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安國語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北。
中有黃金充一國)。
觌機那肯涉離微。
(○無影樹下合同船。
琉璃殿上無知識)。
明明曆世無别物。
(○就船買得魚偏美。
蹈雪沾來酒倍香)。
猛烈身心更不疑。
(○理盡詞窮伎亦窮。
鳳離金網鶴脫籠)。
(評曰。
此頌亦是國師傾盡肝膽底。
縱使舊參上士密密可參取之聖作也。
何今時往往以二空家常情解注解曰。
天上星地下木。
廬山煙雨浙江潮。
行雲流水墜葉飛花。
咳唾掉臂放尿屙屎。
盡是歸入第一義谛。
濕胎卵化談笑悲泣無不實相。
所以多少問虛束以答以一個解打鼓。
所以國師雲。
明明曆世無别物。
你見。
别有個何物。
千問萬問千百萬問隻是一個解打鼓。
生死涅槃穢土刹總收歸個解打鼓。
所以言。
明明曆世無别物。
切忌你拟議尋思不得進趣。
直須憤起決烈勇猛身心一切都不管。
何故。
心佛及衆生是三無差别故。
此是今時叢林必死大禅病。
佛祖醫治不得底重沉痾。
你若果恁麼所見。
或時決烈勇猛。
或時昏沉蒙昧。
或時心源湛寂。
或時雜念紛飛。
恰如隔日瘧疾。
到死終無了日。
何故。
是最初奔鹵未到?地一下寶處故也。
你若欲到真正安樂田地。
把一句難透話頭豎咬橫參到伎盡詞窮處險崖撒手絕後再蘇。
天上星地下木觌機不涉離微亦得。
明明曆世亦得。
無别物亦得。
猛烈身心亦得。
若不然。
到死拟議不來底鈍漢)。
(垂示曰。
之曲頸铓距者羽類畏之。
獸之方啄鈎爪者毛群畏之。
魚之哆唇鋸齒者鱗族畏之。
人之利口讒谄者人共畏之。
衲子之狼毒狐涎者赝缁畏之。
到衲僧門下一言一句一機境魔外驚落膽魂鬼神不能窺其端由。
今卻有恁麼說話麼。
雲門是德山第三世)。
舉。
仰山問僧。
近難甚處。
(○泰山不讓土壤。
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擇細流。
故成其深)。
僧雲。
廬山。
(○随語生解漢掀翻海嶽求知音。
個個見來日中鬥)。
仰山雲。
曾遊五老峰麼。
(○不足再勘寸步卻為千裡隔。
紛紛多在半途中)。
僧雲。
不曾遊。
(○捧上不成龍依然在舊窠寥裡)。
仰山雲。
阇梨不曾遊山。
(○道什麼。
練兵不若選将也)。
雲門雲。
此語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
(○誰家别館池塘裡。
一對我鴛鴦畫不成)。
(評曰。
仰山問僧。
近離甚處客來須看。
僧雲。
廬山。
樸實頭人難得。
仰山雲。
曾遊五老峰麼。
金錘影動寶劍光寒。
僧雲。
不曾遊。
命如懸絲。
仰山雲。
阇梨不曾遊山。
鹄林代曰。
明日步師後塵。
門雲。
此語皆為慈悲故有落草談。
可惜當時不見和尚。
二老宿用處甚高雅也。
可謂吹毛匣裡冷光寒。
将謂者僧有候白黑作略。
悲哉末後缺一轉語。
若于阇黎曾不遊山處明日步和尚後塵恁麼道得。
仰山必明窗下安排去。
雲門雲。
此語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談。
可謂白雲影裡金龍躍碧波心裡玉兔驚。
切忌昆侖呑棗去。
老僧者語雲。
可惜當時不見和尚。
是說甚麼道理。
者僧昔年不得見仰山乎。
将又為不使雲門大師代仰山乎。
你若恁麼所見。
夢曾得見二大士麼。
須知此事甚不容易。
老僧四十年前于處處叢林舉此話勘見舊參諸友。
不見一個曾見得分明底衲子。
寔知此事甚不容易)。
看看。
落草不遊山。
(○将謂黃蓮甜似蜜。
誰知蜜若似黃蓮)。
的信何通千裡關。
(○一片白雲橫谷口。
幾多歸鳥迷巢)。
敲唱當鋒見禅悅。
(○昨夢黃梁半熟。
立談白璧一雙)。
一圓空裡二三三。
(○美如西子離金阙。
嬌似楊妃倚玉樓)。
(評曰。
老僧行腳時常參此話。
自謂。
得見得分明。
