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剛經最高深的道理講到頓教。
因此中國禅宗的祖師,從四祖到五祖,從五祖到六祖,都用金剛經來印心。
由此證明金剛經合乎中國頓教禅宗。
另外新眼疏上,又說金剛經‘密通圓教’,因為他有中道第一義谛修行之法,所以才說他‘密通圓教’。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
’如果你能依此經,如法的受持、讀誦、廣為人說,發大乘心,發最上乘心,自利利他,如來心中會知道你這個人,如來眼中會見到你這個人。
知道什麼?見到什麼呢?知道你,見到你,都能成就這‘不可計量,不可稱數,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的功德;這些功德你一定都能成就。
‘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凡是‘受持、讀誦、廣為人說’的這個人,都叫‘如是人等’。
這個人呀!‘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所說的法,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之法;你能自‘受持、讀誦’又‘廣為人說’,以此因緣,将能夠引導一切衆生,趣入成佛之道。
因為般若為佛母,能出生‘一切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因‘般若波羅密’而成等正覺。
如來成佛後,亦受持‘般若波羅密’。
由此證實,‘受持、讀誦、廣為人說。
’金剛經,等同續佛慧命,傳播佛種,引度衆生成佛。
所以說你即是‘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按世間法上打個譬喻,你如果是個孝順父母的好兒子,就能夠荷擔父親的家業,你父親所遺留的這個家業,你能挑起責任給他負擔下來。
你如果是佛的好弟子,就要把如來的家業荷擔下來。
如來的家業,是什麼家業呢?就是‘利生為事業,弘法為家務。
’如來出世,是為了要來弘法利生的。
我們是佛的弟子,什麼是我們的事業?什麼是我們的家務呢?‘利生’是我們的事業,‘弘法’是我們的家務。
你發心弘法,一定要受持經典的義理,讀誦其文。
你不能自利,又怎樣去利人呢?你受持、讀誦經典,一定要多多的深入經藏,多聽佛法。
對佛法一定要深信不疑,然後才能再進一步去發心弘揚佛法。
你這樣子做就能荷擔如來家業,續佛慧命。
這就如世間上的孝順好兒子,父親交給他的家務,他能夠主持,并發揚光大,這才是盡到作兒子的責任。
所以我們身為佛弟子,就應該負起責任,來擔當起如來無上、正等、正覺的家業,并加以宏揚。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即于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為什麼說,這個‘受持、讀誦、廣為人說。
’金剛經的人,就是荷擔如來的大乘家業,最上乘家業呢?因為‘樂小法’的人,他著了我等四相之見。
‘即于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我等四相,前面講過有三種。
小乘中的聲聞、緣覺,他已把‘我執’的四相空掉了;‘法執’的四相沒有空。
這裡的四相,就是指著「法執’的四相。
他沒有空掉這個‘法執’的四相,因此你叫他去度衆生,弘揚佛法,他不發心。
‘即于此經不能聽受讀誦’你叫他聽,他也不喜歡聽。
聞大乘經典,要深信不疑,須要有大乘善根的人,才能得聞。
法華經上有明文記載,釋迦如來,要開講法華經,還沒有講,就先有五千退席,有五千個阿羅漢不要聽。
他們說:‘我們已經所作皆辦,具諸佛法,還聽啥?’都走了。
‘好樂小法者’他聞都不來聞;不來聞此經典,又怎麼能受持、讀誦呢?他自己不能受持讀誦,又怎麼能為别人解說呢?所以‘好樂小法者’的人,對釋迦佛‘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的金剛經,他聞都不聞,所以不能受持,亦不能為人解說。
因此就可證明前面所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金剛經的這個人,他所得到的福德,是不可思議的;他就是荷擔如來大乘家業的一個好弟子。
這就證明‘好樂小法者’的人,做不到‘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事業。
下面再說金剛經所在之處的功德。
戊三、約依處顯德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
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須菩提!不論是在什麼地方,隻要有金剛經的這個處所,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都應該要恭敬供養。
當知此經所在之處,即等于是如來真舍利的寶塔,所在的地方。
因此都應該恭敬、作禮、圍繞、贊歎,應該帶香花來這個地方供養。
對金剛經恭敬、供養、作禮、圍繞、贊歎,必得開智慧,增福報。
何以故?因為你恭敬、供養‘般若波羅密’,即是恭敬供養,十方三世諸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經正是演說‘般若波羅密’的法門,所以你恭敬供養此經,就有無量的功德。
諸佛也是恭敬供養‘般若波羅密’的。
