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頌疏
關燈
小
中
大
喜功德。
十方一切諸衆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随喜。
衆生者,謂六趣四生一切種類;二乘,謂聲聞緣覺;有學,謂三果四向;無學者,阿羅漢。
如是六凡四聖一切功德,皆随所見,如貧得寶,歡喜慶悅也。
△六、請轉*輪。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于無上妙*輪。
言世間燈者,謂諸佛世尊照滅世間一切衰敗,喻如世間燈也。
如是十方三世一切刹塵中,一一各有塵數刹,一一刹中各有塵數佛,現成正覺,衆會圍繞。
今以普賢行願力故,以身口意業現前勸請,轉妙*輪也。
菩提者,翻雲覺,無上佛道之名,即正覺無上之真智也。
*輪者,佛所說法,能拔衆生惡不善法,轉下衆生人上聖道,故以為輪;又如轉輪聖王輪寶,空中無礙,滅諸災害。
如來*輪亦複如是,一切世間天及人中無礙無遮,一切邪見疑悔災害悉皆消滅。
△七、請佛住世。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刹塵劫,利樂一切諸衆生。
涅槃,此雲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離衆相故,大寂靜故;又雲圓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又雲滅度,滅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瀑流也。
十方三世一切佛刹塵數如來,教化緣畢,将欲示現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般涅槃,常住在世,經于佛刹微塵數劫,利樂衆生。
△八、常随佛學。
有二:初、随學因行。
所有禮贊供養福,請佛住世轉*輪, 随喜忏悔諸善根,回向衆生及佛道。
我随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
回向衆生者,成熟有情也;回向佛道者,嚴淨佛土也;如是二者要積福德、善根而得成就。
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此三即是福德;請轉*輪、請佛住世、随喜功德、忏悔業障,此四即是善根。
能生妙果,生餘善故,以此善根福德成熟有情,嚴淨佛土,即是普賢圓滿之行。
一切如來因中如是修習,我今亦如是随學也。
言回向者,回轉所修善法,趣向所期,故名回向。
△、随學果德。
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願普随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言二切意樂皆圓滿者,謂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成正覺已,以神通變化現種種身,說種種法,随其樂欲成熟衆生。
我亦如是一切随學,以自身資财善根三者,供養三世如來,以此善根速成菩提,廣度衆生也。
△九、恒順衆生。
有三:初、總标;二、别顯;三、結成。
初中又二:初、嚴淨佛土。
所有十方一切刹,廣大清淨妙莊嚴, 衆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初二句明器世間嚴淨,謂一切刹土無有丘陵坑坎,荊棘瓦礫,諸惡衆穢,純以黃金為地,寶樹寶林八功德海,衆寶樓閣,無量百千珍寶嚴飾也。
衆會圍繞謂衆生世間嚴淨,願一切有情悉聞正法,住正定聚不退轉也。
諸如來謂智正覺世間嚴淨,于菩提樹下成無上道,具足大智慧,覺了一切法也。
△二、成熟有情。
十方所有諸衆生,願離憂患常安樂, 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離憂患者,謂離世間苦;常安樂者,謂得世間樂;獲深正法利者,謂得出世間樂;滅除煩惱者,謂離出世間苦。
複次離憂患者謂斷集,常安樂者謂知苦,獲正法利者謂修道,滅煩惱者謂證滅也。
願十方世界所有衆生鹹沾如是法益也。
△二、别顯。
有四:初、妙菩薩行,即是戒學。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為菩提修行時者,謂自發菩提心已,為求自證等正覺位,廣利有情,于其中間遍至一切趣中,随順遍行一切菩薩妙行,在在受生,憶念本生,恒不忘失菩提之心,遠離居家過患,恒趣出家。
受持将戒,謂菩薩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無垢謂受得清淨,無破謂護持不犯,無穿漏謂生止行二善。
△二、無礙三昧,即是定學。
天龍夜叉鸠盤茶,乃至人與非人等, 所有一切衆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以三昧力故,普觀世間,随諸衆生心之所樂,以種種方便,種種智慧,種種教化,種種調伏,随其所應變化言音,種種差别而為演說,顯揚大乘法門。
夜叉此雲捷疾鬼,鸠盤荼此雲甕形,瞰人精氣鬼也。
△三、無作方便,即是照有之智。
勤修清淨波羅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
波羅蜜者,此翻雲到彼岸,或略雲度,能到自乘所往圓滿功德彼岸處故,度諸法之廣遠,到涅槃之彼岸故,謂十度行。
言勤修者,謂未知令知,已知不壞,複令展轉向上增長。
言清淨者,謂以大悲為本,身心調柔。
恒不忘失菩提心者,謂安住大乘種性,修學其行。
滅除障垢者,障謂煩惱障業障報障,垢即煩惱異名,渭六垢等。
一切妙行皆成就者,謂圓滿福德智慧二種資糧妙菩提行。
△四、普門般若,即達空之慧。
于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 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惑謂煩惱;業謂有漏三業,即善、不善、不動業等;魔謂四魔,即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是故魔境即是生死之境。
今以平等心大悲心恒順衆生故,數數受生,行于世間道中,不為惑業魔境所累。
言解脫者,謂作用自在,離系曰解,自在曰脫。
不住生死,如蓮華出水而不著水;不住涅槃,如日月在空而不住空也。
△三、結成。
有二:初、結行業。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 如是經于刹塵劫,十方利益恒無盡。
