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羅王衆贊歎品第八

關燈
道源法師講述 民國六十四年講于志蓮精舍 民國六十九年能仁佛學院同學依錄音帶共集于海會寺 民國八十八年釋法律重新整理于基隆靈泉禅寺及海印寺 閻羅王衆贊歎品第八 ‘閻羅’,全名梵語為‘閻摩羅社’,華譯為縛。

    縛諸罪人之義。

    或譯為‘雙世’。

    彼于世中常受苦樂二報之義。

    如長阿含經雲:‘彼閻羅王,晝夜三時有大銅镬自然在前。

    若镬出宮内,王見怖畏、舍出宮外。

    镬出宮外,王見怖畏,舍入宮内。

    有大獄卒,捉閻羅王,卧熱鐵上,以鐵鈎擗口使開,洋銅灌之。

    燒其唇舌,從咽至腹,通徹下過,無不焦爛。

    受罪訖已,複與諸彩女,共相娛樂。

    彼諸大臣,同受福者,亦複如是。

    ’或譯雙王,兄妹二人并王之義。

    玄應音義雲:‘閻摩,此雲雙,羅社,此雲王,兄及妹皆作地獄王。

    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故曰雙王。

    ’或譯平等王,平等治罪之義,系地獄之總司也。

    又譯為遮止,謂止罪惡不使更造之義。

    淨度三昧經雲:‘閻羅王者,昔為毗沙國王,與維陀如生王共戰,兵力不敵,因立誓願為地獄王。

    臣佐十八人,領百萬之衆,頭有角耳,皆悉憤怼同立誓曰:‘複當奉助治此罪人。

    毗沙王者今閻羅王是。

    十八大臣者,今諸小王是。

    百萬之衆諸阿傍是。

    ’’ 根據下文,佛告地藏王菩薩:‘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經百千生作大鬼王,于生死中擁護衆生,是大士慈悲願故,現大鬼身,實非鬼也。

    ’由此證明,閻羅王與諸大臣,皆是不可思議菩薩,為度脫地獄衆生而應現也。

    這閻羅王和這許多鬼王等衆,蒙佛放光集于天宮,既然聽到諸佛菩薩異口同聲贊歎地藏菩薩威神之力,又見如來親自贊歎其功德,心想這地藏菩薩,大力教化地獄幽冥,而我閻王是這地獄的主人,亦應趁此因緣請問地藏菩薩,廣劫度生救苦的事迹,并率衆鬼王同申贊歎,故有這閻羅王衆贊歎品第八之本末。

     爾時鐵圍山内,有無量鬼王,與閻羅天子,俱詣忉利,來到佛所。

     這鐵圍山,亦即大金剛山,閻羅王宮亦建于其中。

    如長阿含經雲:‘閻浮提南,大金剛山内,有閻羅王宮,王所治處,縱廣六千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欄楣,七重羅網,七重行樹。

    ’就在這個時候,鐵圍山所在之處有無量鬼王與閻羅天子,通通來到忉利天宮,到佛說法的所在地方。

     所謂:惡毒鬼王、多惡鬼王、大诤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飛身鬼王、電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啖獸鬼王、負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禍鬼王、主食鬼王、主财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獸鬼王、主魅鬼王、主産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險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 以下列出三十四個鬼王的名号,所謂: ‘惡毒鬼王’:惡是指十惡。

    毒指三毒:這鬼是既惡又毒。

    多惡者一念不善之心起,則作惡無洋,是鬼王外現忿怒惡相,内起慈心,實欲衆生回惡向善也。

     ‘大诤’者:勸谏之意,衆生廣造諸惡,孳孳不息,鬼王婆心一片時加勤谏故雲大诤。

    诤:争也訟也。

     ‘白虎’、‘血虎’、‘赤虎’:鬼頭似虎的鬼王,以顔色不同而有不同名号。

     ‘散殃’:散播禍殃災難。

     ‘飛身’:即飛行夜叉之類的鬼神,能飛身虛空,巡察人間善惡。

    為善與福,為惡者降禍。

     ‘電光’者:此鬼王鬼眼如電光柱,光炎閃爍,令地獄衆生見之而生恐怖之心。

     ‘狼牙’:此鬼王青面獠牙齒牙外露如狼。

     ‘千眼’:此鬼王有千眼之多。

     ‘啖獸’:此鬼以獸類為糧食,專啖地獄之獸。

     ‘負石’:即負石擔沙,填塞河海之鬼類。

     ‘主耗’:是主理災害禍殃的鬼主。

     ‘主禍’:主理禍事兇衰。

     ‘主食’:主理糧食的收獲,為善則五谷豐收;為惡則饑巟遍野。

     ‘主财’:專管人間财富者。

     ‘主畜’:專管家畜,豬羊驢馬,駱駝牛狗。

     ‘主禽’:專管雞鴨等羽毛族。

     ‘主獸’:專理野獸者。

     ‘主魅’:專管精怪鬼魅。

     ‘主産’:主理一切衆生,生産育兒的鬼王。

     ‘主命’:主理一切衆生生命或壽或夭。

     ‘主疾’:是主理一切衆生的疾病。

     ‘主險’:主管招危曆險之事。

     ‘三目’:即是三隻眼睛,兩隻眼中直豎一眼。

     ‘四目’:在兩隻眼睛原位之上額間再橫生兩目。

     ‘五目’:在四目之中直豎生一眼。

    ‘祁利鬼王’以下六名均是梵名未見翻譯,隻翻譯其音未譯其義。

     如是等大鬼王,各各與百千諸小鬼王,盡居閻浮提,各有所執,各有所主。

    是諸鬼王與閻羅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诃薩力,俱詣忉利,在一面立。

     這些大鬼王還帶有百千諸小鬼王,通通住在南瞻部洲,各有各的執行法規,各有各的主要任務對象。

    這些鬼王與閻羅王本都是居大鐵圍山下界冥府,蒙世尊及地藏菩薩的威德神通道力,才能來到這忉利天宮參加法會。

    在會場的一邊站立著。

    這站立著是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之意。

     爾時閻羅天子,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與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诃薩力,方得詣此忉利大會,亦是我等獲善利故。

    我今有小疑事,敢問世尊。

    唯願世尊慈悲宣說。

     這時閻羅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