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慧明光佛頂國師語錄卷第五

關燈
宣三偈寄之。

     杜絕百千三昧門。

    一條鐵錫閣岩根。

    報言今歲親相見。

    那個師僧不負恩。

     千峰影裡坐雲霞。

    将謂今春暫破家。

    摩竭啞羊非守口。

    毗耶病虎懶開牙。

     年年歲歲口忉忉。

    兼恐一生徒自勞。

    蹈斷靈源水窮處。

    是誰特地起波濤。

     寄西園寺實晴公三首 哲人事業隻綏猷。

    不取紛華上眼頭。

    悟入無聲無臭處。

    莺花世界任優遊。

     俗儒記誦競紛嚣。

    古紙堆中徒自勞。

    心眼若無拔山力。

    争知惟德輶如毛。

     雨化仁陶傳子孫。

    不妨奕世沐皇恩。

    年來漸熟鹽梅手。

    剩入少林甘露門。

     送傳禅人 料識非今慕古賢。

    暫攻清苦宿岩煙。

    報言宗社無宗匠。

    休為參方費飯錢。

     送隆禅客武州之行 頻年四泊又東遊。

    試看途中得力不。

    此去隻将生死字。

    平生貼在鼻尖頭。

     病床聽雨 病床枕倦夢難成。

    檐外又添雨滴聲。

    二十餘年閑事緒。

    夜來不免寄中情。

     掃葉 木末夕陽風葉飄。

    掃來掃去暫逍遙。

    驟寒占得明朝雪。

    又拗松枝代王苕。

     舌瘡 尋巢紫燕入柴門。

    破曉黃鹂啼杏園。

    莫是妄談般若罪。

    口頭糜爛不能言。

     吊貓兒 宗門牙爪自然備。

    侍我恰如大小空。

    蓦地脫離皮袋子。

    不生天上必人中。

     燈棚 千點燈棚交影時。

    人人面孔放靈輝。

    欲參明暗雙雙旨。

    那似當陽吹滅歸。

     夜雨有感(并引) 秋雨浙浙。

    夜窗寥寥。

    從容炷香。

    默坐于孤燈明滅之前。

    昏除兮睡消骨醒兮。

    神清狂夫從來不知揆己。

    觸事所感。

    但此道下衰而已矣。

    乃綴緝小偈聊寓其意雲。

     虛窗獨坐雨??。

    閑看爐熏吐複收。

    四海禅流同一耳。

    誰教公案上眉頭。

     新居 誅茅伐木久經營。

    且喜吾廬新落成。

    四壁未幹窗未紙。

    茶煙相對送寒更。

     山路騎牛 到處楓林挾路頭。

    尋詩最苦夕陽收。

    山翁不會吟中意。

    牛背頭陀有底憂。

     示慧詢新戒(号南嶺住永源) 棄恩夙欲出迷途。

    聰敏與他少小殊。

    自此孜孜須激勵。

    南能本是鬻薪夫。

     仲堅新戒 人世紛紛陷炭途。

    深嗟奮志作玄徒。

    普通年事汝知否。

    為法忘身是丈夫。

     光頔侍者設茶 殷勤辨供慰孤寒。

    剩助清談柿栗盤。

    便覺坐來吟興壯。

    洗空雪片卷簾看。

     謝惠大慧禅師武庫 宗到奚翁唱愈高。

    直教祖佛卓寒毛言前勘破他家事。

    武庫初無如此刀。

     寄義華禅人(并序) 義華禅人。

    頃以樵者燒炭之竈。

    蒸身欲治頭風之疾。

    蓋取法于八濑也。

    因觀他有病者。

    不早謀救濟。

    一旦氣息奄奄則齧臍自恨。

    如禅人者可謂。

    長于養生也。

    雖然若不治心病。

    徒瘥幻病假使神氣色力度越真仙。

    亦何益。

    心病若痊。

    則自朝至暮不離床蓐。

    亦道友能信。

    道俗能慕。

    不知陋拙之所議論以為如何。

     薪竈蒸身送日居。

    幻軀苦惱定應治。

    若憂心病如斯切。

    成佛君須立地期。

