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辭
關燈
小
中
大
當觀男身,切莫作女身觀。
觀世音,觀字當讀去聲,乃是智觀之觀,不是眼觀之觀,世人多讀平聲者錯也。
今将菩薩之名,作二種解釋:觀是能觀之智,世音是所觀之境。
按楞嚴法華二經解釋,能觀之智是同,所觀之境有别。
楞嚴經是約菩薩自己修證工夫立名,以能觀照之智,不照所聞世間聲塵;但回光返照,照能聞世間音聲者是誰,即是從聞思修,做禅觀工夫,背塵合覺,旋彼聞聲之妄聞,複歸聞性之真聞,自然得入三摩地。
法華經,是約菩薩果上利生妙用立名,以能觀照之智,照見世間衆生,稱念菩薩名号音聲,即時尋聲救苦,令在苦難衆生,稱名得救;或疑菩薩是一,而十方衆生受苦惱厄難,同時稱名求救者無量,雲何一身,能應多求?答曰:此以凡夫情見,衆生力量,測度菩薩境界,難免有疑,而菩薩修成圓通,便得無作妙力(不假作意思量),自在成就。
‘一身不分而普現,萬機鹹應以無違。
’不前不後,普感普應,如一月在天,影現衆水,月無映水之意,水有現月之心,自有不期然而然者,菩薩普門示現,亦複如是。
菩薩既如是不思議神通之力,不思議慈悲之德,一切衆生,應當常念,恭敬供養,不獨可以消災解厄,并可增福開慧,滅妄證真,菩薩利生功德,說不能盡,請看觀音靈感錄,自知菩薩恩逾父母,德被群生也。
釋迦佛誕紀念 今日夏曆四月初八日,是釋迦牟尼佛降生二千九百五十八年,聖誕良辰,今日開演說會,乃将紀念二字,分作三部,一紀念佛恩,二紀念佛道,三紀念佛德。
(一)紀念佛恩者:佛在因地,即發大願,願求佛道,度脫苦衆生故。
迨功圓果滿,說法度生,垂教天下,如大夜之明燈,重病之良藥,苦海之慈航。
何謂大夜明燈?衆生無明深厚,障蔽心光,如在大夜黑暗之中,全無正大光明之行。
世界機關團體,有非法之行為者,目之黑暗機關。
唯佛教學說,啟人解悟,能破無明之黑暗,故喻如大夜之明燈。
何謂重病良藥?衆生我執堅固,障無我理,如染重病一般,全無安樂之狀态,故世人妄認四大之身為我,求我的衣食,求我之财産,求我的眷屬,半生碌碌,備受辛苦,若遇逆境,苦惱逼迫,無異重病。
惟佛教發明,諸法本無我,這個軀殼,乃是地水火風四大合成,不要妄執為他吃苦,這等學說,就是起重惡病之良藥。
何謂苦海慈航?衆生生死纏縛,輪回諸趣,頭出頭沒,不得出離,為堕苦海,故世人受老病死苦煎迫之時,每每呼人,救我救我,如溺水求救相似。
惟佛教教人,斷除貪愛,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境,不起貪愛之惑,惑既不起,業則不生,生死之因既斷,生死之果自離。
如世間既無種子之因,種下地去,那裡有所生之果呢?既此教人,斷除貪愛之法,就是度生死苦海之慈航。
佛有如是之恩,故當紀念。
(二)紀念佛道:紀念佛道者,念佛所證無上菩提之道清淨圓滿,一真無為。
蓋佛之所證,即是我們人之所具,大地衆生,個個是佛,佛道未嘗欠缺絲毫,祗因迷真執妄,妄起分别,埋沒于塵勞煩惱之中,猶幸雖迷不失。
蓋佛道不離衆生日用中,儒教有雲:‘道不遠人’,禅宗有雲:‘時時佛出世,念念佛成道。
’當年釋迦佛從摩耶夫人右脅降生;我們時時有佛,從六根降生:眼見色時,佛從眼根生,耳聞聲時,佛從耳根生,鼻嗅香時,佛從鼻根生,舌談論時,佛從舌根生,身穿衣時,佛從身根生,意知法時,佛從意根生;正當根境相對,如鏡照像,智照分明,不起分别,念念複本心源,即是念念佛成道,人能不昧本具佛性,即是紀念佛道。
(三)紀念佛德者:念佛慈悲平等,普度衆生,不分同類異類,一視同仁。
慈者與衆生之樂,悲者拔衆生之苦,平等而普濟之,較之人類博愛範圍,更見廣大。
若定限人類,但隻愛人,而不愛物,則其愛不博,亦不平等。
惟佛德無私佛智究竟,了知十類衆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不但同類不可傷殘,即異類尤宜憐憫,不可以強欺弱,橫殺衆生,自取果報。
人能推此慈悲兩字,以覺世導民,使人人都存慈悲之觀念,都存慈悲之事實,自可挽回劫運,成就清淨莊嚴之世界矣。
圓瑛甚願社會人人能紀念佛恩、佛道、佛德,是真紀念也。
七塔寺韋馱菩薩前蔔選方丈禱告文 伏以十劫童真,内秘菩薩之行;三洲感應,外現将軍之身。
仰叩天慈,俯垂昭鑒!爰有七塔報恩禅寺衆等至誠叩禱,護法韋馱尊天菩薩座前。
切念佛門秋晚,世道日非,欲期法化以昌隆,端在住持之選舉。
