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入門白話解
關燈
小
中
大
,佛法叫做‘自利’。
今天講十善業道,是從自利方面,擴充到利人方面。
佛法叫做‘利他’。
十善 ●問:十善業道怎麼講法?答:每人作的行業,有善的,有惡的。
十善業者,就是十種善的行業。
道者是其中的道理。
也可作道路講。
●問:那十種行業是善的呢?答:十善者,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行。
四不妄語。
五不兩舌。
六不惡口。
七不绮語。
八不貪欲。
九不嗔恚。
十不邪見。
這十種善行,又稱為十善業道。
是佛教道行教育的根本善法。
●問:這十種善法必須通統做到嗎?答:凡要做一個良善的人,必須具有這十種善行。
要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貪欲,嗔恚、邪見。
若有了一件,就不可叫做完全良善的人。
●問:這十善業道與上次講的五戒差不多罷?答:就表面來講,好像差不多。
其實内容的意義,大不相同。
五戒是重在身戒和口戒。
十善業道,除了身口之外,特别重在意戒。
●問:怎樣叫不殺生?答:不但人不可殺,凡是一切有生命的動物,都不可殺。
還要注意保護動物和放生。
●問:怎樣叫不偷盜。
答:凡是用不正當的手段,而取得的财物,都為偷盜。
若以暴力或巧智而劫奪騙取他人的财物,更為國法所不容。
并且把自己的财物,量力去幫助人,才算圓滿。
●問:怎樣叫不邪行?答:不邪行,就是不邪淫。
除了正式合法的夫婦以外,皆不應邪淫。
并且以身作則,勸導他人不作非法苟合的勾當。
●問:怎樣叫不妄語?答:不妄語,就是不說虛僞不實的話。
譬如‘見言不見,不見言見,知言不知,不知言知’。
并且提倡忠實的言論。
問:怎樣叫不兩舌?答:不兩舌,就是不說離間他人的話。
例如‘在此言彼,在彼言此’。
并且調和意見,使大家都和諧歡樂。
●問:怎樣叫不惡口?答:不惡口,就是不說粗惡村俗的話。
如罵詈他人,皆是不應當的。
并且對人一律和顔愛語。
●問:怎樣叫不绮語?答:不绮語,就是不說沒有意義的話。
凡是風花雪月,花言巧語,如談人家閨阃的事,絕口不言。
并且常常發表光明正大的議論。
●問:怎樣叫不貪欲?答:不貪欲,就是不貪圖一切非分的欲求。
并且提倡少欲保身,知足常樂的風氣。
●問:怎樣叫不嗔恚?就是凡遇一切不如意的事,概不嗔怒忿恨。
古人所說‘不怨天,不尤人’。
并且對人接物,克己和平。
●問:怎樣叫不邪見?就是不可起一切不合理的見解。
凡與佛經相違背的,無論如何新奇,皆不可主張或附和。
并且以正确的見解,降服外道魔說。
●問:十善業道,在佛法上怎樣區分呢?答:不殺生、不偷盜、不邪行,叫做身三業。
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叫做口四業。
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叫做意三業。
為人必須具有這十種道行,方能做到身口意三業清淨,為成就來生人天的正因。
在世法,就叫做養成健全人格。
●問:養成了健全人格,自然止惡行善。
何必再念佛呢?答:為人具有這十種善業,才與佛法相合,才容易念佛,才能了生脫死離苦得樂。
●問:我對于生死苦樂的道理,還不大明白,請詳細講一講。
答:我們既是凡夫,總免不了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别離、求不得、五陰熾盛等八種苦。
況且有生必有死。
身體死了識神又去投胎。
頭出頭沒,輪回六道。
真真苦不可言。
●問:輪回六道,怎樣講?答: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叫做六道。
我們今生為人,是前生做了為人的因。
若今生不念佛,縱令行十善業,更加禅定的工夫,生到天道。
待天福享盡,仍然要堕落的。
今生若一有惡念,如貪、嗔、癡等。
便不免輪轉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去了!最苦最久。
你看可怕不可怕?●問:怎麼念佛,請講一個頂簡單的方法?答:念佛的方法,本來很多。
現在專把在家修行的淨課儀規,寫在下面。
你們慢慢練習,日久自然會念。
不必著急,不要怕難,佛法不可思議。
隻要抱定深信、切願,去實行、有恒心、有勇氣,天下事沒有學不會的。
淨課儀規 (甲)朝暮簡課念法 每天早晨及黃昏,須洗手漱口,到佛像前如無佛像,或所住之處,不甚方便,不焚香頂禮亦可,但面向西方,心存恭敬。
虔誠焚香,頂禮三拜。
念法如左: 一、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一稱一拜或隻合掌。
二、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大願大力接引導師阿彌陀佛如不妨礙工作,可接念阿彌陀經一卷,往生咒三遍,贊佛偈一遍。
