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理實見分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相。
上邊身相是丈六金身。
,三十二相,下邊的身相是法身實相。
如來說的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即非身相’不是法身實相。
那這又怎能是如來呢?又怎能見到如來呢!這樣一來,又恐怕他再轉生一個疑惑,既然應化身佛不可著相,我著相去供養報身佛這總可以吧!這就是己二、防轉成疑,再分二小科,庚一、防報相可住疑,庚二、防究竟無佛疑。
己二、防轉成疑(分二) 庚一、防報相可住疑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這段經文又推進了一層,按文字上解釋,你既然把佛的相打破了,要知道學佛的人,最難破的相,就是佛相、法相,認為學佛法不執著怎麼學呢?這一執著要把它破掉是很難很難的,現在就是先破佛相,既然能夠破掉了,不著相,就由這個不執著佛相把它推廣開來,要知道世出世間,一切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要離一切相,這是按文字上推廣開來說的。
按他懷疑上,連報身佛的相也是虛妄的,報身佛的相,他是在無量劫修無漏因,所修成的功德,他是應十地菩薩之機,等覺菩薩之機而示現的,因為那些菩薩還有無明沒有斷盡,他還有相,所以報身佛就給他現個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其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十地菩薩慢慢地高,高到等覺,再高到成佛,佛與佛彼此沒有身相得相見,佛與佛沒有見面,為什麼呢?因為法身沒有二個,所以報身佛的相,你也不能執著,一執著還是錯誤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故也。
這樣一來,又生了一個疑惑,究竟是有沒有佛呢?下面‘庚二究竟無佛疑’,這一小科即解答這個疑惑。
庚二、防究竟無佛疑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你能見到‘諸相非相’,‘非相’就是‘空’,就是‘心經’上的‘諸法空相’。
若見‘諸相’就是‘諸法’,‘非相’就是‘空相’。
因此‘金剛經’的‘諸相非相’也即是‘心經’上的‘諸法空相’。
但是‘金剛經’在‘般若經’六百卷中,佛在講‘金剛經’時,已講到五百七十七卷,換句話說,六百卷‘般若經’已快講完了,接著就是講‘法華經’,要把圓教從真空翻出妙有的道理出來了。
因此假如你能夠‘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你就能見到法身如來,就不會落到斷滅空。
‘諸相非相’就是真空,真空不空就是妙有,你見到法身如來就是妙有。
所以‘金剛經’的經文,要是你能看得懂,研究得透澈,那麼你心靈深處真正能得到法喜、法樂,聞到高深玄妙的佛法。
說高深高到什麼程度?高到應化身佛你不可以著相,連報身佛也不可著相,玄妙到‘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你把應化身空了,報身空了,這時法身如來就顯現出來了,你看玄妙不玄妙?真空即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新眼疏’他舉示三個譬喻,如來有三個身,聽過五教儀開蒙都知道了,就是應身、報身、法身。
‘新眼疏’把這三個佛身做了一個譬喻即法身等于水,報身等于水上起的光,應化身等于光中所現的影子,你一執著應化身,即把水中光明現出來的影子,把它當成真實的,那你一定會掉到水裡淹死,你沒有看見光,也沒有看見水,隻看到影子,就要把影子透過那個影子那不是真實的。
應化身是應凡夫二乘之機示現的。
那麼那水上的光是真實的,光是報身,你沒有看見水就執著光,要曉得報身是應十地菩薩的機,是應等覺菩薩的機現出來的,水上的光,是由水上現出來的,因此你得透過光的那一層道理才能見到水。
‘若見諸相非相’,把水上現的光、影子都透過了,就看到水,也就是說把‘諸相非相’都透過了,這就見到法身如來。
要曉得并不是要離開光,離開影子,另外找水。
你要找水就是在現光、現影子的時候的水中去找。
你懂得這個道理,報身佛也就是法身,應化身佛也是法身,懂了這個道理,一切法皆是佛法。
你不懂這個道理,你執著的應化身不是佛法,你執著報身佛也不是佛法,因為你執著的都是虛妄之法。
如來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法難學就在這裡,若是你明白了這個道理,千經萬論一個理,不會有兩個理,兩個理還叫真理嗎?因此你把一部‘金剛經’研究通,一經通則經經通,各部經也通了。
