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淨土分第十

關燈
你盤纏錢(旅費),因為這裡到湖北的黃梅有好幾千裡的路程,你安心去好了,一切我都會幫忙你。

    ’這就是六祖惠能大師聽到這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的公案。

    從這個公案中我們還可以發現一件事,就是這個最初幫助六祖去黃梅親近五祖的居士,真是太偉大了!要是沒有他的發心幫忙,那時六祖惠能大師的因緣又不知會怎樣!佛門中是講因緣成就的,凡事都要因緣具足。

    佛法要我們在未成佛道先結人緣,這位居士這一個發心護持成就惠能大師道業的功德,将與日後六祖大興禅宗的無量無邊的功德同俱,盡未來際永垂不朽。

     六祖惠能大師到五祖的會下以後,他還要再進一步的去證明,他在未見五祖以前就開悟了。

    怎樣證明呢?禅宗不是講經方式,他是上堂說法,大家有問題可以出來請問。

    他看人家請問的儀式,他也學會了。

    有一天他出來在法堂的中間叩頭頂禮,就跪下來請問問題,五祖要開口問他,一看之下才發現這年輕人不是出家人,還是個在家居士而已,就問惠能:‘你從那兒來?’,惠能說:‘我住在嶺南。

    ’這時湖北是中國的最内部,文化水準算是很高的地方,嶺南是個文化落後的地方,是獠族所住。

    ‘獠’字是一個不尊敬的名字。

    五祖為了要試探他的根機就故意說:‘原來是個獠子。

    ’下面的答話,就證明六祖他已先開悟了。

    他一聽‘原來是個獠子’這句話,是含有輕視他的話,他答得很銳利,馬上答覆五祖,他說‘請問和尚,人有南北,佛性有南北嗎?’,意思是說我住在嶺南,我是獠族,我人住在南方,你五祖住在湖北,你是北方人,人有南有北,佛性有南有北嗎?嘩!這一句是驚天動地的話,六祖惠能這一問,問得五祖弘忍大師答辯不出來。

    這時五祖心中有數,這個年輕人不是簡單的人,不是普通的根器,就說:‘看你還是有一點善根,你要來跟我學佛,你要是能夠吃苦,從今天起到舂米房裡去為大衆舂米修福。

    ’,然後就派他到舂米房去。

    因為常住所收的都是谷子,谷子得自己舂,舂米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快八個月了。

    有一天五祖就向大家宣布一件事說:我年紀已老了,不太能再弘法了,你們那一位要是已經明心見性了,就可以接我這個祖師位。

    叫你們自己說出來,你們可能不肯,那麼你們可以寫個偈子給我看看,我就會知道,你如果明心見性了,我就把我祖師位傳給你。

    要傳祖師位給人是佛門中一件大事。

    這時五祖會下沒有一個明心見性的,大家都異口同聲說:我們不要瞎忙了,不要冤枉多費力氣,我們的教授神秀和尚比我們這些人高明得太多,五祖不上堂,就是教授和尚代理上堂,他時常替五祖說法,我們這些人那一個還能超過教授和尚呢,我們大家就等著他去接祖師位吧!别人都不敢去做偈子,就是他們都還未明心見性。

    可是神秀大師自己就考慮了,我是五祖座下第一首座和尚,我不作是不行的,而且自己又是大衆的教授和尚,考慮之後還是作了。

    這偈子是:‘身如菩提樹,心似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偈是做好了,自己沒有把握,想拿去給五祖看又不敢拿,他不是開過悟的人,隻是依文解義,憑著他多年來深入佛法所了解出來的道理,作了個偈而已,根本就沒有開悟。

    于是他想來想去不敢拿去見五祖,他想了一個辦法,我把這首偈子貼在走廊牆壁上,有人看見了就會去告訴五祖,五祖一定會鑒定的,五祖如果說作得不好,那就算了,如果他說作得好,明心見性了,我就出來承當,想妥了以後,半夜裡起來,就把這張寫好的偈子貼到走廊牆壁上。

    到了第二天果然有人發現了,就去告訴五祖,五祖一看,就開口贊歎說:這偈子作得很好,依著這個偈子修行,将來一定可以開悟。

    五祖的意思并不是指現在開悟,而是将來會開悟。

    經五祖親口這麼一印證,大家都去念誦這個偈子,甚至有人對著那個偈子叩頭禮拜,越來越熱鬧,于是擺出了香案燒香獻花,哄動全寺院。

    外面來的香客與信徒,也都圍著去念誦去觀看。

    有一小沙彌半念半唱,一邊走一邊念,經過舂米房,惠能大師正在舂米,就問小沙彌說:‘你念的是什麼?’那個小沙彌就跟他尋開心說:‘一個獠子懂啥?你舂米好了。

    ’惠能就說:‘我就是因為不懂才請教小師父的。

    ’小沙彌說:‘不知是那位大德作了個偈子貼在走廊牆壁上,五祖看了就向大衆說,隻要依這個偈子修行,将來一定明心見性,你把他念熟了就有無量功德,你要是能去燒香叩頭禮拜那樣也可以得大福報。

