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謂持命風。
疏中譯為‘名命攝一切’。
此義謂彼風,總攝一切風。
次雲:‘嗡住受用輪,如火及日光,從項至頂髻,周遍威光身。
’此說邬字了義,是從受用輪,遍及大樂輪。
顔色如火及如日光,威光熾然身性之上行風。
靜光與惹師及注疏中譯為‘邬’字,妥善。
次雲:‘安住大樂輪,摩字如明點,高量十二指,住于佛頂處。
’此說摩字了義,是從眉間,上量十二指,安住頂髻處之菩提心也。
靜光譯為:‘一手十二指,過上住頂中。
’如不了義嗡字,安置頂上。
如是了義即将命風、上行風及杭明點,攝入大樂輪脈結内之中脈也。
二集了義啊字法。
如雲:‘阿字如前說,是最勝命風。
’又雲:‘阿從法輪蓮,至喉成雙阿,命性與下遣,以哈字周遍,系縛于喉中。
’此說心間持命,與喉間上行,成雙阿字,即長音阿字。
哈字表下遣風。
如啊字安置喉間,此即将三風,攝入受用輪脈結中央之中脈内。
三集了義吽字法。
如雲:‘哈名下遣風,住便門密處,邬字上行風,住喉蓮花中,摩字為命風,住額間風輪,合一住心間,說名心種子。
’此說哈字義表下遣風。
從心間遍及眉間風輪之命風,為摩字義。
邬字義表上行風。
如吽字安布心間,此即将三風,攝入法輪脈結中央之中脈内。
‘合一’等二句,亦配嗡字啊字了義合一也。
如是說三字了義,即明開解三輪脈結,将持命下遣上行諸風,合雜于中脈内。
如嗡啊吽三字安布三處作身語意加持。
無量密咒聖典所說,了義三字,安布三處加持之理,亦即如是。
如上說已,金剛手請問雲:‘三金剛字義,處差别已知,此中何為主,維願尊為說。
’謂以三字母結成三字之了義,為合雜諸風,及于身脈輪,何處合雜。
雖已了知。
但此三中何者為主,願佛為說。
答雲:‘秘密最秘密,密義汝所問,諸續皆未說,今說當善聽。
心種子為主,衆中無分别,以此能損減,能劫奪餘主。
’此謂心喉頂上,三輪脈結開解之處,合集持命下遣等風。
此三之中何者最要。
此乃秘密中最秘密處,諸餘續中隐密未說。
今當說彼,汝應谛聽。
如是說已,謂彼三中,意心種子,吽字了義,于心間脈結開解之中脈内,合集諸風最為主要。
所以者何,以開解心間脈結是無分别,即最勝能斷故。
由風安住不動,是能減能奪餘能動分别風之主要故。
又‘餘主’者,謂除意金剛外,餘身金剛及語金剛。
此二依處頂喉之脈結。
由意金剛之脈結開解故,皆當破壞。
是能損減能劫奪義。
由下文說,若心間脈結開解。
即以彼力,能解餘結故。
疏雲:‘三字之中吽字為主,以一切法皆屬心故。
’此乃未獲三字了義之解說也。
次雲:‘瑜伽證第三,無分别希有,由遮一切風,起通達真實。
’第三,謂意金剛字義。
即将風攝入,心間脈結開解處。
證謂瑜伽師現證彼義。
爾時乃生起希有無分别之俱生智。
通達真實,即希有義。
因相,謂遮一切風及分别,皆能攝入不壞中故。
此乃明顯,前說意種子為主之因相也。
由此顯說,欲遮分别與能動分别之一切風,唯于心間攝風最為切要,攝入餘脈輪中無爾許功能。
以是說明攝入心間為主因相之教典故。
次雲:‘變化法輪中,說為二蓮花,六四及八瓣,如上下相望,正依于上下,命下遣遊行。