到一見此頌恰如開雲霧見曉日。
不覺吐舌。
初知從前向燈影裡行。
須知此事非一且一朝事。
學者欲解此頌。
先須參決此話。
不透過此話要見此頌。
如欲入空谷捉谷神。
何故。
海底非猕猴居)。
(垂示曰。
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随類各得解。
世尊一代有五千四十八卷經卷。
展三百六十會勝筵。
二乘聞之為谛十二法門。
菩薩聞之為六度微妙法門。
如圓頓上乘菩薩。
卻聽得為甚麼哉。
往往言如來禅善順蘊藉祖師禅峻聳孤危無差别海中非無差别。
錯錯。
大錯了也。
初自鹿野苑終到跋提河。
徹下險峻通上孤危。
如劈栴檀枝葉華果片片皆香。
似割鸩鳥骨毛皮肉滴滴皆毒。
無你近傍處。
無你湊泊處。
試舉。
看)。
舉。
外道問佛。
不問有言不問無言。
(○句裡呈機劈面來。
肝膽心腸都吐盡)。
世尊良久。
(○渭北春天樹。
江東日暮雲。
三千世界海中漚。
一切賢聖如電拂)。
外道贊歎雲。
世尊大慈大悲。
開我迷雲令我得入。
(○莫向鬼窟裡作活許麼。
更進一步)。
外道去後阿難問拂雲。
外道有何所證而言得入。
(○文王智而好問。
故聖。
武王勇而好問。
故勝)。
佛雲。
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
(○趙妪乳長數尺)。
” (評曰。
外道者西竺聰明刮智種族。
常好讀書窮四韋陀論。
輕蔑流輩常好論義。
未明真正中道谛理故外道也。
學而到非有非無非斷非常處。
智不明了心不休歇。
兩肩擔來即問曰。
不問有言不問無言。
如來常具微妙無礙辯财。
随例演頓漸半滿秘密不定妙義。
有什麼所缺少為默然據坐麼。
試言是有言麼是無言麼。
是四句麼是百非麼。
外道曰。
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使我得入。
怪哉有什麼所得如是歡踴贊歎。
不知甚麼處得入去。
道隻是外道被奪下重擔子覺身心乍灑灑落落而已。
若果恁麼休了。
唯是不過一個小果二乘耳。
子細須參究。
往往言。
世尊良久直是不問有言不問無言底端的。
錯錯。
若果然。
一句合頭語萬劫系驢橛子。
見甚麼十力調禦師。
珠不知良久如塗毒鼓。
良久如大火聚。
無你近傍處。
無你湊泊處。
嘉州大像落淚。
陝府鐵牛滴汗。
阿難代人天置一問。
調禦恁麼答。
且道總是什麼道理)。
不問有言異道事。
(○運出自家家珍。
平生肝膽向人傾)。
鐵山當面勢崔嵬。
(○山河大地乍驚走。
須彌倒卓半空中)。
孤峰雲散千溪月。
(○出無門入無戶。
曠劫無明當下灰。
猶是古廟裡香爐)。
鞭影追風直下來……(○遲八刻。
自我得佛來。
所經諸劫數)。
(評曰。
異道則指外道者也。
是一句拈起不問有言不問無言所問全體者也。
非道有言則異道也。
第二句頌世尊良久當體言詞道絕情量力不及端的。
第三句述開我迷雲使我得入。
結句言世尊許可一語。
老僧向言。
外道若恁麼休歇雲。
不出二乘小果窠臼。
若果然。
如何進一步去)。
(垂示曰。
舜老大初自洞山如武昌行。
先至一居士家。
居士高行在。
為郡被敬。
意所與奪無不從之。
故諸方乞士至必首谒之。
舜老夫方年少。
不知其飽參。
頗易之。
居士曰。
老漢有一問。
上人語相契則開疏。
如不契即請卻還新豐。
問。
古鏡已磨時如何。
對曰。
照天照地。
未磨時如何。
黑如漆。
居士曰。
卻請還山。
舜即馳歸舉似聰禅師。
聰為代語。
舜即趍問曰。
古鏡未磨時如何。
聰曰。
此去漢陽不遠。
磨後如何。
曰。
黃鶴樓前鹦鹉洲。
舜于言下大悟。
總公機鋒不可觸。
真雲門之子孫。
茲有一假咬不破底因緣。
試言是雲門麼。
是臨濟麼沩仰曹洞法眼麼。
試舉。
看)。
舉。
魯祖山寶雲禅師。
因僧問。
如何是言不言。
(○擔架過狀把髻投衙)。
雲雲。
汝口在付麼處。
(○如鹘捉鸠。
刮龜毛于鐵牛背上。
截兔角于石女腰邊僧雲。
