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為令收。
今是此位,已能收入心間者,為令增長。
故于餘位亦應例知。
醜二、釋金剛念誦不共作用。
分二。
寅一、明金剛念誦能解心間脈結。
寅二、明解心間脈結,為解脈結之主要。
今初 如是從心輪中央不壞風修金剛念誦之因相,金剛鬘續,明了說雲:‘住眉毫中央,正說點為風,咒真實開彼。
瑜伽解結後,風真實正理,以别啟加行,未了彼加行,以持風瑜伽,超能所诠義,不明邪見者,離所修靜慮,諸佛亦難得。
由瑜伽母恩,口口相傳授。
’初二句義,即彼續雲:‘阿住法輪蓮,周遍于風輪,唯此是大風,說名命。
’說于眉毫處即眉中間,有六瓣風輪安住。
即明周遍心間乃至眉間,命風之處為中脈。
咒真實一句,明以咒風真實,開啟彼處。
瑜伽一句,明解中脈之脈結。
從‘風真實’至‘以持風瑜伽’,連‘難得’句。
義謂若不了知,咒風真實及以正理,殊勝開解方便,僅以持風瑜伽,難得彼義。
靜光譯本,‘以勝啟加行,未知彼加行’較為妥善。
又譯為‘了知風真實’。
若無師傳教授,不能通達彼義,故言‘超能诠所诠義’。
不明者,謂未明了通達。
邪見者,謂倒執風義。
如是了知風咒真實,若離修彼靜慮,即使諸佛亦難得,以瑜伽力,解心間脈結也。
靜光譯本亦作‘難獲得諸佛’。
此續中說,由瑜伽母恩,及師口授,乃能通達咒真實義。
故瑜伽母言,非說師長。
若爾何謂?此續脈相品說,攝七萬二千脈,成‘補利馬拉亞’等,二十四處諸脈。
此複略攝,成為心間八座之八脈。
此八複成心中三脈。
此三複由加行,攝成一中脈。
于瑜伽母續,應當了知。
意謂以風咒真實金剛念誦,開解心間脈結之因相。
諸脈先從彼成,及最後究竟收處,因諸瑜伽母請問,溫爵繃巴等中廣明。
故作是說。
如是如前說已,為明彼義,金剛自在金剛手請雲:‘願衆生主說,點差别理俱,知速勝瑜伽,加行解諸結,三界諸衆生,速趣上悉地。
’此謂若誰了知明點差别,即開解方便風咒真實,修此勝瑜伽行,開解心間脈結,速趣上品成就。
維願衆生依怙為我宣說。
如是請已,答雲:‘請已有金剛,告金剛自在,最秘密體性,餘皆未明說,此明點差别,我說汝善聽,心蓮内虛空,智金剛常住,上下正說已,命遣大風住,此亦難開啟,中央三結纏,由彼破下遣,不能向上行。
彼破複成五,命、下遣、上行、周遍、等住性,從五端所行,正依止五脈,增長、善增長、狂、堕、與友愛,應知為五脈。
遍達金剛下。
上行命中央,金剛臍空界。
大風名曰命,出生依脈結,破已成五行,于五端五脈,月分與光明。
’如前所引而說。
其中言諸餘續皆未明說,最秘密處。
由金剛念誦瑜伽,開解心間脈結。
其所解之結,謂心間脈輪中央,中脈内空,不壞智金剛住處為極難解三結所纏者。
彼右為赤脈,左為白脈,各纏三結,雖有六結,二共為三。
言由此脈結,隔阻下遣風,不能向上行者,是說不能于結處由中脈中上行。
然下遣風能向上行,如前已說。
言‘彼破複成五’者,非說下遣風成為五風,是說從脈結阻隔之下,五風向下行。
即前智金剛以下。
亦如此續所說,向下引導下遣諸風也。
言複者,顯彼五風亦向上行。
