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菩薩戒弟子郓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本品首為世尊咐囑大衆守護本經;次谕救護衆生;三谕行解相資,求生淨土。
佛告彌勒:諸佛如來無上之法,十力無畏、無礙無著甚深之法,及波羅蜜等菩薩之法,非易可遇。
能說法人,亦難開示。
堅固深信,時亦難遭。
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一切諸佛之所稱贊,咐囑汝等,作大守護。
本品首段為咐囑護持本經。
‘無上之法’者,《往生論注》雲:‘無上者,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上。
’‘無上法’者,涅槃也。
《智度論》雲:‘是故知無法勝涅槃者。
’‘十力’者,如來所有之十種力用。
一者,覺是處非處智力。
處者道理之義,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
又指知一切衆生因緣果報。
作樂業得樂報。
因果相契,為是處。
作惡業希望樂報,因果相背,為非處,猶言‘無有是處’也。
二者,業智力。
知一切衆生三世因果業報之智力,或善不善,有漏無漏等之智力。
三者,定智力。
知諸禅定,解脫三昧之智力。
四者,根智力,知諸衆生,諸根上下,随機施教。
五者,欲智力,知一切衆生種種知解之智力。
知他衆生,種種樂欲,各各不同。
六者,界智力。
乃知種種界智力,于世間衆生種種境界不同,而如實普知也。
七者,至處智力。
知一切道至處相。
知所修何教道品,得至何位之智力。
如五戒十善至人天,八正道之無漏法至涅槃等。
八者,宿命智力。
知衆生一世乃至百千萬世,姓名壽夭苦樂等。
九者,天眼智力。
見衆生受生舍報,生生死死,從何道來,向何道去;以及善惡業緣,或苦或樂,無障礙之智力。
十者,漏盡智力。
于一切妄惑習氣,永斷不生。
能如實知,不受後有之智力。
‘無畏’者,乃四無畏。
又雲四無所畏。
化他之心不怯,名無畏。
今所指者是佛之四無畏。
(詳見第十七品無畏注)。
‘無礙’者,自在通達,互相涉入,融通兩為一體。
如燈光互相涉入,是無礙之相。
《往生論注》曰:‘無礙者,謂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門無礙相也。
’華嚴宗立四法界。
據《大明法數》:一事法界,謂諸衆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齊,故名事法界。
二理法界,謂諸衆生色心等法,雖有差别,而同一體性,故名理法界。
三理事無礙法界,謂理由事顯,事攬理成。
理事互融,故名理事無礙法界。
四事事無礙法界。
謂一切分齊事法,稱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無盡,故名事事無礙法界。
又名無障礙法界。
今此經所宣,正是如來事理無礙法界,與事事無礙法界,甚深之法也。
‘無著’者,無執著之念。
如《金剛經》曰:‘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破空論》釋雲:‘無上菩提,超情離見,即是究竟彼岸。
不但無非法相,亦無法相可得。
故雲無有定法名無上菩提。
所證既超情離見,所說亦超情離見。
故雲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何以故?實相彼岸,雖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取說,而如來以四悉檀因緣故,亦可得說。
但所說法,由其随順四悉檀故,所以一文一句,罔不超情離見,離過絕非,而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也。
’今雲‘無著’,既無所著取,符合《金剛經》義。
正如蓮花不著水,日月不住空。
‘無著’始開萬德圓具之妙蓮。
‘不住’于空,日月方能運行不息,光明遍照也。
‘非易可遇’,指以上如來之法均難逢難遇。
若有聞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非是凡人。
故雲‘非易可遇’。
雖有善能說法之人,于此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之甚深法門,亦難于用語言文字而為開示。
如本經雲:‘非是語言分别之所能知’。
故雲‘能說法人,亦難開示’。
若人于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能生深信,蓋由多世所種善根,今齊發動。
此誠萬劫千生希有難逢之一日。
故雲‘堅固深信,時亦難遭’。
