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辭
關燈
小
中
大
不得其人,安雲乎道?蓋荷擔大法,非驽馬之力所勝;運載群生,豈羊鹿之車能事?必行解相應,宗說俱通,庶缁素鹹欽,人天共仰。
但某等肉眼罔知去取,初選五人。
惟天聰洞悉聖凡,重蔔一位。
伏願,不負靈山咐囑,衛教安僧。
全憑天将威神,摧邪輔正。
三番拈蔔為定,一寺興敗所關。
衆等無任懇禱之至! 南京佛教發刊詞 夫我佛釋迦牟尼,應機出世,如杲日麗乎中天;乘願利生,似陽春回于大地。
群昏爍破,萬象光華,其裨益于世間者,豈言思之所能及耶!溯自道場睹明星,成正覺,‘三歎奇哉,一切衆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三明六通十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
祗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無師智,自然智,一切顯現。
’初四句,明真本有;次二句,明妄為障;後四句,明修得證。
離妄想三字,即是修行之法。
妄想即離,則真智自顯矣。
又初四句,明衆生本來是佛;次二句,明迷之而為衆生;後四句,明若能返迷歸悟,斷妄證真,則一切衆生,皆能作佛。
所謂如來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為開示衆生佛之知見故;出現于世,為令衆生悟入佛之知見道故,出現于世,良有以也。
厥後五時說法,權實攸分,理事雙明,性相無礙,皆不離乎此。
迨鶴樹潛輝,慈光東照,金人應夢,聖教西來,自此九流濟濟,值寶筏于迷津,異學炎炎,蔭茲雲于火宅,累朝崇奉,四衆皈依,非有莫測之事功,可能若是哉!南京佛教于梁朝為最盛,明季亦複中興,于今雖受時局之影響,以佛教深入人心,而信仰力行者,固不乏人。
如毗盧寺創辦僧學,廣開法會,敦請法師,宣揚佛理,居士界華業嵩、朱繼林、趙默愚、孫榮喜諸居士,所辦佛教往生蓮社,教養孤兒,工讀并重;傅近秋醫師、張錦南居士等,赈濟僧尼,并苦難民衆等;皆能實行佛教大乘慈悲救世之旨,此皆南京佛教現時好現像。
他如苦志潛修之僧尼,一心信佛之士女,日益增加。
深望我佛教四衆教徒,同負如來使命,同發菩薩行願,智悲并運,解行相應,将見佛日重輝,法輪大轉,世界和平,人民利樂,此圓瑛所馨香禱祝者也。
七塔報恩佛學院創刊辭 超九界以獨尊,踞一乘而無上者佛也。
降迹閻浮,誕生印度,應機示現,說法利生。
其學理之淵宏,宗旨之純粹,久為東西各國學者所公認,于亞洲有偉大之史迹。
溯自金人應夢,聖教西來,白馬馱經,慧光東照,曆千餘載,賢哲繼起,宏宗演教,代不乏人。
降及叔季,去聖時遙,正法寝衰,科學發達,指佛教為迷信,視僧侪為廢民,其故皆由缺乏僧才,宏揚大法,緻使聖教晦而不彰;則佛學院之設,固不容緩也。
夫梁棟巨材,端資水土之力,陶冶衆器,必由模範而成,佛法人才,亦複如是。
七塔報恩禅寺,為浙東古刹,甬上叢林,慈運老人中興以來,百廢俱舉,茲欲培植僧材,荷擔佛法,闡揚大乘,普利人群,故有報恩佛學院出世。
經雲:‘假使頂戴恒沙劫,身為床座遍三千,若不說法度衆生,是則不名報恩者。
’圓瑛頻年諸方宏法,未與諸生晤對一堂,但望既為佛子,自當愛惜光陰立志學佛。
從聞而思,從思而修,從修而證;依此學佛之途徑,一往直前,他日解行相應,品學雙優,堪為人天師範,續佛慧命,報佛深恩,是所厚望!今者院刊行世,爰述數語,以示忻忭之意雲爾。
頌藥師如來聖誕辭 夫十方世界無量,而清淨國土亦複不一。
然與娑婆衆生夙有深緣者,則莫過極樂之與琉璃。
蓋二方教主,皆以往昔因中願力,成就依正莊嚴,舉凡有緣衆生,均得攝受。
故我世尊,應正等覺,遊化諸國,欲令衆生舍穢趨淨,離苦得樂,特開方便之門,而說對機之法,順衆生厭穢欣淨之心理,而說藥師彌陀二經,琉璃極樂二種淨土,凡有信願專切,持經持名之衆生,資糧既備,未有不随樂求,而得往生者。
但古今大德弘揚西方淨土者,代有其人,而信樂東方琉璃世界者,則寥若晨星。
是知藥師之功德,不獨利益于往生,即現生之中,亦可消災獲福,轉難成祥。
古德雲:何人無病,藥師當先,有識皆迷,光王第一。
誠哉是言,可不信欤!況曼殊禮問婆伽,親宣如是因緣,豈三乘中所常見乎?當知十二之大願,三重之行門,願雖廣設,唯事持名;行縱多端,務消業障,才舉佛名兮,萬德彰而靈光自靈;豁明心地也,三業空而煩惱自融。
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
以是觀之,則極樂與琉璃名雖有二,其實一也。
華嚴雲: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