命風等五,如其次第,于增長等五脈中行。
次文應雲,金剛臍上之中央,從脈管虛空界出生命風,成為五行。
言‘依脈結破已’者,謂上部命風,亦為脈結所阻,不能從彼内下行。
如前續雲:‘諸上亦下行,雖為命所破,彼等于命脈,入已而向下,彼不能下行。
無明結所縛。
’言‘為命所破’者,是破壞命行,而譯文不善也。
上部諸風,雖向下行。
然不能于脈結處,由中脈中下行,故言不能下行。
言‘無明’等,即明彼因相。
靜光譯雲:‘無明結亂輪’譯文不善。
持命上脈管中,有龍等五風行,亦說由持命,令諸風上于諸根門,放出也。
此中續說:識所乘風,由與内識習氣合雜,趣向于境乃生自性。
及由習氣熏染增上,流轉生死。
除此之外,别無生死。
其後又雲:‘故為斷生死,當精勤修習,明點差别位。
諸餘無明者,不知彼中結,開已得悉地。
’此說為淨流轉生死之習氣故,當開解心間纏縛中脈之無明殼,修明點差别,風咒真實者,以能生分别之命遣二風,乃至未融入心間不壞以來,不能圓滿現起光明,故須開解心間脈結。
開解彼結,當以咒真實而開解之。
如是金剛鬘續第六品說:必須開解心間脈結,以咒真實開解彼已,能成寶劍、丸藥、神通等,及大印悉地。
其咒真實,亦是吽霍二字,配出入二風而念誦。
又說修彼六月,決定成就。
若爾,二字金剛念誦開解脈結,為是彼别法耶,抑亦共三字金剛念誦耶?曰:續說‘以咒真實開解’。
其咒真實有二:一謂第六品所說。
二謂第十五品所說。
如雲:‘身語意金剛,作三咒念誦,此速得悉地。
風實到彼岸。
’又雲:‘宣說咒真實,明顯無緣位,金剛薩埵因,具咒諸功德,身語意律儀。
真實生勝智,諸真實略義,咒真實無上,由六月念誦,當成就非餘。
’此明了說三字咒,與風真實,于心間蓮花念誦,誦六個月能得成就。
是故二字與三字金剛念誦,俱能開解脈結。
乃續意趣。
開解之理,即前續雲:‘吽聲,點為霍字名,以二風開辟,能解無明結。
’譬如竹筒、節隔,以長竿沖擊其中,即能通啟。
如是以風出入,便得開解。
即前續雲:‘士夫離阿杭,猶如樹斷根。
’謂若不知阿杭了義,如同斷根。
又雲:‘阿字為命風下遣即杭字。
此二合為一,說名為阿杭。
’故知此派,是于心間不壞處合雜命遣二風也。
寅二、明解心間脈結為解脈結之主要。
集三字咒,有二:一、集不了義咒,如金剛鬘續第十五品說,母韻第一阿字、第五邬字,及迦雜劄達跋諸部之未部最後摩字。
三字中阿邬相合為喔,略去邬字。
其中摩字轉為随音,故成嗡字。
以是此續身語意心要品之替,三譯本中均将‘邬’字,譯為喔字,皆成錯誤。
唯注疏中譯為‘邬’字,乃為善淨。
次說:母韻第一兩阿字,與邬沙摩那分,即暖部最後哈。
三字中初二字,如雲:‘相同之字,前成長音,拭去後字。
’故成一長音阿字。
注疏說,無命根之哈字,置于暴音處。
二處均說是哈字。
次說:邬沙摩那分哈字,莊嚴第六韻長邬字,則成呼字。
其上給以跋部最後摩字圓點。
故成吽字。
疏說‘邬沙摩那後分具’之分字,表示初月。
攝行論說:‘三字各從三字母出。
’即應如是集也。
二集了義咒有三:一集了義嗡字法。
即前續雲:‘阿住法輪蓮,周遍于風輪。
唯此性大風,名命一切說。
’此說嗡字三字母中阿字之了義,
