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波巴大師傳
關燈
小
中
大
,算圓滿。
講也沒有蠻多講的呐,以前講得夠多的呐,是吧。
) 見者自觀自心之謂也,若于自心之外尋别物, 如彼武士尋寶惟徒勞,那結比丘善士應知悉!(你看,這個口訣以前也講過的,是吧。
) 修者決定不除沈掉也,修時若以沈掉為過患, 則如白晝燃燈成空費,那結比丘善士應知悉! 行者決定不取亦不舍,行時若取若舍成自縛, 如彼蜜蜂入網難解脫,那結比丘善士應知悉! 守持密乘三昧耶戒者,心常住于空性之謂也, 若于本無可守密戒外,而另尋求可守之戒律, 則如水源頭上再尋頭,徒勞自苦那結應知悉! 果者決定明了自心也,若于無礙果外另尋果。
如彼烏龜跳躍欲上天,那結比丘善士應知悉! 上師應向自心内尋覓,若于心外别求另上師; 則如擯舍自心徒空勞,那結比丘善士應知悉! 一切外境一切所顯現,歸元無不攝返于自心, 那結善士比丘應知悉! 岡波巴聽了此歌,又驚歎又敬畏,此震栗敬慕之情越來越重,在尊者的威光照耀下身心無法繼續負荷,就拿著坐墊跑回自所去了。
他遙向尊者頂禮多次後才安眠就寝。
某一個夜晚岡波巴想道:“既然遇見了這樣的上師寶,我就應該長期住下去,侍候他老人家,把一切口訣都徹底學完,然後去修行,一定要得到最究竟的成就才罷休。
但我的道糧實在太缺少了,如果在此地能找到一個具悲心的施主化一個大緣,那我就不必時常出去乞食,也就可以長期的住下去了。
”(呵呵,你看,岡波巴大師啊,這個時候還是由于這個資糧錢财缺乏,動了這個心想化大緣,是嘛,所以修行啊,還是需要積累一點資糧的,是吧!) 第二天清晨,尊者差賽文惹巴來喚岡波巴說道:“衛地的法師!尊者喚你呢,快到尊者的面前去吧。
”岡波巴來到尊者面前頂禮多次。
尊者微笑的說道:“衛地的法師啊!你如果想一心一意的修道【不骛其他】,你就應該知道,沽售功德和善勤法行是難以并存的,你應該向在家人和出家人雙方【無差别心的】去乞食。
晚間不要在鄉鎮中留宿,要以雀躍樂觀的心情住在岩洞裡。
”(哎呀,我越念心裡越不舒服,啊。
我們咧,就向往着在崖洞裡居住啊,就沒有岡波巴大師那個福報啊,他的師傅勸他住在崖洞裡,是吧。
)岡波巴心忖尊者所說的話實在是對的。
于是就去【流動的】乞食,*【乞食乃一十分辛苦之事,遠不及有固定的廟産或施主支持來得安穩舒适。
但乞食為佛所制定之規範,乃佛教修行人所奉持之生活形式,乞食之益處是能制貪、制執,防止人事糾纏是非,身心較解脫也。
】*(啊,但是這是在藏地和印度能夠實施下去,在漢地做不到啊。
)并向尊者請求傳授拙火*【藏文gTum.Mo舊譯拙火,乃猛烈火的意思,不知為何譯為拙火,雖應改為猛烈火,茲從古不更。
】*(拙火,拙火啊,藏文的原來的意思是猛烈火的意思,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一直翻譯成拙火,啊,張澄基老人就從古,按照以前的古意。
)的口訣,想修持拙火道。
尊者說道:“你對修行很精進,應該可以隻穿布衣就夠了。
”于是就對岡波巴解釋拙火道,傳授他如火熾然之忿怒母修法。
第一天晚上,岡波巴隻穿了一件布衣,坐在山谷之低地中修拙火。
暖樂的覺受自然熾盛。
天明時,不覺睡去,全身覺得尤如【被火】烤薰一般。
岡波巴繼續修觀了七天,暖樂自然熾盛。
第七天的早晨看見五方五佛,就禀告尊者。
尊者說道:“這就象擠壓眼睛,看見兩個月亮一樣,這不過是能持五大氣之征兆而已。
既不是過失,亦說不上是功德。
”雖然尊者說不是功德,但岡波巴自然而然的心生雀躍努力的修待了三個月。
一日清晨忽見三千大千世界象輪盤一樣的轉了起來,岡波巴竟至嘔吐,昏倒在地很長一段時間。
醒後禀告尊者,尊者說道:“這是左右二脈趨入中脈之象,既非功德,亦非過失,隻管繼續修下去。
”(這一節我們以前都講了,啊。
)一天清晨,岡波巴見對面虛空中有許多大悲觀音層疊而上,每一【觀音之】頂上皆有一個月輪。
*【此句與《歌集》中所載文句不同,此處說是“對面虛空中”現此境象,而《歌集》中則隻說是境象{sMan.Wa}而未言“對面虛空”。
此句有Tham.hGag.Nam.hGag字樣亦不知其确義,《歌集》531頁中,我譯成“每一觀音皆坐于一月輪墊之中央”,可能有錯誤。
《歌集》中之“每個頂上皆坐于一月輪墊之中央”,可能有錯誤。
《歌集》中之“每個頂上皆有一月輪”雖可釋為上面之觀音坐于下面觀音頭頂月輪之上,但其着重點在頂間明點增盛,所以有誤譯之可能。
】*以此禀告尊者,尊者說道:“這是頂間大樂輪淨分明點增盛之象,既非功德,亦非過失,繼續修下去。
” 一天傍晚與初更之間,岡波巴看見一切地獄,尤其是黑點地獄更為明顯。
岡波巴以此為惡緣之相,心中執持很緊以至産生猛厲的心風。
以此禀告尊者。
尊者說道:“這是因為修帶太短了的原故,以緻把身脈束縛得太緊,把修帶放長一點就好了。
這是因為上行氣執持【得太緊】的原故,既非功德亦非過失,繼續修下去。
” 又一天,岡波巴看見欲界諸天及六道中諸天【人】極為明晰,上界諸天人以乳汁甘露降注下界諸天人【口中】,諸天人【飲此甘露後】皆呈滿足适意之狀,又見自己之母親口中幹渴極為痛苦之狀,以此禀告尊者。
尊者說道:“諸天降注甘露使得滿足,是表示喉間受用輪之左右二脈之明點增盛的原故。
母觀口渴,是表示中脈下端之口尚未打開之故,現在你應該作這些運動和拳法。
”于是就傳授岡波巴猛厲之【跌、跳、吐】等拳法。
岡波巴依此修持曆時一月,忽覺身體跳動顫抖不已,時時都想大笑和顫抖,不由自主的要叫喊呻吟。
岡波巴忖道:“難到是魔鬼來了嗎?”就禀告尊者,尊者說道:“這是因為心間法輪處明點的原故,應不斷的努力作散布之拳法,既非功德亦非過失。
”自此以後,岡波巴的身體覺得充滿了氣力與安樂,不需要吃太多的食物即能度日不感覺饑餓。
又一日,岡波巴看見虛空中有一雙很大的日月被羅喉所吞,羅喉【之尾】象馬尾一般的細。
*【《歌集》中則說“有兩條分叉的細馬尾”,與此略異。
】*以此禀告尊者。
尊者說:“這是左右二脈之氣趨入中脈之故,既非過失亦非功德。
”【尊者自語道】:“他真是一個大雄鹫啊!是時候了,是時候了!”這樣說了三次。
岡波巴乃勇猛修持,一月之後,看見喜金剛之紅色壇城,忖道:“師傅說是時候了,是時候了,莫非指的是這個麼?”就禀告尊者,尊者道:“這是心間法輪處,由母親所得之紅明點堅固之相,既非過失亦非功德。