無口○一句合頭語萬劫繁驢橛雲雲。
将什麼吃飯。
(○惡水蓦頭潑。
按牛頭草草僧無對。
(○果然趁狗逼牆)。
洞山代雲。
他不饑吃什麼飯。
(○一句合頭語萬劫系驢橛。
五枝鼯鼠笑鸠拙。
玄沙道底)。
(評曰。
池州魯祖山寶雲禅師。
嗣法于南嶽懷讓禅師。
尋常見僧來便面壁。
因有僧問。
如何是言不言。
諸方此道驗主順也。
者僧拈起一個膠盆子來似見钽祖如何者。
隻恨龍頭蛇尾。
雖然非雲老殆見手忙腳亂。
如何有轉身自在手腳即言。
你口在何處。
僧曰。
無口。
可惜許。
果然龍頭蛇尾。
雲曰。
将什麼吃飯。
無似一場戲論麼。
将又覺寒毛卓豎麼。
誰知拗折虛空骨舜若多神忍痛一聲驚走陝府鐵牛。
僧無語。
好無轉智大王。
洞山代雲。
他不饑。
吃什麼飯。
洞山亦是莫同一場戲論麼。
似兩個劍客互舞一柄長劍不論及與不及各不犯鋒铓。
可謂盯逢兩會家。
是故國師此頌大有工夫)。
超然一句錯流布。
(○是衲僧家尋常茶飯。
你若無此物。
他後如何利人)。
強弄爪牙未作家。
(○一毛頭上重拈出。
忿怒那吒失卻威)。
箭後路頭端的别。
(○可令泥燕辨真僞。
莫使蝸牛耕石田)。
誰知高處有風波。
(○大小國師老婆親切。
年老心孤)。
(評曰。
你看。
何處是超然一句。
寶雲雲。
你将什麼吃飯。
是超然一句麼。
洞山雲。
他不饑。
吃什麼飯。
二大老說話似萬刃龍門黑雲鎖。
可謂精中精微中微。
非國師誰測涯際。
如何是錯流布底。
今時往往言。
他者是人人本具底本來面目坊。
他無形相無肚脾無饑無飽。
更吃什麼飯。
此謂白盲凡解無眼情量。
若果恁麼見解。
得曾夢見二大老。
若恁麼而吃祖師門下飯。
粒粒皆熱鐵滴皆洋銅。
有大可恐事。
更參三十年。
強弄爪牙未作家。
言二大老面前縱熱喝瞋拳惡罵毒诟逞英雄恣聳峻去。
到者裡未足稱作家。
箭後路頭端的别。
二大老用處恰如神箭過長空。
全無處所全無蹤迹。
沒蹤迹處蹤迹的的分明。
隻恨時人親見得出底半個亦無。
特有國師金剛正眼睹破無餘蘊。
試言金剛正眼睹破者什麼去。
非所謂高處有風波底端的麼。
作麼生是高處風波。
寶雲雲。
你将什麼吃飯。
洞山代雲。
他不饑。
吃什麼飯。
洞山老人高處即非無。
那處是風波。
莫謂他是人人本具物。
彼全不饑不凍。
然雖與麼。
國師此頌大有子細。
非舊參上士容易難見徹。
何故。
氣如民。
氣盡則人死。
民衰則國亡)。
(垂示曰。
首雖高貴必待手足為資以為體。
君雖明哲必藉股肱為資以緻治。
禅門亦然。
師家雖有俊德。
必得賢明為資以建法幢立宗旨。
作麼生是師資相唱和底)。
舉。
沩同因師仰山問。
如何是西來意。
(○西來消息會者大難。
蘆葉風涼江波月寒)。
沩雲。
大好燈籠。
(○五百人善知識話頭亦不識)。
仰雲。
莫隻這個便是麼。
(○破鏡鳥子常有食母機)。
沩雲。
這個是什麼。
(○從前汗馬無人識。
猶要重論蓋代功)。
仰雲。
大好燈籠。
(○果然猶人坐于船中不知船之自運)。
沩雲。
果然不識。
(○養子之緣見秋毫之末者不自見其睫。
舉千鈞之重者不自舉其身)。
(評曰。
潭州沩山靈祐禅師福州長溪趙氏子。
年十五而出家于杭州龍興寺。
究大小乘教。
二十三而遊江西參百丈。
丈一見許之入室。
遂居參學之首。
而嗣法于百丈。
出世大沩山。
袁州仰山慧寂通禅師韶州懷化葉氏子。
嗣法于沩山。
一日仰山因問沩山。
如保是祖師西來意。
父羊子證。
沩雲。
大好燈籠。
贓證現在。
仰山雲。
莫隻這個便是麼。
我黨直者則不然。
子為父隐。
沩雲。
這個是什麼。
賊須賊捉。
仰雲。
大好燈籠好兒不使爺錢。
沩雲。
果然不識。
我黨直者即不然。
父為子隐。
是故有頌曰)。
機意交馳何處去。
(○我黨之直者異于是。
父為子隐子為父隐)。
隐雲千裡鎖重關。
(○昨夜何處火燒出古人冢。
勘破了也)。
大家問着不相識。
(○民獨知虎兕之有爪角也而莫知萬物之盡有爪角也)。
堪笑古風匝地寒。
(○譬如張羅者。
張之于無鳥之所。
則終日無所得矣)。
(評曰。
