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跋
關燈
小
中
大
經雲:佛母真三昧,信不誣矣!自唐流入東土,傳持特盛。
古來注疏,不下數十家。
近代講演法師所依不一,科判各殊,甯地流通書本,镌印小注于其上,聽講諸師,分科多有不便。
爰有楚北慧朗法師有鑒于此,發心募赀重刻,亦見其為法心殷,利人念切者矣。
版成問序于餘,因贊數語,以志因緣雲爾。
傅慧江居士書華嚴經序 佛力不思議,法力不思議,衆生心力亦複不思議;是謂心佛及衆生,是三無差别。
華嚴大教,圓頓真诠。
乃我佛釋迦牟尼,初成正覺,觀見一切衆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祗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無師智,自然智一切顯現;是以三歎奇哉,直指本源性體。
生佛不二,迷悟成差。
迷時轉菩提為煩惱,如來智慧德相,全成衆生妄想執著,無差而差。
悟時轉煩惱為菩提,衆生妄想執著,全成如來智慧德相,差而無差。
如水成冰,冰還成水,冰水雖有二名,畢竟同一濕性。
無師智、自然智、原是衆生自心所具,本有家珍,但因修顯,不屬修生。
故佛日初出,先照高山,稱一真法界之理,轉無上根本法輪。
欲令衆生悟此入此,信解修證,行布昭然。
生佛悟迷,圓融無礙,為諸佛之本源,群經之秘藏,是經義不可思議。
若有人受持讀誦,書寫供養,為人解說,其果報亦不可思議也。
爰有居士傅慧江,宿植德本,喜讀活人之書,醫術名家,素具回天之力。
凡遇貧病人,不取醫金,于是求者日衆,操勞過度,緻損目光,就診專科,未複原狀。
嗣乃皈依佛教,淨業精修,書寫華嚴,遂感病緣速離,色身日健,始終一如,閑忙不辍,一部既畢,續書二部,更發弘願,廣行惠施,在京創辦大悲會,集合同志捐資赈貧苦之家,周給财物,每月滿一千餘戶。
善名既著,求赈益多,信譽既彰,施舍日廣。
乃于财施之餘,思行法施。
遂于去秋宏開法會百日,延餘講演大佛頂首楞嚴經于白下,各界所沾法益,無非居士心力願力之所成就也。
法會圓滿,将所書華嚴送閱,字燦珠玑,光華奪目,讵非佛力法力心力所緻欤!不禁樂為之頌。
頌曰: 佛力法力不思議,衆生心力亦複然。
心佛衆生無差别,妙中之妙玄中玄。
華藏門開信得入,毗盧海湛望無邊。
恭書能得佛護念,豈僅目力虧複全! 福慧從茲日增長,布施廣結衆善緣。
精進不退歸淨土,管教直上紫金蓮。
熊栖蓮居士書華嚴經序 華嚴為諸經之王,法界實一心本具。
八十一卷雄文,蘊無邊之妙義;五十二位階級,示真修之曆程。
然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尋常日用,無不現前;心佛衆生三無差别,聖凡十界,一真圓融,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
我佛初成正覺,欲暢本懷,現千丈舍那之身,說圓頓一乘之教。
下機絕分,聾啞無聞;大乘當機,悟證獲益;是經功德不可思議。
以故受持讀誦,朗慧日而睹性天;書寫流通,契心源而登覺岸。
爰有熊栖蓮居士者,慧根夙具,沾法味頓發大心;勝行過人,竟寫經尊崇奧典;一心無妄,三載為期。
手寫經,而口念彌陀?願生西,而蓮栖上品。
驚心歲月,抖擻精神;豈惟獨善其身,實欲普利法界。
效德圓一生苦行,書寫華嚴;仗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圓瑛聞風仰慕,歡喜贊揚,爰序數語,藉伸敬意雲爾。
藥師淨土五經序 原夫諸佛興無緣慈,運同體悲,憫念衆生,視如一子,莫不欲令永離諸苦,長得安樂,廣大平等,慈悲之心,曠劫無盡。