現在要勵力而觀。
”*【此處原文之Shugs.Phyun,為勵力及策力之義。
但Shugs亦有順其勢之義。
前者之可能性較大也。
】* 岡波巴繼續精進修觀,一日看見魯兮巴上樂金剛骨骼壇城,以此禀告尊者。
尊者道:“這是臍間變化輪處明點充滿之相,既非過失亦非功德,繼續修下去。
”岡波巴努力修持經十四日,夜間忽覺己身遍滿虛空,從頭頂至腳心全身支分充滿六道一切衆生,大部分的衆生都在吸飲乳汁,有些衆生卻一面唱一面說道:“這是由白獅子處擠出的奶汁。
”又聽見叮當之聲不斷作響卻不知從何而起,象灰塵之狀散及四方。
天明時将修帶散去則一切境象皆行消失,以此禀告尊者。
尊者說:“這是你身體内不可思議之千萬種脈胳内業氣帶動了明點,而這些氣也将要轉變成智慧氣的緣故。
”于是尊者就傳授岡波巴最殊勝之忿怒母口訣。
岡波巴依之而修。
一天,忽覺貢通之谷地全部被濃煙所罩,一片漆黑,連路都看不見了,岡波巴象瞎子一樣匐匍而行摸索到尊者面前。
尊者說道:“一點關系都沒有!你就坐在這裡稍修片刻。
”說着就傳以除遣上半身障礙之口訣。
一會兒岡波巴就覺得眼前清亮象天明了一般。
又,某夜,岡波巴看見自己的身體中一點肉也沒有,隻有許多骨骼被許多脈管纏繞起來,以之禀告尊者,尊者說道:“這是因為修氣太粗猛的原故,要松緩一點才好。
” 岡波巴于黃昏時修本尊觀及誦咒,午夜修上師相應法精勤祈禱,黎明時修命懃氣功,于天明時略睡一短座之時間。
睡中夢見與往昔經驗及習氣毫無關聯之夢兆凡二十四種,醒後自忖:“這些夢兆是好還是壞呢?”這樣不覺生起了一點點妄念,他又想道:“上師尊者就是現前的一切智佛陀,何不去問他老人家呢?”想着連食物也來不及煮就走到尊者面前。
尊者此時正在洞中,以布蓋頭睡覺。
岡波巴頂禮和供曼達後說道:“尊者啊!昨夜我略略睡了一會兒覺,【因此有事要請問您】,請起身吧,聽我禀告。
”尊者說道:“你生起了妄念吧!我今早已有這種感覺了,到底昨夜有什麼事,值得你不安呢?”岡波巴随即對尊者唱了一首叙述夢境的歌: 持禁戒行瑜伽士,身著布衣甚稀有, 莊嚴我頂如意寶,大衆頂戴供贊處, 密勒美譽普世聞。
初聆尊号心雀躍, 東方昴現秋末時,不顧冷暖與饑寒, 效彼常啼之示範,發願朝谒我師尊。
我心堅定立決志,遠途跋涉來朝禮, 途中艱辛難具說。
距此二日有半時, 身瀕死緣棄路旁,唯依極強信願力, 奮力掙紮來朝觀,如彼東方衆香國, 親睹聖法大師然,行抵勝地吉祥山, 親見父師汝尊者。
我心所願得圓滿, 周身雀躍毛孔豎。
我雖無财作供養, 于輪回法極厭離,生死二途皆怖畏, 心棄世間如敝屣,心底深處欲修行。
尊以大悲勾護我,未敢稍忘常記心。
徒兒心中今有疑,尚祈師尊為指示。
昨晚持誦本尊法,夜半祈禱我師尊, 然後精修命懃氣,今晨天甫将明時, 休息暫睡一短座,忽得種種稀奇夢, 似與習氣不相關!我夢頭戴白緞帽, 絲線熊皮鑲帽邊,帽上立有一雄鹫, 住我頭上作莊嚴。
我夢足着一雙靴, 綠色美好甚威嚴,上鑲銅球極燦耀, 銀制扣帶系小環。
我夢身著一衣袍, 白緞剌繡所織成,上鑲寶珠及金線, 紅點斑斑似微笑。
蒙境細布織腰帶, 上繡各種鮮花圖,珠寶飄帶美流蘇, 我夢腰系此麗圍。
小白水獺素毛皮, 未經制作或剪栽,其上惟鑲白銀球, 我夢穿戴于上身。
阿馬贊殿檀木杖, 上鑲雜色之七寶,杖柄金制作網狀, 我夢右手握此杖。
具相金剛嘎巴那, 盛滿金色之甘露。
我夢左手持顱器, 意欲用此作食碗。
我夢雜色二口袋, 内盛白色妙香米,意欲用此作道糧, 右肩挑起二米袋。
我夢野獸羚羊皮, 連頭帶爪無少損,意欲用此為坐墊, 遂将此皮披左肩。
而後我向右方視, 見一金質之隆丘,四圍衆羊吃牧草, 我為牧童佑護之。
随後我向左方視, 見一碧綠大草原,各色花卉競芬芳, 少女多人朝禮我。
中間金色花丘上, 金色花葉極茂盛,花葉中央有蓮花, 蓮花展舒妙墊上,我夢趺坐一菩薩, 菩薩座前有噴泉,泉水四射普潤澤, 菩薩身後有圓光,遍身火焰熾熊熊, 心間日月放光明。
如是稀奇諸夢兆, 是吉是兇不自知,尊乃大師瑜伽士, 能知三世一切法,祈勿隐瞞此夢義, 為我開導細解說。
大師這樣禀過夢兆祈求開示後,尊者說道:“那結法師,我的兒啊。
心中莫要不适,且把你的心識松之又松,寬坦而住!不要陷入妄念和我執的罟網中去了!懷疑的死結讓他自己解開吧。
你應斬斷二執絆結之極微細處;鑽破并粉碎那極細微極堅固的【根本】習氣!莫要東想西想思念太多,應該【松松的】将心置于寬坦不整治的本然上。
我是于幻化身得臻究竟成就的瑜伽士,當然能夠解釋夢兆。
這是因為我已深契夢境之實相體理,并獲得睡夢之究竟自在的原故。
今天我當然要為你解釋适才所說的各種夢兆。
兒啊!老父今天要詳細的為你解說,指示各夢兆之象征意義。
你要專心谛聽,心莫散亂。
”于是尊者就為岡波巴唱了下面這首釋夢歌: 那結豎耳凝神聽,為答汝問歌此曲。
吾兒醫生淨比丘,曾受容嘎上樂法。
中原衛境上方處,曾學嘎當派妙法。
能入善妙三摩地,我嘗歎汝甚稀有! 習氣迷亂之夢境,汝竟意奪似眩迷! 此豈聞思不足耶?抑汝佯作恣态耶? 未讀經律論典耶?了義波羅密多雲: 夢境非真無有實;虛妄飄渺無實義, 能仁世尊如是說,故于虛妄八喻中, 以夢喻幻廣宣說。
【如是基本佛教義,】 汝心豈有不知耶?雖然,今日汝之夢, 确實稀有甚難得!懸記未來之兆也。
我乃成就瑜伽士,于夢得究竟自在, 能示幻夢之含義:汝頭戴一白帽者, ‘見’地超離高下也。
絲線精鑲帽沿者, 深細法性堅固也。
白熊美毛之色者, 諸宗不雜明辨也。
雄鹫住于頂上者, 得大手印勝見也,能見無主體性也。
足着一雙深靴者,由下趨登上乘也。
綠色莊嚴威風看,得證四身佛果也, 二種資糧圓滿也。
銀帶小環爍耀者, 遠離錯謬之行也,不堕放逸嗜欲也, 遵循童真佛子道,行素莊敬威嚴也。
刺繡白緞之衣袍,珠寶串鍊莊嚴者, 身心清淨無過也。
金線鑲邊圍繞者, 心無轉變善良也。
紅點斑斑微笑者, 慈悲能利衆生也。
上好蒙布作腰帶, 三輪系于腰間者,具足三種戒律也。
白色鮮花極美麗,寶珠絲帶裝飾者, 三種學處莊嚴也。
接引諸淨弟子也。
阿馬擅木手杖者,能獲如意上師也。
上鑲七種珠寶者,汝師功德殊勝也。
杖柄鑲有金網者,以耳傳口訣心要, 攝受宿根弟子也。