為仰父子各張龍蛇陣勢互馳奇正精兵。
以機奪意以意奪機。
孫吳股戰。
信越膽震。
殺戮無邊千變萬化。
鬼神不能測其由。
似萬刃龍門黑雲鎖。
宜哉大家問着總不相知。
堪笑古風匝地寒。
作麼生是古風。
四七二三聖賢隻傳者些子。
世尊拈華以來從上諸聖密參潛修。
不顧軀命者欲傳此是秘訣也。
此名法窟爪牙。
此曰奪命神符。
昔七賢女在屍陀林呵天帝釋曰。
你若無此物。
他日如何利人。
調禦亦曰。
我弟子大阿羅漢不能解此義。
唯有大菩薩衆應解此義。
是此機要。
可悲此道今人棄如土。
三百年來滞貨不行。
謂之真風墜地。
可恨。
二十四番賢聖抛軀命于萬裡煙雲洗精神于千尋鲸波傳此難透之大事。
誰知未及三百年掃土滅絕。
以念佛誦經禮經禮拜恭敬規矩作法為祖師向上禅。
不究話頭參禅不為念。
陷墜我法二空見泥獄以謂頓悟成佛法門。
使國師見此荒燕。
将喜乎悲乎。
國師役多少道情或頌出或下語或拈弄或細評者。
要使兒際知有此大事血滴滴親切。
而妄主張你昏愚糟見解為文字為葛藤使人總不顧。
徒日日吃飯默照枯坐。
一丁之字亦不知。
恰似病馬閉目于槽枥之間水草亦不能快吃者。
其暗鈍愚戆如盲驢立荒草。
夫禅門鎮護法城隆興真風屹立嚴關鞭驅衲子挑法燈于澆末續惠命濁世。
八宗大綱一乘高梁。
而寔大人能事也。
若似今時。
他教家沙彌新戒亦不可及。
古人受用匝地古風徹骨寒不能曾夢知得。
寔可悲矣)。
(垂示曰。
狂者東走。
逐者亦東走。
走同而所以走則異。
溺者入水。
拯之者亦入水。
入水同而所以入水者則異。
宗師吐片言。
學人列聞。
其聞同而所以了知智愚作霄壤隔作麼生是宗師片言。
試舉。
看)。
舉。
江州龍雲台禅師。
因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西來消息會者大難。
翡翠蹈翻荷葉雨)。
台雲。
老僧昨夜欄裡失卻牛。
(○鬼哭神悲。
不雨花猶落。
無風絮自飛)。
(評曰。
江州龍雲台禅師。
嗣法于百丈海禅師。
有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台雲。
老僧昨夜欄裡失卻牛。
此語甚有宗旨體裁。
易見卻難會。
古來演生佛一如淨穢不二畢竟無分曉理體則盡言。
昨夜三更失卻牛。
今朝天明失卻火。
半夜放烏雞。
白馬入蘆花。
黑漆桶裡盛墨汁等。
總是說淨平等不二底來。
龍雲拈起來當問端。
甚孤峻也。
大有子細。
恐你無眼後輩從頭作平等會了。
故國師有頌曰)。
昨夜欄裡失卻牛。
(○第二重公案。
一回拈出一回新。
萬古碧潭空海月。
再三撈捷始應知)。
不風流處也風流。
(○我覺秋興逸。
誰言秋興悲。
煙歸碧海夕。
雁度青天時)。
枯禅無限喚得作。
(○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
祖意西來特地酬。
(○識取鈎頭意莫認定盤星)。
(評曰。
僧恁麼問。
龍雲恁麼答。
那處是不風流處。
既是祖師西來意。
若以平等不二底泥團子捏合以為答得。
他經論家老奴亦續得西來意無乏。
豈足稱祖祖相傳底秘訣哉。
有什麼風流處。
誰知此語大有節角麼訛之處。
是故國師雲。
不風流處也風流。
枯禅無限喚得作。
怪哉。
禅豈有生枯。
國師指為枯禅。
将其胡為者哉。
原夫自拈華微笑以來。
西北相續來遍五印溢漢土。
傳及到扶桑。
稱禅徒者如麻似粟。
就中有三等。
聞得有說平常皮薄禅自為悟。
曰。
學道人才了隻者本具底自性足而已。
本來圓明本來自在。
不喚鴉作莺。
不認奴稱郎。
要行便行。
要坐便坐。
此道自性清淨神通妙用。
非假悟然。
非添禅與麼。
隻是本體如然而已。
才涉思議卻隔千裡。
無話頭可了。
無言句可會。
無事是貴人。
隻莫造作。
最為一等最下卑俗禅。
徒從頭八識賴耶暗窟以為自己本分家舍。
大妨人悟門也。
有一般陷墜我法二空暗谷裡。
乃曰。
上無攀仰。
下絕己躬。
無佛可求。
無衆生可度。
三千世界海中漚。
一切賢聖如電拂。
