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六)他化自在天。
複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能作如是布施,獲福無量。
更能回向,不問多少,畢竟成佛,何況帝釋梵轉輪之報。
是故地藏,普勸衆生當如是學。
佛又對著地藏菩薩繼續說:‘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大臣乃至婆羅門等,如果能依前面所說,布施給老病及生産婦女等,及需要幫助的人,則能夠獲得無量福報。
如果你不但能布施,而且更能将布施功德,回向給法界衆生,不管你的布施是多是少,都能畢竟成就佛道。
更何況隻是轉輪王或帝釋天主或大梵天主之報呢,所以啊地藏!要普遍的去勸化衆生,要懂得将自己所布施的功德,不管多少都要回向法界!這樣的話終究都可以成佛的。
’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種少善根,毛發沙塵等許,所受福利,不可為喻。
前面數段經文,都是對著上等社會的國王、大臣、大長者、大刹利、大婆羅門等,叫他們發心對貧窮下賤的人給予布施,或是對塔寺的經像來修補供養,或對老病及生産婦女,布施飲食醫藥卧具,使他們獲得安樂,這樣就可獲得無量無邊的福報!還普勸他們要将布施功德回向法界,不但福報大增,将來畢竟成佛。
現在則是對著普通的善男女說的,佛又對著地藏菩薩說,未來世中假如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在佛法當中,種下一些很少的善根因緣,少到如毛發或一沙一塵這麼細微,而所受的功德利益卻大到難以譬喻。
為什麼在佛法中種少善根能獲大福呢?例如以一杯水倒入大海,這一杯水固然不多,但倒入大海之中則與大海之水不分,佛的功德福田,大到無量無邊勝于大海,所以我們在佛法中的三寶去做一些善根!再把它回向法界,就像在佛的功德福田中一樣的不可思議!縱使種得很少,但将來都要成佛的。
故涅槃經雲:‘若于佛法僧,供養一香燈,乃至獻一華,生不動佛國。
’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薩形像、辟支佛形像、轉輪王形像,布施供養得無量福,常在人天受勝妙樂。
若能回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為喻。
世尊又繼續為地藏菩薩說:‘未來世中,假如有善男子或善女人,遇到佛的形像,或遇見菩薩的形像,或是辟支佛緣覺的形像,甚至于是轉輪王的形像。
一般寺廟都是供的羅漢像,這輪輪王像跟護法神的像是相同的,一般寺裡都不供天帝像和轉輪王像了,因為寺裡都有護法韋馭菩薩和伽藍菩薩了,你隻要能布施供養,茶水燈塗果樂香花等種種任何供養,都能獲得無量無邊的福報。
常常在人天道中,享受殊勝微妙無比的快樂。
但是假如你能将此布施功德回向法界,就是‘回向法性’,布施供養佛菩薩是事相,你把他回向到理性上,不著事相的回事向理,這叫回向法界,則你這個福利就大到無法比喻了。
’因為你無論布施大或小但能回向法界,都是畢竟成佛,若不求名聞财利力勢,但為學佛道弘大慈悲心,度衆生老病死苦,是名清淨法施。
若不爾者為市易法。
複次菩薩知諸法實相,如涅槃不盡,福德入諸法實相故而亦不盡。
故福利不可為喻。
所謂布施供養是屬于财施,回向法界屬于法施,所以功德越大。
财施能滅貪病,法施能除三毒。
财施但感人天果報,法施通感三乘聖果。
這個‘回向法界’就是地藏經的經眼,太重要了。
這第十品的較量布施功德緣品,幾乎每一段都會勸導衆生要回向法界。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經典,或聽聞一偈一句,發殷重心,贊歎恭敬,布施供養。
是人獲大果報,無量無邊。
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為喻。