右手握持手杖者, 行道安樂适意也,往生佛國刹土也。
具相金剛嘎巴那,诠表體性空寂也, 其中滿盛甘露者,覺受大樂之兆也。
顱器金色具光彩,光明朗耀之兆也。
心思以此作食碗,空、樂、光明一味也。
左手持此顱器者,覺受不離之兆也。
雜色美麗口袋者,所顯皆溶入道也, 二袋負于肩上者,方便智慧雙融故, 趨入大乘道法也。
内盛薩魯妙白米, 心思以作道糧者,長壽無障之兆也, 能享三昧妙食也。
左肩獸皮坐墊者, 表示正念無散也。
頭與四爪完整者, 常念勝菩提心故,熟觀四無量心故, 能拔六道衆苦也!意欲以皮作墊者, 廣大悲智二無别,心生如是覺證也。
而後以眼觀右方,見一黃金牧地者, 内外功德增盛也。
地上羊群吃草者, 能以法财及世财,滿衆生願救護也。
欲為牧童看羊者,不舍苦痛無依衆, 大悲作依作救也。
而後眼向左方看, 見一似玉草原者,無漏三昧自在力, 得證大樂智慧也。
各種奇花競豔者, 各種暖相漸增也,種種覺受産生也。
少女多人頂禮者,住于脈與明點中, 【百千無量】空行母,皆能攝受自在也。
中央金花邱垅者,具足三昧證解已, 持戒清淨極莊嚴,諸善比丘如雲聚, 調攝為汝眷屬也。
金色花葉極悅目, 上有蓮花妙座者,慧力能不住生死, 如蓮不為污泥染,遠離輪回諸過也。
見一菩薩趺坐者,大悲不住寂滅故, 如彼童真之菩薩,為衆有情作慈母, 雙現化身無有量,廣作利生事業也。
面前泉水四噴者,普灑妙法甘霖也。
身後圓光照明者,白淨西藏之兆也。
全身光焰熊熊者,暖樂拙火之智慧, 消融妄念寒冰也。
心中日月放光者, 不來不去之光明,常住其中之兆也。
此夢不惡甚吉祥!為汝授記未來也。
當弘善法之兆也!子兮,應知一切夢, 若執著之成障礙,知為幻化轉為道。
若未究竟通連夢,何龍無謬解斷之? 似惡實善之夢相,若不了之說為惡, 惟于夢相究竟已,能解似惡實善兆。
複次我兒善男子,無論過失與功德, 皆莫執著或重視,應如是住安汝心! 尊者繼續說道:“那結法師,我的兒啊!今天你所說的各種夢相,都是授記将來你的心中必能【圓滿】生起正法的象征,我以決定的信心和知識現已詳細的對你解說,切莫忘記!我所說的是真是假,以後你可以自己審核。
有一天,當你發現我所說的完全應驗了,你就會對我生起特别的、與現在不同的深切信心!那時你也會對無整治的心體有進一步的殊勝證悟!你今生今世必定能解脫生死。
再者,你若要做一個純正的修行者,就決定不可對夢兆的象征起任何執著,否則就會為魔所乘。
你應該遵依上師的訓示和自己決定意志去做,不要輕易為别人的話所左右,否則就會形成心意不堅和意志動搖的習性。
對你身旁的道友們,莫要觀察他們的過失;自己莫生惡念,也莫要東想西想。
因為自己究竟不能透曉他人的心性,所以【觀察他人的過失】終會成為自己堕落的親因!(就是一切善惡相,你看不到别人的發心,啊,就是你有神通也好,沒有神通也好,都不要觀察别人。
因為你就是有神通,也隻能看到事相,而不能看到别人的發心。
)再說,我們現在的這個生命境界就是一個生死中陰的幻相,一場大夢而已。
【至于夢境之形成】,乃日間【心識】之習氣活動,到了夜間睡眠之時,意識投射出混亂的境象而已。
此即睡眠中有幻化無實的原故。
因為串習的習氣深厚達到了極處,此習氣的活動力量,形成為‘業’;‘業’又有善有惡,所以才形成我們這個形形色色的世間中有;【其間的衆生】才有受苦受樂的種種感受。
這就是夢中之大夢,幻化中之大幻化和中有内之大中有,若能以【現世之種種為緣】,依之為道則能清淨夢境和幻化得究竟之力用自在,*【此句與《歌集》中所載不同,《歌集》所載似更貼切。
】*因此你應該努力修持之。
” 于是岡波巴繼續修持了一個月,起初他看見藥師七佛,每天隻需要一次呼吸就夠了。
氣放出後就自然消失,下午持氣之時看見廣大之報身佛淨土,心不覺略有散亂,俟出氣時已經是夜晚了。
當天晚上恐怕驚擾尊者所以沒有去禀告,隻是供了曼達和作了祈禱。
次日,将黎明時的一座,見一千零二尊佛,*【《歌集》中作一千零一尊,此處則作一千零二尊。
】*其中以釋迦牟尼為主尊。
天明後到尊者面前頂禮,尚未來得及禀告,尊者就說道:“你現在已經見到報身和化身佛的本尊象了,但法身佛以後才能見到,你現在應該到衛地去修持。
以前你在修行上所遭到的困難我已經為你解除,以後還會有神通的魔障,當這個魔障發生時,天子之魔會來侵擾你,所以你應該【在各方面】極端的守秘密。
一般說來,一切功德都應該守秘,這是十分緊要的。
再者,銳根利器之人,因地上就具足大力,魔不能侵。
你是屬于上根利器的人,【所以邪魔是不能擾亂你的】。
密宗之法必需守秘才能成就。
所以你要守秘的去修行,因為你必定能夠利益衆生所以應該聚衆宏法。
”岡波巴問道:“我什麼時候才可以聚衆宏法呢?”密勒日巴道:“當你見到心之體性堅固不動搖時就可以宏法了。
那時你對心性之證悟會比現在大不相同!當你心生【如是超特之證悟】時,你就會對我這老頭子生起與佛陀無二無别的決定認識,極為堅固不可動搖:同時你也會見到離修整之心性,生起善妙之證悟,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宏法了。
還有,你應該試試看能否将氣【自在的】運入指尖,如能夠你就可以解脫氣分之障礙了!”于是,當天夜晚,岡波巴就在一個石闆上面,用許多灰沙砌成一個大土堆,以手指指向士堆運氣催之,土堆成碎末般四處飛散。
*【《歌集》作“經過半日後灰塵四散”,但此處則無“經過半日”字樣,似乎立時即灰塵四散。
“半日”nan.Phyeds,亦可作午夜時分midnight,餘英譯《歌集》本即譯作至午夜時,中譯“過了半日”有誤。
應該是午夜時分,按理氣脈通後亦不必等半日才能發生作用也,此一重要錯誤特向讀者緻歉。
】*(确實這樣的,運氣,當下就能見到效果,是不是?運氣離開手指尖,啊,到達指尖出去的時候,就應該馬上能看到效果啊。
)次晨至上師前禀明經過,問道:“這是不是氣脈已得自在的象征?”尊者說道:“這隻是氣脈能得調柔之相,說不上是氣脈已得自在。
(你看看,能運到指尖,外面的土堆都不算調柔自在。
)你現在已經不必和我住在一起了,可以到别處去了,你以後必定能得到轉變化身和神通之自在,并獲得世間及殊勝二種成就。
在此處的東方有一個岡波打兜山,象一個國王坐在墊子上一樣。
山頂象是一個寶冠,就象這個帽子一樣,其他的樹草很象金色的曼陀羅,對山則似衆寶之聚堆,【周圍】有七個山拱圍,就象大臣匐拜【大王】一般。