直須無念無心去。
一切話頭言句全不可加思議。
隻如一喝如
中有黃金充一國)。
觌機那肯涉離微。
(○無影樹下合同船。
琉璃殿上無知識)。
明明曆世無别物。
(○就船買得魚偏美。
蹈雪沾來酒倍香)。
猛烈身心更不疑。
(○理盡詞窮伎亦窮。
鳳離金網鶴脫籠)。
(評曰。
此頌亦是國師傾盡肝膽底。
縱使舊參上士密密可參取之聖作也。
何今時往往以二空家常情解注解曰。
天上星地下木。
廬山煙雨浙江潮。
行雲流水墜葉飛花。
咳唾掉臂放尿屙屎。
盡是歸入第一義谛。
濕胎卵化談笑悲泣無不實相。
所以多少問虛束以答以一個解打鼓。
所以國師雲。
明明曆世無别物。
你見。
别有個何物。
千問萬問千百萬問隻是一個解打鼓。
生死涅槃穢土刹總收歸個解打鼓。
所以言。
明明曆世無别物。
切忌你拟議尋思不得進趣。
直須憤起決烈勇猛身心一切都不管。
何故。
心佛及衆生是三無差别故。
此是今時叢林必死大禅病。
佛祖醫治不得底重沉痾。
你若果恁麼所見。
或時決烈勇猛。
或時昏沉蒙昧。
或時心源湛寂。
或時雜念紛飛。
恰如隔日瘧疾。
到死終無了日。
何故。
是最初奔鹵未到?地一下寶處故也。
你若欲到真正安樂田地。
把一句難透話頭豎咬橫參到伎盡詞窮處險崖撒手絕後再蘇。
天上星地下木觌機不涉離微亦得。
明明曆世亦得。
無别物亦得。
猛烈身心亦得。
若不然。
到死拟議不來底鈍漢)。
(垂示曰。
之曲頸铓距者羽類畏之。
獸之方啄鈎爪者毛群畏之。
魚之哆唇鋸齒者鱗族畏之。
人之利口讒谄者人共畏之。
衲子之狼毒狐涎者赝缁畏之。
到衲僧門下一言一句一機境魔外驚落膽魂鬼神不能窺其端由。
今卻有恁麼說話麼。
雲門是德山第三世)。
舉。
仰山問僧。
近難甚處。
(○泰山不讓土壤。
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擇細流。
故成其深)。
僧雲。
廬山。
(○随語生解漢掀翻海嶽求知音。
個個見來日中鬥)。
仰山雲。
曾遊五老峰麼。
(○不足再勘寸步卻為千裡隔。
紛紛多在半途中)。
僧雲。
不曾遊。
(○捧上不成龍依然在舊窠寥裡)。
仰山雲。
阇梨不曾遊山。
(○道什麼。
練兵不若選将也)。
雲門雲。
此語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
(○誰家别館池塘裡。
一對我鴛鴦畫不成)。
(評曰。
仰山問僧。
近離甚處客來須看。
僧雲。
廬山。
樸實頭人難得。
仰山雲。
曾遊五老峰麼。
金錘影動寶劍光寒。
僧雲。
不曾遊。
命如懸絲。
仰山雲。
阇梨不曾遊山。
鹄林代曰。
明日步師後塵。
門雲。
此語皆為慈悲故有落草談。
可惜當時不見和尚。
二老宿用處甚高雅也。
可謂吹毛匣裡冷光寒。
将謂者僧有候白黑作略。
悲哉末後缺一轉語。
若于阇黎曾不遊山處明日步和尚後塵恁麼道得。
仰山必明窗下安排去。
雲門雲。
此語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談。
可謂白雲影裡金龍躍碧波心裡玉兔驚。
切忌昆侖呑棗去。
老僧者語雲。
可惜當時不見和尚。
是說甚麼道理。
者僧昔年不得見仰山乎。
将又為不使雲門大師代仰山乎。
你若恁麼所見。
夢曾得見二大士麼。
須知此事甚不容易。
老僧四十年前于處處叢林舉此話勘見舊參諸友。
不見一個曾見得分明底衲子。
寔知此事甚不容易)。
看看。
落草不遊山。
(○将謂黃蓮甜似蜜。
誰知蜜若似黃蓮)。
的信何通千裡關。
(○一片白雲橫谷口。
幾多歸鳥迷巢)。
敲唱當鋒見禅悅。
(○昨夢黃梁半熟。
立談白璧一雙)。
一圓空裡二三三。
(○美如西子離金阙。
嬌似楊妃倚玉樓)。
(評曰。
老僧行腳時常參此話。
自謂。
得見得分明。
到一見此頌恰如開雲霧見曉日。
不覺吐舌。
初知從前向燈影裡行。
須知此事非一且一朝事。
學者欲解此頌。
先須參決此話。
不透過此話要見此頌。
如欲入空谷捉谷神。
何故。