萬一時間不允許,自己酌量減少。
三、南無阿彌陀佛不必禮拜,但恭敬念去。
跪念,坐念,立念,皆可。
至少百聲,千聲,萬聲。
以個人功夫忙閑而定。
但隻宜由少增多,不宜由多退少。
早晚兩課,把自己預定的念佛數目念完,即接念菩薩名号如左: 一、南無觀世音菩薩一稱一拜。
二、南無大勢至菩薩一稱一拜。
觀音勢至為彌陀左輔右弼統稱西方三聖,必須虔誠禮拜。
三、南無清淨大海衆菩薩一稱一拜。
極樂世界,有很多的菩薩,将來皆是您的師友,也應當禮拜。
拜完,即接誦回向文如左: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這回向文,也就是說明我念佛的願力。
願力最為重要,必須懇切發出。
不可滑口讀過。
誦畢及禮拜而退。
(乙)十念法 面西合掌,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不高不低,不快不慢。
随各人氣力長短,或五六聲,或七八聲,盡一口氣為一念。
意在以氣束心,專注懇切,共念十口氣。
仍念回向文一遍,一拜而退 以上兩法為最簡單易行,而又最合實際。
再以諸惡莫作,衆善奉行,作為助緣。
現生滅罪得福,命終往生極樂,萬修萬去,千真萬确。
附錄徹悟禅師法語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從古至今曾無人逃得二信人命無常出息難存入息難保一息不來即為後世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堕惡道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百千劫在出頭來是幾時五信佛語不虛此日月輪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六信實有淨土如今娑婆無異的确現有七信願生即生已今當願已今當生經有明文豈欺我哉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第三講四攝六度三輩往生 前次講的十善業道,是種人天道的因,将來可得人天道的果,足能自度,但嫌願力太小,不能度他。
今天要講四攝六度,是行菩薩道,種菩提因。
自他兩度,同證佛果。
但雖廣行四攝六度,若不發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仍不能見佛聞法,證得正等正覺。
因此接講三輩往生,了知淨業正因,圓滿成佛的功德。
四攝 ●問:四攝怎麼講
今天講十善業道,是從自利方面,擴充到利人方面。
佛法叫做‘利他’。
十善 ●問:十善業道怎麼講法?答:每人作的行業,有善的,有惡的。
十善業者,就是十種善的行業。
道者是其中的道理。
也可作道路講。
●問:那十種行業是善的呢?答:十善者,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行。
四不妄語。
五不兩舌。
六不惡口。
七不绮語。
八不貪欲。
九不嗔恚。
十不邪見。
這十種善行,又稱為十善業道。
是佛教道行教育的根本善法。
●問:這十種善法必須通統做到嗎?答:凡要做一個良善的人,必須具有這十種善行。
要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貪欲,嗔恚、邪見。
若有了一件,就不可叫做完全良善的人。
●問:這十善業道與上次講的五戒差不多罷?答:就表面來講,好像差不多。
其實内容的意義,大不相同。
五戒是重在身戒和口戒。
十善業道,除了身口之外,特别重在意戒。
●問:怎樣叫不殺生?答:不但人不可殺,凡是一切有生命的動物,都不可殺。
還要注意保護動物和放生。
●問:怎樣叫不偷盜。
答:凡是用不正當的手段,而取得的财物,都為偷盜。
若以暴力或巧智而劫奪騙取他人的财物,更為國法所不容。
并且把自己的财物,量力去幫助人,才算圓滿。
●問:怎樣叫不邪行?答:不邪行,就是不邪淫。
除了正式合法的夫婦以外,皆不應邪淫。
并且以身作則,勸導他人不作非法苟合的勾當。
●問:怎樣叫不妄語?答:不妄語,就是不說虛僞不實的話。
譬如‘見言不見,不見言見,知言不知,不知言知’。
并且提倡忠實的言論。
問:怎樣叫不兩舌?答:不兩舌,就是不說離間他人的話。
例如‘在此言彼,在彼言此’。
并且調和意見,使大家都和諧歡樂。
●問:怎樣叫不惡口?答:不惡口,就是不說粗惡村俗的話。
如罵詈他人,皆是不應當的。
并且對人一律和顔愛語。
●問:怎樣叫不绮語?答:不绮語,就是不說沒有意義的話。
凡是風花雪月,花言巧語,如談人家閨阃的事,絕口不言。
并且常常發表光明正大的議論。
●問:怎樣叫不貪欲?答:不貪欲,就是不貪圖一切非分的欲求。
并且提倡少欲保身,知足常樂的風氣。
●問:怎樣叫不嗔恚?就是凡遇一切不如意的事,概不嗔怒忿恨。
古人所說‘不怨天,不尤人’。
并且對人接物,克己和平。
●問:怎樣叫不邪見?就是不可起一切不合理的見解。
凡與佛經相違背的,無論如何新奇,皆不可主張或附和。
并且以正确的見解,降服外道魔說。