今是此位,已能收入心間者,為令增長。
故于餘位亦應例知。
醜二、釋金剛念誦不共作用。
分二。
寅一、明金剛念誦能解心間脈結。
寅二、明解心間脈結,為解脈結之主要。
今初 如是從心輪中央不壞風修金剛念誦之因相,金剛鬘續,明了說雲:‘住眉毫中央,正說點為風,咒真實開彼。
瑜伽解結後,風真實正理,以别啟加行,未了彼加行,以持風瑜伽,超能所诠義,不明邪見者,離所修靜慮,諸佛亦難得。
由瑜伽母恩,口口相傳授。
’初二句義,即彼續雲:‘阿住法輪蓮,周遍于風輪,唯此是大風,說名命。
’說于眉毫處即眉中間,有六瓣風輪安住。
即明周遍心間乃至眉間,命風之處為中脈。
咒真實一句,明以咒風真實,開啟彼處。
瑜伽一句,明解中脈之脈結。
從‘風真實’至‘以持風瑜伽’,連‘難得’句。
義謂若不了知,咒風真實及以正理,殊勝開解方便,僅以持風瑜伽,難得彼義。
靜光譯本,‘以勝啟加行,未知彼加行’較為妥善。
又譯為‘了知風真實’。
若無師傳教授,不能通達彼義,故言‘超能诠所诠義’。
不明者,謂未明了通達。
邪見者,謂倒執風義。
如是了知風咒真實,若離修彼靜慮,即使諸佛亦難得,以瑜伽力,解心間脈結也。
靜光譯本亦作‘難獲得諸佛’。
此續中說,由瑜伽母恩,及師口授,乃能通達咒真實義。
故瑜伽母言,非說師長。
若爾何謂?此續脈相品說,攝七萬二千脈,成‘補利馬拉亞’等,二十四處諸脈。
此複略攝,成為心間八座之八脈。
此八複成心中三脈。
此三複由加行,攝成一中脈。
于瑜伽母續,應當了知。
意謂以風咒真實金剛念誦,開解心間脈結之因相。
諸脈先從彼成,及最後究竟收處,因諸瑜伽母請問,溫爵繃巴等中廣明。
故作是說。
如是如前說已,為明彼義,金剛自在金剛手請雲:‘願衆生主說,點差别理俱,知速勝瑜伽,加行解諸結,三界諸衆生,速趣上悉地。
’此謂若誰了知明點差别,即開解方便風咒真實,修此勝瑜伽行,開解心間脈結,速趣上品成就。
維願衆生依怙為我宣說。
如是請已,答雲:‘請已有金剛,告金剛自在,最秘密體性,餘皆未明說,此明點差别,我說汝善聽,心蓮内虛空,智金剛常住,上下正說已,命遣大風住,此亦難開啟,中央三結纏,由彼破下遣,不能向上行。
彼破複成五,命、下遣、上行、周遍、等住性,從五端所行,正依止五脈,增長、善增長、狂、堕、與友愛,應知為五脈。
遍達金剛下。
上行命中央,金剛臍空界。
大風名曰命,出生依脈結,破已成五行,于五端五脈,月分與光明。
’如前所引而說。
其中言諸餘續皆未明說,最秘密處。
由金剛念誦瑜伽,開解心間脈結。
其所解之結,謂心間脈輪中央,中脈内空,不壞智金剛住處為極難解三結所纏者。
彼右為赤脈,左為白脈,各纏三結,雖有六結,二共為三。
言由此脈結,隔阻下遣風,不能向上行者,是說不能于結處由中脈中上行。
然下遣風能向上行,如前已說。
言‘彼破複成五’者,非說下遣風成為五風,是說從脈結阻隔之下,五風向下行。
即前智金剛以下。
亦如此續所說,向下引導下遣諸風也。
言複者,顯彼五風亦向上行。
命風等五,如其次第,于增長等五脈中行。
次文應雲,金剛臍上之中央,從脈管虛空界出生命風,成為五行。
