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戊二、詳示(分四)
己一、見佛無住(分二)
庚一、見身無住
須菩提!于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色身見。
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住心無住’這一科分二小科,戊一、略明就是第十九分,經文說:行布施而不住相,就是‘住心無住’,與前面第四分者同。
戊二、詳示,就是詳細的開示。
‘須菩提!于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身相叫做‘色身’,他是屬于色法,屬于色塵,是眼睛能看得見的。
眼睛所對的境界叫做‘色塵’,故名之為‘色身’。
這個地方有‘具足’這二個字,他就是完全圓滿的意思。
完全的色身,圓滿的色身,就是指佛的報身。
前面經文上‘可以身相見如來不?’那是指應化身,還有一句‘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那還是指應化身,那個身相就是丈六金身。
到了第二十分,這個‘色身’是個‘總相’。
‘色身具足’就是很圓滿,這是指報身佛的身相。
佛有三身,應身、報身、法身。
現在解釋經文,‘須菩提!于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這段經文的‘如來’是指法身佛。
釋迦佛問:‘須菩提!你意下以為怎樣?你想要見到法身佛,是否可以依著具足圓滿身相的報身佛見到呢?’。
‘不也,世尊!’須菩提回答說:‘那是不可以的,世尊。
’,‘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這個‘如來’,是指法身如來。
法身如來,他是無相,不能依著報身佛的‘具足色身’上見,報身佛的身相雖圓滿具足,但他還是個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你又怎能在報身佛圓滿的身相上見到‘真如理體’的無相‘法身’呢?這下面,須菩提自己再加以解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金剛經上的三連句,就是‘三谛’的道理。
須菩提尊者,從第十四分起,他就‘深解義趣’了,他自己很了解這‘三谛’的道理,也很能替佛說這‘三谛’的道理。
因為佛說的‘具足色身’,就是圓滿具足的這個報身,這還是有個相在,‘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報身也是因緣生法。
報身又從那裡來的呢?這是釋迦佛在無量的‘阿僧祇劫’努力修因修來的。
這還是無量因緣所生出來的,因緣生法,無有自性,當體即空,所以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當體就是空無自性的。
‘是名具足色身’。
你能悟到這個‘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當體即空,你就能悟到‘中谛’的法身了。
法身‘空有不二’,‘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這才是‘名具足色身’。
下面佛再接著問。
庚二、見相無住 須菩提!于意雲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須菩提!于意雲何?’須菩提!你意下以為怎麼樣呢?‘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前面所講的‘諸相’是指‘三十二相’的應身佛。
這地方的‘具足諸相’,是指報身之相,這地方為什麼加了‘具足’二個字呢?因為報身佛的相,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都是用‘無量’二字來形容的,所以叫做‘具足諸相’。
前面‘具足色身’是報身佛的‘總相’,這第二段經文的‘具足諸相’是‘别相’,就以他頭上的肉髻頂相來說,也是有無量相,無量的好;眉間的白毫相,也有無量相,無量好,這叫‘具足諸相’。
佛的随形好,都是無量好,無量莊嚴的。
釋迦佛問須菩提:‘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是否可以在報身佛種種差别的‘具足諸相’之随形好上見到法身如來否?‘不也,世尊!’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啊!世尊。
’‘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這個‘如來’是指法身如來。
法身如來無相,不應以報身佛的‘具足諸相’上來見到法身佛的。
‘具足諸相’是對報身佛的
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住心無住’這一科分二小科,戊一、略明就是第十九分,經文說:行布施而不住相,就是‘住心無住’,與前面第四分者同。
戊二、詳示,就是詳細的開示。
‘須菩提!于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身相叫做‘色身’,他是屬于色法,屬于色塵,是眼睛能看得見的。
眼睛所對的境界叫做‘色塵’,故名之為‘色身’。
這個地方有‘具足’這二個字,他就是完全圓滿的意思。
完全的色身,圓滿的色身,就是指佛的報身。
前面經文上‘可以身相見如來不?’那是指應化身,還有一句‘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那還是指應化身,那個身相就是丈六金身。
到了第二十分,這個‘色身’是個‘總相’。
‘色身具足’就是很圓滿,這是指報身佛的身相。
佛有三身,應身、報身、法身。
現在解釋經文,‘須菩提!于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這段經文的‘如來’是指法身佛。
釋迦佛問:‘須菩提!你意下以為怎樣?你想要見到法身佛,是否可以依著具足圓滿身相的報身佛見到呢?’。
‘不也,世尊!’須菩提回答說:‘那是不可以的,世尊。
’,‘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這個‘如來’,是指法身如來。
法身如來,他是無相,不能依著報身佛的‘具足色身’上見,報身佛的身相雖圓滿具足,但他還是個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你又怎能在報身佛圓滿的身相上見到‘真如理體’的無相‘法身’呢?這下面,須菩提自己再加以解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金剛經上的三連句,就是‘三谛’的道理。
須菩提尊者,從第十四分起,他就‘深解義趣’了,他自己很了解這‘三谛’的道理,也很能替佛說這‘三谛’的道理。
因為佛說的‘具足色身’,就是圓滿具足的這個報身,這還是有個相在,‘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報身也是因緣生法。
報身又從那裡來的呢?這是釋迦佛在無量的‘阿僧祇劫’努力修因修來的。
這還是無量因緣所生出來的,因緣生法,無有自性,當體即空,所以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當體就是空無自性的。
‘是名具足色身’。
你能悟到這個‘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當體即空,你就能悟到‘中谛’的法身了。
法身‘空有不二’,‘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這才是‘名具足色身’。
下面佛再接著問。
庚二、見相無住 須菩提!于意雲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須菩提!于意雲何?’須菩提!你意下以為怎麼樣呢?‘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前面所講的‘諸相’是指‘三十二相’的應身佛。
這地方的‘具足諸相’,是指報身之相,這地方為什麼加了‘具足’二個字呢?因為報身佛的相,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都是用‘無量’二字來形容的,所以叫做‘具足諸相’。
前面‘具足色身’是報身佛的‘總相’,這第二段經文的‘具足諸相’是‘别相’,就以他頭上的肉髻頂相來說,也是有無量相,無量的好;眉間的白毫相,也有無量相,無量好,這叫‘具足諸相’。
佛的随形好,都是無量好,無量莊嚴的。
釋迦佛問須菩提:‘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是否可以在報身佛種種差别的‘具足諸相’之随形好上見到法身如來否?‘不也,世尊!’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啊!世尊。
’‘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這個‘如來’是指法身如來。
法身如來無相,不應以報身佛的‘具足諸相’上來見到法身佛的。
‘具足諸相’是對報身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