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
關燈
小
中
大
人亦一句彌陀聖号。
由是而不信者信,既信者深信,深信者力行,力行者得度。
使苦海衆生,鹹登寶筏,前呼後應,提攜接引,同趨向真實受用之安養國;讵非不思議人,方能行不思議事哉?世相無常,有生必滅,法身不壞,無去無來,印公去年今日,為勉窮子,示現涅槃,悲心無盡,至德堪欽!我等今逢印公生西一周之辰,非僅爇香燃燈,撰文贊歎,即為紀念也!欲真紀念,必當以公志為志,公行為行,繼公之後,宏闡淨宗,自行化他,曆久不倦,亦如印公之繼徹祖之後,而重耀祖燈,是則名為真紀念,亦為真供養也。
印光大師西歸二周年紀念 夫茫茫宇宙,濟濟人群,托質兩間,不無智愚之别,為人一世,難免生死之關,及其大夢俄遷,幻身已滅,多皆無聞于世。
而能留人之永遠紀念者,或道德超著,或學問濟世,或功德及人,三者必具其一而後可。
惟我印光大師,由儒入釋,三者悉備于一身;念佛修心,六字包羅乎萬行;故能令人永久紀念也。
語其道德,則戒行莊嚴,念力堅定,三業清淨,曆證事理一心,一行圓成,深入念佛三昧,如大勢至菩薩所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入三摩地。
’道高德備,洵稱末世津梁;臘長年高,堪作衆僧矩範! 語其學問,則智慧弘深,性情忠直,博通三藏,智日朗耀于天;總持百家,慧炬騰輝于長夜;發于言論,著為文鈔。
其開示于人也,直心直語,句句皆藥石之談。
其流通于世也,為偈為文,字字等珠玑之燦。
覺民導世,拭翳指迷。
具大辯才,上智下愚皆攝受;得正知見,佛法世谛以融通。
語其功德,則運智運悲,救災救難;布衣粗食,甯節口體之供;舍物損資,不事衣缽之蓄。
自他等視,胞與為懷。
義粟仁漿,難衆得資生之益;恩膏惠澤,災黎懷感德之心。
其修持淨土也,自行化他,數十年如一日,匪獨面命耳提,親承法益,乃至聞風仰德,感化殊多。
以此宏法利生,積功累行,機薪既盡,應火斯亡,乃于前歲今日,因圓果滿,預知時至以西歸;印壞文成,親見佛來而接引;頂門現暖相,臉上帶笑容;安養蓮開,九品金台高蹈;阇維火化,五色舍利光芒,歲月如流,哲人已往。
茲屆二周年紀念之辰,(圓瑛)欲追先德,以闡淨宗,故有三堂主人之稱。
撰聯雲:‘求福求慧生淨土,為人為法為證菩提。
’凡于住持之寺,均有念佛堂之設,于皈依者,鹹勸精修淨業,以大師之願行,為我願行,即所以紀念大師也。
印光大師往生三周年紀念 嗟呼世道日非,法門秋晚。
智燈寝耀,昏衢誰放光明;邪說競興,魔外乘機煽惑。
指象教如同故紙,将魚目以混明珠。
淺識之流,多為疑誤;有智之士,暗自悲傷。
慨哲人之已往,痛大法之将傾;豈肯安心于自利,還望乘願以再來。
泛苦海之慈航,廣行濟渡;豎淨宗之智幟,力事弘揚。
圓瑛願步後塵,力荷淨教,數年來宏化南北,開講席凡數十會,莫不因勢利導,指歸淨土;更著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彌陀要解講義,搜微索隐,禅精竭思,揭淨宗之正旨,著念佛之法門,普勸修持,同生安養。
光陰荏苒,一轉眼間,已屆大師三周紀念,适講楞嚴于白下,未克恭趨,聊吟四絕,敬爇心香一瓣,專申禱頌! 世道衰微正法危,紛紛異說各紛歧,獅弦一奏群音絕,猶憶靈岩我大師。
彈指西歸已三年,娑婆猶未靖烽煙,阿誰能挽當前劫,望泛西方大願船。
閻浮示迹八十年,不講台賢不說禅,惟事持名修淨業,高登上品紫金蓮。
阇維舍利數誰知,古聖前賢亦有之,更有一宗奇特事,叩頭方布現威儀。
頌餘了翁居士生西感言 了翁居士,身列茂才,富于文學,晚年信佛,歸心淨土,解行相應,道學雙優。
主持佛學半月刊,曾經十稔,不好奇而立異,不偏袒而徇私,命筆措詞,一味平實。
當此世事日非,益厭娑婆之濁惡,愈慕極樂而思歸。
忽聞靈岩印光大師,一代淨宗尊宿,預知時至,蒙佛接引往生;即欲步厥後塵,一一遺囑分明,身後要從火葬,免占人間土地;遂一心念佛,吉祥而逝,堪為居士界立一模規!謹為頌曰: 開道靈岩印大師,預知時至赴蓮池,追蹤芳迹留遺訓,撒手西歸也太奇。