‘我今如理宣說’乃至‘作大守護’,正顯咐囑。
‘如理’者契理也。
‘廣大微妙’者,以此法門圓
佛告彌勒:諸佛如來無上之法,十力無畏、無礙無著甚深之法,及波羅蜜等菩薩之法,非易可遇。
能說法人,亦難開示。
堅固深信,時亦難遭。
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一切諸佛之所稱贊,咐囑汝等,作大守護。
本品首段為咐囑護持本經。
‘無上之法’者,《往生論注》雲:‘無上者,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上。
’‘無上法’者,涅槃也。
《智度論》雲:‘是故知無法勝涅槃者。
’‘十力’者,如來所有之十種力用。
一者,覺是處非處智力。
處者道理之義,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
又指知一切衆生因緣果報。
作樂業得樂報。
因果相契,為是處。
作惡業希望樂報,因果相背,為非處,猶言‘無有是處’也。
二者,業智力。
知一切衆生三世因果業報之智力,或善不善,有漏無漏等之智力。
三者,定智力。
知諸禅定,解脫三昧之智力。
四者,根智力,知諸衆生,諸根上下,随機施教。
五者,欲智力,知一切衆生種種知解之智力。
知他衆生,種種樂欲,各各不同。
六者,界智力。
乃知種種界智力,于世間衆生種種境界不同,而如實普知也。
七者,至處智力。
知一切道至處相。
知所修何教道品,得至何位之智力。
如五戒十善至人天,八正道之無漏法至涅槃等。
八者,宿命智力。
知衆生一世乃至百千萬世,姓名壽夭苦樂等。
九者,天眼智力。
見衆生受生舍報,生生死死,從何道來,向何道去;以及善惡業緣,或苦或樂,無障礙之智力。
十者,漏盡智力。
于一切妄惑習氣,永斷不生。
能如實知,不受後有之智力。
‘無畏’者,乃四無畏。
又雲四無所畏。
化他之心不怯,名無畏。
今所指者是佛之四無畏。
(詳見第十七品無畏注)。
‘無礙’者,自在通達,互相涉入,融通兩為一體。
如燈光互相涉入,是無礙之相。
《往生論注》曰:‘無礙者,謂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門無礙相也。
’華嚴宗立四法界。
據《大明法數》:一事法界,謂諸衆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齊,故名事法界。
二理法界,謂諸衆生色心等法,雖有差别,而同一體性,故名理法界。
三理事無礙法界,謂理由事顯,事攬理成。
理事互融,故名理事無礙法界。
四事事無礙法界。
謂一切分齊事法,稱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無盡,故名事事無礙法界。
又名無障礙法界。
今此經所宣,正是如來事理無礙法界,與事事無礙法界,甚深之法也。
‘無著’者,無執著之念。
如《金剛經》曰:‘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破空論》釋雲:‘無上菩提,超情離見,即是究竟彼岸。
不但無非法相,亦無法相可得。
故雲無有定法名無上菩提。
所證既超情離見,所說亦超情離見。
故雲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何以故?實相彼岸,雖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取說,而如來以四悉檀因緣故,亦可得說。
但所說法,由其随順四悉檀故,所以一文一句,罔不超情離見,離過絕非,而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也。
’今雲‘無著’,既無所著取,符合《金剛經》義。
正如蓮花不著水,日月不住空。
‘無著’始開萬德圓具之妙蓮。
‘不住’于空,日月方能運行不息,光明遍照也。
‘非易可遇’,指以上如來之法均難逢難遇。
若有聞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非是凡人。
故雲‘非易可遇’。
雖有善能說法之人,于此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之甚深法門,亦難于用語言文字而為開示。
如本經雲:‘非是語言分别之所能知’。
故雲‘能說法人,亦難開示’。
若人于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能生深信,蓋由多世所種善根,今齊發動。
此誠萬劫千生希有難逢之一日。
故雲‘堅固深信,時亦難遭’。
‘我今如理宣說’乃至‘作大守護’,正顯咐囑。
‘如理’者契理也。
‘廣大微妙’者,以此法門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