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

關燈
衆生作外助之緣。

    一切衆生,若有信仰法寶者,或看經,或聞法,或專持誦,或請開示,能成十益:一、可得藉教觀心益。

    二、可得破迷成悟益。

    三、可得滅惡生善益。

    四、可得舍妄歸真益。

    五、可得發解起行益。

    六、可得超凡入聖益。

    七、可得舍權就實益。

    八、可得返本還源益。

    九、可得出離生死益。

    十、可得圓滿菩提益。

    故曰法為諸佛所師,十方諸佛,皆依法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也。

    圓瑛有鑒于此,故發願研究教理,自覺覺他,到處講經,宣傳佛法;并著疏解,印送諸方,專修法供養,用報諸佛恩,已三十餘載矣。

    今者年逾花甲,境入桑榆,感目前之浩劫,由人心所造成,欲挽劫運,須正人心,欲正人心,應宏佛法。

    當此人欲橫流,殺機暴發,皆因佛法未曾普及,人心未能覺悟所緻。

    茲欲善與人同,特就上海圓明講堂附設圓明法施會,分送各種經書,并著述淺近注疏,印贈中外各處,遊心佛理,信仰佛學者,俾沾法益;未種善根者得種,已種善根者增長,已增長者成熟,已成熟者解脫。

    如金剛經雲:若有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如有人受持四句偈等。

    是知佛法不可思議,而修法施之功德,亦不可思議也。

    望海内外,諸山大德,信佛居士,樂善檀那,各發信心修法供,令衆得成十利益,如是布施福無邊,算數譬喻不能及。

    是為啟。

     上海圓明蓮池會緣啟 夫人生最大者生死,世間至尊者佛法。

    生死飄零長劫,随業輪轉以不休;佛法演唱真宗,對機設施而有異。

    無非指迷拭翳,欲令返本歸源。

    然我佛所說八萬四千法門中,求其事簡功深,因微果钜者,舍念佛一法,更無他道也。

    但持六字洪名,便得帶業往生,究竟歸極一心,自可萬行具是。

    故六方諸佛,各出廣長舌相以贊揚,曆代前賢,共發堅固願心而倡導。

    圓瑛少業儒,冠入釋,既受戒法,緻力禅宗,複究教乘,遊心講肆,雖解行并進,每生死為憂。

    迨三十六歲,讀永明蓮池二大善知識之著述,深信念佛法門,可以速超生死,疾趣菩提。

    由是禅淨雙修,二十餘載,早備資糧,求生安養,專修淨業,自行化他。

    遂著勸修念佛法門,分布諸方,特就上海圓明講堂,創立念佛道場,并組蓮池念佛會,遠追廬山蓮社家風,高然末世淨宗寶炬,征集同志,一心念佛。

    所望三業清淨,圓成三昧之功,九有橫超,優入九蓮之品。

    是為啟。

     佛教放生會緣啟 佛教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

    慈悲之道,即大乘救世主義,運平等大慈,與一切衆生之樂,興同體大悲,拔一切衆生之苦,不僅濟度同倫,乃至抱識含情。

    但有知覺者,無不胞與為懷,慈悲是念,其救世精神,為何如耶!儒教亦雲:‘上天有好生之德,人類有側隐之心。

    ’成湯解網,一念之惠澤常流,子産畜魚,千古之慈風未艾。

    夫仁列五常之首,殺居十戒之先,佛儒教網宏綱,若合符節,古聖賢莫不力而行之,垂為訓也。

    蓮池大師有放生之文,東坡居士有戒殺之論,文昌吟而為詩,關帝示之以偈,白樂天著放生儀,鄒元标立放生會,顔魯公随所至郡縣鑿放生池:其好生愛物之俦,指不勝屈。

    烏庵道人雲:‘有命盡貪生,何分人與畜?殺生與放生,中有大禍福。

    ’旨哉斯言也!胡世人之無知,取物命以為食,祗圖肥己,罔念傷慈,殺生資生,大錯特錯。

    蓋天下至重者生命,世間最慘者殺戮,鱗甲羽毛,形骸雖異,見聞知覺,佛性本同,經雲:蠢動含靈皆有佛性,貪生怕死具有同情,豈可以我強而欺彼弱,将他肉以養自身,頓忘佛教慈悲,多結衆生冤業,酬償命債,報應在于早遲,彼此殺傷,輪回互為高下,可不畏哉!佛印禅師雲:‘水中遊,林裡戲,何忍将來充日計?須臾活捉在砧床,口不能言眼還戲,美君喉,誇好味,命才終,冤業至,食他一脔脔還他,古聖留言當不僞。

    ’如是看來,殺生何異自殺。

    古德雲:‘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如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苟能見物發慈悲心,放生行方便事,财無虛擲,福有攸歸,鼋能懷樂以瘳瘡,狐解臨井而授術,救蟻中狀元之選,放龜封萬戶之侯;乃至垂壁聞經,銜環報德,物類之義忱靈性,豈亞于人乎!今者高樂園陳少庭居士等,發起組織佛教放生會,問序于餘,為述緣起,并綴以偈曰: 念萬物本來一體,運慈悲以為宗旨。

    行方便集資放生,求同志見聞随喜。

     行仁修德救衆生,以免一一遭慘死。

    少殺一命少一冤,世上刀兵劫漸止。

     蓮池放生會緣啟 夫我佛具平等大悲,有情普度;上天有好生至德,一視同仁。

    物類廣殊,知覺一緻,莫不貪生而畏死;卵胎濕化,均屬同情,須知感果必依因。

    鱗甲羽毛,各随别業,人畜靈聰雖異,生佛心性本同,豈可以我強而欺彼弱,将他肉而養自身。

    豬知就戮而不前,牛解跪人而乞命。

    罪淵無底,屠門痛夜半之聲;業海靡涯,浩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