     示自芸禅人 徑截工夫付猛烈。

    透關一路不須多。

    提撕谂老舊公案。

    浮世是非莫管他。

     普淳律師改衣名丈頑字石鼎作此贈之 改衣不是事雄豪。

    道義孝行趣共高。

    當日已傳迷子訣。

    何妨時至露金毛。

     春雨 細雨如絲不厭看。

    緩籠雙袖立檐間。

    閑花收影高低樹。

    軟翠流光遠近山。

     涼雨 一陣輕飙度翠微。

    森森銀竹勢如飛。

    幾人隻愛盥炎熱。

    不覺和身濕卻衣。

     宿松林寺值雪 一夜雪堆知幾重。

    松林寺外不看松。

    歸程問宿投何處。

    隻道峨嵋第一峰。

     靈雲寺落應 滿徑蓬蒿新斫開。

    入門四境絕嚣埃。

    靈泉洶湧靈雲裡。

    來者應須一掬回。

     惟嶽禅人新居 尖頭屋子架幽崖。

    上有霜松百尺枝。

    隻願與渠同志節。

    歲寒辛苦不曾知。

     次韻喜圓照寺大通大師至山 枯木岩前一老身。

    從來無德孰為鄰。

    定中驚看香輪到。

    急喚黃童掃卻塵。

     雲居禅師過訪二首 久聞道譽動缁林。

    豈料兩回辱遠臨。

    話盡宗猷衰替事。

    殘燈影裡共傷心。

     狼忙倒屣出前林。

    昨夜山神告俨臨。

    抹月抹風何敢愧。

    待賓隻合在誠心。

     浮雲軒贈某公子 富貴從來輕似雲。

    義兼不義豈重論。

    何如緊緊究心去。

    速入無為實相門。

     寄玉林修補院宇 屏除滲漏卻平安。

    何必區區轉磉盤。

    移換從前是非柱。

    也知修造有來端。

     挽腐竹禅人(好作箍籬) 獨容龐老且堪俦。

    體道還他樸實頭。

    擲下箍籬何處去。

    舊房風竹冷飕飕。

     雞 方識禽中文武全。

    載冠容猊自昂然。

    南堂袖裡曾三拍。

    直至于今動大千。

     牛 野性強剛都斷除。

    誰家欄内得平居慣知近不犯苗稼。

    離卻鞭繩一任渠。

     猴 蹲坐扶疏老樹枝。

    同群何處寄幽思。

    山雲掩月水頭闇。

    長臂幸然無事時。

     魚 鱍鱍洋洋蘆水涯。

    沉鱗不許釣漁知。

    禹門激起桃花雨。

    應有拏雲攫霧時。

     蟬 分甘露宿出塵嚣。

    枯木衆禅屬爾曹。

    脫下從前皮殼漏。

    薰風句裡調彌高。

     蛙三首 喎喎恰似逞威雄。

    猶着渾身坎井中。

    一自??跳呑卻月。

    不妨眼大睨西東。

     虛堂雨絕四鄰閑。

    兩部喎喎徹夜闌。

    堪笑堪悲張學士。

    青天月下被渠瞞。

     日夜喎喎倚藓痕。

    雨餘轉覺鬧喧喧。

    鄰翁忽向青蛇祝。

    為我驅馳一口吞。

     謝任齋處士見訪二首 乍住永源居未安。

    誅茅編竹忍初寒。

    偶因客打東西話。

    燒盡樵青到夜闌。

     寒雲堆裡路崔嵬。

    多謝故人拔葛來。

    明日告歸下山去。

    柴門重又為誰開。

     示正顯新戒 形是圓顱衣是麻。

    人間一出謝紛華。

    自今須覓真精進。

    莫為饑寒思故家。

     予嘗訪如雪上座庵居。

    以偈見謝。

    次韻答之三首 僧使來投陳謝偈。

    開緘珠玉照荊扉。

    再三舒卷沉痾快。

    和到數篇獨自怡。

     拟問荒寒心有期。

    忽逢暖日款岩扉。

    熏爐茗碗清談裡。

    隴上看雲共自怡。

     不圖來此蔔幽隐。

    急挽藤蘿補舊扉。

    同社自今知幾歲。

    可中兄弟總怡怡。

     梵達禅者哭父依韻示之 義重恩深父子情。

    不困冥贊恨何平。