是以我佛釋迦牟尼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故臨唱滅之前,将未度衆生,則付囑于彌勒菩薩;地獄衆生,則付囑于地藏菩薩;末法衆生,多逢障難,則付囑于國王,大臣長者,令其衛護,而說仁王經。
又善知衆生根性不等,樂欲不同,則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而開東西兩淨土,攝受無量衆生。
如遇好生畏死之機為說藥師尊經,令其至心誦持,現生得以消災解厄,延壽安樂,舍報得以往生東方琉璃世界。
如遇厭苦忻樂之機,為說彌陀諸經,令其一心念佛,臨命終時,得以蒙佛接引,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橫超三界,疾出生死,圓證三不退,直成無上道。
譬如大富長者,臨欲命終,而囑其子女,于戚黨朋舊,令得提攜,以免他人之侵淩,與自身之墜落耳。
嗚呼!我佛深恩,逾于滄海,誠粉骨碎身,莫之能報也。
天津王慎修居士學佛有年,抱自行化他之志願,遂多方搜集校正印行藥師淨土五經,其亦深明佛意乎!夫世之人處逆境,則易奮發,處順境,則多淪溺,所謂富貴可畏,甚于貧賤。
今藥師如來使人人所求,均得如願成就,即于成就處,皆以大乘而安立之,乃至得證無上菩提。
是則修持藥師願海者,其殊勝何可思議耶! 末後殿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欲令修持之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以念佛心,證無生忍也。
王慎修居士合印是經,以法布施,誠所謂自覺覺他,自利利人,廣泛如來功德之船,于迷津苦海,濟度有情,同登淨土者矣。
餘安得不贊歎欣忭而樂為之序哉! 藥師經旁解序 夫諸佛願力,不可思議,而衆生業力,亦不可思議。
由諸佛願力不思議故,垂形九界,普攝群機。
以衆生業力不思議故,感報四生,備嬰諸苦。
于是雖生佛判然,究竟則凡聖平等。
良以一切衆生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本無高下之别,不過迷悟之殊。
若能轉迷歸悟,何難即凡成聖。
故感諸佛興無緣慈,運同體悲,或現殊勝之身,或說微妙之法,因機利導,方便多門。
如藥師經者,誠衆病之阿伽陀藥也!藥師如來本一十二之大願,度千萬億之衆生,誠苦海之慈航,實人天之法寶!爰有何子培居士,濟世心殷,為人念切,特采是經古注,直解疏鈔,各種要義,述以淺顯之言,書之于旁,名為旁解。
言簡義明,易于領悟,欲令家喻戶曉,均沾利益,未附以藥師印相,及靈感因緣,啟人信仰。
其為法之誠,利他之願,概可見矣。
上海佛學書局為之付印流通,以廣法施,乞序于餘,餘不忖固陋,勉撰數詞,随喜功德雲爾。
集印觀音經序 觀世音菩薩者,從聞思修,得三摩地,反聞自性,一門深入。
解六結而破五陰,獲二勝而發三用;上合諸佛慈心,下同衆生悲仰。
遊化諸國,随類現身,無畏布施,尋聲救苦,現四不思議,觀聽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
此菩薩現為西方彌陀左輔,于娑婆世界最有因緣。
為孤露衆生惟一怙恃,有求皆應,無感不通。
一身不分而普現,月印千江;萬機鹹應以無違,春回大地。
天津王慎修居士,昔染沉珂,危險萬狀,虔誦菩薩聖号經咒,不一年而愈,仰仗洪慈,恩同再造。
由是虔受三皈,奉持五戒,日益加勉。
竊思病苦為人生所不免之事,而菩薩聖号經咒,既有如是之奇功勝益,自當推己及人。
由是集印菩薩經咒,奉贈受持、聊報深恩,以期普益。
乃問序于餘,餘一生荷蒙菩薩冥熏加被,感德亦深,故樂為之序。
