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界嚴淨第十一

關燈
者,名為‘報’。

    正可生果之物曰因。

    助其因而促使得果者,名曰緣。

    譬如米麥之種子,因也。

    農夫之耕耘與雨露之滋潤等,緣也。

    今年米麥之成熟,是以去年米麥為種子,故對應于去年之米麥,則是果。

    對應于去年之農夫與雨露,則為報也。

     ‘不可思議’者,超情離見,非衆生思維語言之所能及。

    ‘衆生業報’。

    ‘業報’指業因與果報。

    由于善惡之業因,則遭受樂苦之果報。

    《寶積經九十六》曰:‘閻羅常告彼罪人,無有少罪我能加。

    汝自作罪今日來,業報自招無代者。

    ’又如《普賢行願品》曰:‘菩薩自念,我于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

    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作業無邊,報必随之。

    如《俱舍論九》曰:‘上至世尊無能遮抑,以業勢力最強盛故。

    ’故雲‘衆生業報,不可思議’。

     ‘衆生善根,不可思議’者,如《大集經》曰:‘衆生之行不可思議。

    衆生境界不可思議。

    ’又臨濟曰:‘你欲識佛祖麼?隻你能聽法的便是。

    ’‘每日多般用處,欠少什麼?六道神光,未曾間歇。

    ’可見衆生之日用與境界,均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也。

    又《法華經》曰:‘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深顯衆生善根,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

     ‘諸佛聖力,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

    言諸佛者,通指十方如來。

    ‘聖力’。

    力者力用。

    又據《梵語名義大集》及《宗鏡錄》四十八,有五種力:(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識力,(四)大願力,(五)佛法之威德力。

    此五種力不可思議。

    故雲聖力不可思議。

    現約今經,法藏大士住真實慧,于無量劫莊嚴佛土,德如普賢。

    開化顯示真實之際。

    欲令一切衆生皆得真實之利。

    以如是大願大行無量真實功德,故成就聖力與國土皆不可思議。

    昙鸾師于十七種國土莊嚴功德成就下,一一注曰‘焉(或安)可思議’。

    如‘光為佛事,焉可思議。

    ’‘此水為佛事,安可思議。

    ’‘此影為佛事,安可思議。

    ’‘此聲為佛事,焉可思議’。

    最殊勝者,則為諸住生者,‘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

    又《金剛頂經》曰:‘唯此佛刹,盡以金剛自性清淨所成,密嚴華藏。

    ’(前已明證極樂世界即是密嚴華藏。

    )如是勝妙國土,皆非微塵所成,本非世間物質,不賴萬有引力而維系,故不需有須彌也。

    且以國土乃金剛自性清淨之所成,故雲世界不可思議。

     ‘其國衆生功德善力’。

    ‘其國’指極樂世界。

    諸往生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種種正行、助行、定善、散善,求生淨土。

    持萬德圓具之名,入一乘大願之海。

    如是殊勝功德,無量無邊,故其力用,實難思議。

    修善所得之力用,稱為‘善力’。

    《淨影疏》曰:‘依法正修,名為善力。

    ’極樂衆生之功德善力均不可思議。

    又‘住行業地’者,《會疏》曰:‘行業之地者,是則彌陀如來大願、大行、大業成就之地也。

    ’極樂衆生因有無量功德善力,乃能安住于彌陀如來願行大業成就之地,故雲‘住行業地’。

    如第二卷第四十七願征引《論注》,謂見彌陀身相,得平等身業,聞名得平等口業,遇光知法得平等意業。

    是即住于彌陀之行業地也。

    由于極樂衆生功德善力,安住彌陀行業地之力,及彼佛無上威神之力,是故極樂國土,不賴須彌,自然安住。

     阿難白言:業因果報,不可思議。

    我于此法,實無所惑。

    但為将來衆生破除疑網,故發斯問。

     阿難至此,始陳明發問之動機,蓋鑒于當來衆生,情執深重,于此疑惑,故代啟問。

    今世此界衆生,往往颠倒,謬執此界之現象與規律,以管測諸佛境界。

    甚至執一隅之見,以疑佛說。

    聞佛說極樂無須彌,便疑彼國諸天,依何而住。

    佛破其惑,故反問之。

    蓋以此界夜摩等天,亦不依須彌。

    焉能據忉利以下之事相,以疑極樂。

    阿難大權示現,為衆生而問。

    故不雲‘住空’。

    而答‘不可思議’。

    于是引出世尊殊勝開示。

    道出全經要旨。

    蓋本經通身是一部‘不可思議’也。

     上述衆生情見,不但不明佛法,實亦違反現代科學。

    因我人所處之世界是三維空間,故人腦之思維分别,在妄念不斷之情況下,不能超出此空間之局限性。

    更焉能依三維空間之規律,以妄測更多維空間之實際?現多維空間之理論已為科學界所承認。

    佛世界常寂光土之維數應為無量維。

     又彼土實超人天,因順餘方,始名人天。

    所雲忉利、四天王天等等,亦皆是順方适俗之談。

    經雲彼國聖衆,‘有在地受經聽經者’。

    又‘有在虛空講誦受聽者’。

    又彼土聖衆,宮殿随身。

    故知其國宮殿有居空者,有在地者。

    故以夜摩(空居)忉利(地居)等天為喻耳。

    經中《超世希有品》曰:‘但因順餘方俗,故有天人之名。

    ’故知天人與天皆是順俗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