    定知前路分明去。

    此老居常百念輕。

     示德庵信士喪妻 迅速無常不少留。

    可堪死别結新愁。

    若懲冤苦能如許。

    休更紛紛戀愛流。

     薦昆岫須鐵信女 瑩然片玉離昆岫。

    五渴塵中不可收。

    試就光明台上[覤-兒+目]。

    一番燦破死生流。

     送欣禅人 要知濟北小厮兒。

    劈面兩拳君莫疑。

    相送出門有流水。

    今朝重為說家俬。

     雪中即事 溢目瑤花積作堆。

    晴光萬裡凍雲開。

    一叢瘦竹看将折。

    多謝狂風扶起來。

     坐雪 趺坐椿椿百念灰。

    不知積雪擁岩台。

    一聲裂竹瑣窗外。

    容易教吾定眼開。

     次韻任齋處士四首 我甘闊泊懶談禅。

    君慚嚣浮養浩然。

    緣底詩筒來往少。

    一般趣味蔔林泉。

     不入諸方稗販禅。

    貧雖徹骨尚安然。

    竹爐七八片枯葉。

    茶铫二三升野泉。

     千株松下獨安禅。

    心似死灰不複然。

    怪得吐珠明繭紙。

    日将齒頰漱清泉。

     不用賺人謾說禅。

    庵居風緻甚蕭然。

    敢将饑渴趨塵世。

    一樹松花一掬泉。

     送禅者 相遇蓦胸揮一拳。

    恨君猶不笑欣然。

    卻将仁義道中事。

    拾得閑家溌具還。

     悼徒子慧參 可憐一去隔人寰。

    随我巾瓶數歲間。

    清亮好音如在耳。

    屢将悅衆立東斑。

     示廉叟信士失子 煙絕北邙灰未寒。

    料知到此淚闌幹。

    隻因學佛多年力。

    一寸心頭剛自寬。

     令深禅人為母設齋時餘在病偈以薦之 餘得蒲鞋多少錢故登瑞阜設齋筵。

    勿言老漢欠香炷。

    風送蕭蕭寒玉煙。

     病中口占四首(乙酉秋作) 痼疾萦纏宿世因。

    情知與鬼近為鄰。

    今年消盡多年志。

    好卧白雲終幻身。

     明滅殘燈若有情。

    山村一夜不聞更。

    幾回欹枕難成睡。

    聽盡西風吹葉聲。

     從容隐幾覺輕快。

    雨過旻天氣象高。

    寄語毗耶金粟佛。

    悲生懊惱亦徒勞。

     都盧大地即靈方。

    醫得膏育喜不常。

    湛寂是身泉是命。

    呻吟苦楚總無妨。

     謝琢首座見訪 故人破雪訪岩房。

    袖秘隋珠五貫光。

    今日殊知衰恙苦。

    無由握手倒枯腸。

     題紅葉四首 高楓映徹夕陽天。

    染得松杉風外煙。

    可惜無人挑法戰。

    紅旗閃爍寺門前。

     閑憑橫檻畏風吹,俯視高楓映半池。

    此日清流如學字。

    必言紅葉寫詩時。

     溪邊引睇日西斜。

    楓至霜餘紅益加。

    菊後梅前吟料乏。

    不如指作小春花。

     滿林楓葉映斜晖。

    可惜陰山遊觀稀。

    一陣風前何所似。

    漫漫紅雨點人衣。

     紅葉翻鴉 似愛紅楓已變丹。

    群鴉終日斂風翰。

    遙看閃閃投林處錦字新書墨未幹。

     瓶菊二首 輕黃淡白亂參差。

    最愛過秋冷蕊加。

    蜂蝶偷香霜妒色。

    何如瓶裡養斯花。

     稍中霜風弱幹斜。

    猶憐吐蕊晚香加。

    行人折去山籬下。

    故插瓦瓶愛此花。

     崖菊 叢叢秋老已荒寒。

    金菊猶存崖石間。

    欲得清香盈一掬。

    直須撒手試跻攀。

     次韻梅溪某詠菊 滿把秋香帶露加。

    卻疑造物愛君家。

    若知大隐在朝市。

    何必柴桑戀此花。

     三教圖 竺支遺教競虛名。

    觌面相逢忘謂情。

    二處西湖景雖異。

    波心一月有誰争。