‘金剛經’你現在不好好聽,将來講‘大乘起信論’還是聽不懂,再講‘圓覺
上邊身相是丈六金身。
,三十二相,下邊的身相是法身實相。
如來說的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即非身相’不是法身實相。
那這又怎能是如來呢?又怎能見到如來呢!這樣一來,又恐怕他再轉生一個疑惑,既然應化身佛不可著相,我著相去供養報身佛這總可以吧!這就是己二、防轉成疑,再分二小科,庚一、防報相可住疑,庚二、防究竟無佛疑。
己二、防轉成疑(分二) 庚一、防報相可住疑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這段經文又推進了一層,按文字上解釋,你既然把佛的相打破了,要知道學佛的人,最難破的相,就是佛相、法相,認為學佛法不執著怎麼學呢?這一執著要把它破掉是很難很難的,現在就是先破佛相,既然能夠破掉了,不著相,就由這個不執著佛相把它推廣開來,要知道世出世間,一切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要離一切相,這是按文字上推廣開來說的。
按他懷疑上,連報身佛的相也是虛妄的,報身佛的相,他是在無量劫修無漏因,所修成的功德,他是應十地菩薩之機,等覺菩薩之機而示現的,因為那些菩薩還有無明沒有斷盡,他還有相,所以報身佛就給他現個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其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十地菩薩慢慢地高,高到等覺,再高到成佛,佛與佛彼此沒有身相得相見,佛與佛沒有見面,為什麼呢?因為法身沒有二個,所以報身佛的相,你也不能執著,一執著還是錯誤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故也。
這樣一來,又生了一個疑惑,究竟是有沒有佛呢?下面‘庚二究竟無佛疑’,這一小科即解答這個疑惑。
庚二、防究竟無佛疑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你能見到‘諸相非相’,‘非相’就是‘空’,就是‘心經’上的‘諸法空相’。
若見‘諸相’就是‘諸法’,‘非相’就是‘空相’。
因此‘金剛經’的‘諸相非相’也即是‘心經’上的‘諸法空相’。
但是‘金剛經’在‘般若經’六百卷中,佛在講‘金剛經’時,已講到五百七十七卷,換句話說,六百卷‘般若經’已快講完了,接著就是講‘法華經’,要把圓教從真空翻出妙有的道理出來了。
因此假如你能夠‘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你就能見到法身如來,就不會落到斷滅空。
‘諸相非相’就是真空,真空不空就是妙有,你見到法身如來就是妙有。
所以‘金剛經’的經文,要是你能看得懂,研究得透澈,那麼你心靈深處真正能得到法喜、法樂,聞到高深玄妙的佛法。
說高深高到什麼程度?高到應化身佛你不可以著相,連報身佛也不可著相,玄妙到‘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你把應化身空了,報身空了,這時法身如來就顯現出來了,你看玄妙不玄妙?真空即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新眼疏’他舉示三個譬喻,如來有三個身,聽過五教儀開蒙都知道了,就是應身、報身、法身。
‘新眼疏’把這三個佛身做了一個譬喻即法身等于水,報身等于水上起的光,應化身等于光中所現的影子,你一執著應化身,即把水中光明現出來的影子,把它當成真實的,那你一定會掉到水裡淹死,你沒有看見光,也沒有看見水,隻看到影子,就要把影子透過那個影子那不是真實的。
應化身是應凡夫二乘之機示現的。
那麼那水上的光是真實的,光是報身,你沒有看見水就執著光,要曉得報身是應十地菩薩的機,是應等覺菩薩的機現出來的,水上的光,是由水上現出來的,因此你得透過光的那一層道理才能見到水。
‘若見諸相非相’,把水上現的光、影子都透過了,就看到水,也就是說把‘諸相非相’都透過了,這就見到法身如來。
要曉得并不是要離開光,離開影子,另外找水。
你要找水就是在現光、現影子的時候的水中去找。
你懂得這個道理,報身佛也就是法身,應化身佛也是法身,懂了這個道理,一切法皆是佛法。
你不懂這個道理,你執著的應化身不是佛法,你執著報身佛也不是佛法,因為你執著的都是虛妄之法。
如來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法難學就在這裡,若是你明白了這個道理,千經萬論一個理,不會有兩個理,兩個理還叫真理嗎?因此你把一部‘金剛經’研究通,一經通則經經通,各部經也通了。
‘金剛經’你現在不好好聽,将來講‘大乘起信論’還是聽不懂,再講‘圓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