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山禅師住東林寺語錄下卷

關燈
六。

    卻将六十更添三。

     次前韻(已下九首酬兄弟和) 童視公侯伯子男。

    明州布袋獨誇憨。

    誇憨我亦樂知足。

    佛法兼身寶作三。

     我今不羨釋摩男。

    單弄碌磚任放憨。

    誰是同參同道者。

    拍肩李四與張三。

     佛性了時女亦男。

    真修懈處智猶憨。

    莫将喜怒分朝暮。

    三四元來是四三。

     籬根日暖摘宜男。

    不但忘憂忘卻憨。

    賓主醉心茶當酒。

    莺聲似唱鹿鳴三。

     定是女兮慧是男。

    妻憐法喜助呆憨。

    見來孤獨非孤獨。

    一産二兮二産三。

     那個男兒真個男。

    若非小黠大癡憨。

    折衷大小用心者。

    幹有九三坤六三。

     出家本是丈夫男。

    端立不偏始免憨。

    川老曾懼川字側。

    側時依舊狄三三。

     祖翁片地屬頑男。

    種月耕雲單養憨。

    秋收将謂唯一粒。

    粒孫粒子自成三。

     張良畫像女邪男。

    取相見人實是憨。

    若以多髯求孔子。

    何唯前後共三三。

     題象爐蓋上祖師像 禅教由來同一塵。

    峨眉熊耳不阻津。

    象爐背上聞香者。

    行願全身是祖身。

     寄本多房州居士偈(并序) 隐有三等。

    大隐隐于城市。

    小隐隐于山林。

    中隐非城市。

    非山林而隐于大小兩楹之間者也。

    本多房州政長居士。

    身在大隐地。

    雖握國家之政柄。

    心憐小隐迹。

    雖思山林之幽趣但心之所樂身之所安。

    要無過不及之偏倚曾構清齋于别業。

    扁曰中隐堂。

    嗚呼居士在官不忘隐逸。

    思隐不失中庸。

    其用心也。

    可謂。

    善且美矣。

    今春正值七十大誕。

    賀筵盛禮如在目中。

    予去秋西遊經由築前州。

    州之真俗創建東林興宗之二寺。

    共延予為開山是以未得回錫向北。

    孤雲獨鳥瞻戀尤深。

    終瀝片誠為綴祝頌。

    遙賀福壽之綿長以。

    當千裡之眉目。

     行年七十尚童顔。

    道骨仙風照世間。

    中隐堂中兼大小。

    從心所欲不逾間。

     誕日祭考妣靈 春來又值母難辰。

    憶着劬勞獨濕巾。

    豈測三年含乳日。

    老成不孝闡提人。

     興宗寺入院祝聖 開國已來無異姓。

    一王神統照玄黃。

    乾坤交泰太平象。

    曉雨灑花暗吐芳。

     示心月自照信士 心月孤圓。

    未曾離天。

    浮雲斷處。

    自照了然。

     示大空實相居士 大空實相。

    實相大空。

    心外無法。

    明月清風。

     示壽慶禅尼 身心如水沫。

    世界似空華。

    念念觀無念。

    觸途即到家。

     和古外和尚元旦韻 橫嶽名山萬年崇福禅寺東堂古外和尚。

    位當大應國師直下之遠孫。

    身應東海兒孫轉多之懸谶。

    就其轉多中。

    如衆星之一輪。

    如萬器之孤鼎。

    而實紫陽之老白眉也。

    其新年頭陽春一曲希聲大音。

    雖不易和謾接遺響呈巴人技。

    若不值掩耳則幸也。

     郁乎大應國師家。

    東海兒孫氣釀霞。

    松竹隐中藏不得。

    春心吐出老梅花。

     又依前韻謝筆墨寵賜 寫情筆表弟兄家。

    傳印墨含萬古霞。

    此賜誠知非世禮。

    唯存真實不存花。

     石經慶贊偈(并序) 慧性上座為亡母聚小石子書寫蓮經一部。

    一石一字恭敬終功。

    埋清淨地立石表之。

    因付一偈令刻其上。

     一文一石一如來。

    點出毫光照九垓。

    龍女成男遲八刻。

    夜台即是妙蓮台。

     示立花平九郎英士 平生心事莫期盈。

    八九成時即十成。

    維孝維忠儒釋要。

    都來不出一團誠。

     示石川即中居士 經行坐卧是何物。

    一念即通空假中。

    觸目更無心外法。

    回光莫昧主人公。

     示道清庵主 知法者多默。

    用身為舌頭。

    若非忘自贊。

    争免鬧啾啾。

     示青松院夫人 人間榮耀眼前空。

    大事因緣心裡通。

    莫将松樹千年翠。

    換卻牡丹一日紅。

     道策上座号禅關 祖域忽逢乳虎瞋。

