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慧明光佛頂國師語錄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受用之類耶。
今茲寬永十五年仲春之日。
因有檀信更造山中僧堂。
同庵諸衲子自寅終酉般土拽石每日吃吃。
此必非以聲利見待。
實出于參玄真的之志。
山僧亦不喜他信得桐江及便把做事。
隻喜個個有三百年前本色衲子風緻。
他日必有個豹變于缁伍之間忽開向上爪牙。
亦不可定也。
雖然山僧這裡食輪法輪共阙。
亦無一物謝其勞劬。
隻有一個栗棘蓬正欲過與諸衲子。
若能直下呑得下當療萬劫饑腸。
但相聽決不相欺也。
昔黃龍南禅師同慶閑看僧堂曰。
好僧堂。
閑曰。
極好工夫。
南曰。
好在甚處。
閑曰。
一梁拄一拄。
南曰。
未是好處。
閑曰。
和尚又作麼生。
南以手指曰。
這柱得與麼圓。
那枋得恁麼匾。
閑曰。
人天大善知識須是和尚始得。
即今有人。
若問山僧好在甚處。
對曰。
是柱不見柱。
非柱不見柱。
更複問是柱非柱已是拈卻畢竟濟得甚邊事。
對曰。
江國春風吹不起。
鹧鸪啼在深花裡。
第恨一堂衲子聽得恰如渾侖呑棘相似。
若有悱悱憤憤漢。
但管取這極好工夫去。
山僧更有二偈曰。
拽石般泥上古規。
偷安衲子不曾知。
貧家莫道謝無物。
栗棘蓬消萬劫饑。
新架僧堂邃洞邊。
從斯随分說粗禅。
不論是柱與非柱。
信手安排自泰然。
示衆。
劃一劃曰。
若向這裡構得去。
消甚閑言長語。
雖然與麼。
臨濟門下已作三種根器斷。
不可一向截斷葛藤去。
參禅學道先須要蹈着灑灑落落處。
若未到灑灑落落處。
還欲得橫身魔界轉腳邪塗。
此是真個邪魔眷族也。
且那裡是灑灑落落處。
豈不見德山道。
這裡無祖無佛。
達磨是老臊胡。
釋迦老子是幹屎橛。
文殊普賢是擔屎漢。
等覺妙覺是破執凡夫。
菩提涅槃是系驢橛。
十二分教是鬼神薄拭瘡疣紙。
四果三賢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自救不了。
衲僧家實具這知見喚為到灑灑落落處。
若到這灑灑落落處。
不妨了事衲僧。
如夫腳跟實未點灑灑落落地者。
被他逼問着早不是了。
或有自擔取一堆壒墐[土*犬/非]出來才拟掃卻更糞掃堆頭重加壒墐[土*犬/非]者。
或有雖似從灑灑落落處出來被他一拶撒土撒沙放屙放屎去。
須是頭正尾正方有脫灑自在分。
大慧禅師曰。
如今兄弟人人有個見處。
隻是有淺有深有到不到。
如今阖庵兄弟非無見處。
但是有徹有未徹。
然雖其造詣各有優劣。
亦能随分廓清五藍慶快平生去。
今晨特舉這灑灑落落底一着子問取兄弟。
各據其所見所解之實為我吐呈來。
山僧有個無柄鐵掃帚。
諸人腳下若猶有殘塵剩埃。
一掃掃除更教他益作灑灑落落衲僧去。
元旦示衆。
新年頭佛法。
未開口先已現成了也。
諸上座還委悉麼。
試下一轉語看。
衆下語師曰。
無名野草依人綠。
有種山花稱意紅。
此是新年頭佛法。
山僧尋常有為人抽釘拔橛底佛法。
諸人試道看。
衆下語。
師曰。
寰中天子敕。