     瑞石山重造河橋 兩崖疊石架輿梁。

    八福田中功可量。

    一脈永源慈水遠。

    渡驢渡馬亦何妨。

     法常寺鑄大鐘 毒燎烹成得策勳。

    瓶镮钗钏混難分。

    規模才脫大張口。

    吼破蘊山萬疊雲。

     宗休信士小軒 為厭閑名破利門。

    蕭然一字架松根。

    靈源若有龍淵水。

    準拟濟川不動軒。

     遊曹源寺 前朝有寺号曹源。

    基址隻看春草蕃。

    滿目青山古今外。

    無端留我倚松根。

     訪愚堂和尚于濃州大仙寺 溪山裹寺晝沉沉。

    凄冷門庭深更深。

    堪笑灘聲太饒舌。

    等閑漏洩大仙心。

     題江州石塔 育王镌就石浮圖。

    八萬四千不換模。

    誰料扶桑那畔地。

    天留一個鎮迷衢。

     秋晚書懷 知見消時一切休。

    心頭自此事悠悠。

    尋常愛看前山色。

    況是白雲紅樹秋。

     開爐三首 金剛爐底一星火。

    燎卻面門還見麼。

    不似歸來坐炭裡。

    寒時寒殺病頭陀。

     晷運推移冬又來。

    呼童始撥地爐灰。

    山中豈翅避寒計。

    多被夜窗風栗催。

     修整磚爐功未終。

    排檐拱木嘯山風。

    灰寒二百有餘歲。

    争奈今朝吹不紅。

     遊退藏寺次韻謝主人如雪 堕樵燒盡石爐中。

    賢主溫存足禦冬。

    須識此盟無變易。

    交情還淡道情濃。

     次韻琢首座四首 豈但裁成格律新。

    養高不厭守孤貧。

    眼頭煙景須同賞。

    咫尺鄰峰一樣春。

     多君世外趣清新。

    形影雖孤道不貧。

    蹈破諸方荒草去。

    長年占斷一窩春。

     詩與梅花暗鬥新。

    才華漸富不知貧。

    微君誰又起予懶心約相攜日賞春。

     我遠市朝嫌濁富。

    君逃林嶽力清貧。

    相逢意樂頗相似。

    來往自今知幾春。

     有客呈偈次韻二首 山形拄杖挂疏棂。

    活計随身缽與瓶。

    幽谷相逢論效惡。

    瞎驢種草眼先青。

     聖胎深養一虛棂。

    誰為肉山拈淨瓶。

    道伴交肩無化迹。

    豈知色裡有膠青。

     春日用圓應禅師韻 多病何憑鬓未絲。

    千林春色隻心知。

    朝來偶繞門庭見。

    一樹櫻花雪滿枝。

     重用前韻惜花三首 意似晴空百尺絲。

    世間春事不曾知。

    睡醒忽覺午風惡。

    為問庭花辭幾枝。

     惜花心事亂如絲。

    不是詩人争得知。

    恰似浮世時命薄。

    未關風雨亦空枝。

     拟系青春乏寸絲。

    人間此恨古今知。

    可憐昨夜狂風後。

    細揀繁花無一枝。

     上已四首 雲正暖時風正輕。

    花邊吟罷柳邊行。

    衲僧好個無憂履。

    不為蹈青新織成。

     芒鞋蹈破幾山青。

    春到重三放快晴。

    一片禅心無可拔。

    卻臨澗水鬥餘清。

     九旬勝事三三日。

    四野清芳萬萬花。

    蹈遍亂青不知遠。

    回頭歸路已煙霞。

     慣看兒子接勝遊。

    步入青青興更幽。

    莫道僧家無禊事。

    緩舒清嘯俯清流。

     結夏三首 青草池塘雨始幹。

    大梅佳實熟何難。

    渴思禅客來同夏。

    欲識寒酸嚼碎看。

     古來瘡紙疊如山。

    送向諸方鋪席間。

    二百餘年陳滞貨。

    不知誰與打交關。

     我無道業警方來。

    兼恐後生學懦頹。

    一夏中間殊【叵*寸】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