在山之頸處,你就可以找到宏法的地方了。
”随即歌道: 我子法師試谛聽,汝欲前往衛地耶? 法師如欲赴衛地,途中有時思飲食。
當汝食欲大動時,應納無漏三昧食, 觀諸鮮味皆幻化,所顯齊融于法身。
有時或思着衣袍,思著上妙衣袍時, 應着拙火暖樂衣,觀察妙衣皆幻化, 所顯齊融于法身。
有時或動思鄉情, 思鄉之情萌動時,應觀外境之法性, 了知鄉園皆幻化,所顯齊融于法身。
有時或思獲财寶,獲财之念萌動時, 應念七種勝法财,了知财物皆幻化, 所顯齊融于法身。
有時或思得伴侶, 思伴之情萌動時,應依本智為友伴, 其他伴侶皆幻化,所顯齊歸于法身。
有時或思上師尊,當汝思慕上師時, 不離頂戴動祈禱,常觀上師住心輪, 二六時中不稍忘,上師亦如夢如幻, 應知一切皆幻化。
東方岡波打山嚴, 其形如王坐皇座,背山似白旗飄揚, 前山累累似寶聚,山頂形如寶王冠, 七山似臣作禮拜,樹草金色曼陀羅, 此山頸處有勝地,法之徒衆當聚彼; 汝應前往利衆生。
子兮!【汝将成就大事業】!弘法利生皆成就! 歌畢後,尊者說道:“我現在為汝取名叫做大金剛持全世普聞比丘。
旋授以灌頂及加持,傳與一切法要。
”岡波巴乃向尊者請傳全部的那諾巴不共口訣,尊者道:“這個寶貴的六法是上師用辛苦的代價換來的。
”*【此句文義,不十分明了,權譯如是。
】*其時有一個女施主名叫俱生度母,她在保管尊者的經書。
她一時害了病,岡波巴為她看病施藥,痊愈後對岡波巴非常感激。
為了使岡波巴了解法訣之深義起見就把尊者的口訣經書【給岡波巴看】,使他能得到【進一步的認識】。
這樣,把一切無上真言乘【的法義】和口訣全部無遺的學畢後,尊者就把一個大朵馬【食子】放在岡波巴的頭上予以空行護法的灌頂,說道:“兒啊!你會對無量衆生作廣大利益的喲!”岡波巴請道其詳,尊者道:“當你最初來這裡的時候就有很清楚的稀奇征兆了。
我夢見和你賽跑,你竟跑到我的前面,表示你對宏法利生的事業将超過于我,又夢見你将一個比帳蓬還大的石頭抛向别處,手擲石時,石頭竟成【無量的】粉未微塵。
你的身體也變成無量微塵使外境之一切怖畏皆告息滅。
”岡波巴向尊者請益一切法要之時,尊者曾評道:“他是最善于請問法要的人了。
”渠凡有所請問,尊者皆善為解答,其他瑜伽行者詢問尊者問題時,尊者對某些人有時不予回答。
尊者曾說:“如果有人問道于我,他最好要學烏巴頓巴一樣。
”(烏巴頓巴就是岡波巴啊。
)*【烏巴頓巴為岡波巴之另一名稱,意為衛地來的法師。
】*尊者将一切法訣全部傳給岡波巴後,就對岡波巴說:“現在你應該到衛地去修行了。
” 岡波巴在密勒尊者前住了十三個月,其時三十二歲,于虎年時【離開尊者】前往衛地。
臨行時尊者為之送行,至一赤楊樹林之地,其地有一溪流和一個小石橋。
尊者說道:“烏巴頓巴!為了尊重緣起的原故,我不想走過河那邊去,讓我們父子二人就在這裡談談吧。
你把背囊放下,就坐在這兒吧。
”尊者就在橋頭上結半跏趺坐。
岡波巴朝尊者之右腳方向頂禮多次,然後把頭放在尊者的蓮跏上,一面流淚一面祈禱。
尊者對這個緣起兆頭顯得十分不高興。
*【此可能表示岡波巴以後永遠見不到尊者,事實上岡波巴亦未能為尊者送終。
】*(因為為什麼咧?他一邊跟尊者在這裡談談話,一邊流淚,這就表示啊,生離死别啊,是吧,這緣起讓他流淚的嘛)于是就送了一個金色的阿惹汝【果子】和一個打火袋,說道:“在我遇到難作善行之時,我是依靠這些口訣而行才能産生覺證的。
兒啊!當你以後在修行上遇到颠簸的情況時,你是需要這些口訣的。
”于是就傳授給他大手印心氣無二的指示口訣。
又對他說道:“你将來一定會成為得究竟成就的大行者的!烏巴頓巴,兒啊!你莫要以自己的家系為傲,斬斷親眷和現世物質的一切束縛,去作一個住山的人吧!把一切法訣都融彙成一體來修持,要常常祈禱你這老父。
莫要和貪瞋癡熾盛的人為侶,因為他們的影子也會污染你的。
還有一種人,他們視一切為仇敵,诋毀他人和佛法,這種人破壞一切,他們心中的怒焰時常象火熾一般。
舉一個例子來說:蛇是既沒有翅膀也沒有腳的,其實蛇是個很弱小的動物,但是人看見蛇馬上就會發生兇惡和恐怖之感,這就是因為它具有大瞋恨心的原故。
自己内心的瞋恨若是太大了,就會自然對外境一切都會看成仇敵的。
又有些人連破石斷木都要貯藏起來,他們說:“老的時候要養老的費用,死的時候要供靈的祭食,沒有錢佛法也修不成。
積聚資糧也需要錢财呀!”因此他們就去放【高】利貸和作其他種種不正當的賺錢行為。
這些人心中的貪欲就象滾水一樣的沸騰不息。
還有一些人說:“現在還未到我修殊勝法的時候,所謂即身成佛者,根本就沒有這麼回事!如果不積集資糧,罪業就不會清淨,不修慈悲就會堕入聲聞乘,輕視【入世的】方便就是流入斷見。
”(你看,很多人說這種話嘛,是不是?)這些人就象是被黑暗所蔭蔽的愚夫一樣。
這幾種人是不可與他們【打交道】共商量的。
如果你和他們談話,他們就會問你的上師是誰?你修的是什麼法?你雖然好好的為他們解說,他們就說:“哪有這種事呢!”【結果是大發瞋心了事!】由于生瞋恨心的原故就會對人和法二者皆加以诋毀,因此,就造成自他皆堕惡趣之因,也就是因為自己而使别人造罪,所以和那些三毒熾盛的人往來是不可以的。
【密典說】:‘聲聞寺中經七日,是為密戒之粗罪。
’就是指這一類的事情來說的。
一般說來,你應該象小鳥般的謹慎和調柔;要守護微細的戒律,少做遊樂。
要忍耐、堅毅,處衆和諧,少打妄想,十分注意清淨;要盡量少說話,心無旁骛的去修持法行。
常常住山,閉關禁語。
依三種清淨法而度時光。
*【此處之三種清淨法不知何指,可能指外、内、密之三種清淨法,或身、口、意三業清淨之法。
】*雖悟自心是佛法仍不舍離金剛上師。
業障煩惱雖能自然清淨仍不舍小善。
雖悟業果本空,亦不作小惡。
雖覺根本、後得二智位無絲毫差别,每日仍不斷四座習禅。
雖知自他平等一味,而不于衆生乃至諸法作一詞毀謗。
”尊者如是叮矚後繼續說道:“兒啊!在兔年馬月十四日的時候,你要回到我這裡來。
”随即歌道: 内生離戲覺受時,莫逐語言及文字, 否則當為八法伴,心離驕慢而安住。
子兮,能識此意耶? 法爾解脫内顯時,莫以哲理辨析之, 否則勤逐無義事,心離妄想而安住。
子兮,亦識此意耶? 證悟自心空性時,莫于一、多作分别, 否則可能堕斷見,心應安住離戲境。