    未呈公驗早阻津。

    透過須是棄繻漢。

    莫慣雞鳴狗吠人。

     光禅上座号天瑞 高而無上廣無方。

    佳氣蔥蔥包雷光。

    此是乾元交泰蘊。

    總歸心地散成祥。

     禅梁上座号大屋 鳌極柱擎天棟梁。

    金剛輪載地禅床。

    十方聚會無為客。

    法界含容選佛場。

     宗純上座号牧牛 溪水東西他國田。

    一回入草一回牽。

    縱然露地安眠去。

    也好待醒舉起鞭。

     出隊口号 來亦有緣去亦緣。

    随時重者任先牽。

    同風千裡蒲團月。

    坐斷東西一樣圓。

     東林語錄下卷(終) 東林菩薩戒弟子。

    龜子白直。

    法名靜頤信士。

    發不壞信。

    舍不堅财。

    印刻東林語錄兩卷。

    先圖流通于築前州。

    其餘波之所及。

    不唯河潤九裡。

    從九州資始遍溢六十餘州。

    隻願目擊而存道者。

    耳餐而承言者。

    信受而喜者。

    涉獵而弄者。

    同把般若智楫于吉祥海雲。

    共轉菩提道樞于摩诃衍岸。

     元祿戊寅冬日不肖徒(元貞隐之)拜識 我聞之。

    有德者必有言。

    有言者不必有德。

    誠哉。

    所聞之不欺我也。

    東林開祖卍老和尚。

    去年西來孤錫飄然不攜一卷文字。

    坐禅念經日常是勤。

    其間随人求而開示者。

    應時到而演唱者。

    皆等間流出總不修邊幅。

    及其會儒釋禅教于一舌。

    而無偏頗情。

    如夫融鉼盤钗钏于一金而忘差别相。

    所謂和順積中英華發外者。

    是其德之符而心之聲也。

    德符心聲感應不虛。

    若能平心而看閱之。

    則個個随分必有所得。

    今此錄之流通先濫觞于此國也。

    蓋因緣之所系。

    時節之當然。

    而不但一時國華之盛事。

    抑又悠久治教之陰翊雲爾。

     時 元祿戊寅冬日 築陽吏隐實山敬書 附西遊草 次桔梗花韻(并序) 泉州少林山蔭涼寺。

    老隐洞外和尚。

    手種桔梗草于隐居之庭際。

    秋來着花。

    其色深紫。

    古雅而不野。

    清瘦而不豔。

    愛為無心間支。

    且惜古人之無題詠。

    乃與堂頭印和尚唱和成趣。

    一韻數篇。

    粲然可觀。

    擊節三歎。

    接響同賞。

     花破琉璃雖吐芳。

    根存藥性欲登場。

    神農本草真行狀。

    露出家風不得藏。

     并時隐逸菊籬芳。

    隔迹牡丹富貴場。

    眼裡黑花同一色不妨伴我見行藏。

     和洞外和尚餞别韻 空三千界泛虛舟。

    使十二時慣趙州。

    明日天涯分手去。

    大圓不隔鏡中遊。

     信田森(狐神叢祠) 有狐拜鬥甚靈通。

    感舊不忘熟處叢。

    葛葉風翻霜染早。

    秋來紫紫變紅紅。

     同少林印和尚遊水間觀音閣 水月水間觀世音。

    少林少室祖師心。

    無依無相無文印。

    印定圓通空古今。

     詣成合寺和法兄愚白老和尚餞别韻雖成狂走客。

    非失鏡中頭。

    暗顧有緣約。

    明為無事遊。

    辭兄情特惡。

    餞弟偈方優。

    涼月照千裡。

    東西同一秋。

     和成合和尚壽塔韻 造塔不論多少價。

    無縫誰見斧斤痕黃金國上牛眠地。

    永出法門頭角孫。

     舟中偶成 渺此滄溟駕月船。

    布帆風穩曉留連。

    下無承足片錐地。

    上有蓋頭一笠天。

    泛宅浮家行裡住。

    随波逐浪動中禅。

    現成三昧王三昧。

    坐斷虛空自在眠。

     幻住海中幻住船。

    去留無定舳舻連。

    時時沉墜碇粘底。

    處處飛揚帆拂天。

    風怒雨昏憐八獄。

    波平潮落樂三禅。

    都來未脫飄流迹。

    多少桌郎開眼眠。

     曾載大唐一葉船。

    又容日本者邊連。

    覆藏篷底無生地。

    露出樯頭不死天。

    纜绾如同井索乘。

    碇抛打着碌磚禅。

    最憐巨浪奈騰處。

    中有白鷗似我眠。

     白頭委命紫陽船。

    千裡秋光一色連。

    帆影雲生洲上石。

    栌聲月碎水中天。

    舞桡垂手岩頭意。

    離釣翻身夾嶺禅。

    未了因緣今尚在。

    無能懶衲付間眠。

     袈裟偶得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