塞外将軍令。
佛涅槃拈香。
毫光已謝掩金棺。
喚作摩诃般涅槃。
桃李春風千萬戶。
幾人隻解夢中看因雨示衆。
山僧喚作雨滴聲。
諸人不得喚作雨滴聲。
已不得作雨滴聲。
喚作什麼。
衆無語。
師曰。
石虎山前鬥。
蘆花水底沈。
達磨大師忌拈香。
熊耳峰前活葬時。
從茲湖海定洪基。
髓皮骨肉都分了。
隻履西歸知是誰。
示衆。
提起坐具曰。
喚作坐具則被他穿鼻孔。
不喚作坐具。
則無繩自縛。
若向這裡見得。
不妨有出身路。
若是實頭衲僧。
去三條椽下試參詳看。
示衆。
馬大師曰。
有時教伊揚眉瞬目。
有時不教伊揚眉瞬目。
有時揚眉瞬目者是。
有時揚眉瞬目者不是。
諸上座且道。
即今楊眉瞬目者畢竟是不是。
僧曰。
昨日是今日不是。
師曰。
脫空謾語漢。
示衆。
黑黑黑道道道。
明明明得得得。
此是古人吐心吐膽為人一偈也。
諸仁者若也。
未會山僧亦吐心吐膽下這注腳。
黑黑黑道道道。
明明明得得得。
丹波六郡裡太半是丘山。
示衆。
初祖雲。
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諸人此間每日坐禅。
且道如牆壁時。
即是入道消息也未。
各試甄别看。
衆下語。
師曰。
不可錯認驢鞍橋作阿爺下颔。
佛涅槃拈香。
涅槃豈是紫金軀。
底事臨行說有無。
四十九年跳不出。
重呈死伎露雙趺。
示衆。
官不容針。
私假一問。
諸人試通這消息。
如何是法身體。
衆下語。
師曰。
如何是法身用。
衆下語。
師曰。
體用且置。
如何是法身。
衆拟議。
師曰。
伫思停機情識未透。
如何答得法身。
衆中若有要會法身。
出來禮拜。
我為你說。
時有僧出衆禮拜立。
師曰。
近前來。
僧欲進又退。
師曰。
敗阙也不知。
夜話次示衆。
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諸人恁麼信得麼。
僧曰。
信得。
師指燈台曰。
燈台是物。
汝如何轉。
僧曰。
燈台。
師喝曰。
失卻鼻孔。
達磨大師忌拈香。
驚殺支那四百州。
重攜隻履返蔥丘。
造妖捏怪都無用。
分髓分皮死便休。
示衆。
顧視左邊曰。
左邊是金銀琉璃。
顧視右邊曰。
右邊是珊瑚琥珀。
看看七珍八寶一時羅列。
會底敢與王侯鬥富。
不會底一生愁貧窮。
這裡有會底漢麼。
若有收拾些子珍寶者。
來呈似山僧。
為你證據(問答不錄) 示衆。
看看廣大解脫門一時豁開了。
未識個入路者看看。
僧便喝一喝。
師曰。
好一喝隻是不識落處。
僧又喝。
師曰。
百喝千喝後。
阇梨與山僧向何處相見。
僧即禮拜。
師曰。
禮拜即不無。
相見底未許在。
僧又喝。
師曰。
果然納敗阙。
一僧出衆禮拜曰。
如何是解脫門。
師曰。
綠水青山。
一僧問曰。
如何是解脫門。
師提起坐具曰。
從這裡入得。
進曰。
應諾諾。
一僧問曰。
某未會。
乞師指示。
師曰。
誰在門外。
進曰。
猶不會在。
師曰。
更拟問如何。
拄杖蓦頭挃。
師便曰。
有問有答有主有賓。
解脫門前總生荊棘了。
喝一喝下座。
示衆。
我有一句子百味具足。
咬得破者能消萬劫饑。