到此為止第十五分講完了。
因此中國禅宗的祖師,從四祖到五祖,從五祖到六祖,都用金剛經來印心。
由此證明金剛經合乎中國頓教禅宗。
另外新眼疏上,又說金剛經‘密通圓教’,因為他有中道第一義谛修行之法,所以才說他‘密通圓教’。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
’如果你能依此經,如法的受持、讀誦、廣為人說,發大乘心,發最上乘心,自利利他,如來心中會知道你這個人,如來眼中會見到你這個人。
知道什麼?見到什麼呢?知道你,見到你,都能成就這‘不可計量,不可稱數,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的功德;這些功德你一定都能成就。
‘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凡是‘受持、讀誦、廣為人說’的這個人,都叫‘如是人等’。
這個人呀!‘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所說的法,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之法;你能自‘受持、讀誦’又‘廣為人說’,以此因緣,将能夠引導一切衆生,趣入成佛之道。
因為般若為佛母,能出生‘一切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因‘般若波羅密’而成等正覺。
如來成佛後,亦受持‘般若波羅密’。
由此證實,‘受持、讀誦、廣為人說。
’金剛經,等同續佛慧命,傳播佛種,引度衆生成佛。
所以說你即是‘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按世間法上打個譬喻,你如果是個孝順父母的好兒子,就能夠荷擔父親的家業,你父親所遺留的這個家業,你能挑起責任給他負擔下來。
你如果是佛的好弟子,就要把如來的家業荷擔下來。
如來的家業,是什麼家業呢?就是‘利生為事業,弘法為家務。
’如來出世,是為了要來弘法利生的。
我們是佛的弟子,什麼是我們的事業?什麼是我們的家務呢?‘利生’是我們的事業,‘弘法’是我們的家務。
你發心弘法,一定要受持經典的義理,讀誦其文。
你不能自利,又怎樣去利人呢?你受持、讀誦經典,一定要多多的深入經藏,多聽佛法。
對佛法一定要深信不疑,然後才能再進一步去發心弘揚佛法。
你這樣子做就能荷擔如來家業,續佛慧命。
這就如世間上的孝順好兒子,父親交給他的家務,他能夠主持,并發揚光大,這才是盡到作兒子的責任。
所以我們身為佛弟子,就應該負起責任,來擔當起如來無上、正等、正覺的家業,并加以宏揚。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即于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為什麼說,這個‘受持、讀誦、廣為人說。
’金剛經的人,就是荷擔如來的大乘家業,最上乘家業呢?因為‘樂小法’的人,他著了我等四相之見。
‘即于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我等四相,前面講過有三種。
小乘中的聲聞、緣覺,他已把‘我執’的四相空掉了;‘法執’的四相沒有空。
這裡的四相,就是指著「法執’的四相。
他沒有空掉這個‘法執’的四相,因此你叫他去度衆生,弘揚佛法,他不發心。
‘即于此經不能聽受讀誦’你叫他聽,他也不喜歡聽。
聞大乘經典,要深信不疑,須要有大乘善根的人,才能得聞。
法華經上有明文記載,釋迦如來,要開講法華經,還沒有講,就先有五千退席,有五千個阿羅漢不要聽。
他們說:‘我們已經所作皆辦,具諸佛法,還聽啥?’都走了。
‘好樂小法者’他聞都不來聞;不來聞此經典,又怎麼能受持、讀誦呢?他自己不能受持讀誦,又怎麼能為别人解說呢?所以‘好樂小法者’的人,對釋迦佛‘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的金剛經,他聞都不聞,所以不能受持,亦不能為人解說。
因此就可證明前面所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金剛經的這個人,他所得到的福德,是不可思議的;他就是荷擔如來大乘家業的一個好弟子。
這就證明‘好樂小法者’的人,做不到‘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事業。
下面再說金剛經所在之處的功德。
戊三、約依處顯德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
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須菩提!不論是在什麼地方,隻要有金剛經的這個處所,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都應該要恭敬供養。
當知此經所在之處,即等于是如來真舍利的寶塔,所在的地方。
因此都應該恭敬、作禮、圍繞、贊歎,應該帶香花來這個地方供養。
對金剛經恭敬、供養、作禮、圍繞、贊歎,必得開智慧,增福報。
何以故?因為你恭敬、供養‘般若波羅密’,即是恭敬供養,十方三世諸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經正是演說‘般若波羅密’的法門,所以你恭敬供養此經,就有無量的功德。
諸佛也是恭敬供養‘般若波羅密’的。
到此為止第十五分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