地藏菩薩九華垂迹圖重印序 地藏菩薩,與娑婆衆生因緣最深,久遠劫前,發宏誓願,衆
古來注疏,不下數十家。
近代講演法師所依不一,科判各殊,甯地流通書本,镌印小注于其上,聽講諸師,分科多有不便。
爰有楚北慧朗法師有鑒于此,發心募赀重刻,亦見其為法心殷,利人念切者矣。
版成問序于餘,因贊數語,以志因緣雲爾。
傅慧江居士書華嚴經序 佛力不思議,法力不思議,衆生心力亦複不思議;是謂心佛及衆生,是三無差别。
華嚴大教,圓頓真诠。
乃我佛釋迦牟尼,初成正覺,觀見一切衆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祗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無師智,自然智一切顯現;是以三歎奇哉,直指本源性體。
生佛不二,迷悟成差。
迷時轉菩提為煩惱,如來智慧德相,全成衆生妄想執著,無差而差。
悟時轉煩惱為菩提,衆生妄想執著,全成如來智慧德相,差而無差。
如水成冰,冰還成水,冰水雖有二名,畢竟同一濕性。
無師智、自然智、原是衆生自心所具,本有家珍,但因修顯,不屬修生。
故佛日初出,先照高山,稱一真法界之理,轉無上根本法輪。
欲令衆生悟此入此,信解修證,行布昭然。
生佛悟迷,圓融無礙,為諸佛之本源,群經之秘藏,是經義不可思議。
若有人受持讀誦,書寫供養,為人解說,其果報亦不可思議也。
爰有居士傅慧江,宿植德本,喜讀活人之書,醫術名家,素具回天之力。
凡遇貧病人,不取醫金,于是求者日衆,操勞過度,緻損目光,就診專科,未複原狀。
嗣乃皈依佛教,淨業精修,書寫華嚴,遂感病緣速離,色身日健,始終一如,閑忙不辍,一部既畢,續書二部,更發弘願,廣行惠施,在京創辦大悲會,集合同志捐資赈貧苦之家,周給财物,每月滿一千餘戶。
善名既著,求赈益多,信譽既彰,施舍日廣。
乃于财施之餘,思行法施。
遂于去秋宏開法會百日,延餘講演大佛頂首楞嚴經于白下,各界所沾法益,無非居士心力願力之所成就也。
法會圓滿,将所書華嚴送閱,字燦珠玑,光華奪目,讵非佛力法力心力所緻欤!不禁樂為之頌。
頌曰: 佛力法力不思議,衆生心力亦複然。
心佛衆生無差别,妙中之妙玄中玄。
華藏門開信得入,毗盧海湛望無邊。
恭書能得佛護念,豈僅目力虧複全! 福慧從茲日增長,布施廣結衆善緣。
精進不退歸淨土,管教直上紫金蓮。
熊栖蓮居士書華嚴經序 華嚴為諸經之王,法界實一心本具。
八十一卷雄文,蘊無邊之妙義;五十二位階級,示真修之曆程。
然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尋常日用,無不現前;心佛衆生三無差别,聖凡十界,一真圓融,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
我佛初成正覺,欲暢本懷,現千丈舍那之身,說圓頓一乘之教。
下機絕分,聾啞無聞;大乘當機,悟證獲益;是經功德不可思議。
以故受持讀誦,朗慧日而睹性天;書寫流通,契心源而登覺岸。
爰有熊栖蓮居士者,慧根夙具,沾法味頓發大心;勝行過人,竟寫經尊崇奧典;一心無妄,三載為期。
手寫經,而口念彌陀?願生西,而蓮栖上品。
驚心歲月,抖擻精神;豈惟獨善其身,實欲普利法界。
效德圓一生苦行,書寫華嚴;仗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圓瑛聞風仰慕,歡喜贊揚,爰序數語,藉伸敬意雲爾。
藥師淨土五經序 原夫諸佛興無緣慈,運同體悲,憫念衆生,視如一子,莫不欲令永離諸苦,長得安樂,廣大平等,慈悲之心,曠劫無盡。
是以我佛釋迦牟尼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故臨唱滅之前,将未度衆生,則付囑于彌勒菩薩;地獄衆生,則付囑于地藏菩薩;末法衆生,多逢障難,則付囑于國王,大臣長者,令其衛護,而說仁王經。