山僧不惜眉毛寫在這一封中。
請各點檢出。
若點檢出。
開封露個消息。
看。
衆下語。
師曰。
好一釜羹被數多鼠糞污卻。
佛涅槃拈香。
老胡當日死雙林。
撓聒人天直到今。
總被春光拘引破。
花開花落共傷心。
示衆。
古德雲。
識得柱杖子一生參學事了畢。
恁麼說話大似分與糖霜止小兒啼。
雖然恁麼。
啼未止時又缺他不得。
已止啼後如何指陳。
喝一喝。
又曰。
諸仁者未識得柱杖子時。
不妨東行西行挂無礙。
才識得拄杖子。
進一步則撞牆觸壁。
退一步則落坑堕塹。
不進不退則落在老鼠窟裡了。
畢竟如何平穩去。
途路雖好不似在家。
佛涅槃示衆。
世尊入涅槃。
山僧出涅槃。
打圓相曰。
入亦從這裡入。
出亦從這裡出。
瞎屢生會麼。
如會對衆證據。
看。
僧問。
某入底則不問。
如何是出底一路。
師曰。
汝喚什麼為入底。
僧進步又退身立。
師便喝。
僧又喝。
師曰。
今日放過一着。
進雲。
有一人不入涅槃不出涅槃。
隻能牧水牯牛。
師還肯也無。
師曰。
好與三十棒。
進雲。
過在何處。
師曰。
若待他肯三生六十劫。
僧禮拜退。
師曰。
更有這頌子舉示大衆。
欲證涅槃。
觀水觀山。
才涉知解即落人間。
度僧示衆。
渠是人家好男子。
魔魅教渠出家。
魔魅教渠受戒。
魔鬼教渠學道。
諸仁者且道喚什麼為魔魅。
衆下語。
師曰。
西天四七東士二三。
又曰。
如何是不魔魅者。
衆下語。
一僧珍重。
出去。
師肯之。
四月旦示衆。
庵門近日兵革既銷劍甲盡收。
十日一雨五日一風。
可謂太平時節也。
雖然與麼。
若是謀臣猛将。
未必恁麼休。
不見道太平元是将軍緻。
不許将軍見太平。
齋筵次示衆。
今日正當泰翁居士忌日。
他是個中人。
山僧聊說個中事以伸供養。
便提起坐具曰。
普賢從這裡入。
打席一下曰。
觀音從這裡入。
諸人若未得入路。
須求入路。
既得個入路。
須得個出路。
僧問。
入路則不問。
如何是出路。
師曰。
待山僧舌頭落地便向汝道。
僧曰。
入路與出路相去多少。
師曰。
今月今日是忌辰。
夜話畢示衆。
千說萬說畢竟不如咳嗽一聲。
會則咳嗽一聲即是千說萬說。
不會則千說萬說即是咳嗽。
一聲畢竟如何。
師便咳嗽一聲。
達磨大師忌拈香。
堂堂老骨檛繭足渡流沙。
闡化何為苦。
荷宗自不誇。
梁江留水月嵩峤坐煙霞。
隻履今安在。
踢翻天下邪。
示衆。
行住坐卧決定不是。
見聞覺知決定不是。
思量分别決定不是。
語言問答決定不是。
汝等諸人絕卻此四個路頭看。
蓦然絕卻此路頭時。
又作麼生見得。
良久曰。
泥牛昨夜吼明月。
東海鯉魚驚上天。
喝一喝下座。
佛涅槃拈香。
伎倆全窮赴死門。
快哉此日喪生冤。
誰分三昧一星火燒卻賺人千萬言。
端午拈一枝柴示衆。
衆皆默然。
師便擲下面前。
乃宣偈曰。
拈起一枝抛面前。
滿堂驚殺野狐禅。
盡情彈了無人賞。
憶得伯牙曾絕弦。
又曰。
諸仁者辨得适來落處麼。
若也辨得。
不妨清淨安樂。
若未辨得。
山僧為汝入泥入水重下注腳。
一僧出曰。
某辨得也。
師曰。
汝如何辨得。
僧便喝。
師又喝。
僧曰。
謹謝。
答話。
示衆。
吃茶珍重歇。