海底非猕猴居)。
(垂示曰。
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随類各得解。
世尊一代有五千四十八卷經卷。
展三百六十會勝筵。
二乘聞之為谛十二法門。
菩薩聞之為六度微妙法門。
如圓頓上乘菩薩。
卻聽得為甚麼哉。
往往言如來禅善順蘊藉祖師禅峻聳孤危無差别海中非無差别。
錯錯。
大錯了也。
初自鹿野苑終到跋提河。
徹下險峻通上孤危。
如劈栴檀枝葉華果片片皆香。
似割鸩鳥骨毛皮肉滴滴皆毒。
無你近傍處。
無你湊泊處。
試舉。
看)。
舉。
外道問佛。
不問有言不問無言。
(○句裡呈機劈面來。
肝膽心腸都吐盡)。
世尊良久。
(○渭北春天樹。
江東日暮雲。
三千世界海中漚。
一切賢聖如電拂)。
外道贊歎雲。
世尊大慈大悲。
開我迷雲令我得入。
(○莫向鬼窟裡作活許麼。
更進一步)。
外道去後阿難問拂雲。
外道有何所證而言得入。
(○文王智而好問。
故聖。
武王勇而好問。
故勝)。
佛雲。
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
(○趙妪乳長數尺)。
” (評曰。
外道者西竺聰明刮智種族。
常好讀書窮四韋陀論。
輕蔑流輩常好論義。
未明真正中道谛理故外道也。
學而到非有非無非斷非常處。
智不明了心不休歇。
兩肩擔來即問曰。
不問有言不問無言。
如來常具微妙無礙辯财。
随例演頓漸半滿秘密不定妙義。
有什麼所缺少為默然據坐麼。
試言是有言麼是無言麼。
是四句麼是百非麼。
外道曰。
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使我得入。
怪哉有什麼所得如是歡踴贊歎。
不知甚麼處得入去。
道隻是外道被奪下重擔子覺身心乍灑灑落落而已。
若果恁麼休了。
唯是不過一個小果二乘耳。
子細須參究。
往往言。
世尊良久直是不問有言不問無言底端的。
錯錯。
若果然。
一句合頭語萬劫系驢橛子。
見甚麼十力調禦師。
珠不知良久如塗毒鼓。
良久如大火聚。
無你近傍處。
無你湊泊處。
嘉州大像落淚。
陝府鐵牛滴汗。
阿難代人天置一問。
調禦恁麼答。
且道總是什麼道理)。
不問有言異道事。
(○運出自家家珍。
平生肝膽向人傾)。
鐵山當面勢崔嵬。
(○山河大地乍驚走。
須彌倒卓半空中)。
孤峰雲散千溪月。
(○出無門入無戶。
曠劫無明當下灰。
猶是古廟裡香爐)。
鞭影追風直下來……(○遲八刻。
自我得佛來。
所經諸劫數)。
(評曰。
異道則指外道者也。
是一句拈起不問有言不問無言所問全體者也。
非道有言則異道也。
第二句頌世尊良久當體言詞道絕情量力不及端的。
第三句述開我迷雲使我得入。
結句言世尊許可一語。
老僧向言。
外道若恁麼休歇雲。
不出二乘小果窠臼。
若果然。
如何進一步去)。
(垂示曰。
舜老大初自洞山如武昌行。
先至一居士家。
居士高行在。
為郡被敬。
意所與奪無不從之。
故諸方乞士至必首谒之。
舜老夫方年少。
不知其飽參。
頗易之。
居士曰。
老漢有一問。
上人語相契則開疏。
如不契即請卻還新豐。
問。
古鏡已磨時如何。
對曰。
照天照地。
未磨時如何。
黑如漆。
居士曰。
卻請還山。
舜即馳歸舉似聰禅師。
聰為代語。
舜即趍問曰。
古鏡未磨時如何。
聰曰。
此去漢陽不遠。
磨後如何。
曰。
黃鶴樓前鹦鹉洲。
舜于言下大悟。
總公機鋒不可觸。
真雲門之子孫。
茲有一假咬不破底因緣。
試言是雲門麼。
是臨濟麼沩仰曹洞法眼麼。
試舉。
看)。
舉。
魯祖山寶雲禅師。
因僧問。
如何是言不言。
(○擔架過狀把髻投衙)。
雲雲。
汝口在付麼處。
(○如鹘捉鸠。
刮龜毛于鐵牛背上。
截兔角于石女腰邊僧雲。
無口○一句合頭語萬劫繁驢橛雲雲。
将什麼吃飯。
(○惡水蓦頭潑。
按牛頭草草僧無對。
(○果然趁狗逼牆)。
洞山代雲。
他不饑吃什麼飯。
(○一句合頭語萬劫系驢橛。
五枝鼯鼠笑鸠拙。