子兮,亦識此意耶? 修觀大手印法時,身語善業
講也沒有蠻多講的呐,以前講得夠多的呐,是吧。
) 見者自觀自心之謂也,若于自心之外尋别物, 如彼武士尋寶惟徒勞,那結比丘善士應知悉!(你看,這個口訣以前也講過的,是吧。
) 修者決定不除沈掉也,修時若以沈掉為過患, 則如白晝燃燈成空費,那結比丘善士應知悉! 行者決定不取亦不舍,行時若取若舍成自縛, 如彼蜜蜂入網難解脫,那結比丘善士應知悉! 守持密乘三昧耶戒者,心常住于空性之謂也, 若于本無可守密戒外,而另尋求可守之戒律, 則如水源頭上再尋頭,徒勞自苦那結應知悉! 果者決定明了自心也,若于無礙果外另尋果。
如彼烏龜跳躍欲上天,那結比丘善士應知悉! 上師應向自心内尋覓,若于心外别求另上師; 則如擯舍自心徒空勞,那結比丘善士應知悉! 一切外境一切所顯現,歸元無不攝返于自心, 那結善士比丘應知悉! 岡波巴聽了此歌,又驚歎又敬畏,此震栗敬慕之情越來越重,在尊者的威光照耀下身心無法繼續負荷,就拿著坐墊跑回自所去了。
他遙向尊者頂禮多次後才安眠就寝。
某一個夜晚岡波巴想道:“既然遇見了這樣的上師寶,我就應該長期住下去,侍候他老人家,把一切口訣都徹底學完,然後去修行,一定要得到最究竟的成就才罷休。
但我的道糧實在太缺少了,如果在此地能找到一個具悲心的施主化一個大緣,那我就不必時常出去乞食,也就可以長期的住下去了。
”(呵呵,你看,岡波巴大師啊,這個時候還是由于這個資糧錢财缺乏,動了這個心想化大緣,是嘛,所以修行啊,還是需要積累一點資糧的,是吧!) 第二天清晨,尊者差賽文惹巴來喚岡波巴說道:“衛地的法師!尊者喚你呢,快到尊者的面前去吧。
”岡波巴來到尊者面前頂禮多次。
尊者微笑的說道:“衛地的法師啊!你如果想一心一意的修道【不骛其他】,你就應該知道,沽售功德和善勤法行是難以并存的,你應該向在家人和出家人雙方【無差别心的】去乞食。
晚間不要在鄉鎮中留宿,要以雀躍樂觀的心情住在岩洞裡。
”(哎呀,我越念心裡越不舒服,啊。
我們咧,就向往着在崖洞裡居住啊,就沒有岡波巴大師那個福報啊,他的師傅勸他住在崖洞裡,是吧。
)岡波巴心忖尊者所說的話實在是對的。
于是就去【流動的】乞食,*【乞食乃一十分辛苦之事,遠不及有固定的廟産或施主支持來得安穩舒适。
但乞食為佛所制定之規範,乃佛教修行人所奉持之生活形式,乞食之益處是能制貪、制執,防止人事糾纏是非,身心較解脫也。
】*(啊,但是這是在藏地和印度能夠實施下去,在漢地做不到啊。
)并向尊者請求傳授拙火*【藏文gTum.Mo舊譯拙火,乃猛烈火的意思,不知為何譯為拙火,雖應改為猛烈火,茲從古不更。
】*(拙火,拙火啊,藏文的原來的意思是猛烈火的意思,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一直翻譯成拙火,啊,張澄基老人就從古,按照以前的古意。
)的口訣,想修持拙火道。
尊者說道:“你對修行很精進,應該可以隻穿布衣就夠了。
”于是就對岡波巴解釋拙火道,傳授他如火熾然之忿怒母修法。
第一天晚上,岡波巴隻穿了一件布衣,坐在山谷之低地中修拙火。
暖樂的覺受自然熾盛。
天明時,不覺睡去,全身覺得尤如【被火】烤薰一般。
岡波巴繼續修觀了七天,暖樂自然熾盛。
第七天的早晨看見五方五佛,就禀告尊者。
尊者說道:“這就象擠壓眼睛,看見兩個月亮一樣,這不過是能持五大氣之征兆而已。
既不是過失,亦說不上是功德。
”雖然尊者說不是功德,但岡波巴自然而然的心生雀躍努力的修待了三個月。
一日清晨忽見三千大千世界象輪盤一樣的轉了起來,岡波巴竟至嘔吐,昏倒在地很長一段時間。
醒後禀告尊者,尊者說道:“這是左右二脈趨入中脈之象,既非功德,亦非過失,隻管繼續修下去。
”(這一節我們以前都講了,啊。
)一天清晨,岡波巴見對面虛空中有許多大悲觀音層疊而上,每一【觀音之】頂上皆有一個月輪。
*【此句與《歌集》中所載文句不同,此處說是“對面虛空中”現此境象,而《歌集》中則隻說是境象{sMan.Wa}而未言“對面虛空”。
此句有Tham.hGag.Nam.hGag字樣亦不知其确義,《歌集》531頁中,我譯成“每一觀音皆坐于一月輪墊之中央”,可能有錯誤。
《歌集》中之“每個頂上皆坐于一月輪墊之中央”,可能有錯誤。
《歌集》中之“每個頂上皆有一月輪”雖可釋為上面之觀音坐于下面觀音頭頂月輪之上,但其着重點在頂間明點增盛,所以有誤譯之可能。
】*以此禀告尊者,尊者說道:“這是頂間大樂輪淨分明點增盛之象,既非功德,亦非過失,繼續修下去。
” 一天傍晚與初更之間,岡波巴看見一切地獄,尤其是黑點地獄更為明顯。
岡波巴以此為惡緣之相,心中執持很緊以至産生猛厲的心風。
以此禀告尊者。
尊者說道:“這是因為修帶太短了的原故,以緻把身脈束縛得太緊,把修帶放長一點就好了。
這是因為上行氣執持【得太緊】的原故,既非功德亦非過失,繼續修下去。
” 又一天,岡波巴看見欲界諸天及六道中諸天【人】極為明晰,上界諸天人以乳汁甘露降注下界諸天人【口中】,諸天人【飲此甘露後】皆呈滿足适意之狀,又見自己之母親口中幹渴極為痛苦之狀,以此禀告尊者。
尊者說道:“諸天降注甘露使得滿足,是表示喉間受用輪之左右二脈之明點增盛的原故。
母觀口渴,是表示中脈下端之口尚未打開之故,現在你應該作這些運動和拳法。
”于是就傳授岡波巴猛厲之【跌、跳、吐】等拳法。
岡波巴依此修持曆時一月,忽覺身體跳動顫抖不已,時時都想大笑和顫抖,不由自主的要叫喊呻吟。
岡波巴忖道:“難到是魔鬼來了嗎?”就禀告尊者,尊者說道:“這是因為心間法輪處明點的原故,應不斷的努力作散布之拳法,既非功德亦非過失。
”自此以後,岡波巴的身體覺得充滿了氣力與安樂,不需要吃太多的食物即能度日不感覺饑餓。
又一日,岡波巴看見虛空中有一雙很大的日月被羅喉所吞,羅喉【之尾】象馬尾一般的細。
*【《歌集》中則說“有兩條分叉的細馬尾”,與此略異。
】*以此禀告尊者。
尊者說:“這是左右二脈之氣趨入中脈之故,既非過失亦非功德。
”【尊者自語道】:“他真是一個大雄鹫啊!是時候了,是時候了!”這樣說了三次。
岡波巴乃勇猛修持,一月之後,看見喜金剛之紅色壇城,忖道:“師傅說是時候了,是時候了,莫非指的是這個麼?”就禀告尊者,尊者道:“這是心間法輪處,由母親所得之紅明點堅固之相,既非過失亦非功德。
現在要勵力而觀。
