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山和尚東林後錄卷上

關燈
柱齊傾耳。

    不動舌頭解語時。

     薦道雪居士偈并序 寶永乙酉夏四月二十日。

    自東林到立花山中梅嶽古寺。

    此寺本為恕榮大姊道雪居士母子二靈之仁祠。

    是故今國夫人立花氏。

    建一宇之祠堂挂居士之真影。

    喜舍淨财嚴修供養。

    長為子孫植福固根者。

    實可嘉也。

    影上贊語是老衲曾所題。

    而此日再見則恰如對故人面。

    因燒香誦經薦小伽陀。

    感應道交莫吝昭鑒。

    立花上祖舊佳城。

    偶吊遺蹤燒反精。

    道氣不消清似雪。

    夏山滴綠有餘榮。

     薦靈偈并序 黑田重種居士。

    生前自以不慥為齋名焉。

    又自以平山為法号焉。

    蓋其意存謙以為言行支離不慥慥爾。

    且立其志不高不峻以平自處也。

    予見世之自誇曰言顧行行顧言者。

    多是言在飛龍前行在跛鼈後。

    而居士自謂不慥慥爾。

    則所慎在己而先行而後言者可知也。

    大凡山之高峻者易崩。

    而平廣者不骞。

    周易謙象。

    地中有山而所謂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之義。

    在平山兩字之間。

    哿哉居士用心之到于斯矣。

    今茲杪春十九感痾二十四易箦實行年七十有九也。

    予曾寓築之東林。

    與居士相見以知其志。

    今聞其訃不能無感。

    孟夏二十九當五七忌。

    其令郎重根設伊蒲之齋于東都之官舍。

    招予令對靈位。

    因說伽陀一篇以當香供養。

    慥慥言行豈不然。

    一朝易箦脫塵緣。

    坦平誰越地中峻。

    精爽自明火裡蓮。

    有子有孫俱繼志。

    無聲無臭尚餘膻。

    而今折合了何事。

    月白風清劫外天。

     酬重根見和 英雄志氣自超然。

    豈昧出生入死緣。

    夢破五更清夜枕。

    魂安四色寶池蓮。

    卧龍雖卧非耽懶。

    靈鳳維靈不啄膻。

    将謂人亡亡一鑒。

    元來懸在屋頭天。

     平山居士盡七忌 大衍古來虛一數。

    忌辰今日了中陰。

    莊嚴報地遠山出。

    寸碧分明是寸心。

     平山居士一周忌 三彈指頃已周年。

    蝶夢驚回春雨天。

    香氣氤氲凝不散。

    平山一發入雲煙。

     薦玉峰宗珠大姊 昆山片玉氣如虹。

    合浦真珠光映空。

    燒不着兮埋不盡。

    精神一段轉玲珑。

     玉峰宗珠大姊十三回忌香語 淵産玄珠水波含瑞。

    石包皓玉山峰吐光。

    中弸所在外彪成章。

    此日孝子開伊蒲供養席。

    即今老衲拈祝嘏和合香。

    正與麼時。

    凄怆感觸焄蒿氣。

    一片真慈死不亡。

     薦靈偈并序 實山居士之令妹某乙。

    曾嫁林氏宜其家人。

    昔年居于悲母之喪不勝哀毀。

    然以有慈父勉不滅性。

    今茲值于父之大故遂感疾不起。

    以七月二十四掩妝長逝。

    八月十五訃到居士于江都之官舍。

    此夕無月淡雲疏雨。

    居士之一其死生亦豈無哀傷乎。

    既望之日馳使于老衲告以其事。

    老衲外出不面其使。

    入夜歸宿見書而知焉。

    此日十七說偈薦靈。

    兼寄居士寓吊慰之意也。

    前後哀哀喪考妣。

    為無恃怙不勝情。

    忘身幻病幻離幻。

    轉步生涯生不生。

    舟到二空般若岸。

    鏡開一路涅槃城。

    中秋三五風傳訃。

    雲雨上頭月自明。

     薦乾光院元貞永良大姊 三十七霜粱半炊。

    虛空撲落夢回時。

    翻身休影知何處。

    風度金池蓮一枝。

     薦法華持者妙報一心尼 十如實相去來今。

    畢竟一心無二心。

    妙法蓮開妙報土。

    寶明空海月沉沉。

     薦是海日法居士 是海甚深浩渺彌。

    渡頭快便得船時。

    日高妙法蓮華岸。

    華落蓮成也太奇。

     薦春林永生居士 一氣交通分四德。

    永含生意入春林。

    請看常住世間相。

    華落華開天地心。

     薦拔偈并序 築前州龜子氏之老父道英庵主。

    其為人也。

    樸實而無巧僞。

    正直而有深信。

    其妻明智落飾作尼。

    二子出家參禅。

    二子居家孝養。

    一女嫁于某氏。

    先是老衲西遊寓東林寺。

    道英明智數來聽法。

    受戒不食酒肉五葷。

    行履清淨。

    常誦般若心經大悲神咒以修幻身無住之觀想。

    昨日得實山居士本月二日所寄之書。

    開封乃知。

     道英前八月二十日清曉臨終正念念佛而逝葬于東林廚院之東邊。

    置書撫掌油然感傷。

    古雲。

    一子出家九族生天。

    而今二子出家。

    豈唯生天。

    直須生佛土。

    燒香供養說偈薦。

    拔雲。

    二子出家妻作尼。

    自除須發入無為。

    忽随秋葉翻身去。

    坐斷西方蓮一枝。