    ’惠能就問:‘這偈子在那裡?請你帶我去看看,也讓我種點善根,培點福報。

    ’小沙彌答應了以後,就帶著惠能走到偈子的地方。

    惠能此時還未出家,他姓盧,叫盧行者,不是叫做惠能,他看到大家都在那裡高聲朗誦,惠能越聽越不是味道,頭一直搖。

    很多來參拜五祖的人聽說走廊出現了微妙偈子的事,大家都先來看看,有一位江州刺史也正好到這個廟來,他也去看,看了以後他贊歎這首偈的确很好,此時他發現旁邊有一個人,直搖頭好像不贊成的樣子。

    他是當官的人,相當有學問也懂佛法,特地來親近五祖。

    他一看這個人不太贊成,就問他,你對這首偈子是不是不滿意?如果認為他不滿你的意,你可以做一首比他更好的偈子來。

    惠能就說,我是能作偈子,但是我不認識字。

    刺史官一聽就說你不認識字,怎樣會作偈子呢!真是稀奇!惠能便說:‘作偈子不在乎認識字不認識字。

    ’一聽之下,這個長官馬上發現這青年人所說的話,蘊含著高深奧妙的道理在裡面,就不敢再輕視他,就對他說你作偈子我馬上替你寫上。

    惠能說,那太好了。

    馬上作了四句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首偈子一作出來,就把神秀所作的偈子完全給駁掉了。

    刺史官一聽這年輕的行者所作的偈子,太高深微妙,于是用筆把他抄在紙上,給他貼在神秀偈子旁邊,大家一念,似懂非懂。

    有人就去告訴五祖說,盧行者也作了一首偈,偈子的長短與前面所貼的一樣,五祖一聽馬上出來看個究竟。

    看過之後,知道盧行者簡直是了不得的人,當初一見面就知道他悟性很高,現在是真正明心見性的一個人了。

    現在很多人都想這個祖師位,如果此時一印證,對惠能可能很不利,五祖一考慮之下,馬上把惠能所作的偈子撕下,說這個沒用,你們依舊念前面所貼的那個偈子,念那個将來就可以開悟。

    在五祖機智的處理之下,事情就這樣過去了。

    等到晚上天快黑的時候,五祖到舂米房去探望盧行者,二人所對答的話都是禅機,五祖說:‘米熟也未?’,惠能答說:‘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前者是問你這個米舂好了沒有?後者答說我這個米老早舂好了,隻要過籃子篩一篩就好了。

    意思就是說,我老早就開悟了,就差了祖師給我印證一下而已。

    二個人在那裡打禅話,外行人聽不懂,五祖聽了不再講話,把手上拿的竹杖在地上敲了三下。

    惠能會意五祖的意思,因為那時候沒有時鐘,是靠著打更來計時,意思是叫惠能半夜三更天的時候到五祖那裡去。

    到了三更惠能準時來了,五祖就在半夜三更傳衣缽給惠能為第六祖。

    拿金剛經來印心,四祖到五祖,五祖傳到六祖惠能大師,都是用金剛經印心的。

    初祖,二祖,三祖,四祖都是用楞伽經印心的。

    你說你已經明心見性開悟了,但是還要經過真正的善知識拿經典來給你印證才行,如果發現不合經義,與佛經不相對,那就表示你不是真正開悟的人。

    例如五祖拿金剛經來給六祖印心,知道六祖所悟的與經典相符,完全是一點都沒有偏差,于是五祖才傳衣缽給六祖。

    五祖把初祖達摩祖師所傳下來的衣缽給了六祖惠能大師以後,就從後門把他送出去,對他說:你弘法的因緣還未成熟,你先隐藏一個時期,等因緣成熟了再出來,現在很多人想要得到祖師的衣缽,你在這裡對你很不利,你現在就馬上偷偷的離開這裡,好好的珍重。

    因此惠能大師就從此離開了五祖的會下,一直往南方走去,因為他是嶺南人,南方的人情風俗他熟悉得多一點。

    六祖離去以後,五祖就不上堂了。

    五祖二、三天都不上堂說法,大家就問五祖的侍者說:五祖是否病了?侍者回答:不是。

    大家就再問:前天和尚說過,要是有人明心見性,他要把祖位傳給他,這樣五祖就可以休息,可以不用再說法。

    大家都在猜想五祖是不是會把祖師位傳給教授和尚,但是教授和尚到現在為止,手中并沒有祖師的衣缽呀!于是大家就懷疑盧行者所作的那首偈子,可能與這個傳祖師位有關系,很可能是這個人得到了。

    而且這二、三天都沒有見到盧行者,決定是五祖已把祖師位傳給他了,他偷跑了。

    這下子大家就要去追盧行者,把衣缽奪回來,因為誰有這個衣缽,誰就能當祖師。

    大家就這麼地去追趕盧行者,在大衆中有一個人名叫惠明他會武藝,因為他有武術在身,所以走得比别人快,眼看著就要追上六祖惠能大師了,六祖一看後面有人追趕他,他心裡知道這個人是為追趕衣缽而來的。

    他就把衣缽擺在路中心,他自己藏到蘆葦叢裡面去。

    後面追趕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