十方一切諸衆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随喜。
衆生者,謂六趣四生一切種類;二乘,謂聲聞緣覺;有學,謂三果四向;無學者,阿羅漢。
如是六凡四聖一切功德,皆随所見,如貧得寶,歡喜慶悅也。
△六、請轉*輪。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于無上妙*輪。
言世間燈者,謂諸佛世尊照滅世間一切衰敗,喻如世間燈也。
如是十方三世一切刹塵中,一一各有塵數刹,一一刹中各有塵數佛,現成正覺,衆會圍繞。
今以普賢行願力故,以身口意業現前勸請,轉妙*輪也。
菩提者,翻雲覺,無上佛道之名,即正覺無上之真智也。
*輪者,佛所說法,能拔衆生惡不善法,轉下衆生人上聖道,故以為輪;又如轉輪聖王輪寶,空中無礙,滅諸災害。
如來*輪亦複如是,一切世間天及人中無礙無遮,一切邪見疑悔災害悉皆消滅。
△七、請佛住世。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刹塵劫,利樂一切諸衆生。
涅槃,此雲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離衆相故,大寂靜故;又雲圓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又雲滅度,滅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瀑流也。
十方三世一切佛刹塵數如來,教化緣畢,将欲示現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般涅槃,常住在世,經于佛刹微塵數劫,利樂衆生。
△八、常随佛學。
有二:初、随學因行。
所有禮贊供養福,請佛住世轉*輪, 随喜忏悔諸善根,回向衆生及佛道。
我随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
回向衆生者,成熟有情也;回向佛道者,嚴淨佛土也;如是二者要積福德、善根而得成就。
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此三即是福德;請轉*輪、請佛住世、随喜功德、忏悔業障,此四即是善根。
能生妙果,生餘善故,以此善根福德成熟有情,嚴淨佛土,即是普賢圓滿之行。
一切如來因中如是修習,我今亦如是随學也。
言回向者,回轉所修善法,趣向所期,故名回向。
△、随學果德。
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願普随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言二切意樂皆圓滿者,謂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成正覺已,以神通變化現種種身,說種種法,随其樂欲成熟衆生。
我亦如是一切随學,以自身資财善根三者,供養三世如來,以此善根速成菩提,廣度衆生也。
△九、恒順衆生。
有三:初、總标;二、别顯;三、結成。
初中又二:初、嚴淨佛土。
所有十方一切刹,廣大清淨妙莊嚴, 衆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初二句明器世間嚴淨,謂一切刹土無有丘陵坑坎,荊棘瓦礫,諸惡衆穢,純以黃金為地,寶樹寶林八功德海,衆寶樓閣,無量百千珍寶嚴飾也。
衆會圍繞謂衆生世間嚴淨,願一切有情悉聞正法,住正定聚不退轉也。
諸如來謂智正覺世間嚴淨,于菩提樹下成無上道,具足大智慧,覺了一切法也。
△二、成熟有情。
十方所有諸衆生,願離憂患常安樂, 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離憂患者,謂離世間苦;常安樂者,謂得世間樂;獲深正法利者,謂得出世間樂;滅除煩惱者,謂離出世間苦。
複次離憂患者謂斷集,常安樂者謂知苦,獲正法利者謂修道,滅煩惱者謂證滅也。
願十方世界所有衆生鹹沾如是法益也。
△二、别顯。
有四:初、妙菩薩行,即是戒學。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為菩提修行時者,謂自發菩提心已,為求自證等正覺位,廣利有情,于其中間遍至一切趣中,随順遍行一切菩薩妙行,在在受生,憶念本生,恒不忘失菩提之心,遠離居家過患,恒趣出家。
受持将戒,謂菩薩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無垢謂受得清淨,無破謂護持不犯,無穿漏謂生止行二善。
△二、無礙三昧,即是定學。
天龍夜叉鸠盤茶,乃至人與非人等, 所有一切衆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以三昧力故,普觀世間,随諸衆生心之所樂,以種種方便,種種智慧,種種教化,種種調伏,随其所應變化言音,種種差别而為演說,顯揚大乘法門。
夜叉此雲捷疾鬼,鸠盤荼此雲甕形,瞰人精氣鬼也。
△三、無作方便,即是照有之智。
勤修清淨波羅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
波羅蜜者,此翻雲到彼岸,或略雲度,能到自乘所往圓滿功德彼岸處故,度諸法之廣遠,到涅槃之彼岸故,謂十度行。
言勤修者,謂未知令知,已知不壞,複令展轉向上增長。
言清淨者,謂以大悲為本,身心調柔。
恒不忘失菩提心者,謂安住大乘種性,修學其行。
滅除障垢者,障謂煩惱障業障報障,垢即煩惱異名,渭六垢等。
一切妙行皆成就者,謂圓滿福德智慧二種資糧妙菩提行。
△四、普門般若,即達空之慧。
于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 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惑謂煩惱;業謂有漏三業,即善、不善、不動業等;魔謂四魔,即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是故魔境即是生死之境。
今以平等心大悲心恒順衆生故,數數受生,行于世間道中,不為惑業魔境所累。
言解脫者,謂作用自在,離系曰解,自在曰脫。
不住生死,如蓮華出水而不著水;不住涅槃,如日月在空而不住空也。
△三、結成。
有二:初、結行業。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 如是經于刹塵劫,十方利益恒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