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關燈
界那樣的大。

    這裡面的衆生,雖然多到‘不可思議’,但都在‘大圓鏡子’那兒起分别、打妄想,而‘大圓鏡子’并沒有‘起心動念’要去了解他,但是衆生的一舉一動,在打什麼妄想,在‘大圓鏡子’上面都自動的現出影子,所以如來不起分别,就能‘悉知悉見’,全部知道全部見到。

    按道理上講,衆生有千差萬别的心,這是按‘世俗谛’上講,說明他‘有個心’;按‘真谛’上講,隻是‘假名為心’而已。

    如來已證得‘中道第一義谛的心’,所以你的妄想心,都在如來的‘真心’裡面顯現,如來他怎麼會不知道呢?下面再加以解釋把他總結起來。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這裡推衆生的雜念心,沒有個真實可得。

    為什麼說衆生的心‘即為非心’呢?因為衆生的心是個妄想心,這個妄想心,他念念不停,輪轉于過去、現在、未來,念念分别這三個時際。

    但在這三個時際中,要去找這個衆生分别心,真正停留的處所都找不到。

    因此才說:‘三際求心,不可得。

    ’‘心印疏’上有‘三際求心,不可得’的偈頌:‘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緣無;妄緣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

    ’我們把這偈頌念熟了,還要去思惟;要聞、要思、要修,才能知道他究竟是什麼意思。

    ‘三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際’就是時間。

    這三個時間,‘過去心不可得’,因為‘過去’已‘滅’,這個‘過去心’就是我們的妄念,已經過去的一切,你再對他起種種分别,這叫‘過去心’,‘過去心’他已‘滅’了,沒有了,你要上那兒去得到這個過去心呢?所以說:‘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他不停,也叫‘不住’,他不停住;這一念中具足九十刹那,一刹那具足九百個生滅。

    衆生的心念,他念念不停,不會停住,你想得個‘現在心’,他已經過去了,你有個念頭,想要得到他,他又過去了,非常的快。

    因為‘現在心’不停,所以說:‘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又怎樣呢?‘未來心’他還沒生出來,才叫‘未來心’。

    因為他還沒生出來,所以說:‘未來心不可得’。

     現在先解釋:‘三際求心,心不有。

    ’過去心已滅,心不有;現在心不停,心不有;未來心未生,心不有。

    ‘心不有處,妄緣無。

    ’我們衆生是個攀緣的心,有能緣就有所緣;能緣的是我們的妄想心,所緣的是虛妄的境界。

    能緣所緣都叫‘妄緣’,都是虛妄不實在。

    你這個時候‘三際求心心不有’,如果到了‘心不有處,’你觀想到‘心不有了’,妄緣也就沒有了,這就是‘妄緣無’。

    你要把能攀緣的妄想心給他觀空,妄想心觀空了,他還能去攀緣心外面的妄想境界嗎?所以能緣的妄緣沒有了,所緣的妄緣也跟著沒有了,這就稱為‘妄緣無’。

    這個‘妄緣無’,就是已把‘妄緣’‘觀空’了,妄緣沒有了;因此也不打妄想了,也沒有執著心外面的境界了;已經把妄緣通通抛舍得幹幹淨淨,這叫‘妄緣無’。

    到了這個時候,他并沒有落入‘斷滅’。

    ‘妄緣無處即菩提’,煩惱妄緣雖然滅了,但是‘菩提智慧’永恒存在的;這個時候,‘菩提智慧’發生了,‘菩提智慧’是人人本具有,各各不無,并不是從外面來的,也不是釋迦佛給我們的,那麼,我們的‘菩提智慧’怎麼不現前呢?就是給‘妄想心’障礙了,覆蓋了。

    釋迦佛初成正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就說過這樣的話:‘奇哉!奇哉!一切衆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一切智,無師智,自然智即得現前。

    ’你現在把‘妄緣之心’‘空掉’了,‘菩提智慧’就生出來了。

    這個‘菩提智’是從那兒生的呢?‘菩提智’是衆生本來具有的。

    ‘菩提智’一生,就是證了‘菩提智果’。

    成佛有二個果,一個叫‘菩提果’,證‘菩提智果’是個怎樣的境界呢?‘菩提智慧’他所緣的是‘平等’境界。

    因為‘生死涅槃本平等’。

    佛法最難了解就是大乘佛法,尤其是最上乘佛法。

    而我們衆生不明自己的生死之苦,佛說法度生先說‘四谛法’,先說‘苦谛’要我們知道苦,讓我們知道六道輪回的生死大苦,你知道了生死大苦,就會害怕生死之苦。

    你要出離生死之苦,你就得去修行用功,去求證‘涅槃’。

    ‘涅槃’是梵語,此雲:‘寂滅’,意思就是把煩惱斷盡生死都‘寂滅’了,就會證得了‘涅槃’。

    這是對小乘人說的。

    對大乘權教菩薩來說,雖然他了解生死‘涅槃’本空,但是他想到我有個‘大乘涅槃’可證。

    我所了的生死,比二乘人還了得、究竟。

    我不但要了脫分段生死,也要了脫變異生死。

    因此權教菩薩他還是有個著相在。

    但是到了最上乘法,他認為生死跟涅槃隻是對待的假相。

    這是因為你有個妄想心,所以才能分别知道有生死。

    你怎麼知道有涅槃呢?因為你的妄想心執著,認為有個生死之苦,必須要入‘涅槃’才能解脫這個生死之苦。

    所以你才執著有個‘涅槃’可得。

    但是你這個認為還是‘妄想’的功能。

    你現在‘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緣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