但随衆生意樂有别,故說有東西淨土之不同耳。
茲因恭逢 藥師如來聖誕,際此
但某等肉眼罔知去取,初選五人。
惟天聰洞悉聖凡,重蔔一位。
伏願,不負靈山咐囑,衛教安僧。
全憑天将威神,摧邪輔正。
三番拈蔔為定,一寺興敗所關。
衆等無任懇禱之至! 南京佛教發刊詞 夫我佛釋迦牟尼,應機出世,如杲日麗乎中天;乘願利生,似陽春回于大地。
群昏爍破,萬象光華,其裨益于世間者,豈言思之所能及耶!溯自道場睹明星,成正覺,‘三歎奇哉,一切衆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三明六通十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
祗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無師智,自然智,一切顯現。
’初四句,明真本有;次二句,明妄為障;後四句,明修得證。
離妄想三字,即是修行之法。
妄想即離,則真智自顯矣。
又初四句,明衆生本來是佛;次二句,明迷之而為衆生;後四句,明若能返迷歸悟,斷妄證真,則一切衆生,皆能作佛。
所謂如來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為開示衆生佛之知見故;出現于世,為令衆生悟入佛之知見道故,出現于世,良有以也。
厥後五時說法,權實攸分,理事雙明,性相無礙,皆不離乎此。
迨鶴樹潛輝,慈光東照,金人應夢,聖教西來,自此九流濟濟,值寶筏于迷津,異學炎炎,蔭茲雲于火宅,累朝崇奉,四衆皈依,非有莫測之事功,可能若是哉!南京佛教于梁朝為最盛,明季亦複中興,于今雖受時局之影響,以佛教深入人心,而信仰力行者,固不乏人。
如毗盧寺創辦僧學,廣開法會,敦請法師,宣揚佛理,居士界華業嵩、朱繼林、趙默愚、孫榮喜諸居士,所辦佛教往生蓮社,教養孤兒,工讀并重;傅近秋醫師、張錦南居士等,赈濟僧尼,并苦難民衆等;皆能實行佛教大乘慈悲救世之旨,此皆南京佛教現時好現像。
他如苦志潛修之僧尼,一心信佛之士女,日益增加。
深望我佛教四衆教徒,同負如來使命,同發菩薩行願,智悲并運,解行相應,将見佛日重輝,法輪大轉,世界和平,人民利樂,此圓瑛所馨香禱祝者也。
七塔報恩佛學院創刊辭 超九界以獨尊,踞一乘而無上者佛也。
降迹閻浮,誕生印度,應機示現,說法利生。
其學理之淵宏,宗旨之純粹,久為東西各國學者所公認,于亞洲有偉大之史迹。
溯自金人應夢,聖教西來,白馬馱經,慧光東照,曆千餘載,賢哲繼起,宏宗演教,代不乏人。
降及叔季,去聖時遙,正法寝衰,科學發達,指佛教為迷信,視僧侪為廢民,其故皆由缺乏僧才,宏揚大法,緻使聖教晦而不彰;則佛學院之設,固不容緩也。
夫梁棟巨材,端資水土之力,陶冶衆器,必由模範而成,佛法人才,亦複如是。
七塔報恩禅寺,為浙東古刹,甬上叢林,慈運老人中興以來,百廢俱舉,茲欲培植僧材,荷擔佛法,闡揚大乘,普利人群,故有報恩佛學院出世。
經雲:‘假使頂戴恒沙劫,身為床座遍三千,若不說法度衆生,是則不名報恩者。
’圓瑛頻年諸方宏法,未與諸生晤對一堂,但望既為佛子,自當愛惜光陰立志學佛。
從聞而思,從思而修,從修而證;依此學佛之途徑,一往直前,他日解行相應,品學雙優,堪為人天師範,續佛慧命,報佛深恩,是所厚望!今者院刊行世,爰述數語,以示忻忭之意雲爾。
頌藥師如來聖誕辭 夫十方世界無量,而清淨國土亦複不一。
然與娑婆衆生夙有深緣者,則莫過極樂之與琉璃。
蓋二方教主,皆以往昔因中願力,成就依正莊嚴,舉凡有緣衆生,均得攝受。
故我世尊,應正等覺,遊化諸國,欲令衆生舍穢趨淨,離苦得樂,特開方便之門,而說對機之法,順衆生厭穢欣淨之心理,而說藥師彌陀二經,琉璃極樂二種淨土,凡有信願專切,持經持名之衆生,資糧既備,未有不随樂求,而得往生者。
但古今大德弘揚西方淨土者,代有其人,而信樂東方琉璃世界者,則寥若晨星。
是知藥師之功德,不獨利益于往生,即現生之中,亦可消災獲福,轉難成祥。
古德雲:何人無病,藥師當先,有識皆迷,光王第一。
誠哉是言,可不信欤!況曼殊禮問婆伽,親宣如是因緣,豈三乘中所常見乎?當知十二之大願,三重之行門,願雖廣設,唯事持名;行縱多端,務消業障,才舉佛名兮,萬德彰而靈光自靈;豁明心地也,三業空而煩惱自融。
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
以是觀之,則極樂與琉璃名雖有二,其實一也。
華嚴雲: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
但随衆生意樂有别,故說有東西淨土之不同耳。
茲因恭逢 藥師如來聖誕,際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