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一

關燈
變化輪中,領受俱生盲。

    ’後從‘諸脈大虛空’至‘由師傳應知’,作第二十品名分别歡喜相品,亦共作六十八品。

    寂靜光所譯,盛精進改正本‘許為種種相’以上同前。

    次從‘次所應宣說,四歡喜性相。

    ’至‘于變化輪中,領受俱生喜。

    ’再次,從‘由視召言說’至‘,領受俱生喜,是離相刹那。

    ’再後,從‘諸脈大虛空’至‘由師傳應知’,總作第十九品,名分别歡喜相品,共作六十七品。

    雖有如是衆多異說,然曼達羅迦啦夏論師之梵本,與蘇□啰那、室利若那、及寂靜光所譯本之品界乃是彼續之義。

    以顯見文中,有解說順逆四刹那一類,與解說順逆四歡喜一類故。

    ‘由視召言說’等文,接續‘許為種種相’之後,極明顯故。

    ‘次所應宣說’句,諸餘品中,皆作各品起首句故。

    今此續中,金剛手菩薩,欲由金剛鬘門,請問集密續中未明顯說,僅略指示之二次第。

    先雲:‘維願正說圓滿次第。

    ’次從金剛鬘之名義,乃至風息性相,滅壞之理,皆伸請問。

    彼等答文,多說集密義,溫爵繃巴等瑜伽母續之義亦多宣說。

    彼亦多屬抉擇集密義之支分也。

    問答數量,釋論說有八十二種。

    此續明釋集密續何文?曰:根本續第三品與第六品所說,于鼻端上,修如芥子之寶等,雖亦多所解釋,然主要者謂燈明論所說‘鄂旺摩耶’等序品四十字,攝盡續中一切義。

    即此續中‘鄂謂最勝慧’等四十頌,每頌解釋一字之義。

    此等正說,身遠離、語遠離、心遠離、幻身。

    餘處亦多說:光明,雙運。

    故是完全解釋圓滿次第。

    又将彼道網要,攝為五次第,即彼續雲:‘善修金剛誦,了知風相已,斷諸分别風,當得緣心義。

    自加持次第,能得八悉地。

    知明等差别,得證大菩提,住雙運次第,瑜伽師無疑,攝一切次第,現世當成就。

    ’龍猛菩薩,攝圓滿次第為五次第,即是随順此續。

    生起次第,作三三摩地,四種瑜伽,三十二尊等,亦是随順此續。

    故總略中說,主尊搖者,以金剛鬘撓杆,攪動集密秘奧大海,而得集密修法。

    勿執唯說生起次第。

    又依貪愛法秘外印,與金剛念誦等命力,引生四空與幻身之内外命力。

    抉擇此等之支分中,依于依處脈,行動風,安立菩提心,宣說内身成壞之次第後,廣說由彼二種方便,現起現觀次第等,無量法門。

    又說:成辦道器之灌頂總網,攝為二十儀軌,及攝生起次第之總綱,與二次第之次序決定等,衆多法門。

    其尤要者,謂由命力金剛念誦,開啟心間脈結之要訣,如第六品;及開解心間脈結,為開解一切輪中脈結最勝之理,如第二十二品,集三字了義咒時所說。

    然見甚少善了知者。

    此續特釋集密之理,謂由解說序品字義,開顯集密隐藏諸義。

    于抉擇彼義之支分中,引諸餘釋續。

    作為二次第之總綱。

    必須如是了知解說。

    此續,釋跋中雲:‘諸釋續中,昔未譯有較此善者。

    ’至今尚然。

     四天女請問續,正釋命力諸關要。

    集智金剛續,宣說集密為首解釋無上瑜伽續之究竟教授,七種莊嚴。

    其說明三空及從彼修幻身,較餘釋續,此為最顯。

    以上二續廣釋集密之理,二續大疏中,已廣說訖。

    此不繁述。