人能宏道,道不遠人,
觀世音,觀字當讀去聲,乃是智觀之觀,不是眼觀之觀,世人多讀平聲者錯也。
今将菩薩之名,作二種解釋:觀是能觀之智,世音是所觀之境。
按楞嚴法華二經解釋,能觀之智是同,所觀之境有别。
楞嚴經是約菩薩自己修證工夫立名,以能觀照之智,不照所聞世間聲塵;但回光返照,照能聞世間音聲者是誰,即是從聞思修,做禅觀工夫,背塵合覺,旋彼聞聲之妄聞,複歸聞性之真聞,自然得入三摩地。
法華經,是約菩薩果上利生妙用立名,以能觀照之智,照見世間衆生,稱念菩薩名号音聲,即時尋聲救苦,令在苦難衆生,稱名得救;或疑菩薩是一,而十方衆生受苦惱厄難,同時稱名求救者無量,雲何一身,能應多求?答曰:此以凡夫情見,衆生力量,測度菩薩境界,難免有疑,而菩薩修成圓通,便得無作妙力(不假作意思量),自在成就。
‘一身不分而普現,萬機鹹應以無違。
’不前不後,普感普應,如一月在天,影現衆水,月無映水之意,水有現月之心,自有不期然而然者,菩薩普門示現,亦複如是。
菩薩既如是不思議神通之力,不思議慈悲之德,一切衆生,應當常念,恭敬供養,不獨可以消災解厄,并可增福開慧,滅妄證真,菩薩利生功德,說不能盡,請看觀音靈感錄,自知菩薩恩逾父母,德被群生也。
釋迦佛誕紀念 今日夏曆四月初八日,是釋迦牟尼佛降生二千九百五十八年,聖誕良辰,今日開演說會,乃将紀念二字,分作三部,一紀念佛恩,二紀念佛道,三紀念佛德。
(一)紀念佛恩者:佛在因地,即發大願,願求佛道,度脫苦衆生故。
迨功圓果滿,說法度生,垂教天下,如大夜之明燈,重病之良藥,苦海之慈航。
何謂大夜明燈?衆生無明深厚,障蔽心光,如在大夜黑暗之中,全無正大光明之行。
世界機關團體,有非法之行為者,目之黑暗機關。
唯佛教學說,啟人解悟,能破無明之黑暗,故喻如大夜之明燈。
何謂重病良藥?衆生我執堅固,障無我理,如染重病一般,全無安樂之狀态,故世人妄認四大之身為我,求我的衣食,求我之财産,求我的眷屬,半生碌碌,備受辛苦,若遇逆境,苦惱逼迫,無異重病。
惟佛教發明,諸法本無我,這個軀殼,乃是地水火風四大合成,不要妄執為他吃苦,這等學說,就是起重惡病之良藥。
何謂苦海慈航?衆生生死纏縛,輪回諸趣,頭出頭沒,不得出離,為堕苦海,故世人受老病死苦煎迫之時,每每呼人,救我救我,如溺水求救相似。
惟佛教教人,斷除貪愛,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境,不起貪愛之惑,惑既不起,業則不生,生死之因既斷,生死之果自離。
如世間既無種子之因,種下地去,那裡有所生之果呢?既此教人,斷除貪愛之法,就是度生死苦海之慈航。
佛有如是之恩,故當紀念。
(二)紀念佛道:紀念佛道者,念佛所證無上菩提之道清淨圓滿,一真無為。
蓋佛之所證,即是我們人之所具,大地衆生,個個是佛,佛道未嘗欠缺絲毫,祗因迷真執妄,妄起分别,埋沒于塵勞煩惱之中,猶幸雖迷不失。
蓋佛道不離衆生日用中,儒教有雲:‘道不遠人’,禅宗有雲:‘時時佛出世,念念佛成道。
’當年釋迦佛從摩耶夫人右脅降生;我們時時有佛,從六根降生:眼見色時,佛從眼根生,耳聞聲時,佛從耳根生,鼻嗅香時,佛從鼻根生,舌談論時,佛從舌根生,身穿衣時,佛從身根生,意知法時,佛從意根生;正當根境相對,如鏡照像,智照分明,不起分别,念念複本心源,即是念念佛成道,人能不昧本具佛性,即是紀念佛道。
(三)紀念佛德者:念佛慈悲平等,普度衆生,不分同類異類,一視同仁。
慈者與衆生之樂,悲者拔衆生之苦,平等而普濟之,較之人類博愛範圍,更見廣大。
若定限人類,但隻愛人,而不愛物,則其愛不博,亦不平等。
惟佛德無私佛智究竟,了知十類衆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不但同類不可傷殘,即異類尤宜憐憫,不可以強欺弱,橫殺衆生,自取果報。
人能推此慈悲兩字,以覺世導民,使人人都存慈悲之觀念,都存慈悲之事實,自可挽回劫運,成就清淨莊嚴之世界矣。
圓瑛甚願社會人人能紀念佛恩、佛道、佛德,是真紀念也。
七塔寺韋馱菩薩前蔔選方丈禱告文 伏以十劫童真,内秘菩薩之行;三洲感應,外現将軍之身。
仰叩天慈,俯垂昭鑒!爰有七塔報恩禅寺衆等至誠叩禱,護法韋馱尊天菩薩座前。
切念佛門秋晚,世道日非,欲期法化以昌隆,端在住持之選舉。
人能宏道,道不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