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疏談義第三

關燈
發心即到。

     難意。

    凡發心修行之軌則。

    顯密通滿之義相候。

    而若不須修行者。

    不可到所到之處事。

    不及異論候。

    依之菩提心論上舉名官财寶之二譬喻畢。

    釋成發菩提心修菩提行意。

    一切行者可須修行旨明鏡故。

    旁疑難難止候。

     答意。

    凡衆生根機萬差故。

    一類頓大之機遇此教時。

    可即開悟義勿論候。

    是以智度論雲于發意頃便至所詣。

    高祖釋判發心即到上。

    今文分明故。

    旁如答成候。

     假令發心修行之軌則顯密。

    通滿之義相故難端聞候共。

    約大途之義相。

    雖如是言。

    非遮有一類機候。

    次菩提心論文。

    約通途義門釋故無子細候。

     會一義意。

    衆生根機萬差故被成立候共。

    須修行中頓漸不同故。

    無不足候。

    次智論文并當段釋。

    顯三密頓成旨得意無妨候。

    但至宗家釋者。

    古來對句成料簡。

    良有以樣覺候。

     至者。

    可有發心以後更不須修行成佛一類欤否之所論候。

     菩提心體。

     難意。

    凡疏家釋第一金剛。

    雲即是菩提心體。

    菩提心言既不簡本有修生上。

    不可局本有事。

    不及異求候。

    依之先德秘釋。

    以初五種金剛配屬五轉時。

    第一金剛為發心轉而配開佛知見。

    第二金剛為修行轉故。

    第一金剛通本有修生事明鏡上。

    開佛知見菩提心論釋雙開菩提心。

    雙字起盡開本有修生二種菩提心義見條。

    旁疑殆難散候。

     答意。

    凡自宗本覺門宗旨故。

    以安住本有菩提心。

    可定發心位條。

    第一金剛局本有義勿論候。

    是以五相成身初通達心是本有菩提心故。

    觀輕霧中月輪。

    第二修菩提心即修生菩提心故。

    以明朗月輪為所觀條。

    第一金剛當最初發心上。

    可本有菩提心事。

    旁如答成候。

     假令菩提心言通本有修生故難端聞候共。

    今雲菩提心體。

    體言局本有。

    起盡分明候。

    次就先德秘釋難勢來候共。

    五轉門時第一轉約本有菩提心。

    第二轉屬修生菩提心故。

    東阿行亦因釋。

    被顯此意候。

    但至雙開菩提心雙字起盡者。

    約金胎兩部得意故無子細候。

     會一義意。

    自宗本覺門宗旨故。

    最初發心可局本有被成立候共。

    今金剛名虛空無垢。

    與處處雲得此虛空無垢菩提心文義全同故。

    卻雲局初地修生。

    局本有雲間敷候。

     次儀軌文本有修生二種菩提心開觀前故。

    二種各别存置候。

     至者。

    第一虛空無垢執金剛。

    可通本有修生欤否之所論候。

     闡提定性。

     難意。

    凡定性回心法華誠說。

    闡提成佛涅槃金言故。

    顯教一乘盛談其義上。

    非一家不共談事。

    不及異論候。

    依之人師或雲二乘作佛唯在法華。

    或述闡提有心猶可作佛故。

    旁疑霧難散候。

     答意。

    凡按釋相。

    上标謂持秘密神通之力。

    下結不共一切摩诃那羅延力故。

    秘密不共義勿論候。

    是以大師解今文。

    舉華嚴法華等不共之義畢。

    述不共義重重非一。

    此中不共義密不共顯之義條。

    旁如答成候。

     假令以定性闡提救療義顯乘盛談之旨。

    重重難端聞候共。

    宗家以方經丸藥喻。

    顯顯密差異故。

    不及苦勞候。

     會一義意。

    以當段文被成立候共。

    約秘密救療故無子細候。

    次證宗家釋。

    既判緻遲速之異故。

    許自分救療義明鏡上。

    敢成依憑間敷候。

     至者。

    救療定性闡提事。

    可自宗不共談欤否之所論候。

     一門普門。

     難意。

    凡一門普門因行既各别故。

    得果不可同事。

    不及異求候。

    依之疏中釋行者精勤不久成此仙身更轉方便即成毗盧遮那佛身之更轉方便言。

    一門果上重可修普門行道理分明條。

    疑難更不止處候。

     答意。

    凡按一門諸尊候。

    若少分未等(一)。

    法未滿即不名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