”*【此處原文之Shugs.Phyun,為勵力及策力之義。
但Shugs亦有順其勢之義。
前者之可能性較大也。
】* 岡波巴繼續精進修觀,一日看見魯兮巴上樂金剛骨骼壇城,以此禀告尊者。
尊者道:“這是臍間變化輪處明點充滿之相,既非過失亦非功德,繼續修下去。
”岡波巴努力修持經十四日,夜間忽覺己身遍滿虛空,從頭頂至腳心全身支分充滿六道一切衆生,大部分的衆生都在吸飲乳汁,有些衆生卻一面唱一面說道:“這是由白獅子處擠出的奶汁。
”又聽見叮當之聲不斷作響卻不知從何而起,象灰塵之狀散及四方。
天明時将修帶散去則一切境象皆行消失,以此禀告尊者。
尊者說:“這是你身體内不可思議之千萬種脈胳内業氣帶動了明點,而這些氣也将要轉變成智慧氣的緣故。
”于是尊者就傳授岡波巴最殊勝之忿怒母口訣。
岡波巴依之而修。
一天,忽覺貢通之谷地全部被濃煙所罩,一片漆黑,連路都看不見了,岡波巴象瞎子一樣匐匍而行摸索到尊者面前。
尊者說道:“一點關系都沒有!你就坐在這裡稍修片刻。
”說着就傳以除遣上半身障礙之口訣。
一會兒岡波巴就覺得眼前清亮象天明了一般。
又,某夜,岡波巴看見自己的身體中一點肉也沒有,隻有許多骨骼被許多脈管纏繞起來,以之禀告尊者,尊者說道:“這是因為修氣太粗猛的原故,要松緩一點才好。
” 岡波巴于黃昏時修本尊觀及誦咒,午夜修上師相應法精勤祈禱,黎明時修命懃氣功,于天明時略睡一短座之時間。
睡中夢見與往昔經驗及習氣毫無關聯之夢兆凡二十四種,醒後自忖:“這些夢兆是好還是壞呢?”這樣不覺生起了一點點妄念,他又想道:“上師尊者就是現前的一切智佛陀,何不去問他老人家呢?”想着連食物也來不及煮就走到尊者面前。
尊者此時正在洞中,以布蓋頭睡覺。
岡波巴頂禮和供曼達後說道:“尊者啊!昨夜我略略睡了一會兒覺,【因此有事要請問您】,請起身吧,聽我禀告。
”尊者說道:“你生起了妄念吧!我今早已有這種感覺了,到底昨夜有什麼事,值得你不安呢?”岡波巴随即對尊者唱了一首叙述夢境的歌: 持禁戒行瑜伽士,身著布衣甚稀有, 莊嚴我頂如意寶,大衆頂戴供贊處, 密勒美譽普世聞。
初聆尊号心雀躍, 東方昴現秋末時,不顧冷暖與饑寒, 效彼常啼之示範,發願朝谒我師尊。
我心堅定立決志,遠途跋涉來朝禮, 途中艱辛難具說。
距此二日有半時, 身瀕死緣棄路旁,唯依極強信願力, 奮力掙紮來朝觀,如彼東方衆香國, 親睹聖法大師然,行抵勝地吉祥山, 親見父師汝尊者。
我心所願得圓滿, 周身雀躍毛孔豎。
我雖無财作供養, 于輪回法極厭離,生死二途皆怖畏, 心棄世間如敝屣,心底深處欲修行。
尊以大悲勾護我,未敢稍忘常記心。
徒兒心中今有疑,尚祈師尊為指示。
昨晚持誦本尊法,夜半祈禱我師尊, 然後精修命懃氣,今晨天甫将明時, 休息暫睡一短座,忽得種種稀奇夢, 似與習氣不相關!我夢頭戴白緞帽, 絲線熊皮鑲帽邊,帽上立有一雄鹫, 住我頭上作莊嚴。
我夢足着一雙靴, 綠色美好甚威嚴,上鑲銅球極燦耀, 銀制扣帶系小環。
我夢身著一衣袍, 白緞剌繡所織成,上鑲寶珠及金線, 紅點斑斑似微笑。
蒙境細布織腰帶, 上繡各種鮮花圖,珠寶飄帶美流蘇, 我夢腰系此麗圍。
小白水獺素毛皮, 未經制作或剪栽,其上惟鑲白銀球, 我夢穿戴于上身。
阿馬贊殿檀木杖, 上鑲雜色之七寶,杖柄金制作網狀, 我夢右手握此杖。
具相金剛嘎巴那, 盛滿金色之甘露。
我夢左手持顱器, 意欲用此作食碗。
我夢雜色二口袋, 内盛白色妙香米,意欲用此作道糧, 右肩挑起二米袋。
我夢野獸羚羊皮, 連頭帶爪無少損,意欲用此為坐墊, 遂将此皮披左肩。
而後我向右方視, 見一金質之隆丘,四圍衆羊吃牧草, 我為牧童佑護之。
随後我向左方視, 見一碧綠大草原,各色花卉競芬芳, 少女多人朝禮我。
中間金色花丘上, 金色花葉極茂盛,花葉中央有蓮花, 蓮花展舒妙墊上,我夢趺坐一菩薩, 菩薩座前有噴泉,泉水四射普潤澤, 菩薩身後有圓光,遍身火焰熾熊熊, 心間日月放光明。
如是稀奇諸夢兆, 是吉是兇不自知,尊乃大師瑜伽士, 能知三世一切法,祈勿隐瞞此夢義, 為我開導細解說。
大師這樣禀過夢兆祈求開示後,尊者說道:“那結法師,我的兒啊。
心中莫要不适,且把你的心識松之又松,寬坦而住!不要陷入妄念和我執的罟網中去了!懷疑的死結讓他自己解開吧。
你應斬斷二執絆結之極微細處;鑽破并粉碎那極細微極堅固的【根本】習氣!莫要東想西想思念太多,應該【松松的】将心置于寬坦不整治的本然上。
我是于幻化身得臻究竟成就的瑜伽士,當然能夠解釋夢兆。
這是因為我已深契夢境之實相體理,并獲得睡夢之究竟自在的原故。
今天我當然要為你解釋适才所說的各種夢兆。
兒啊!老父今天要詳細的為你解說,指示各夢兆之象征意義。
你要專心谛聽,心莫散亂。
”于是尊者就為岡波巴唱了下面這首釋夢歌: 那結豎耳凝神聽,為答汝問歌此曲。
吾兒醫生淨比丘,曾受容嘎上樂法。
中原衛境上方處,曾學嘎當派妙法。
能入善妙三摩地,我嘗歎汝甚稀有! 習氣迷亂之夢境,汝竟意奪似眩迷! 此豈聞思不足耶?抑汝佯作恣态耶? 未讀經律論典耶?了義波羅密多雲: 夢境非真無有實;虛妄飄渺無實義, 能仁世尊如是說,故于虛妄八喻中, 以夢喻幻廣宣說。
【如是基本佛教義,】 汝心豈有不知耶?雖然,今日汝之夢, 确實稀有甚難得!懸記未來之兆也。
我乃成就瑜伽士,于夢得究竟自在, 能示幻夢之含義:汝頭戴一白帽者, ‘見’地超離高下也。
絲線精鑲帽沿者, 深細法性堅固也。
白熊美毛之色者, 諸宗不雜明辨也。
雄鹫住于頂上者, 得大手印勝見也,能見無主體性也。
足着一雙深靴者,由下趨登上乘也。
綠色莊嚴威風看,得證四身佛果也, 二種資糧圓滿也。
銀帶小環爍耀者, 遠離錯謬之行也,不堕放逸嗜欲也, 遵循童真佛子道,行素莊敬威嚴也。
刺繡白緞之衣袍,珠寶串鍊莊嚴者, 身心清淨無過也。
金線鑲邊圍繞者, 心無轉變善良也。
紅點斑斑微笑者, 慈悲能利衆生也。
上好蒙布作腰帶, 三輪系于腰間者,具足三種戒律也。
白色鮮花極美麗,寶珠絲帶裝飾者, 三種學處莊嚴也。
接引諸淨弟子也。
阿馬擅木手杖者,能獲如意上師也。
上鑲七種珠寶者,汝師功德殊勝也。
杖柄鑲有金網者,以耳傳口訣心要, 攝受宿根弟子也。
右手握持手杖者, 行道安樂适意也,往生佛國刹土也。
具相金剛嘎巴那,诠表體性空寂也, 其中滿盛甘露者,覺受大樂之兆也。
顱器金色具光彩,光明朗耀之兆也。