    如是若能熟習至尊父子教授要典,以善達奧義關要之鑰,于以六邊及四理趣封鎖之根本續義,善巧配合諸釋續,而開啟根本續門者,乃是于此續教授獲得無畏之具教授者。

    如是知已,則于餘續,亦能配合彼理,方能精通一切續部。

     甲二、述集密特勝。

     根本續中說名義時,謂一切如來身語意密皆集此續中。

    是明此中總集金剛乘一切密要也。

    後續亦雲:‘希有極難得,修菩提方便,是乃後後續,名曰集密續。

    ’此說最極難得,義利極大。

    若誰于此,能修四座瑜伽,或聽聞、書寫、讀誦、供養,皆當視同菩提金剛大金剛持,恭敬禮拜。

    又非僅此,即修彼續者,若誰見、聞、念、觸、引發淨信,乃至受持彼續少分,亦當視同大金剛持,恭敬禮拜。

    如後續雲:‘若有能修習,四座金剛者,隐身等種種,勝劣皆成就。

    依上師恩德,達此無謬道,當視同菩提金剛常敬禮,若人得聽聞,此極密集續,勤披續、諷誦,或能善思惟,勤修供養事,自寫教他寫,當視同菩提金剛常敬禮。

    ’又雲:‘若有能見觸,勤修主尊者,或能善憶念,或聞彼名号,能生淨信心,受持一少分,當視同菩提金剛常敬禮。

    ’曼殊室利親教論,贊雲:‘諸佛集密續,大密密最密,無上大教王。

    ’又說:‘聖教心藏住不住世,即随此續有無而定。

    ’如雲:‘若耳聞此義,乃至何時住,諸佛聖教寶,亦說為安住。

    若此傳承斷,則諸佛聖教,當知亦隐沒。

    ’非但此類續中,如是稱贊,即餘續中,亦同贊歎,如紅黑二續中雲:‘續究竟謂集,未出、後不出。

    ’密成就論雲:‘無勝集密者,三世間大寶,心中最上心,諸續上中上,若有教與說,滿瑜伽次第。

    若不知集密,雲何得成就?能斷一切疑,能除無明翳,諸佛大寶箧。

    若舍離集密,唯分别增益,愚欲求成就,如拳擊虛空,如飲陽焰水。

    ’燈明論雲:‘乃至耶惹拉哈邊,迦喀迦邊、那□邊,達答邊及摩字邊,彼彼根本為二字。

    能仁說法蘊,八萬四千量,集密為彼器,故是諸續頂。

    ’此說是餘一切續部之根本,及一切經藏之寶箧,故是一切續部之頂。

    集智金剛續說:迦等一一字邊之續,皆攝一千續部。

    此是總約四續部而說。

    褔緣名稱與鸠摩羅論師說,此說是父音字邊續部根本者,僅是一例。

    故亦顯示,是母韻字邊續部根本。

    言根本三字之三字者,拏熱巴說:即三種子字。

    藏中先覺,說是薩摩□三字。

    前者後續中說即集密所集之身語意三密。

    故是從所集,而明集密。

    若不作集密解,而解為一切續義,攝于三金剛三字義者,則失時位之義。

    此是宣說集密續為一切續部之根本故,根本義者,謂如一樹,雖有無量枝葉,然彼集處,即是根本。

    如是續部雖有無量異義,然彼一切究竟關要,皆悉攝于集密道中。

    經藏之器義亦如是。

    此即顯示,若能圓滿解說此道,則更無餘較此勝者。

    黑行論師,贊集密道于二次第俱為增勝。

    及是一切續部之主。

    如前已說。

    無上諸續,雖不似下三續部,即由續部次第,亦有勝劣。

    然觀待少分特勝,非都無勝劣。

    譬如同一續部,宣說二次第,共文内部雖有勝劣,然彼二文,由續部次第,則無勝劣也。

     (卷一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