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
但是假如你能将此布施修造佛像,乃至聲聞辟支佛像的功德福利,回施給法界所有衆生,于是這些大國王及貴族人等,因此回向法性理體,本來隻有三劫為帝釋身,因這一回向法界,一下子變成十劫當大梵天主的果報。
諸位在這裡要特别注意:你除了會布施,還得要會回向,就是要注意‘回向法界’這四個字。
前面有講過地藏經有兩個經眼:一個是‘業力甚大’大到不可思議:‘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
’在事相上發明業力。
這一品經文的經眼就是‘回向法界’,就是回向法性,法性就是理體,就是真理的實體,要回向真理而不著相。
前面業力是事相,這裡回向法界是理性,合起來就是理事無礙,理事圓融,所以地藏經并非你所認為是淺顯的經,凡是能回向法界就是最深的義理。
佛經上說回向有三種:‘回者轉也,向者趣也。
回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趣向三處,故名回向,三處者:一者菩提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而趣向于佛果菩提所謂回因向果也;二者衆生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而施于一切之衆生,所謂回自向他也;三者實際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趣求真如實際,所謂回事向理也。
’第一種是我自己所修功德一定要回向佛果菩提,我不求人天福報,也不求二乘小果。
第二種衆生回向就是把我的功德施給一切衆生,我不求自己的福報。
第三種實際回向,就是把功德回向趣求真如實際,就是真如之理,所謂回事向理,你所修的功德就是屬于實相,你不著實相回到真如實際理地上,或理性上。
‘法界’在佛經上有三種解釋:一者界限義,一個界兩個界等十法界等就是界限;二者因義,法界是諸法之因。
;三者法界就是法性,這裡就依法性解,所以回向法界者,就是回向一切諸法的本性。
一切諸法就是真如理性,回向真如法界。
金剛經裡講‘無住行施’。
住就是執著。
‘就是不要執著去行布施。
’内不著能施之我,外不著受施之人,中不著所施之物,所謂‘三輪體空’,即是回事向理也。
這布施是個妙法、是個成佛之最大功夫,能度你的煩惱,了脫你的生死,他是總攝六度法門,你一執著我是布施之人,則别人不如我,慢心一起,不但度不了煩惱,更增加根本煩惱。
你若執著受施之人,則不能平等布施,親者布施,疏者仇者則不布施,是起分别心冤親不平等。
要是執著所施之物呢?則著财物之相,是你所喜愛,則不肯舍,好的貴的不肯舍,所以也不能執著所施之物。
這三項就叫‘三輪體空’。
所以能以三輪體空的心來布施,則同樣是一件布施行為,卻因你能将功德回向法界,所得果報亦是種種不同。
而且是千差萬别。
複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先佛塔廟,或至經像,毀壞破落,乃能發心修補。
是國王等,或自營辦,或勸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結緣。
是國王等,百千生中常為轉輪王身。
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
繼續說吧地藏:‘假如未來世有諸國王宰輔大臣等,或大婆羅門等,如果遇到過去佛菩薩的塔寺,聖像或是經卷,有損壞破落的,你能發個心把他修補好,補得莊嚴好看,那些國王大臣乃至婆羅門等是自己營辦也好,或者能勸他人更好,乃至勸百千人等共同布施共結法緣佛緣,如是這國王等人百生千生可以轉生為轉輪聖王。
其他與國王等共同發心布施結緣修補者,則百千生中常轉生為小國國王。
我們佛教常說結緣結緣,其典故就是出在這一段經文裡頭!并不是國王自己的力量辦不到,而是要跟大家結善緣!他發大心引著大家普造功德。
正法念處經雲:‘若有衆生,識于福田,見有佛塔風雨所壞,若僧房舍,以福德心塗饬治補,複教他人令治故塔。
命終生白身天,其身鮮白,入珊瑚林與諸天女五欲自娛,業盡還退。
若生人中,其身鮮白。
’ 更能于塔廟前,發回向心。
如是國王乃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無量無邊。
如果将這塔寺修補好了,就向著塔廟前将此功德一一回向法界真如理體,這樣一來這國王等以及同發心布施的這許多人,便都可以成就佛道了,因為修補塔寺的功德回向法界,這種功德果報實在是無量無邊啊!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見諸老病及生産婦女,若一念間,具大慈心,布施醫藥飲食卧具,使令安樂。
如是福利最不思議,一百劫中常為淨居天主,二百劫中常為六欲天主,畢竟成佛,永不堕惡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聞苦聲。
接著繼續說吧地藏:‘未來世中假如這些國王大臣乃至婆羅門等,遇見年老的人或是病人或是生産的婦女。
若能在一念之間發起大慈悲心,布施給他們飲食醫藥卧具,使他們能獲得安穩快樂。
這樣的布施所獲功德福利最是不可思議,一百劫中常做淨居天的天主。
二百劫中常做六欲天天主,甚至于到最後畢竟成佛,永遠不會堕到惡道裡去,甚至百生千生連耳朵都聽不到受苦的聲音,更何況自己去受苦呢? 這老病及生産婦女,乃世間苦事,人至老年、頭白齒落,目視昏慌,耳聽不聰,百節疼痛,行步痛苦,坐起呻吟,識神轉滅,便旋即忘,言之流涕,憂悲心惱。
生病之時四大不調,四百四病同時俱作,氣力虛竭,口燥唇焦,頭疼欲裂,百骨關節苦痛猶被拔楚。
生産婦女,身懷重孕支節酸疼猶如刀解,欲産之時受大劇苦。
如能一念慈心施予飲食醫藥卧具,就能感得無量果報乃至成佛。
‘淨居天’即是色界第四禅以外的五淨居天,為證不還果的聖者所居住的地方。
‘六欲天’是欲界的六重天,(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樂變化天(
