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九

關燈
于入光明之前,由地入水等,融入次第,發生陽焰等五相。

    此不限于入勝義光明時為然。

    凡攝風入中脈,現四空時,一切皆爾。

    故說由修心間不壞,發生五相。

    親教論雲:‘心安住明點,于自根攝持,地輪入水中,水複入于火,火亦趣入風,風複入心中。

    心入無二智,暫入現諸相,如陽焰及煙,如燭如空焰,如無雲虛空,當現此五相。

    金剛心入故。

    ’戍主師雲:‘以極勤勵心,注視于形點,由入于彼故,現五或八相。

    次住光明中,經日月年等,随所欲安住,利有情等事,無功用任運。

    ’言五相者,謂陽焰等五相。

    八相謂加如月日暗等三相。

    藥足師說,有三等相,謂颠倒地等,可滅、略滅、畢竟滅相。

    故當知此諸相,有多次第。

    有說:此等諸相是因,後者較前明顯,說如陽焰等。

    非說境相與彼相同。

    有說:是有相心識,動不動之量。

    有說:是現起如煙等相。

    共有三說。

    後者為善。

    又如月日暗三相,是明增得三時。

    如無雲虛空,是一切空時。

    如陽焰等,是相續中,将生四空智之前相。

    諸續部中,于俱生喜,及一切空之光明,作無邊稱贊者。

    是如前說,善巧樂空無别和合之理者,所修之樂空和合。

    最初引生如斯勝樂者,必須将左右風,攝入中脈。

    此中若無正修風息,專住身要方便,内外命力之道。

    及明點瑜伽等。

    僅得空性見,及知無倒修空之理,随任何修,終不得生。

    故必須修定量教典所說,專住身要之方便。

    其修習彼者,若所修無倒趣向扼要者,引生俱生歡喜或一切空智之前相,必能現起諸相。

    諸教典中稱贊諸相,亦因此關系。

    然唯修心無分别住者,亦能現起似彼諸相。

    與修專住身要方便所現諸相,極難分辨其差别。

    故當善巧。

    又專住身要所現相中,初從由諸根門向外動風,将向内退。

    略向内退,已趣中脈等相起,直至得最高道時,遮退之殊勝相,有無量次第。

    故不應于相似相上,便執已具。

    一切真相功德,自以為足。

    即是真相,亦不可略獲端倪,便自止足。

    應善了知上下次第,而求上勝。

    若能善知以上道理,則于文殊親教,及龍猛、戍主、鈴足等諸大德論中,圓滿次第時,說緣風、點、字等,專住身要之方便。

    及說于心間修明點定生妙智。

    及言‘無疑智熾然’等。

    能得希有定解。

    至心修彼以為心要。

    其觀慧下劣未如是了解,又無大德教授,不達諸續要義者,誤為圓滿次第但修空性。

    見此等中多說有相三摩地。

    便執圓滿次第非殊勝道。

    修相似道,以為心要。

    以是當知,無倒空性,極難通達。

    不共大樂,亦因續部與大德諸論,最為深奧,難達幽微。

    故樂空和合,最極難得。

    然若粗知彼等要義,于勝方便不起倒解,由于彼等修習之力,亦能引生大樂。

    即單修此,亦屬最為希有之三摩地,與餘深法,決不相同。

    第五相,如無雲虛空者,有由修專住身要教授所現,與非修彼,唯修心一境性三摩地所現之二。

    若不善巧續部要義,極難分别。

    續部所說中,雖亦說餘續所說略遮風時所起諸相。

    然此中是說,四空中,最後一切空、光明時者,故彼須先現,如月日暗等明增得三相。

    此複是由融入中脈而生,故義不同。

    瑪派有說,相與有相八事,依次生否不定。

    然諸經論意趣,是決定依次現起,以攝風達要者,亦定如是現起故。