明說唯此二,是有分别風。
身語二心要,即單脈味脈。
’六十四瓣,謂于變化輪。
八瓣謂于法輪。
如是二輪。
第四句文,疏中譯為‘彼等如寶箧’。
較為妥善。
義謂心蓮向下。
臍蓮向上。
如桑補劄所說,如函蓋相合也。
此等即明心臍脈輪之情形,與上下所住命與下遣二風,于二脈遊,引生分别之風也。
次雲:‘阿縛都帝脈,彼二中最勝,謂無分别風,常行與普遍。
由得何瑜伽,常能利衆生,能勝百八種,風自性差别,恒時尊勝住。
愚者所不知,刹那證菩提,彼得此續說。
’此說安住二脈中間之中脈,風入彼中斷諸分别。
故彼脈較餘二為勝。
由得如是瑜伽,故能利他,能勝引生百八分别之風。
此複生起次第者所不能知。
由二風趣入中脈,一刹那頃速能現證菩提,證得光明。
令風入中脈者,先當究竟生起次第,次乃修金剛念誦。
此次第如雲:‘此複雲何得,彼說為種姓,初大瑜伽師,善慧修寂止,以生次加行,作為明王印,普于九根門,一切遍防護,吽誦無等修,最勝恒不斷,經六月修已,後刹那證得。
’言印者,生起次第者之天身,為大印。
明王印者,疏中譯為‘熾然印’。
以生起次第,能焚燒凡常分别。
吽誦者,謂述金剛念誦之一分。
‘普于九根門’等二句,明由彼力,能于眼等九門收攝諸風。
次雲:‘何故由念誦,心蓮向上壞,次秘密蓮花,和合開解已,二種分别風,從此遮斷行,給無分别樂,咒真實獲得。
住中脈相續,眉中風開已,得此得已喜,相續現無盡。
’初二句,明由修六月金剛念誦,破壞心間脈結之理。
靜光惹師,及疏中譯為:‘心蓮向上行。
’盛精進師所譯如前。
疏中解為‘前二脈輪和合而住,今令開解為向上行義。
說秘密蓮花,為變化輪。
言開解者,謂遮寶箧系縛。
’與前無異。
然心臍間二脈輪,乃前者向下,第二向上而住。
并非和合,而住。
故非令各别開解。
此續中說六脈輪時,雖未說有密處輪。
然言‘喉心與臍處,密蓮中往還。
’時,則離臍輪,别說密蓮。
故彼非說變化輪。
又此續中,說以金剛念誦,開解脈結、破壞脈結、摧毀脈結。
此中亦說,以金剛念誦破壞脈結。
故言‘心蓮壞’者,是解除彼處脈結。
言‘向上壞’者,是解臍處脈結。
解除心間脈結時,須如死次第現起。
教授穗論說:修轉趣時,數數遮翻心間蓮花。
大印點雲:‘臍根持命風,刹那許不作,将此覆蓮花,刹那向上翻。
’則心間蓮花,似須向上翻轉。
臍處無明文。
但彼續中極贊心處,或是心間蓮臍,或如常說。
如别本雲:‘刹那許不舍。
’謂系命風于彼,令彼堅固。
密蓮和合,亦是味單二脈于中脈和合之結。
此明由解除心間脈結,則臍間與密處之脈結,亦得開解。
‘眉中風開已’句,明開解風輪脈結。
故餘一切脈結,均由彼力開解也。
若解除脈結,則遮斷持命下遣二風向餘脈中行。
唯住中脈相續。
故能相續生無分别大樂。
是謂以金剛念誦,作成咒真實也。
此等解說,如金剛鬘續,數數宣說:‘獨咒真實成。
’聖父子等,亦未說餘正修風之瑜伽。
唯說金剛念誦。
是生廣大定解,不可少之方便。
故此廣說。
醜三、釋修命力,引生證德之次第。
分二。
寅一、釋修心間不壞如何引生證德。
寅二、釋修餘命力如何引生證德。
今初 如前所說,由攝風心間,現起光明。