世尊再次為地藏菩薩說一段:‘勸導未來世的善男子或善女人,(其實正是勸導我們能夠聽經聞法的人),現在講地藏經就是大乘經典,你聽了一部地藏經功德很大,甚至于你隻要聽聞一句或一個偈頌也好,發起殷勤鄭重的心,贊歎大乘經典,是度人到彼岸成就佛道的舟航,就是因為你懂得經裡的道理,才會更加恭敬這大乘經典!因為能令衆生離苦得樂,所以你才會贊歎啊,因為你贊歎恭敬,所以你就布施種種香花燈塗果樂來供養經典,這個善男女就能獲得無量無邊的大果報。
這是指獲得人天殊勝美妙的快樂,但若能将此功德,都把他回向法界,則這個福報更大,大到能令這善男女成就佛道。
’因為這大乘經典的道理是與法界契合的,是遍法界,而我們的心也是遍法界的,以這個殷重誠懇的心,來跟那個遍法界的真如實相相應,所以所得的福報自然是無量無邊了。
相反的如果你以輕浮的心,妄想紛飛的心來聽經,則這個福報就很有限了。
所謂大乘經典,就是佛對大根機衆生所說的六度萬行之教法,如華嚴般若,方等諸經等。
普賢觀經雲:‘若有晝夜六時禮十方佛,誦大乘經,思第一義甚深空法,一彈指頃除滅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
’ 複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經典。
新者布施供養,瞻禮贊歎,恭敬合掌。
若遇故者,或毀壞者,修補營理,或獨發心,或勸多人同共發心。
如是等輩,三十生中常為諸小國王,檀越之人,常為輪王,還以善法教化諸小國王。
世尊再為地藏菩薩繼續說:‘若是未來世中有善男子或善女人,遇到佛塔寺宇,或者是大乘經典,如果是要造新的佛塔,或是新的寺宇,或要印新的經典,那我們就必須布施,使他趕快造印完成,造印好了就恭敬供養,一瞻一禮頂禮贊歎,恭敬是心裡邊恭敬,合掌是表示心裡的恭敬。
假如是遇到舊的佛塔、佛寺、或舊的大乘經典,已經損壞了破了,那你就趕快修補整理,或者重新刊印流通,是
複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能作如是布施,獲福無量。
更能回向,不問多少,畢竟成佛,何況帝釋梵轉輪之報。
是故地藏,普勸衆生當如是學。
佛又對著地藏菩薩繼續說:‘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大臣乃至婆羅門等,如果能依前面所說,布施給老病及生産婦女等,及需要幫助的人,則能夠獲得無量福報。
如果你不但能布施,而且更能将布施功德,回向給法界衆生,不管你的布施是多是少,都能畢竟成就佛道。
更何況隻是轉輪王或帝釋天主或大梵天主之報呢,所以啊地藏!要普遍的去勸化衆生,要懂得将自己所布施的功德,不管多少都要回向法界!這樣的話終究都可以成佛的。
’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種少善根,毛發沙塵等許,所受福利,不可為喻。
前面數段經文,都是對著上等社會的國王、大臣、大長者、大刹利、大婆羅門等,叫他們發心對貧窮下賤的人給予布施,或是對塔寺的經像來修補供養,或對老病及生産婦女,布施飲食醫藥卧具,使他們獲得安樂,這樣就可獲得無量無邊的福報!還普勸他們要将布施功德回向法界,不但福報大增,将來畢竟成佛。
現在則是對著普通的善男女說的,佛又對著地藏菩薩說,未來世中假如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在佛法當中,種下一些很少的善根因緣,少到如毛發或一沙一塵這麼細微,而所受的功德利益卻大到難以譬喻。
為什麼在佛法中種少善根能獲大福呢?例如以一杯水倒入大海,這一杯水固然不多,但倒入大海之中則與大海之水不分,佛的功德福田,大到無量無邊勝于大海,所以我們在佛法中的三寶去做一些善根!再把它回向法界,就像在佛的功德福田中一樣的不可思議!縱使種得很少,但将來都要成佛的。