由是而不信者信,既信者深信,深信者力行,力行者得度。
使苦海衆生,鹹登寶筏,前呼後應,提攜接引,同趨向真實受用之安養國;讵非不思議人,方能行不思議事哉?世相無常,有生必滅,法身不壞,無去無來,印公去年今日,為勉窮子,示現涅槃,悲心無盡,至德堪欽!我等今逢印公生西一周之辰,非僅爇香燃燈,撰文贊歎,即為紀念也!欲真紀念,必當以公志為志,公行為行,繼公之後,宏闡淨宗,自行化他,曆久不倦,亦如印公之繼徹祖之後,而重耀祖燈,是則名為真紀念,亦為真供養也。
印光大師西歸二周年紀念 夫茫茫宇宙,濟濟人群,托質兩間,不無智愚之别,為人一世,難免生死之關,及其大夢俄遷,幻身已滅,多皆無聞于世。
而能留人之永遠紀念者,或道德超著,或學問濟世,或功德及人,三者必具其一而後可。
惟我印光大師,由儒入釋,三者悉備于一身;念佛修心,六字包羅乎萬行;故能令人永久紀念也。
語其道德,則戒行莊嚴,念力堅定,三業清淨,曆證事理一心,一行圓成,深入念佛三昧,如大勢至菩薩所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入三摩地。
’道高德備,洵稱末世津梁;臘長年高,堪作衆僧矩範! 語其學問,則智慧弘深,性情忠直,博通三藏,智日朗耀于天;總持百家,慧炬騰輝于長夜;發于言論,著為文鈔。
其開示于人也,直心直語,句句皆藥石之談。
其流通于世也,為偈為文,字字等珠玑之燦。
覺民導世,拭翳指迷。
具大辯才,上智下愚皆攝受;得正知見,佛法世谛以融通。
語其功德,則運智運悲,救災救難;布衣粗食,甯節口體之供;舍物損資,不事衣缽之蓄。
自他等視,胞與為懷。
義粟仁漿,難衆得資生之益;恩膏惠澤,災黎懷感德之心。
其修持淨土也,自行化他,數十年如一日,匪獨面命耳提,親承法益,乃至聞風仰德,感化殊多。
以此宏法利生,積功累行,機薪既盡,應火斯亡,乃于前歲今日,因圓果滿,預知時至以西歸;印壞文成,親見佛來而接引;頂門現暖相,臉上帶笑容;安養蓮開,九品金台高蹈;阇維火化,五色舍利光芒,歲月如流,哲人已往。
茲屆二周年紀念之辰,(圓瑛)欲追先德,以闡淨宗,故有三堂主人之稱。
撰聯雲:‘求福求慧生淨土,為人為法為證菩提。
’凡于住持之寺,均有念佛堂之設,于皈依者,鹹勸精修淨業,以大師之願行,為我願行,即所以紀念大師也。
印光大師往生三周年紀念 嗟呼世道日非,法門秋晚。
智燈寝耀,昏衢誰放光明;邪說競興,魔外乘機煽惑。
指象教如同故紙,将魚目以混明珠。
淺識之流,多為疑誤;有智之士,暗自悲傷。
慨哲人之已往,痛大法之将傾;豈肯安心于自利,還望乘願以再來。
泛苦海之慈航,廣行濟渡;豎淨宗之智幟,力事弘揚。
圓瑛願步後塵,力荷淨教,數年來宏化南北,開講席凡數十會,莫不因勢利導,指歸淨土;更著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彌陀要解講義,搜微索隐,禅精竭思,揭淨宗之正旨,著念佛之法門,普勸修持,同生安養。
光陰荏苒,一轉眼間,已屆大師三周紀念,适講楞嚴于白下,未克恭趨,聊吟四絕,敬爇心香一瓣,專申禱頌! 世道衰微正法危,紛紛異說各紛歧,獅弦一奏群音絕,猶憶靈岩我大師。
彈指西歸已三年,娑婆猶未靖烽煙,阿誰能挽當前劫,望泛西方大願船。
閻浮示迹八十年,不講台賢不說禅,惟事持名修淨業,高登上品紫金蓮。
阇維舍利數誰知,古聖前賢亦有之,更有一宗奇特事,叩頭方布現威儀。
頌餘了翁居士生西感言 了翁居士,身列茂才,富于文學,晚年信佛,歸心淨土,解行相應,道學雙優。
主持佛學半月刊,曾經十稔,不好奇而立異,不偏袒而徇私,命筆措詞,一味平實。
當此世事日非,益厭娑婆之濁惡,愈慕極樂而思歸。
忽聞靈岩印光大師,一代淨宗尊宿,預知時至,蒙佛接引往生;即欲步厥後塵,一一遺囑分明,身後要從火葬,免占人間土地;遂一心念佛,吉祥而逝,堪為居士界立一模規!謹為頌曰: 開道靈岩印大師,預知時至赴蓮池,追蹤芳迹留遺訓,撒手西歸也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