燈明論說,
疏中譯為‘名命攝一切’。
此義謂彼風,總攝一切風。
次雲:‘嗡住受用輪,如火及日光,從項至頂髻,周遍威光身。
’此說邬字了義,是從受用輪,遍及大樂輪。
顔色如火及如日光,威光熾然身性之上行風。
靜光與惹師及注疏中譯為‘邬’字,妥善。
次雲:‘安住大樂輪,摩字如明點,高量十二指,住于佛頂處。
’此說摩字了義,是從眉間,上量十二指,安住頂髻處之菩提心也。
靜光譯為:‘一手十二指,過上住頂中。
’如不了義嗡字,安置頂上。
如是了義即将命風、上行風及杭明點,攝入大樂輪脈結内之中脈也。
二集了義啊字法。
如雲:‘阿字如前說,是最勝命風。
’又雲:‘阿從法輪蓮,至喉成雙阿,命性與下遣,以哈字周遍,系縛于喉中。
’此說心間持命,與喉間上行,成雙阿字,即長音阿字。
哈字表下遣風。
如啊字安置喉間,此即将三風,攝入受用輪脈結中央之中脈内。
三集了義吽字法。
如雲:‘哈名下遣風,住便門密處,邬字上行風,住喉蓮花中,摩字為命風,住額間風輪,合一住心間,說名心種子。
’此說哈字義表下遣風。
從心間遍及眉間風輪之命風,為摩字義。
邬字義表上行風。
如吽字安布心間,此即将三風,攝入法輪脈結中央之中脈内。
‘合一’等二句,亦配嗡字啊字了義合一也。
如是說三字了義,即明開解三輪脈結,将持命下遣上行諸風,合雜于中脈内。
如嗡啊吽三字安布三處作身語意加持。
無量密咒聖典所說,了義三字,安布三處加持之理,亦即如是。
如上說已,金剛手請問雲:‘三金剛字義,處差别已知,此中何為主,維願尊為說。
’謂以三字母結成三字之了義,為合雜諸風,及于身脈輪,何處合雜。
雖已了知。
但此三中何者為主,願佛為說。
答雲:‘秘密最秘密,密義汝所問,諸續皆未說,今說當善聽。
心種子為主,衆中無分别,以此能損減,能劫奪餘主。
’此謂心喉頂上,三輪脈結開解之處,合集持命下遣等風。
此三之中何者最要。
此乃秘密中最秘密處,諸餘續中隐密未說。
今當說彼,汝應谛聽。
如是說已,謂彼三中,意心種子,吽字了義,于心間脈結開解之中脈内,合集諸風最為主要。
所以者何,以開解心間脈結是無分别,即最勝能斷故。
由風安住不動,是能減能奪餘能動分别風之主要故。
又‘餘主’者,謂除意金剛外,餘身金剛及語金剛。
此二依處頂喉之脈結。
由意金剛之脈結開解故,皆當破壞。
是能損減能劫奪義。
由下文說,若心間脈結開解。
即以彼力,能解餘結故。
疏雲:‘三字之中吽字為主,以一切法皆屬心故。
’此乃未獲三字了義之解說也。
次雲:‘瑜伽證第三,無分别希有,由遮一切風,起通達真實。
’第三,謂意金剛字義。
即将風攝入,心間脈結開解處。
證謂瑜伽師現證彼義。
爾時乃生起希有無分别之俱生智。
通達真實,即希有義。
因相,謂遮一切風及分别,皆能攝入不壞中故。
此乃明顯,前說意種子為主之因相也。
由此顯說,欲遮分别與能動分别之一切風,唯于心間攝風最為切要,攝入餘脈輪中無爾許功能。
以是說明攝入心間為主因相之教典故。
次雲:‘變化法輪中,說為二蓮花,六四及八瓣,如上下相望,正依于上下,命下遣遊行。
明說唯此二,是有分别風。
身語二心要,即單脈味脈。
’六十四瓣,謂于變化輪。
八瓣謂于法輪。
