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航法師傳略及其往生事迹

關燈
門人廣化 師諱宗淨,字律航,别号西衲,安徽亳縣人。

    俗姓黃名胪初,生于清光緒十三年,少應州府試,皆名列前茅。

    迨清廷停科舉興學堂,乃就讀安徽優級師範,畢業後棄文習武,先後入保定軍官學堂及陸軍大學第一期深造,故師博通經史,精娴戰略,堪稱文武全才。

     民國肇建,師即參加光複南京浦口之役,爾後疊次參預北伐、剿匪、抗日諸役,曆經團、旅、師長、副軍長代軍長、防空司令,及最高軍事委員會中将參議等職。

    半生戎馬建樹,不勝枚舉,載曆次戰役公案中,文繁不錄。

    其為公案所未載者,竊為師任職山西時,以其與蔣委員長有同窗之誼,溝通晉豫諸軍與中央之隔閡,化幹戈為玉帛,關系抗戰建國大業至钜,此功誠不可泯。

    其次,抗戰前師任太原防空司令及山西省防空司令,對太原防空工事之建築,堅固精巧,費少功倍,稱冠全國,中央雖令各省派員觀摩,終不能及。

    迨抗戰爆發,日機濫炸百餘次,僅傷亡廿餘人,師之保國衛民,厥功至偉。

    複次,抗戰期間,師負責第二戰區補給重任,饷銀一到,親自監督裝車待命出發,片刻不停,當時币值日貶,少事活動,足以緻富,而師涓滴不染,清廉高風,化頑起懦,故第二戰區始終糧饷充裕,士飽馬騰,皆師補給之功也。

     師之入佛因緣,由于民國廿六年師五十一歲時,忽患眼疾,匝月不能視物,因默思宇宙人生問題,究始要終,均不得其所以,幸蒙溫彥賦将軍示以佛法,抉其疑惑,師初聞佛法,至為驚奇,竭誠欽仰,嗣承朱慶瀾将軍之介,皈依三寶。

    五十五歲師受在家菩薩戒,發願茹業。

    三十五年師由第二戰區駐西安辦事處長奉調駐北平辦事處長,得緣親近夏蓮居開士,複遍參僧俗善知識,了生死之心日切,決意擺脫一切,舍家為僧。

     師于三十七年春到台灣,秋間遇慈航大師自南洋歸國,歡迎會上,乍見如故,次年佛誕節即依慈航大師薙度,黨國幹城從此作法門龍象。

    師出家不久,适匪諜朱X(後伏誅),為掩飾其潛伏工作,嫁禍大陸來台僧人,媒孽是非,幸師與立法委員董正之監察委員丁俊生,合商對策,卒賴師力,解除僧難。

    四十四年内政部頒不得新建寺廟,舊者重修亦須呈準之令,師根據憲法,與之力争,卒使此一違憲之令,不得實施。

    慈航大師圓寂時,遺囑三年開缸,因他故稽延五載,衆遂疑不敢開,幸師力排衆議,率工開缸,慈老肉身不壞,裝金入塔,激勵世道人心,發揚佛法道果,師有功焉。

     師與淨土法門似有夙緣,自皈依後,即專修淨土,公餘念佛,日課萬聲,至老無間,一生本此自度度人,故無論僧俗,凡來請教者,皆勸以發願念佛,求生西方。

    三十九年冬及四十一年夏,師曾先後在汐止靜修院及大湖法雲寺閉百日念佛關兩次。

    四十一年冬師六十六歲,于火山大仙寺受具足戒後,即遵佛制半月半月誦戒,更誦淨土三經,誦至力竭聲嘶,反覺法喜充滿。

    其平日不拘行住坐卧,佛号不離口,念珠不離手,即外出旅行時,于車聲隆隆中,更大聲念佛,雖全車之人,投以驚奇眼光,而念佛自若。

    又以并耳聽聲記數法,藉攝心念,乃引用軍人并眼瞄準開槍法,移作并耳注聽佛号也。

    攝心記數,則以三三四合而為十,逢十進數,口念佛号,耳聞佛音,記數于心,初三聲注左耳,次三聲注右耳,再四聲兩耳合聞,共為十聲。

    又左右耳各記三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