心思以此作食碗,空、樂、光明一味也。
左手持此顱器者,覺受不離之兆也。
雜色美麗口袋者,所顯皆溶入道也, 二袋負于肩上者,方便智慧雙融故, 趨入大乘道法也。
内盛薩魯妙白米, 心思以作道糧者,長壽無障之兆也, 能享三昧妙食也。
左肩獸皮坐墊者, 表示正念無散也。
頭與四爪完整者, 常念勝菩提心故,熟觀四無量心故, 能拔六道衆苦也!意欲以皮作墊者, 廣大悲智二無别,心生如是覺證也。
而後以眼觀右方,見一黃金牧地者, 内外功德增盛也。
地上羊群吃草者, 能以法财及世财,滿衆生願救護也。
欲為牧童看羊者,不舍苦痛無依衆, 大悲作依作救也。
而後眼向左方看, 見一似玉草原者,無漏三昧自在力, 得證大樂智慧也。
各種奇花競豔者, 各種暖相漸增也,種種覺受産生也。
少女多人頂禮者,住于脈與明點中, 【百千無量】空行母,皆能攝受自在也。
中央金花邱垅者,具足三昧證解已, 持戒清淨極莊嚴,諸善比丘如雲聚, 調攝為汝眷屬也。
金色花葉極悅目, 上有蓮花妙座者,慧力能不住生死, 如蓮不為污泥染,遠離輪回諸過也。
見一菩薩趺坐者,大悲不住寂滅故, 如彼童真之菩薩,為衆有情作慈母, 雙現化身無有量,廣作利生事業也。
面前泉水四噴者,普灑妙法甘霖也。
身後圓光照明者,白淨西藏之兆也。
全身光焰熊熊者,暖樂拙火之智慧, 消融妄念寒冰也。
心中日月放光者, 不來不去之光明,常住其中之兆也。
此夢不惡甚吉祥!為汝授記未來也。
當弘善法之兆也!子兮,應知一切夢, 若執著之成障礙,知為幻化轉為道。
若未究竟通連夢,何龍無謬解斷之? 似惡實善之夢相,若不了之說為惡, 惟于夢相究竟已,能解似惡實善兆。
複次我兒善男子,無論過失與功德, 皆莫執著或重視,應如是住安汝心! 尊者繼續說道:“那結法師,我的兒啊!今天你所說的各種夢相,都是授記将來你的心中必能【圓滿】生起正法的象征,我以決定的信心和知識現已詳細的對你解說,切莫忘記!我所說的是真是假,以後你可以自己審核。
有一天,當你發現我所說的完全應驗了,你就會對我生起特别的、與現在不同的深切信心!那時你也會對無整治的心體有進一步的殊勝證悟!你今生今世必定能解脫生死。
再者,你若要做一個純正的修行者,就決定不可對夢兆的象征起任何執著,否則就會為魔所乘。
你應該遵依上師的訓示和自己決定意志去做,不要輕易為别人的話所左右,否則就會形成心意不堅和意志動搖的習性。
對你身旁的道友們,莫要觀察他們的過失;自己莫生惡念,也莫要東想西想。
因為自己究竟不能透曉他人的心性,所以【觀察他人的過失】終會成為自己堕落的親因!(就是一切善惡相,你看不到别人的發心,啊,就是你有神通也好,沒有神通也好,都不要觀察别人。
因為你就是有神通,也隻能看到事相,而不能看到别人的發心。
)再說,我們現在的這個生命境界就是一個生死中陰的幻相,一場大夢而已。
【至于夢境之形成】,乃日間【心識】之習氣活動,到了夜間睡眠之時,意識投射出混亂的境象而已。
此即睡眠中有幻化無實的原故。
因為串習的習氣深厚達到了極處,此習氣的活動力量,形成為‘業’;‘業’又有善有惡,所以才形成我們這個形形色色的世間中有;【其間的衆生】才有受苦受樂的種種感受。
這就是夢中之大夢,幻化中之大幻化和中有内之大中有,若能以【現世之種種為緣】,依之為道則能清淨夢境和幻化得究竟之力用自在,*【此句與《歌集》中所載不同,《歌集》所載似更貼切。
】*因此你應該努力修持之。
” 于是岡波巴繼續修持了一個月,起初他看見藥師七佛,每天隻需要一次呼吸就夠了。
氣放出後就自然消失,下午持氣之時看見廣大之報身佛淨土,心不覺略有散亂,俟出氣時已經是夜晚了。
當天晚上恐怕驚擾尊者所以沒有去禀告,隻是供了曼達和作了祈禱。
次日,将黎明時的一座,見一千零二尊佛,*【《歌集》中作一千零一尊,此處則作一千零二尊。
】*其中以釋迦牟尼為主尊。
天明後到尊者面前頂禮,尚未來得及禀告,尊者就說道:“你現在已經見到報身和化身佛的本尊象了,但法身佛以後才能見到,你現在應該到衛地去修持。
以前你在修行上所遭到的困難我已經為你解除,以後還會有神通的魔障,當這個魔障發生時,天子之魔會來侵擾你,所以你應該【在各方面】極端的守秘密。
一般說來,一切功德都應該守秘,這是十分緊要的。
再者,銳根利器之人,因地上就具足大力,魔不能侵。
你是屬于上根利器的人,【所以邪魔是不能擾亂你的】。
密宗之法必需守秘才能成就。
所以你要守秘的去修行,因為你必定能夠利益衆生所以應該聚衆宏法。
”岡波巴問道:“我什麼時候才可以聚衆宏法呢?”密勒日巴道:“當你見到心之體性堅固不動搖時就可以宏法了。
那時你對心性之證悟會比現在大不相同!當你心生【如是超特之證悟】時,你就會對我這老頭子生起與佛陀無二無别的決定認識,極為堅固不可動搖:同時你也會見到離修整之心性,生起善妙之證悟,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宏法了。
還有,你應該試試看能否将氣【自在的】運入指尖,如能夠你就可以解脫氣分之障礙了!”于是,當天夜晚,岡波巴就在一個石闆上面,用許多灰沙砌成一個大土堆,以手指指向士堆運氣催之,土堆成碎末般四處飛散。
*【《歌集》作“經過半日後灰塵四散”,但此處則無“經過半日”字樣,似乎立時即灰塵四散。
“半日”nan.Phyeds,亦可作午夜時分midnight,餘英譯《歌集》本即譯作至午夜時,中譯“過了半日”有誤。
應該是午夜時分,按理氣脈通後亦不必等半日才能發生作用也,此一重要錯誤特向讀者緻歉。
】*(确實這樣的,運氣,當下就能見到效果,是不是?運氣離開手指尖,啊,到達指尖出去的時候,就應該馬上能看到效果啊。
)次晨至上師前禀明經過,問道:“這是不是氣脈已得自在的象征?”尊者說道:“這隻是氣脈能得調柔之相,說不上是氣脈已得自在。
(你看看,能運到指尖,外面的土堆都不算調柔自在。
)你現在已經不必和我住在一起了,可以到别處去了,你以後必定能得到轉變化身和神通之自在,并獲得世間及殊勝二種成就。
在此處的東方有一個岡波打兜山,象一個國王坐在墊子上一樣。
山頂象是一個寶冠,就象這個帽子一樣,其他的樹草很象金色的曼陀羅,對山則似衆寶之聚堆,【周圍】有七個山拱圍,就象大臣匐拜【大王】一般。
在山之頸處,你就可以找到宏法的地方了。