如是二輪。
第四句文,疏中譯為‘彼等如寶箧’。
較為妥善。
義謂心蓮向下。
臍蓮向上。
如桑補劄所說,如函蓋相合也。
此等即明心臍脈輪之情形,與上下所住命與下遣二風,于二脈遊,引生分别之風也。
次雲:‘阿縛都帝脈,彼二中最勝,謂無分别風,常行與普遍。
由得何瑜伽,常能利衆生,能勝百八種,風自性差别,恒時尊勝住。
愚者所不知,刹那證菩提,彼得此續說。
’此說安住二脈中間之中脈,風入彼中斷諸分别。
故彼脈較餘二為勝。
由得如是瑜伽,故能利他,能勝引生百八分别之風。
此複生起次第者所不能知。
由二風趣入中脈,一刹那頃速能現證菩提,證得光明。
令風入中脈者,先當究竟生起次第,次乃修金剛念誦。
此次第如雲:‘此複雲何得,彼說為種姓,初大瑜伽師,善慧修寂止,以生次加行,作為明王印,普于九根門,一切遍防護,吽誦無等修,最勝恒不斷,經六月修已,後刹那證得。
’言印者,生起次第者之天身,為大印。
明王印者,疏中譯為‘熾然印’。
以生起次第,能焚燒凡常分别。
吽誦者,謂述金剛念誦之一分。
‘普于九根門’等二句,明由彼力,能于眼等九門收攝諸風。
次雲:‘何故由念誦,心蓮向上壞,次秘密蓮花,和合開解已,二種分别風,從此遮斷行,給無分别樂,咒真實獲得。
住中脈相續,眉中風開已,得此得已喜,相續現無盡。
’初二句,明由修六月金剛念誦,破壞心間脈結之理。
靜光惹師,及疏中譯為:‘心蓮向上行。
’盛精進師所譯如前。
疏中解為‘前二脈輪和合而住,今令開解為向上行義。
說秘密蓮花,為變化輪。
言開解者,謂遮寶箧系縛。
’與前無異。
然心臍間二脈輪,乃前者向下,第二向上而住。
并非和合,而住。
故非令各别開解。
此續中說六脈輪時,雖未說有密處輪。
然言‘喉心與臍處,密蓮中往還。
’時,則離臍輪,别說密蓮。
故彼非說變化輪。
又此續中,說以金剛念誦,開解脈結、破壞脈結、摧毀脈結。
此中亦說,以金剛念誦破壞脈結。
故言‘心蓮壞’者,是解除彼處脈結。
言‘向上壞’者,是解臍處脈結。
解除心間脈結時,須如死次第現起。
教授穗論說:修轉趣時,數數遮翻心間蓮花。
大印點雲:‘臍根持命風,刹那許不作,将此覆蓮花,刹那向上翻。
’則心間蓮花,似須向上翻轉。
臍處無明文。
但彼續中極贊心處,或是心間蓮臍,或如常說。
如别本雲:‘刹那許不舍。
’謂系命風于彼,令彼堅固。
密蓮和合,亦是味單二脈于中脈和合之結。
此明由解除心間脈結,則臍間與密處之脈結,亦得開解。
‘眉中風開已’句,明開解風輪脈結。
故餘一切脈結,均由彼力開解也。
若解除脈結,則遮斷持命下遣二風向餘脈中行。
唯住中脈相續。
故能相續生無分别大樂。
是謂以金剛念誦,作成咒真實也。
此等解說,如金剛鬘續,數數宣說:‘獨咒真實成。
’聖父子等,亦未說餘正修風之瑜伽。
唯說金剛念誦。
是生廣大定解,不可少之方便。
故此廣說。
醜三、釋修命力,引生證德之次第。
分二。
寅一、釋修心間不壞如何引生證德。
寅二、釋修餘命力如何引生證德。
今初 如前所說,由攝風心間,現起光明。
燈明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