大衆今日受用一一天真一一靈妙。
更無纖毫凝滞。
祇缺承當而已。
可惜許可惜許。
佛涅槃
今茲寬永十五年仲春之日。
因有檀信更造山中僧堂。
同庵諸衲子自寅終酉般土拽石每日吃吃。
此必非以聲利見待。
實出于參玄真的之志。
山僧亦不喜他信得桐江及便把做事。
隻喜個個有三百年前本色衲子風緻。
他日必有個豹變于缁伍之間忽開向上爪牙。
亦不可定也。
雖然山僧這裡食輪法輪共阙。
亦無一物謝其勞劬。
隻有一個栗棘蓬正欲過與諸衲子。
若能直下呑得下當療萬劫饑腸。
但相聽決不相欺也。
昔黃龍南禅師同慶閑看僧堂曰。
好僧堂。
閑曰。
極好工夫。
南曰。
好在甚處。
閑曰。
一梁拄一拄。
南曰。
未是好處。
閑曰。
和尚又作麼生。
南以手指曰。
這柱得與麼圓。
那枋得恁麼匾。
閑曰。
人天大善知識須是和尚始得。
即今有人。
若問山僧好在甚處。
對曰。
是柱不見柱。
非柱不見柱。
更複問是柱非柱已是拈卻畢竟濟得甚邊事。
對曰。
江國春風吹不起。
鹧鸪啼在深花裡。
第恨一堂衲子聽得恰如渾侖呑棘相似。
若有悱悱憤憤漢。
但管取這極好工夫去。
山僧更有二偈曰。
拽石般泥上古規。
偷安衲子不曾知。
貧家莫道謝無物。
栗棘蓬消萬劫饑。
新架僧堂邃洞邊。
從斯随分說粗禅。
不論是柱與非柱。
信手安排自泰然。
示衆。
劃一劃曰。
若向這裡構得去。
消甚閑言長語。
雖然與麼。
臨濟門下已作三種根器斷。
不可一向截斷葛藤去。
參禅學道先須要蹈着灑灑落落處。
若未到灑灑落落處。
還欲得橫身魔界轉腳邪塗。
此是真個邪魔眷族也。
且那裡是灑灑落落處。
豈不見德山道。
這裡無祖無佛。
達磨是老臊胡。
釋迦老子是幹屎橛。
文殊普賢是擔屎漢。
等覺妙覺是破執凡夫。
菩提涅槃是系驢橛。
十二分教是鬼神薄拭瘡疣紙。
四果三賢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自救不了。
衲僧家實具這知見喚為到灑灑落落處。
若到這灑灑落落處。
不妨了事衲僧。
如夫腳跟實未點灑灑落落地者。
被他逼問着早不是了。
或有自擔取一堆壒墐[土*犬/非]出來才拟掃卻更糞掃堆頭重加壒墐[土*犬/非]者。
或有雖似從灑灑落落處出來被他一拶撒土撒沙放屙放屎去。
須是頭正尾正方有脫灑自在分。
大慧禅師曰。
如今兄弟人人有個見處。
隻是有淺有深有到不到。
如今阖庵兄弟非無見處。
但是有徹有未徹。
然雖其造詣各有優劣。
亦能随分廓清五藍慶快平生去。
今晨特舉這灑灑落落底一着子問取兄弟。
各據其所見所解之實為我吐呈來。
山僧有個無柄鐵掃帚。
諸人腳下若猶有殘塵剩埃。
一掃掃除更教他益作灑灑落落衲僧去。
元旦示衆。
新年頭佛法。
未開口先已現成了也。
諸上座還委悉麼。
試下一轉語看。
衆下語師曰。
無名野草依人綠。
有種山花稱意紅。
此是新年頭佛法。
山僧尋常有為人抽釘拔橛底佛法。
諸人試道看。
衆下語。
師曰。
寰中天子敕。
塞外将軍令。
佛涅槃拈香。
毫光已謝掩金棺。
喚作摩诃般涅槃。
桃李春風千萬戶。
幾人隻解夢中看因雨示衆。
山僧喚作雨滴聲。
諸人不得喚作雨滴聲。
已不得作雨滴聲。
喚作什麼。