言‘依脈結破已’者,謂上部命風,亦為脈結所阻,不能從彼内下行。
如前續雲:‘諸上亦下行,雖為命所破,彼等于命脈,入已而向下,彼不能下行。
無明結所縛。
’言‘為命所破’者,是破壞命行,而譯文不善也。
上部諸風,雖向下行。
然不能于脈結處,由中脈中下行,故言不能下行。
言‘無明’等,即明彼因相。
靜光譯雲:‘無明結亂輪’譯文不善。
持命上脈管中,有龍等五風行,亦說由持命,令諸風上于諸根門,放出也。
此中續說:識所乘風,由與内識習氣合雜,趣向于境乃生自性。
及由習氣熏染增上,流轉生死。
除此之外,别無生死。
其後又雲:‘故為斷生死,當精勤修習,明點差别位。
諸餘無明者,不知彼中結,開已得悉地。
’此說為淨流轉生死之習氣故,當開解心間纏縛中脈之無明殼,修明點差别,風咒真實者,以能生分别之命遣二風,乃至未融入心間不壞以來,不能圓滿現起光明,故須開解心間脈結。
開解彼結,當以咒真實而開解之。
如是金剛鬘續第六品說:必須開解心間脈結,以咒真實開解彼已,能成寶劍、丸藥、神通等,及大印悉地。
其咒真實,亦是吽霍二字,配出入二風而念誦。
又說修彼六月,決定成就。
若爾,二字金剛念誦開解脈結,為是彼别法耶,抑亦共三字金剛念誦耶?曰:續說‘以咒真實開解’。
其咒真實有二:一謂第六品所說。
二謂第十五品所說。
如雲:‘身語意金剛,作三咒念誦,此速得悉地。
風實到彼岸。
’又雲:‘宣說咒真實,明顯無緣位,金剛薩埵因,具咒諸功德,身語意律儀。
真實生勝智,諸真實略義,咒真實無上,由六月念誦,當成就非餘。
’此明了說三字咒,與風真實,于心間蓮花念誦,誦六個月能得成就。
是故二字與三字金剛念誦,俱能開解脈結。
乃續意趣。
開解之理,即前續雲:‘吽聲,點為霍字名,以二風開辟,能解無明結。
’譬如竹筒、節隔,以長竿沖擊其中,即能通啟。
如是以風出入,便得開解。
即前續雲:‘士夫離阿杭,猶如樹斷根。
’謂若不知阿杭了義,如同斷根。
又雲:‘阿字為命風下遣即杭字。
此二合為一,說名為阿杭。
’故知此派,是于心間不壞處合雜命遣二風也。
寅二、明解心間脈結為解脈結之主要。
集三字咒,有二:一、集不了義咒,如金剛鬘續第十五品說,母韻第一阿字、第五邬字,及迦雜劄達跋諸部之未部最後摩字。
三字中阿邬相合為喔,略去邬字。
其中摩字轉為随音,故成嗡字。
以是此續身語意心要品之替,三譯本中均将‘邬’字,譯為喔字,皆成錯誤。
唯注疏中譯為‘邬’字,乃為善淨。
次說:母韻第一兩阿字,與邬沙摩那分,即暖部最後哈。
三字中初二字,如雲:‘相同之字,前成長音,拭去後字。
’故成一長音阿字。
注疏說,無命根之哈字,置于暴音處。
二處均說是哈字。
次說:邬沙摩那分哈字,莊嚴第六韻長邬字,則成呼字。
其上給以跋部最後摩字圓點。
故成吽字。
疏說‘邬沙摩那後分具’之分字,表示初月。
攝行論說:‘三字各從三字母出。
’即應如是集也。
二集了義咒有三:一集了義嗡字法。
即前續雲:‘阿住法輪蓮,周遍于風輪。
唯此性大風,名命一切說。
’此說嗡字三字母中阿字之了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