    由善了知修心間不壞之要義,長時熏修,從四空智最初起時,是為随順心遠離。

    雖由此門可假立彼名,然非真實。

    此中複有順行四空與逆行四空二種。

    後者較前,稍難現起。

    于此四空,當随力安住。

    後起定時,仍當如前明想所依,系心明點。

    如戍主師雲:‘從彼定起時,不應想餘法,恒緣一明點。

    ’由此方便,能有一次,攝風中脈引起四空。

    則次緣明點,攝風極易。

    故不待長時,便能攝風引起四空。

    由于内身最大要處緣明點等系心之力,攝風中脈,引俱生智。

    乃是智者喜悅,最希有處。

    故當知此與不知修風要義,僅強攝風者,其功力大小,堅不堅固等,有極大差别之功德。

    亦當了知,是餘持心者,所不能比拟者也。

     寅二、修餘命力如何引生證德。

    分三。

    即一、修金剛念誦每月所生證境。

    卯二、金剛念誦,能融風于中脈。

    卯三、熾然猛利火法。

    今初 其究竟粗細生起次第,已善學身遠離者,第一月中修金剛念誦法,如金剛鬘續雲:‘初數息出入,二萬及一千,如是有六百,于晝夜決定,乃至得準數。

    經廿七日夜,随于數加行,是善觀察數。

    ’靜光譯末句為‘數數觀察數’。

    此謂一日夜中,出入合為一息計,共行二萬一千六百息。

    晝夜二分,行若幹風,乃至獲得數量決定。

    如是經于二十七日夜,數數計數。

    此明除住分外,對于日夜,各行若幹風,要不增不減,平均計數。

    若每時風數平均,則身内大種平均。

    倘此平均,則依身所生功德,極易引生也。

     第二月中修法。

    如雲:‘次随逐念誦,當觀察每座,諸風與功力,二千七百數,應當正了知。

    以決斷行相,經廿七日夜,以四輪差别,晝夜得決定。

    ’此說第二月中,觀八座,每座行二千七百次風,令其平均。

    前者易數。

    此則較難。

    釋論中說:‘每座有九百風,以入住出三乘,為二千七百次。

    ’非為善說。

    若果爾者,則說一日夜,有二十四次九百風息,不應道理,以僅有八座故。

    此說于二十七日得決定。

    由于四輪所生四風,修金剛念誦,而得決定。

     第三月中修法。

    如雲:‘次勵力安住,善觀察别異,由行于脈輪,決定其出入,由定識加行,觀察諸脈輪。

    此輪脈差别,經廿七日夜。

    ’此說平均八座風已。

    次于風所行處之脈輪,由決定出入風行之方便,觀察諸脈輪别異,經二十七日夜。

    各别明見脈輪諸脈也。

     第四月中修法。

    如雲:‘次以處差别,善觀察彼相,諸觀察住者,百八風遊行,無分别加行,斷分别為體,一切事自性,百八增上行。

    此勝正瑜伽,經廿七日夜,修相瑜伽師,随止住修習。

    ’此說決定風所依諸脈已。

    随所止住修風相之瑜伽師,第四月中,能見遊行脈中百八諸風,而得決定。

    ‘無分别’等三句,及‘此勝’一句,顯示斷除一切事自性分别,悟入光明之方便,唯能斷分别之金剛念誦瑜伽,最為殊勝。

     第五月中修法。

    如雲:‘有分别行者,瑜伽從彼轉,無分别大風,遊行于脈輪,次從諸染結,定解勝義轉,經廿七日夜,初發業加行,具慧思退轉。

    ’靜光譯為:‘具慧從退轉。

    ’此說第五月中,具慧瑜伽師觀待金剛念誦究竟,立為初發業者,以彼所修諸風瑜伽從分别風退轉。

    其能引無分别之大風,便能于脈輪遊行。

    此是将風轉入不壞處之位。

    由定解諸風勝義真實性,便從染結動性中退轉也。

     第六月中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