衆無語。
師曰。
石虎山前鬥。
蘆花水底沈。
達磨大師忌拈香。
熊耳峰前活葬時。
從茲湖海定洪基。
髓皮骨肉都分了。
隻履西歸知是誰。
示衆。
提起坐具曰。
喚作坐具則被他穿鼻孔。
不喚作坐具。
則無繩自縛。
若向這裡見得。
不妨有出身路。
若是實頭衲僧。
去三條椽下試參詳看。
示衆。
馬大師曰。
有時教伊揚眉瞬目。
有時不教伊揚眉瞬目。
有時揚眉瞬目者是。
有時揚眉瞬目者不是。
諸上座且道。
即今楊眉瞬目者畢竟是不是。
僧曰。
昨日是今日不是。
師曰。
脫空謾語漢。
示衆。
黑黑黑道道道。
明明明得得得。
此是古人吐心吐膽為人一偈也。
諸仁者若也。
未會山僧亦吐心吐膽下這注腳。
黑黑黑道道道。
明明明得得得。
丹波六郡裡太半是丘山。
示衆。
初祖雲。
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諸人此間每日坐禅。
且道如牆壁時。
即是入道消息也未。
各試甄别看。
衆下語。
師曰。
不可錯認驢鞍橋作阿爺下颔。
佛涅槃拈香。
涅槃豈是紫金軀。
底事臨行說有無。
四十九年跳不出。
重呈死伎露雙趺。
示衆。
官不容針。
私假一問。
諸人試通這消息。
如何是法身體。
衆下語。
師曰。
如何是法身用。
衆下語。
師曰。
體用且置。
如何是法身。
衆拟議。
師曰。
伫思停機情識未透。
如何答得法身。
衆中若有要會法身。
出來禮拜。
我為你說。
時有僧出衆禮拜立。
師曰。
近前來。
僧欲進又退。
師曰。
敗阙也不知。
夜話次示衆。
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諸人恁麼信得麼。
僧曰。
信得。
師指燈台曰。
燈台是物。
汝如何轉。
僧曰。
燈台。
師喝曰。
失卻鼻孔。
達磨大師忌拈香。
驚殺支那四百州。
重攜隻履返蔥丘。
造妖捏怪都無用。
分髓分皮死便休。
示衆。
顧視左邊曰。
左邊是金銀琉璃。
顧視右邊曰。
右邊是珊瑚琥珀。
看看七珍八寶一時羅列。
會底敢與王侯鬥富。
不會底一生愁貧窮。
這裡有會底漢麼。
若有收拾些子珍寶者。
來呈似山僧。
為你證據(問答不錄) 示衆。
看看廣大解脫門一時豁開了。
未識個入路者看看。
僧便喝一喝。
師曰。
好一喝隻是不識落處。
僧又喝。
師曰。
百喝千喝後。
阇梨與山僧向何處相見。
僧即禮拜。
師曰。
禮拜即不無。
相見底未許在。
僧又喝。
師曰。
果然納敗阙。
一僧出衆禮拜曰。
如何是解脫門。
師曰。
綠水青山。
一僧問曰。
如何是解脫門。
師提起坐具曰。
從這裡入得。
進曰。
應諾諾。
一僧問曰。
某未會。
乞師指示。
師曰。
誰在門外。
進曰。
猶不會在。
師曰。
更拟問如何。
拄杖蓦頭挃。
師便曰。
有問有答有主有賓。
解脫門前總生荊棘了。
喝一喝下座。
示衆。
我有一句子百味具足。
咬得破者能消萬劫饑。
山僧不惜眉毛寫在這一封中。
請各點檢出。
若點檢出。
開封露個消息。
看。
衆下語。
師曰。
好一釜羹被數多鼠糞污卻。
佛涅槃拈香。
老胡當日死雙林。
撓聒人天直到今。