玄沙道底)。
(評曰。
池州魯祖山寶雲禅師。
嗣法于南嶽懷讓禅師。
尋常見僧來便面壁。
因有僧問。
如何是言不言。
諸方此道驗主順也。
者僧拈起一個膠盆子來似見钽祖如何者。
隻恨龍頭蛇尾。
雖然非雲老殆見手忙腳亂。
如何有轉身自在手腳即言。
你口在何處。
僧曰。
無口。
可惜許。
果然龍頭蛇尾。
雲曰。
将什麼吃飯。
無似一場戲論麼。
将又覺寒毛卓豎麼。
誰知拗折虛空骨舜若多神忍痛一聲驚走陝府鐵牛。
僧無語。
好無轉智大王。
洞山代雲。
他不饑。
吃什麼飯。
洞山亦是莫同一場戲論麼。
似兩個劍客互舞一柄長劍不論及與不及各不犯鋒铓。
可謂盯逢兩會家。
是故國師此頌大有工夫)。
超然一句錯流布。
(○是衲僧家尋常茶飯。
你若無此物。
他後如何利人)。
強弄爪牙未作家。
(○一毛頭上重拈出。
忿怒那吒失卻威)。
箭後路頭端的别。
(○可令泥燕辨真僞。
莫使蝸牛耕石田)。
誰知高處有風波。
(○大小國師老婆親切。
年老心孤)。
(評曰。
你看。
何處是超然一句。
寶雲雲。
你将什麼吃飯。
是超然一句麼。
洞山雲。
他不饑。
吃什麼飯。
二大老說話似萬刃龍門黑雲鎖。
可謂精中精微中微。
非國師誰測涯際。
如何是錯流布底。
今時往往言。
他者是人人本具底本來面目坊。
他無形相無肚脾無饑無飽。
更吃什麼飯。
此謂白盲凡解無眼情量。
若果恁麼見解。
得曾夢見二大老。
若恁麼而吃祖師門下飯。
粒粒皆熱鐵滴皆洋銅。
有大可恐事。
更參三十年。
強弄爪牙未作家。
言二大老面前縱熱喝瞋拳惡罵毒诟逞英雄恣聳峻去。
到者裡未足稱作家。
箭後路頭端的别。
二大老用處恰如神箭過長空。
全無處所全無蹤迹。
沒蹤迹處蹤迹的的分明。
隻恨時人親見得出底半個亦無。
特有國師金剛正眼睹破無餘蘊。
試言金剛正眼睹破者什麼去。
非所謂高處有風波底端的麼。
作麼生是高處風波。
寶雲雲。
你将什麼吃飯。
洞山代雲。
他不饑。
吃什麼飯。
洞山老人高處即非無。
那處是風波。
莫謂他是人人本具物。
彼全不饑不凍。
然雖與麼。
國師此頌大有子細。
非舊參上士容易難見徹。
何故。
氣如民。
氣盡則人死。
民衰則國亡)。
(垂示曰。
首雖高貴必待手足為資以為體。
君雖明哲必藉股肱為資以緻治。
禅門亦然。
師家雖有俊德。
必得賢明為資以建法幢立宗旨。
作麼生是師資相唱和底)。
舉。
沩同因師仰山問。
如何是西來意。
(○西來消息會者大難。
蘆葉風涼江波月寒)。
沩雲。
大好燈籠。
(○五百人善知識話頭亦不識)。
仰雲。
莫隻這個便是麼。
(○破鏡鳥子常有食母機)。
沩雲。
這個是什麼。
(○從前汗馬無人識。
猶要重論蓋代功)。
仰雲。
大好燈籠。
(○果然猶人坐于船中不知船之自運)。
沩雲。
果然不識。
(○養子之緣見秋毫之末者不自見其睫。
舉千鈞之重者不自舉其身)。
(評曰。
潭州沩山靈祐禅師福州長溪趙氏子。
年十五而出家于杭州龍興寺。
究大小乘教。
二十三而遊江西參百丈。
丈一見許之入室。
遂居參學之首。
而嗣法于百丈。
出世大沩山。
袁州仰山慧寂通禅師韶州懷化葉氏子。
嗣法于沩山。
一日仰山因問沩山。
如保是祖師西來意。
父羊子證。
沩雲。
大好燈籠。
贓證現在。
仰山雲。
莫隻這個便是麼。
我黨直者則不然。
子為父隐。
沩雲。
這個是什麼。
賊須賊捉。
仰雲。
大好燈籠好兒不使爺錢。
沩雲。
果然不識。
我黨直者即不然。
父為子隐。
是故有頌曰)。
機意交馳何處去。
(○我黨之直者異于是。
父為子隐子為父隐)。
隐雲千裡鎖重關。
(○昨夜何處火燒出古人冢。
勘破了也)。
大家問着不相識。
(○民獨知虎兕之有爪角也而莫知萬物之盡有爪角也)。
堪笑古風匝地寒。
(○譬如張羅者。
張之于無鳥之所。
則終日無所得矣)。
(評曰。
為仰父子各張龍蛇陣勢互馳奇正精兵。
以機奪意以意奪機。
孫吳股戰。
信越膽震。
殺戮無邊千變萬化。
鬼神不能測其由。
似萬刃龍門黑雲鎖。
宜哉大家問着總不相知。
堪笑古風匝地寒。