●問:十善業道,在佛法上怎樣區分呢?答:不殺生、不偷盜、不邪行,叫做身三業。
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叫做口四業。
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叫做意三業。
為人必須具有這十種道行,方能做到身口意三業清淨,為成就來生人天的正因。
在世法,就叫做養成健全人格。
●問:養成了健全人格,自然止惡行善。
何必再念佛呢?答:為人具有這十種善業,才與佛法相合,才容易念佛,才能了生脫死離苦得樂。
●問:我對于生死苦樂的道理,還不大明白,請詳細講一講。
答:我們既是凡夫,總免不了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别離、求不得、五陰熾盛等八種苦。
況且有生必有死。
身體死了識神又去投胎。
頭出頭沒,輪回六道。
真真苦不可言。
●問:輪回六道,怎樣講?答: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叫做六道。
我們今生為人,是前生做了為人的因。
若今生不念佛,縱令行十善業,更加禅定的工夫,生到天道。
待天福享盡,仍然要堕落的。
今生若一有惡念,如貪、嗔、癡等。
便不免輪轉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去了!最苦最久。
你看可怕不可怕?●問:怎麼念佛,請講一個頂簡單的方法?答:念佛的方法,本來很多。
現在專把在家修行的淨課儀規,寫在下面。
你們慢慢練習,日久自然會念。
不必著急,不要怕難,佛法不可思議。
隻要抱定深信、切願,去實行、有恒心、有勇氣,天下事沒有學不會的。
淨課儀規 (甲)朝暮簡課念法 每天早晨及黃昏,須洗手漱口,到佛像前如無佛像,或所住之處,不甚方便,不焚香頂禮亦可,但面向西方,心存恭敬。
虔誠焚香,頂禮三拜。
念法如左: 一、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一稱一拜或隻合掌。
二、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大願大力接引導師阿彌陀佛如不妨礙工作,可接念阿彌陀經一卷,往生咒三遍,贊佛偈一遍。
萬一時間不允許,自己酌量減少。
三、南無阿彌陀佛不必禮拜,但恭敬念去。
跪念,坐念,立念,皆可。
至少百聲,千聲,萬聲。
以個人功夫忙閑而定。
但隻宜由少增多,不宜由多退少。
早晚兩課,把自己預定的念佛數目念完,即接念菩薩名号如左: 一、南無觀世音菩薩一稱一拜。
二、南無大勢至菩薩一稱一拜。
觀音勢至為彌陀左輔右弼統稱西方三聖,必須虔誠禮拜。
三、南無清淨大海衆菩薩一稱一拜。
極樂世界,有很多的菩薩,将來皆是您的師友,也應當禮拜。
拜完,即接誦回向文如左: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這回向文,也就是說明我念佛的願力。
願力最為重要,必須懇切發出。
不可滑口讀過。
誦畢及禮拜而退。
(乙)十念法 面西合掌,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不高不低,不快不慢。
随各人氣力長短,或五六聲,或七八聲,盡一口氣為一念。
意在以氣束心,專注懇切,共念十口氣。
仍念回向文一遍,一拜而退 以上兩法為最簡單易行,而又最合實際。
再以諸惡莫作,衆善奉行,作為助緣。
現生滅罪得福,命終往生極樂,萬修萬去,千真萬确。
附錄徹悟禅師法語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從古至今曾無人逃得二信人命無常出息難存入息難保一息不來即為後世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堕惡道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百千劫在出頭來是幾時五信佛語不虛此日月輪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六信實有淨土如今娑婆無異的确現有七信願生即生已今當願已今當生經有明文豈欺我哉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第三講四攝六度三輩往生 前次講的十善業道,是種人天道的因,将來可得人天道的果,足能自度,但嫌願力太小,不能度他。
今天要講四攝六度,是行菩薩道,種菩提因。
自他兩度,同證佛果。
但雖廣行四攝六度,若不發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仍不能見佛聞法,證得正等正覺。
因此接講三輩往生,了知淨業正因,圓滿成佛的功德。
四攝 ●問:四攝怎麼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