總被春光拘引破。
花開花落共傷心。
示衆。
古德雲。
識得柱杖子一生參學事了畢。
恁麼說話大似分與糖霜止小兒啼。
雖然恁麼。
啼未止時又缺他不得。
已止啼後如何指陳。
喝一喝。
又曰。
諸仁者未識得柱杖子時。
不妨東行西行挂無礙。
才識得拄杖子。
進一步則撞牆觸壁。
退一步則落坑堕塹。
不進不退則落在老鼠窟裡了。
畢竟如何平穩去。
途路雖好不似在家。
佛涅槃示衆。
世尊入涅槃。
山僧出涅槃。
打圓相曰。
入亦從這裡入。
出亦從這裡出。
瞎屢生會麼。
如會對衆證據。
看。
僧問。
某入底則不問。
如何是出底一路。
師曰。
汝喚什麼為入底。
僧進步又退身立。
師便喝。
僧又喝。
師曰。
今日放過一着。
進雲。
有一人不入涅槃不出涅槃。
隻能牧水牯牛。
師還肯也無。
師曰。
好與三十棒。
進雲。
過在何處。
師曰。
若待他肯三生六十劫。
僧禮拜退。
師曰。
更有這頌子舉示大衆。
欲證涅槃。
觀水觀山。
才涉知解即落人間。
度僧示衆。
渠是人家好男子。
魔魅教渠出家。
魔魅教渠受戒。
魔鬼教渠學道。
諸仁者且道喚什麼為魔魅。
衆下語。
師曰。
西天四七東士二三。
又曰。
如何是不魔魅者。
衆下語。
一僧珍重。
出去。
師肯之。
四月旦示衆。
庵門近日兵革既銷劍甲盡收。
十日一雨五日一風。
可謂太平時節也。
雖然與麼。
若是謀臣猛将。
未必恁麼休。
不見道太平元是将軍緻。
不許将軍見太平。
齋筵次示衆。
今日正當泰翁居士忌日。
他是個中人。
山僧聊說個中事以伸供養。
便提起坐具曰。
普賢從這裡入。
打席一下曰。
觀音從這裡入。
諸人若未得入路。
須求入路。
既得個入路。
須得個出路。
僧問。
入路則不問。
如何是出路。
師曰。
待山僧舌頭落地便向汝道。
僧曰。
入路與出路相去多少。
師曰。
今月今日是忌辰。
夜話畢示衆。
千說萬說畢竟不如咳嗽一聲。
會則咳嗽一聲即是千說萬說。
不會則千說萬說即是咳嗽。
一聲畢竟如何。
師便咳嗽一聲。
達磨大師忌拈香。
堂堂老骨檛繭足渡流沙。
闡化何為苦。
荷宗自不誇。
梁江留水月嵩峤坐煙霞。
隻履今安在。
踢翻天下邪。
示衆。
行住坐卧決定不是。
見聞覺知決定不是。
思量分别決定不是。
語言問答決定不是。
汝等諸人絕卻此四個路頭看。
蓦然絕卻此路頭時。
又作麼生見得。
良久曰。
泥牛昨夜吼明月。
東海鯉魚驚上天。
喝一喝下座。
佛涅槃拈香。
伎倆全窮赴死門。
快哉此日喪生冤。
誰分三昧一星火燒卻賺人千萬言。
端午拈一枝柴示衆。
衆皆默然。
師便擲下面前。
乃宣偈曰。
拈起一枝抛面前。
滿堂驚殺野狐禅。
盡情彈了無人賞。
憶得伯牙曾絕弦。
又曰。
諸仁者辨得适來落處麼。
若也辨得。
不妨清淨安樂。
若未辨得。
山僧為汝入泥入水重下注腳。
一僧出曰。
某辨得也。
師曰。
汝如何辨得。
僧便喝。
師又喝。
僧曰。
謹謝。
答話。
示衆。
吃茶珍重歇。
大衆今日受用一一天真一一靈妙。
更無纖毫凝滞。
祇缺承當而已。
可惜許可惜許。
佛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