作麼生是古風。
四七二三聖賢隻傳者些子。
世尊拈華以來從上諸聖密參潛修。
不顧軀命者欲傳此是秘訣也。
此名法窟爪牙。
此曰奪命神符。
昔七賢女在屍陀林呵天帝釋曰。
你若無此物。
他日如何利人。
調禦亦曰。
我弟子大阿羅漢不能解此義。
唯有大菩薩衆應解此義。
是此機要。
可悲此道今人棄如土。
三百年來滞貨不行。
謂之真風墜地。
可恨。
二十四番賢聖抛軀命于萬裡煙雲洗精神于千尋鲸波傳此難透之大事。
誰知未及三百年掃土滅絕。
以念佛誦經禮經禮拜恭敬規矩作法為祖師向上禅。
不究話頭參禅不為念。
陷墜我法二空見泥獄以謂頓悟成佛法門。
使國師見此荒燕。
将喜乎悲乎。
國師役多少道情或頌出或下語或拈弄或細評者。
要使兒際知有此大事血滴滴親切。
而妄主張你昏愚糟見解為文字為葛藤使人總不顧。
徒日日吃飯默照枯坐。
一丁之字亦不知。
恰似病馬閉目于槽枥之間水草亦不能快吃者。
其暗鈍愚戆如盲驢立荒草。
夫禅門鎮護法城隆興真風屹立嚴關鞭驅衲子挑法燈于澆末續惠命濁世。
八宗大綱一乘高梁。
而寔大人能事也。
若似今時。
他教家沙彌新戒亦不可及。
古人受用匝地古風徹骨寒不能曾夢知得。
寔可悲矣)。
(垂示曰。
狂者東走。
逐者亦東走。
走同而所以走則異。
溺者入水。
拯之者亦入水。
入水同而所以入水者則異。
宗師吐片言。
學人列聞。
其聞同而所以了知智愚作霄壤隔作麼生是宗師片言。
試舉。
看)。
舉。
江州龍雲台禅師。
因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西來消息會者大難。
翡翠蹈翻荷葉雨)。
台雲。
老僧昨夜欄裡失卻牛。
(○鬼哭神悲。
不雨花猶落。
無風絮自飛)。
(評曰。
江州龍雲台禅師。
嗣法于百丈海禅師。
有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台雲。
老僧昨夜欄裡失卻牛。
此語甚有宗旨體裁。
易見卻難會。
古來演生佛一如淨穢不二畢竟無分曉理體則盡言。
昨夜三更失卻牛。
今朝天明失卻火。
半夜放烏雞。
白馬入蘆花。
黑漆桶裡盛墨汁等。
總是說淨平等不二底來。
龍雲拈起來當問端。
甚孤峻也。
大有子細。
恐你無眼後輩從頭作平等會了。
故國師有頌曰)。
昨夜欄裡失卻牛。
(○第二重公案。
一回拈出一回新。
萬古碧潭空海月。
再三撈捷始應知)。
不風流處也風流。
(○我覺秋興逸。
誰言秋興悲。
煙歸碧海夕。
雁度青天時)。
枯禅無限喚得作。
(○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
祖意西來特地酬。
(○識取鈎頭意莫認定盤星)。
(評曰。
僧恁麼問。
龍雲恁麼答。
那處是不風流處。
既是祖師西來意。
若以平等不二底泥團子捏合以為答得。
他經論家老奴亦續得西來意無乏。
豈足稱祖祖相傳底秘訣哉。
有什麼風流處。
誰知此語大有節角麼訛之處。
是故國師雲。
不風流處也風流。
枯禅無限喚得作。
怪哉。
禅豈有生枯。
國師指為枯禅。
将其胡為者哉。
原夫自拈華微笑以來。
西北相續來遍五印溢漢土。
傳及到扶桑。
稱禅徒者如麻似粟。
就中有三等。
聞得有說平常皮薄禅自為悟。
曰。
學道人才了隻者本具底自性足而已。
本來圓明本來自在。
不喚鴉作莺。
不認奴稱郎。
要行便行。
要坐便坐。
此道自性清淨神通妙用。
非假悟然。
非添禅與麼。
隻是本體如然而已。
才涉思議卻隔千裡。
無話頭可了。
無言句可會。
無事是貴人。
隻莫造作。
最為一等最下卑俗禅。
徒從頭八識賴耶暗窟以為自己本分家舍。
大妨人悟門也。
有一般陷墜我法二空暗谷裡。
乃曰。
上無攀仰。
下絕己躬。
無佛可求。
無衆生可度。
三千世界海中漚。
一切賢聖如電拂。
直須無念無心去。
一切話頭言句全不可加思議。
隻如一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