故涅槃經雲:‘若于佛法僧,供養一香燈,乃至獻一華,生不動佛國。
’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薩形像、辟支佛形像、轉輪王形像,布施供養得無量福,常在人天受勝妙樂。
若能回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為喻。
世尊又繼續為地藏菩薩說:‘未來世中,假如有善男子或善女人,遇到佛的形像,或遇見菩薩的形像,或是辟支佛緣覺的形像,甚至于是轉輪王的形像。
一般寺廟都是供的羅漢像,這輪輪王像跟護法神的像是相同的,一般寺裡都不供天帝像和轉輪王像了,因為寺裡都有護法韋馭菩薩和伽藍菩薩了,你隻要能布施供養,茶水燈塗果樂香花等種種任何供養,都能獲得無量無邊的福報。
常常在人天道中,享受殊勝微妙無比的快樂。
但是假如你能将此布施功德回向法界,就是‘回向法性’,布施供養佛菩薩是事相,你把他回向到理性上,不著事相的回事向理,這叫回向法界,則你這個福利就大到無法比喻了。
’因為你無論布施大或小但能回向法界,都是畢竟成佛,若不求名聞财利力勢,但為學佛道弘大慈悲心,度衆生老病死苦,是名清淨法施。
若不爾者為市易法。
複次菩薩知諸法實相,如涅槃不盡,福德入諸法實相故而亦不盡。
故福利不可為喻。
所謂布施供養是屬于财施,回向法界屬于法施,所以功德越大。
财施能滅貪病,法施能除三毒。
财施但感人天果報,法施通感三乘聖果。
這個‘回向法界’就是地藏經的經眼,太重要了。
這第十品的較量布施功德緣品,幾乎每一段都會勸導衆生要回向法界。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經典,或聽聞一偈一句,發殷重心,贊歎恭敬,布施供養。
是人獲大果報,無量無邊。
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為喻。
世尊再次為地藏菩薩說一段:‘勸導未來世的善男子或善女人,(其實正是勸導我們能夠聽經聞法的人),現在講地藏經就是大乘經典,你聽了一部地藏經功德很大,甚至于你隻要聽聞一句或一個偈頌也好,發起殷勤鄭重的心,贊歎大乘經典,是度人到彼岸成就佛道的舟航,就是因為你懂得經裡的道理,才會更加恭敬這大乘經典!因為能令衆生離苦得樂,所以你才會贊歎啊,因為你贊歎恭敬,所以你就布施種種香花燈塗果樂來供養經典,這個善男女就能獲得無量無邊的大果報。
這是指獲得人天殊勝美妙的快樂,但若能将此功德,都把他回向法界,則這個福報更大,大到能令這善男女成就佛道。
’因為這大乘經典的道理是與法界契合的,是遍法界,而我們的心也是遍法界的,以這個殷重誠懇的心,來跟那個遍法界的真如實相相應,所以所得的福報自然是無量無邊了。
相反的如果你以輕浮的心,妄想紛飛的心來聽經,則這個福報就很有限了。
所謂大乘經典,就是佛對大根機衆生所說的六度萬行之教法,如華嚴般若,方等諸經等。
普賢觀經雲:‘若有晝夜六時禮十方佛,誦大乘經,思第一義甚深空法,一彈指頃除滅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
’ 複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經典。
新者布施供養,瞻禮贊歎,恭敬合掌。
若遇故者,或毀壞者,修補營理,或獨發心,或勸多人同共發心。
如是等輩,三十生中常為諸小國王,檀越之人,常為輪王,還以善法教化諸小國王。
世尊再為地藏菩薩繼續說:‘若是未來世中有善男子或善女人,遇到佛塔寺宇,或者是大乘經典,如果是要造新的佛塔,或是新的寺宇,或要印新的經典,那我們就必須布施,使他趕快造印完成,造印好了就恭敬供養,一瞻一禮頂禮贊歎,恭敬是心裡邊恭敬,合掌是表示心裡的恭敬。
假如是遇到舊的佛塔、佛寺、或舊的大乘經典,已經損壞了破了,那你就趕快修補整理,或者重新刊印流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