”随即歌道: 我子法師試谛聽,汝欲前往衛地耶? 法師如欲赴衛地,途中有時思飲食。
當汝食欲大動時,應納無漏三昧食, 觀諸鮮味皆幻化,所顯齊融于法身。
有時或思着衣袍,思著上妙衣袍時, 應着拙火暖樂衣,觀察妙衣皆幻化, 所顯齊融于法身。
有時或動思鄉情, 思鄉之情萌動時,應觀外境之法性, 了知鄉園皆幻化,所顯齊融于法身。
有時或思獲财寶,獲财之念萌動時, 應念七種勝法财,了知财物皆幻化, 所顯齊融于法身。
有時或思得伴侶, 思伴之情萌動時,應依本智為友伴, 其他伴侶皆幻化,所顯齊歸于法身。
有時或思上師尊,當汝思慕上師時, 不離頂戴動祈禱,常觀上師住心輪, 二六時中不稍忘,上師亦如夢如幻, 應知一切皆幻化。
東方岡波打山嚴, 其形如王坐皇座,背山似白旗飄揚, 前山累累似寶聚,山頂形如寶王冠, 七山似臣作禮拜,樹草金色曼陀羅, 此山頸處有勝地,法之徒衆當聚彼; 汝應前往利衆生。
子兮!【汝将成就大事業】!弘法利生皆成就! 歌畢後,尊者說道:“我現在為汝取名叫做大金剛持全世普聞比丘。
旋授以灌頂及加持,傳與一切法要。
”岡波巴乃向尊者請傳全部的那諾巴不共口訣,尊者道:“這個寶貴的六法是上師用辛苦的代價換來的。
”*【此句文義,不十分明了,權譯如是。
】*其時有一個女施主名叫俱生度母,她在保管尊者的經書。
她一時害了病,岡波巴為她看病施藥,痊愈後對岡波巴非常感激。
為了使岡波巴了解法訣之深義起見就把尊者的口訣經書【給岡波巴看】,使他能得到【進一步的認識】。
這樣,把一切無上真言乘【的法義】和口訣全部無遺的學畢後,尊者就把一個大朵馬【食子】放在岡波巴的頭上予以空行護法的灌頂,說道:“兒啊!你會對無量衆生作廣大利益的喲!”岡波巴請道其詳,尊者道:“當你最初來這裡的時候就有很清楚的稀奇征兆了。
我夢見和你賽跑,你竟跑到我的前面,表示你對宏法利生的事業将超過于我,又夢見你将一個比帳蓬還大的石頭抛向别處,手擲石時,石頭竟成【無量的】粉未微塵。
你的身體也變成無量微塵使外境之一切怖畏皆告息滅。
”岡波巴向尊者請益一切法要之時,尊者曾評道:“他是最善于請問法要的人了。
”渠凡有所請問,尊者皆善為解答,其他瑜伽行者詢問尊者問題時,尊者對某些人有時不予回答。
尊者曾說:“如果有人問道于我,他最好要學烏巴頓巴一樣。
”(烏巴頓巴就是岡波巴啊。
)*【烏巴頓巴為岡波巴之另一名稱,意為衛地來的法師。
】*尊者将一切法訣全部傳給岡波巴後,就對岡波巴說:“現在你應該到衛地去修行了。
” 岡波巴在密勒尊者前住了十三個月,其時三十二歲,于虎年時【離開尊者】前往衛地。
臨行時尊者為之送行,至一赤楊樹林之地,其地有一溪流和一個小石橋。
尊者說道:“烏巴頓巴!為了尊重緣起的原故,我不想走過河那邊去,讓我們父子二人就在這裡談談吧。
你把背囊放下,就坐在這兒吧。
”尊者就在橋頭上結半跏趺坐。
岡波巴朝尊者之右腳方向頂禮多次,然後把頭放在尊者的蓮跏上,一面流淚一面祈禱。
尊者對這個緣起兆頭顯得十分不高興。
*【此可能表示岡波巴以後永遠見不到尊者,事實上岡波巴亦未能為尊者送終。
】*(因為為什麼咧?他一邊跟尊者在這裡談談話,一邊流淚,這就表示啊,生離死别啊,是吧,這緣起讓他流淚的嘛)于是就送了一個金色的阿惹汝【果子】和一個打火袋,說道:“在我遇到難作善行之時,我是依靠這些口訣而行才能産生覺證的。
兒啊!當你以後在修行上遇到颠簸的情況時,你是需要這些口訣的。
”于是就傳授給他大手印心氣無二的指示口訣。
又對他說道:“你将來一定會成為得究竟成就的大行者的!烏巴頓巴,兒啊!你莫要以自己的家系為傲,斬斷親眷和現世物質的一切束縛,去作一個住山的人吧!把一切法訣都融彙成一體來修持,要常常祈禱你這老父。
莫要和貪瞋癡熾盛的人為侶,因為他們的影子也會污染你的。
還有一種人,他們視一切為仇敵,诋毀他人和佛法,這種人破壞一切,他們心中的怒焰時常象火熾一般。
舉一個例子來說:蛇是既沒有翅膀也沒有腳的,其實蛇是個很弱小的動物,但是人看見蛇馬上就會發生兇惡和恐怖之感,這就是因為它具有大瞋恨心的原故。
自己内心的瞋恨若是太大了,就會自然對外境一切都會看成仇敵的。
又有些人連破石斷木都要貯藏起來,他們說:“老的時候要養老的費用,死的時候要供靈的祭食,沒有錢佛法也修不成。
積聚資糧也需要錢财呀!”因此他們就去放【高】利貸和作其他種種不正當的賺錢行為。
這些人心中的貪欲就象滾水一樣的沸騰不息。
還有一些人說:“現在還未到我修殊勝法的時候,所謂即身成佛者,根本就沒有這麼回事!如果不積集資糧,罪業就不會清淨,不修慈悲就會堕入聲聞乘,輕視【入世的】方便就是流入斷見。
”(你看,很多人說這種話嘛,是不是?)這些人就象是被黑暗所蔭蔽的愚夫一樣。
這幾種人是不可與他們【打交道】共商量的。
如果你和他們談話,他們就會問你的上師是誰?你修的是什麼法?你雖然好好的為他們解說,他們就說:“哪有這種事呢!”【結果是大發瞋心了事!】由于生瞋恨心的原故就會對人和法二者皆加以诋毀,因此,就造成自他皆堕惡趣之因,也就是因為自己而使别人造罪,所以和那些三毒熾盛的人往來是不可以的。
【密典說】:‘聲聞寺中經七日,是為密戒之粗罪。
’就是指這一類的事情來說的。
一般說來,你應該象小鳥般的謹慎和調柔;要守護微細的戒律,少做遊樂。
要忍耐、堅毅,處衆和諧,少打妄想,十分注意清淨;要盡量少說話,心無旁骛的去修持法行。
常常住山,閉關禁語。
依三種清淨法而度時光。
*【此處之三種清淨法不知何指,可能指外、内、密之三種清淨法,或身、口、意三業清淨之法。
】*雖悟自心是佛法仍不舍離金剛上師。
業障煩惱雖能自然清淨仍不舍小善。
雖悟業果本空,亦不作小惡。
雖覺根本、後得二智位無絲毫差别,每日仍不斷四座習禅。
雖知自他平等一味,而不于衆生乃至諸法作一詞毀謗。
”尊者如是叮矚後繼續說道:“兒啊!在兔年馬月十四日的時候,你要回到我這裡來。
”随即歌道: 内生離戲覺受時,莫逐語言及文字, 否則當為八法伴,心離驕慢而安住。
子兮,能識此意耶? 法爾解脫内顯時,莫以哲理辨析之, 否則勤逐無義事,心離妄想而安住。
子兮,亦識此意耶? 證悟自心空性時,莫于一、多作分别, 否則可能堕斷見,心應安住離戲境。
子兮,亦識此意耶? 修觀大手印法時,身語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