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關燈
大邪見,一個是‘常見’,另一個是‘斷見’。

    ‘常見’者認為一切都是,永遠不變;‘斷見’者認為什麼都沒有,連因果他也不信,叫‘斷滅’之‘見’。

    有一種人,他認為人死了,下一輩子還是投胎做人,永遠永遠都是做人,這叫做‘常見’。

    還有一種人,他認為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這叫做‘斷見’。

    由這二種根本邪見,才生出六十二種邪見,根本上還是不離開一個‘常見’,一個‘斷見’。

    金剛經這個地方叫你不要著相,就是要你斷這個‘常見’。

    但是你把‘常見’斷了,不要又生起‘斷見’,認為‘如來不以具足諸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你如果這樣說,那成佛的因地就不必去修了;這樣子你又落到‘斷滅’之‘見’上了,你害了自己,也害了衆生。

    ‘莫作是念!’——如來又說了這麼一句,這句是很重要的,經文上重說了二遍,‘莫作是念’。

    提醒你,叫你不要起這個‘斷滅’之‘見’。

    ‘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說斷滅相。

    ’發了無上菩提心的人,要修行菩薩道,不應該在佛法上生起‘斷滅’之‘見’。

    你說‘一切皆空’,就會偏到‘空’的那一邊,因為你把‘妙有’落掉了,你沒有把‘妙有’提出來。

    你一偏‘空’了,就會落入‘諸法斷滅’之‘見’,這樣的落入了‘豁達空’,就會認為因緣生法,當體即空,那有一法可得,還修個什麼呢!但是你忘記,你現在隻是一個凡夫而已,你隻是在高談空論而已,事實上你的‘我執’還未空,‘法執’還未空,你現在隻是知道理論而已。

    你若是落入‘惡取空’,你就‘撥無因果’,成‘斷滅見’,這樣的‘斷滅見’,不但害了你自己,你也瞎了衆生的慧眼,害了衆生。

    釋迦如來,說三藏十二部經,分兩大門,一是‘空門’,一是‘有門’。

    在‘有門’中,你無論學多學少,都會有個利益。

    但是這個‘空門’,你學得不好,學偏了,反過來就成罪過。

    所以古來大德常說:‘甯教執有如須爾,不教著空如芥子。

    ’你執著有個‘我’,要來行善法,隻是不能遠離‘我等四相’而修行無漏善法而已,雖執著得很厲害,像須彌山一樣的堅固,他隻是不能了生死,成佛道,不能成為‘無漏’之‘因’而已,但是他決定能保持人天的福報,這叫作‘甯教執有如須彌山’,下一句是‘不教執空如芥子許。

    ’你執著「空見’像芥子那麼小的一點點,這可不得了,你著「空見’,說‘諸法斷滅’之論,說不要發心了,不要修行了,說‘一切皆空’嘛!但是你忘了,你還是個大凡夫啊!還沒有了生死,成佛道;因果報應是絲毫不爽的,你不依佛法去發心修行,你卻依著你的凡夫法,去造生死輪回的業,你口但說‘空’行在‘有’中,你如果造惡業照樣還是會堕落到三惡道,你再把這個邪見,又講給衆生聽,衆生都跟你走,走到三惡道去,這不是害了自己,也害了衆生嗎?所以說,修行佛道的人,決不可起‘斷滅見’的。

    這科‘決定降心離相’,講到這裡,第二十七分講完。

    二十八分起就講‘住心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