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七

關燈
以彼續說:火風二曼荼羅,于左右鼻孔各别行,地水二風,于二鼻孔平等行故。

    以是當知是左右鼻孔轉移八次。

    及鼻孔不轉移,而曼荼羅轉移八次也。

    劄那續釋俱生明論說,随一鼻孔住半座已,轉移餘鼻者,日間八次,夜間八次。

    三昧耶金剛,與能仁祥,亦如是許。

     寅二、脈支與曼荼羅遞換之理。

     律生續雲:‘脈有三十二,一座四分一,亦名脈與時。

    日夜諸籌量,共成六十四。

    半脈半時籌,一座八分一。

    ’諸曆學者,以一日夜八分之一,為一座量。

    故有八座。

    以彼半座為轉移時,有十六轉移。

    以前者四分之一為時量時,故有三十二時。

    以彼半時為籌量時,故有六十四籌。

    律生疏中依跋薩底曆數,将一日夜分為八籌。

    諸曆學者,關于籌量,各随己意安立。

    則時等量亦然。

    與此相順故諸續中,有說一日夜為三十二時者,有說為六十時者,有說一時為一籌者。

    内身心間,每一脈支,風行二千七百次,為一座風。

    彼半座風一千三百五十次。

    行喉間一脈支為一轉移。

    心間一脈風四分之一,六百七十五次,行頂上一脈支,為一時量。

    心間一脈風八分之一,三百三十七次半,行臍間一脈支,為一籌量風。

    臍頂喉心諸脈支風,前前一倍,為後後數,律生續疏說,是歡喜金剛與律生續二經之義。

    教授穗論亦說是歡喜金剛之義。

     四曼荼羅諸風,于三主要脈中何脈行者。

    如金剛鬘續雲:‘命與下遣行,顯說彼二風,為有分别風。

    身語二心要,于左右脈行。

    最殊勝中脈,居彼二脈中,諸無分别風,恒行遍一切。

    ’此說命下二風,為生分别之風。

    入中脈之風,是滅分别之風。

    次雲:‘二種分别風,次截斷而滅,無分别大風,斷身語金剛。

    ’此說截斷彼二風,為截身語金剛。

    故言‘身語二心要’者,即說命下二風。

    又說彼二行于二脈。

    故命下二風,除以瑜伽力令入中脈,及命終等時外,不于中脈中行。

    又前續雲:‘二種分别風,從鼻孔中出,正日月二法,秘密于内行。

    ’此說彼二風,于日右脈,及月左脈中行。

    故此派中,不能安立,風平等行,為于中脈中行。

    等住與上行二風,雖未明說,然彼二風,亦必于左右脈中行。

    以是應知,于左右脈行者,有各别行與同時行之二種。

    等住與上行二風為主行時,于左右脈各别行。

    命與下遣二風為主行時,于左右二脈同時行。

    若助伴行,則無決定。

     風曼荼羅展轉移換者,若依大曼荼羅說,一日夜中各轉移六次,共轉二十四次。

    若約小說,前風各轉六次之一一次中,各轉四次。

    共轉九十六次。

    是為集密諸釋續規。

    律生派須說,小界曼荼羅轉移六十四次。

    疏說轉移九十六次。

    是未明時宜。

    授記密意續,說四曼荼羅風一一轉移量,均為九百次。

    金剛鬘續與律生續并親教論,則說别行鼻孔有二曼荼羅,等行者有二曼荼羅。

    故各别行左右鼻孔之二風,占一日夜風之半數。

    平等行雙鼻孔之二風亦占半數。

    如是則平行風之一回環,與左右單行風之一行,時量相等。

    故平行九百次之計法,須作左右總合出入二息。

    與左右單行計法不同。

    當更研究。

    如是左右二風,強弱相等之平行時間雖短。

    強弱相雜之平行時間甚長。

    故彼二種俱屬平行。

     自右轉移左時平行之理,謂右行風,從不甚顯著微弱,左行最弱時起,彼風逐漸強盛。

    右風逐漸衰弱。

    最後全無微風行動。

    從此無間為左單行風起始。

    由左轉右亦如是。

    故鼻孔先無風行者,雖是風新行。

    然先已行者,則風有轉移不轉移之二種也。

    若爾,如集密釋續者,一日夜風之半數,鼻孔十二轉移。

    如律生者,隻八轉移。

    如時輪者,除六百七十五風外,一日夜風總說鼻孔十二轉移。

    此等相違不相違耶?曰:集密派義,如妙吉祥親教論與聖父子所解,須如是立。

    律生規亦是彼續之義。

    故不可說,彼等教義相同。

    其鼻孔中行說此派是現量成立,餘派不成之差别,亦難安立。

    故當知是依所化增上而說,都不相違。

    脈風等類,雖有如斯異說。

    然若了知決擇彼等之所為,專住身要。

    由攝業風融入中脈引生大樂,與空性和合,作為道之心要。

    則是彼等之共規。

    故于彼道要義,不成引生異品之助緣也。

    一日夜之始,福緣稱師說右鼻孔火界風先行。

    律生續雲:‘從白月初一,起始三日風,半座于月行。

    其次三日風,行日,以此理,乃至白十五。

    從黑月初一,起始三日風,上午于日行,乃至十五日。

    ’此說行規亦不相違。

    言于月行者,謂從左鼻孔行。

    言于日行者,謂從右鼻孔行。

    始從日出,乃至日沒,說名為晝。

    從此乃至日未出時,說名為夜。

    教授穗論,言初行者,謂從清晨也。

    黑月白月,初行風相,若六日中,或一品半月,或二品一月,或三品一月半中,次第颠倒,有何過失。

    即前續雲:‘若一二三四,至五六日中,若風颠倒行,當起大诤訟。

    若一品颠倒,當生大疾病。

    若二品颠倒,親愛當衰損。

    若三品颠倒,六月當命終。

    ’死相雖有多種。

    然諸界平等之風相颠倒,乃不錯誤之死相。

    發現彼相,當修内外贖死法也。

     四大種風行時,有何功德過失,如律生續雲:‘地界增王位。

    水起諸義利。

    火風行動時,金剛持宣說,饑渴毒苦病,諸事皆失壞。

    風起诤、厭、愚,失财、遭煩惱。

    地界能得集,财谷等利養。

    水風行動時,能作諸悉地,彼加行最勝,金剛薩埵說。

    ’左右鼻孔單行,及雙行時,當作何事。

    即前續雲:‘消毒等及餘,引發吉祥事,極贊般若性。

    恒以大悲力,列陣作遊會,割截及穿刺,燒與煮染事,極贊大悲性。

    複二性金剛,當知成猶預。

    善不善無定,明風此略說。

    ’言般若性者,謂單從左鼻孔行。

    言大悲性者,謂單從右鼻孔行。

    言二性者,謂平行二鼻孔時。

    疏中釋前段義,謂修風瑜伽師,于地風行時,修增益法。

    水時修息災法。

    火時修降伏法。

    風時,修彼中之驅逐等法,皆得成就。

    持祥論師說,作善不善業及去來等,當如經而作。

    如雲:‘地水作善業,火風作黑業。

    當知月為正,利光乃中等。

    于日作不善,決定能緻死。

    若于月時作,非能生大苦。

    ’月謂左風行時。

    利光謂日,即右風行時。

    言爾時修降伏法決定能緻死者,謂能成就彼羯摩也。

    總之,息災等和平羯摩,于地水之風時,修行為善。

    于火風之時,修行不喜。

    于左風時修行為善。

    于右風時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