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正宗分第三

關燈
諸佛有兩個樣子。

    真如實相,也是遍一切法、一切處,沒有另外還有一個真如,另外有一個實相,你證得的就是諸佛證得的,生佛之同體。

    這個同體的真如實相上沒有兩個真如,沒有兩個實相。

    所以你度的衆生無量無數無邊,但是他證得了真如實相成了佛,這證得的真如實相是他本來具有的,并不是我們度衆生時給他的,我們隻是告訴他一個降心之法、住心之法,教他斷煩惱,教他證菩提,教他了生脫死,教他入涅槃。

    他斷了煩惱,了生脫死,證得菩提、涅槃,是他本具有的菩提和涅槃,所以并沒有新成佛的衆生,本來就成佛,不是我們度他成佛,所以衆生與諸佛之本體是一個體,這樣故說:‘實無衆生得滅度者’。

    文内已解釋了,文外的意思還是要講,因降伏妄心的方法就在這裡,你要知道這不是我們普通凡夫的妄想心,普通凡夫的妄想心是貪圖五欲,執著六塵。

    貪圖五欲之樂,打妄想,這根本沒有樂,樂即是苦,但是衆生不了解,他的妄心像火燒一樣;執著六塵,六塵本來是空的,他不知道,他把六塵的境界都當成真實的境界,要去執著不舍,這妄心自然像火燒一樣,這是普通凡夫的妄想心。

    說到‘金剛經’在六百卷‘大般若’,它屬于五百七十七卷。

    釋迦佛說‘般若經’說了二十二年,至少說了二十年以後才說‘金剛經’的,說了二十年再加‘阿含十二方等八’再加上二十年,佛說了四十年的法,再說這個妄心,而且在這個般若法會上有兩種衆生是可以聽的,一種是回小向大的聲聞、緣覺,聲聞是指阿羅漢,緣覺是指辟支佛,一種就是大心的凡夫,最上根利智的凡夫,他能聽懂‘金剛經’,他五欲六塵的心,老早去除了,用不著在‘金剛般若’法會上再告訴他去降伏五欲,去降伏六塵。

    二乘人對著大乘講,他是小乘,他們證得了阿羅漢,把五欲、六塵的妄想心降伏了,他怎麼能證得阿羅漢、辟支佛呢?他斷了煩惱障,煩惱障都是從五欲、六塵的妄想心上生起的,他既然斷了煩惱障,他那裡還會有貪圖五欲,執著六塵的妄想心呢?那麼他還有什麼妄想心呢?最高的妄想心,最細的妄想心。

    大心凡夫他發了菩提心要想去度衆生,這裡面就起了個妄想心,什麼妄想心呢?度衆生的妄想心。

    這個二乘人,回小向大,他以為他已經‘所作皆辦,具足佛法’,他不曉得這隻是具足一部份佛法,并未完全具足,就是他認為把我執斷了,可是他斷的我執隻是粗分,細分的我執還沒有斷掉。

    你要是不相信,就發發菩提心來廣度衆生看,一發菩提心,一度衆生,你就著衆生相,這就還有我,這個我是細分的我,最高的一個我。

    管他怎麼高,怎麼細,它還是個妄想心。

    度衆生不要生心動念,要曉得這是最高最細的妄想心。

    你這麼一聽或是膽子小,就會說:我那夠得上呢?我的五欲、六塵的妄想心都還沒有降伏。

    你要曉得我們能夠聽到‘金剛經’,對‘金剛經’生了信心,我們的善根深厚得很,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到下文會講到,這不是在一佛、二佛、乃至三、四、五佛面前種的善根,是在無量千萬佛面前所種的善根。

    也許你會問:既然親近這麼多佛,何以到現在還當衆生呢?這是你沒有把妄想心完全降伏故,若你把妄想心降伏了,你老早成了佛。

    所以自己不要生自卑感,說我的資格夠不上。

    你要知道在這末法時代,有幾個人能發心學佛法,有幾個人能聽到‘金剛經’的,聽到‘金剛經’後,又有幾個人能發信心的。

    下文會詳細的解釋,所以不要看不起自己。

    我們雖然是薄地凡夫,雖然是有五欲六塵的妄想心,你學了‘金剛經’,明白了最高一層的道理,而發心去度無量衆生,不去著衆生相,不生心動念,那你還會貪圖五欲六塵嗎?自然不會了,所以要發大乘心,不要自暴自棄說我夠不上。

    這就是降伏妄心的道理,也就是‘金剛經’文外之意,也是證明這一科降伏妄心的方法。

    這是個什麼方法呢?佛講的開示,叫我們‘離相度生’,這四個字要記住。

    ‘離相度生’,即度衆生要離衆生相,離衆生相來度衆生,這樣一切妄心也就降伏了。

     要是按彌勒菩薩的偈子,這一段經文是大乘菩薩發的四種心,彌勒菩薩做的偈頌來解釋‘金剛經’:‘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滿’這一段文裡有四種大乘心,第一是廣大心,你發了大乘心,你要度衆生,你要度幾個衆生呢?度‘所有一切衆生之類’,這是廣大心。

    第二是第一心,你把所有一切衆生之類度到那裡呢?‘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都度他成佛,這是第一心。

    第三是長遠心‘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衆生’,這一句要配合到長遠心,雖然衆生不好惹,會惹你生氣、生煩惱,但不要怕,一定要發長遠心去度衆生成佛,一定要度‘無量、無數、無邊衆生’,這是第三個心。

    第四個心叫不颠倒心,‘實無衆生得滅度者’,你發了廣大心要度一切衆生,發第一心,一切衆生都度了,‘皆令入無餘涅槃’,而且發了長遠心度了‘無量、無數、無邊衆生’,你有沒有著了衆生相?著了衆生相,其心已颠倒,因衆生根本沒有相,你怎麼著相,這不是颠倒嗎?所以這第四個心叫做不颠倒心。

    這一段經文是降伏妄心的方法,這裡面有四種心,第一是廣大心,第二是第一心,第三是長遠心,第四是不颠倒心,尤其最重要的是第四不颠倒心。

    你度衆生不能離衆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