又善知衆生根性不等,樂欲不同,則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而開東西兩淨土,攝受無量衆生。
如遇好生畏死之機為說藥師尊經,令其至心誦持,現生得以消災解厄,延壽安樂,舍報得以往生東方琉璃世界。
如遇厭苦忻樂之機,為說彌陀諸經,令其一心念佛,臨命終時,得以蒙佛接引,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橫超三界,疾出生死,圓證三不退,直成無上道。
譬如大富長者,臨欲命終,而囑其子女,于戚黨朋舊,令得提攜,以免他人之侵淩,與自身之墜落耳。
嗚呼!我佛深恩,逾于滄海,誠粉骨碎身,莫之能報也。
天津王慎修居士學佛有年,抱自行化他之志願,遂多方搜集校正印行藥師淨土五經,其亦深明佛意乎!夫世之人處逆境,則易奮發,處順境,則多淪溺,所謂富貴可畏,甚于貧賤。
今藥師如來使人人所求,均得如願成就,即于成就處,皆以大乘而安立之,乃至得證無上菩提。
是則修持藥師願海者,其殊勝何可思議耶! 末後殿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欲令修持之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以念佛心,證無生忍也。
王慎修居士合印是經,以法布施,誠所謂自覺覺他,自利利人,廣泛如來功德之船,于迷津苦海,濟度有情,同登淨土者矣。
餘安得不贊歎欣忭而樂為之序哉! 藥師經旁解序 夫諸佛願力,不可思議,而衆生業力,亦不可思議。
由諸佛願力不思議故,垂形九界,普攝群機。
以衆生業力不思議故,感報四生,備嬰諸苦。
于是雖生佛判然,究竟則凡聖平等。
良以一切衆生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本無高下之别,不過迷悟之殊。
若能轉迷歸悟,何難即凡成聖。
故感諸佛興無緣慈,運同體悲,或現殊勝之身,或說微妙之法,因機利導,方便多門。
如藥師經者,誠衆病之阿伽陀藥也!藥師如來本一十二之大願,度千萬億之衆生,誠苦海之慈航,實人天之法寶!爰有何子培居士,濟世心殷,為人念切,特采是經古注,直解疏鈔,各種要義,述以淺顯之言,書之于旁,名為旁解。
言簡義明,易于領悟,欲令家喻戶曉,均沾利益,未附以藥師印相,及靈感因緣,啟人信仰。
其為法之誠,利他之願,概可見矣。
上海佛學書局為之付印流通,以廣法施,乞序于餘,餘不忖固陋,勉撰數詞,随喜功德雲爾。
集印觀音經序 觀世音菩薩者,從聞思修,得三摩地,反聞自性,一門深入。
解六結而破五陰,獲二勝而發三用;上合諸佛慈心,下同衆生悲仰。
遊化諸國,随類現身,無畏布施,尋聲救苦,現四不思議,觀聽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
此菩薩現為西方彌陀左輔,于娑婆世界最有因緣。
為孤露衆生惟一怙恃,有求皆應,無感不通。
一身不分而普現,月印千江;萬機鹹應以無違,春回大地。
天津王慎修居士,昔染沉珂,危險萬狀,虔誦菩薩聖号經咒,不一年而愈,仰仗洪慈,恩同再造。
由是虔受三皈,奉持五戒,日益加勉。
竊思病苦為人生所不免之事,而菩薩聖号經咒,既有如是之奇功勝益,自當推己及人。
由是集印菩薩經咒,奉贈受持、聊報深恩,以期普益。
乃問序于餘,餘一生荷蒙菩薩冥熏加被,感德亦深,故樂為之序。
地藏菩薩九華垂迹圖重印序 地藏菩薩,與娑婆衆生因緣最深,久遠劫前,發宏誓願,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