。
行事鈔下三、佛言善解一字名律師。
一字者、律字也。
○寶雲經六、具足十法、名律師。
○凡授戒師、有三人。
今但舉智光者、舉其名德中之勝者也。
蘇州皇奧考三、蘇州府、陳雲吳州、唐雲蘇州。
慧靜律師為羯磨。
要覽上、羯摩。
此雲辦事。
○為羯磨、即為授戒時之辦事人也。
授戒時有四人以上之辦事人。
今亦舉其最為名德也。
荊州皇輿考六、荊州府、宋南平。
陳荊州。
通應律師為教授。
教授、指教授師言。
教授師為五種阿阇梨之一。
中天中天竺也。
耆多羅律師為說戒。
說戒指說戒師言。
說戒日讀戒本之長老也。
西國法海就唐國而指西竺為西國。
蜜多三藏為證戒。
宋高僧傳二、為人天師、稱曰三藏。
夫三藏之義者、則内為戒定慧。
外為經律論。
以陀羅尼總攝之也。
○案以上授戒師等皆舉其名德。
其戒壇。
要覽上、西天比丘樓至、請佛立壇、為比丘受戒。
如來于園外東南置一壇。
此為始也。
乃宋朝劉裕篡晉國号宋。
故雲宋朝。
求那跋陀羅三藏創建。
求那跋
父盧氏、諱行□、□、音叨。
○生曰名。
死曰諱。
○左傳、諱名自周人始也。
母李氏、誕誕、音但。
育也、○詩誕彌厥月。
師于唐貞觀貞觀、唐太宗之年号。
十二年戊戌歲二月八日子時。
二月八日、佛誕日也。
○長阿含經、二月八日佛出生。
時毫光騰空、法華科注一、白毫者、具種種功德。
其毫中表俱空。
狀如白琉璃。
内外清淨。
異香滿室。
黎明、明暗相接之時、天猶帶黑暗。
故雲黎明。
有二異僧造谒、請見曰谒。
謂師之父曰、夜來生兒、專為安名。
二僧言專為安兒名而來。
可上惠下能也。
父曰、何名惠能。
僧曰、惠者、以法惠施衆生。
能者、能作佛事。
言畢而出。
不知所之。
師不飲乳。
夜遇神人灌以甘露。
灌、注也。
○光明文句五、甘露是諸天不死之藥。
既長、年二十有四、聞經悟道。
事見壇經。
往黃梅黃梅、山名。
在湖北黃梅縣西北。
五祖弘忍居此。
後人因稱五祖為黃梅。
求印可。
印可、認可也。
○論語皇侃義疏、皆被孔子印可也。
○印可者、證明弟子之所得而贊美許可之也。
五祖器之。
器之者、重視其人、與以相當之職、稱其才也。
○論語、及其使人也、器之。
付衣法。
以達摩傳來之衣缽及一脈單傳正法眼藏之大法付與六祖。
令嗣祖位。
令繼五祖之位而為六祖。
時龍朔龍朔、唐高宗之年号。
元年辛酉歲也。
南歸隐遁一十六年。
至儀鳳儀鳳、亦唐高宗年号。
元年、丙子、正月八日、會印宗法師傳燈錄。
廣州法性寺印宗和尚、吳郡人也。
姓印氏、從師出家、精涅槃大部。
唐鹹亨元年、抵京師、敕居大敬愛寺。
固辭。
往蕲州、谒忍大師。
後于法性寺、講涅槃經、遇六祖惠能大師。
始悟玄理、以能為傳法師。
○法華序品、常修梵行、皆為法師。
诘論玄奧。
玄奧、深遠奧妙之旨也。
印宗悟契師旨。
事見壇經。
是月十五日、普會四衆、比丘、比丘尼、出家二衆。
優婆塞、優婆夷、在家二衆。
合雲四衆。
或雲、四方之衆徒也。
為師薙發。
薙、音替、薙發、即剃發也。
二月八日、集諸名德、名德、有名稱德行者。
授具足戒。
比丘以二百五十戒為具足戒。
西京漢時長安之稱。
自後漢都洛陽、始稱長安為西京。
智光律師為授戒師。
行事鈔下三、佛言善解一字名律師。
一字者、律字也。
○寶雲經六、具足十法、名律師。
○凡授戒師、有三人。
今但舉智光者、舉其名德中之勝者也。
蘇州皇奧考三、蘇州府、陳雲吳州、唐雲蘇州。
慧靜律師為羯磨。
要覽上、羯摩。
此雲辦事。
○為羯磨、即為授戒時之辦事人也。
授戒時有四人以上之辦事人。
今亦舉其最為名德也。
荊州皇輿考六、荊州府、宋南平。
陳荊州。
通應律師為教授。
教授、指教授師言。
教授師為五種阿阇梨之一。
中天中天竺也。
耆多羅律師為說戒。
說戒指說戒師言。
說戒日讀戒本之長老也。
西國法海就唐國而指西竺為西國。
蜜多三藏為證戒。
宋高僧傳二、為人天師、稱曰三藏。
夫三藏之義者、則内為戒定慧。
外為經律論。
以陀羅尼總攝之也。
○案以上授戒師等皆舉其名德。
其戒壇。
要覽上、西天比丘樓至、請佛立壇、為比丘受戒。
如來于園外東南置一壇。
此為始也。
乃宋朝劉裕篡晉國号宋。
故雲宋朝。
求那跋陀羅三藏創建。
求那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