但是假如你能将此布施修造佛像,乃至聲聞辟支佛像的功德福利,回施給法界所有衆生,于是這些大國王及貴族人等,因此回向法性理體,本來隻有三劫為帝釋身,因這一回向法界,一下子變成十劫當大梵天主的果報。
諸位在這裡要特别注意:你除了會布施,還得要會回向,就是要注意‘回向法界’這四個字。
前面有講過地藏經有兩個經眼:一個是‘業力甚大’大到不可思議:‘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
’在事相上發明業力。
這一品經文的經眼就是‘回向法界’,就是回向法性,法性就是理體,就是真理的實體,要回向真理而不著相。
前面業力是事相,這裡回向法界是理性,合起來就是理事無礙,理事圓融,所以地藏經并非你所認為是淺顯的經,凡是能回向法界就是最深的義理。
佛經上說回向有三種:‘回者轉也,向者趣也。
回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趣向三處,故名回向,三處者:一者菩提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而趣向于佛果菩提所謂回因向果也;二者衆生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而施于一切之衆生,所謂回自向他也;三者實際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趣求真如實際,所謂回事向理也。
’第一種是我自己所修功德一定要回向佛果菩提,我不求人天福報,也不求二乘小果。
第二種衆生回向就是把我的功德施給一切衆生,我不求自己的福報。
第三種實際回向,就是把功德回向趣求真如實際,就是真如之理,所謂回事向理,你所修的功德就是屬于實相,你不著實相回到真如實際理地上,或理性上。
‘法界’在佛經上有三種解釋:一者界限義,一個界兩個界等十法界等就是界限;二者因義,法界是諸法之因。
;三者法界就是法性,這裡就依法性解,所以回向法界者,就是回向一切諸法的本性。
一切諸法就是真如理性,回向真如法界。
金剛經裡講‘無住行施’。
住就是執著。
‘就是不要執著去行布施。
’内不著能施之我,外不著受施之人,中不著所施之物,所謂‘三輪體空’,即是回事向理也。
這布施是個妙法、是個成佛之最大功夫,能度你的煩惱,了脫你的生死,他是總攝六度法門,你一執著我是布施之人,則别人不如我,慢心一起,不但度不了煩惱,更增加根本煩惱。
你若執著受施之人,則不能平等布施,親者布施,疏者仇者則不布施,是起分别心冤親不平等。
要是執著所施之物呢?則著财物之相,是你所喜愛,則不肯舍,好的貴的不肯舍,所以也不能執著所施之物。
這三項就叫‘三輪體空’。
所以能以三輪體空的心來布施,則同樣是一件布施行為,卻因你能将功德回向法界,所得果報亦是種種不同。
而且是千差萬别。
複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先佛塔廟,或至經像,毀壞破落,乃能發心修補。
是國王等,或自營辦,或勸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結緣。
是國王等,百千生中常為轉輪王身。
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
繼續說吧地藏:‘假如未來世有諸國王宰輔大臣等,或大婆羅門等,如果遇到過去佛菩薩的塔寺,聖像或是經卷,有損壞破落的,你能發個心把他修補好,補得莊嚴好看,那些國王大臣乃至婆羅門等是自己營辦也好,或者能勸他人更好,乃至勸百千人等共同布施共結法緣佛緣,如是這國王等人百生千生可以轉生為轉輪聖王。
其他與國王等共同發心布施結緣修補者,則百千生中常轉生為小國國王。
我們佛教常說結緣結緣,其典故就是出在這一段經文裡頭!并不是國王自己的力量辦不到,而是要跟大家結善緣!他發大心引著大家普造功德。
正法念處經雲:‘若有衆生,識于福田,見有佛塔風雨所壞,若僧房舍,以福德心塗饬治補,複教他人令治故塔。
命終生白身天,其身鮮白,入珊瑚林與諸天女五欲自娛,業盡還退。
若生人中,其身鮮白。
’ 更能于塔廟前,發回向心。
如是國王乃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無量無邊。
如果将這塔寺修補好了,就向著塔廟前将此功德一一回向法界真如理體,這樣一來這國王等以及同發心布施的這許多人,便都可以成就佛道了,因為修補塔寺的功德回向法界,這種功德果報實在是無量無邊啊!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見諸老病及生産婦女,若一念間,具大慈心,布施醫藥飲食卧具,使令安樂。
如是福利最不思議,一百劫中常為淨居天主,二百劫中常為六欲天主,畢竟成佛,永不堕惡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聞苦聲。
接著繼續說吧地藏:‘未來世中假如這些國王大臣乃至婆羅門等,遇見年老的人或是病人或是生産的婦女。
若能在一念之間發起大慈悲心,布施給他們飲食醫藥卧具,使他們能獲得安穩快樂。
這樣的布施所獲功德福利最是不可思議,一百劫中常做淨居天的天主。
二百劫中常做六欲天天主,甚至于到最後畢竟成佛,永遠不會堕到惡道裡去,甚至百生千生連耳朵都聽不到受苦的聲音,更何況自己去受苦呢? 這老病及生産婦女,乃世間苦事,人至老年、頭白齒落,目視昏慌,耳聽不聰,百節疼痛,行步痛苦,坐起呻吟,識神轉滅,便旋即忘,言之流涕,憂悲心惱。
生病之時四大不調,四百四病同時俱作,氣力虛竭,口燥唇焦,頭疼欲裂,百骨關節苦痛猶被拔楚。
生産婦女,身懷重孕支節酸疼猶如刀解,欲産之時受大劇苦。
如能一念慈心施予飲食醫藥卧具,就能感得無量果報乃至成佛。
‘淨居天’即是色界第四禅以外的五淨居天,為證不還果的聖者所居住的地方。
‘六欲天’是欲界的六重天,(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樂變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