     薦靈偈并序 壬午中秋後五日。

    丁築前州道英庵主小祥忌辰。

    伯子祖忠上座自鷹峰寄齋儀。

    昨日為之供養。

    仲子龜子白直扈從主人在此江都。

    今日扣予寓居親為設齋。

    往日龜氏告予雲。

    庵主從來嗜酒無有度。

    偶值師之在東林開戒壇。

    幡然決志登壇受戒。

    爾來雖涓滴不複沾唇。

    去年抱病至其大漸。

    醫士勸雲。

    此病宜酒。

    可以小飲。

    是藥飲也非破戒也。

    然庵主掉頭不可。

    泊然而終。

    嗚呼庵主守法而忘生者。

    可謂希有。

    此日殊追念其事不忍默止。

    乃說偈以薦。

    靈其鑒焉。

    憶曾庵主性耽飲。

    傾榼恰如吸海鲸。

    決志戒壇醒已解。

    委身病榻守彌明。

    諸緣觀破唯任死。

    一味空來不顧生。

    道樹英華開落後。

    菩提結果自然成。

     薦妙明宗性沙彌 出生入死自家參。

    幻壽并來共十三。

    觌露妙明明妙性。

    月高孤影射寒潭。

     薦實相性圓居士(高畠氏) 性天心月自孤圓。

    光境俱忘呑大千。

    實相從來無相相。

    一爐香霧繞齋筵 預付實山居士最後語 見生如死死如生。

    當處湛然超化城。

    隻為片心無挂礙。

    十方世界掌中平。

    正與麼時。

    火葬活埋俱不管。

    轉身日午打三更。

     預付如如齋鐵山宗鈍居士火 拈将一座鐵圍山。

    頓放紅爐百煉間鈍置金剛王寶劍。

    太平宇宙斬癡頑。

    正與麼時。

    喚作如如早變了。

    轉身跳出祖師關。

     預付無華齋廓岩宗樸居士火 無華無實無根樹。

    不去不來不住人。

    好入性空真火隊。

    橫身焰裡轉機輪。

    正與麼時。

    即生即死即三昧。

    明鏡台前不惹塵。

     預付明智禅尼火 智鏡明明不覆藏。

    因緣時節露堂堂。

    浮雲照破幻身影。

    直下活燒火自涼。

    正與麼時。

    蓮台莫謂西方遠。

    當處湛然是道場。

     預付龜子靜頤善士火 身心觀破馬頭角。

    六趣夢回無大千。

    薪盡火消空索索。

    光呑萬象月孤圓。

    正與麼時。

    十方佛土一乘法。

    脫殼烏龜跳上天。

     真贊 釋迦如來(信翁道忠居士請) 信是道源功德母。

    出生大聖釋迦文。

    釋迦文與忠居士。

    八兩元來是半斤。

     同(出山像同請) 脫屣王宮内。

    結跏雪嶺雲。

    下山彈法曲。

    妙指動獅筋。

     破曉雪山眠不成。

    起來轉步下峥嵘。

    明星一點甚奇特。

    換卻娘生雙眼睛。

     同(出山像天真齋本源自性居士請) 本源自性天真佛。

    感起下山救苦流。

    喜舍慈悲皆具足。

    光明點出一毫頭。

     同(出山像冢本氏請) 入山出山。

    隻是舊顔。

    熟處不忘。

    又向人間。

     同(無華齋請) 九界慈父三世導師。

    捉葉說法拈華辨機。

    全身坐了吉祥草。

    劫外春風觸處吹。

     同(草座圖長濱氏請) 是我能仁為物作親。

    吉祥草裡大地回春。

    金剛座上遍界現身。

    慈悲喜舍和光同塵。

     同(杉山氏請) 草座吉祥春。

    金剛不壞身。

    毫端慈眼活。

    直下照塵塵。

     同(鳥居氏請) 認影為真謗正法輪。

    認真為影謗正法輪。

    非真非影謗正法輪。

    是真是影謗正法輪。

    如何了得贊正法輪。

    一瞻一禮好轉機輪。

     同(祖忠禅人請) 人間天上四生君。

    文武慈威經緯分。

    佛土十方成一化。

    垂衣端拱氣馳雲。

     文殊大士(同) 文殊大智文兼武。

    廣度群生扶聖主。

    地動天驚如意風。

    金毛背上澍華雨。

     普賢大士(同) 普賢大行武兼文。

    輔弼法王法令勳。

    手捧貫華香象背。

    天葩添得吐奇芬。

     觀音大士(水月圖) 諸相非相。

    非相即相。

    圓通無礙。

    水月交光。

     同(水月圖) 示白衣妝。

    坐水月場。

    慈悲喜舍。

    地遠天長。

     同(富田重直請) 音聞音羽泉。

    紫竹紫磨蓮。

    五五圓通首。

    娑婆教體蠲。

     同(無華齋請) 大士真光清淨光。

    寂然昭著寶陀場。

    岩前将此一條瀑。

    洗得人間熱惱涼。

     同(道忠居士請) 默坐岩扉。

    心境依依。

    圓通無礙。

    雲行鳥飛。

     同(盛雲禅尼請) 圓通無礙。

    應緣自由。

    親傳佛印。

    現蹑龍頭。

    度驢度馬。

    若橋若舟。

    歸命大士。

    和而不流。

     同(蹈龍頭圖津摩女請) 慈善根力。

    腳蹈獰龍。

    四生依怙。

    山納海容。

     達磨大師(鐵相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