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偈頌品(3)

關燈
願告我蓮花眼諸地次第之相續 世間樂着於二邊由於錯見起惑亂 700若計於生與不生即不認知寂寂因 我之道場何所有我亦未嘗說法性 701着於二則成過失諸佛究竟離於二 諸法皆空且刹那既無自性且無生 702由於受諸惡見障分别即此而生起 有分别者非如來告我分别之生滅 703諸戲論成積集時種種顯現即和合 如是随類而現前具足成為諸色境 704當於認知外色時分别即起其作用 若遍知而見實義心随順智不複起[注193] 705若然離於諸大種更無事物得生起 大種唯心而顯現知此即觀為無生 706勿對分别作分别無分别則為智者 若然分别於分别是二見而非涅槃 707建立無生以為宗見幻法而成毀壞 若立幻法無因生是即損壞自宗義[注194] 708無始來時熏習中心則猶如一鏡像 觀如實然非其實於中須證其真實 709猶如影像現於鏡是故雖離一與異 然而此亦非無有於彼生相亦如是 710如尋香城如幻等皆依因緣成顯現 一切諸法之生相生起而非不生起 711由此而起二分别假說之為人與法 凡愚於此不了知着於人我與法我 712此有五種聲聞衆依於緣與阿羅漢 依自力依勝者力第五則為聞法聲 713由時隔與由壞滅由勝義及由遞遷[注195] 此即四種無常法無智凡愚所遍計 714凡愚堕入二邊際計德計塵計自性 計能作因昧解脫以由取着有無故 715凡愚唯執取指尖而非執取所指月 是故彼等着文字而非知我所說谛[注196] 716諸大種實各相違安能轉起色成有[注197] 大種各具其構成雲何大種所造色 717火之於色可燒滅水之於色成腐滅 風之於色為散滅大種如何可造色 718但有色蘊與識蘊隻此二蘊而非五 餘者但為蘊異名此者栽已百回說 719由心心所之差别現法於是得生起 諸色結合不分離故色是心非所造[注198] 720青觀待白而成立白則觀待於青色 能作所作如是生為有為無都空性 721能作作者與所作冷暖以及能所相 此等一切及類如非持理量者能說 722心意以及餘六識本性即為相結合 是故離於一與異彼由阿賴耶生起[注199] 723由是數論與勝論裸形梵天自在天 諸外道着有無見是即都無寂靜義[注200] 724種種形與種種相非由大種所生起 然而外道卻說為大種及造色所生 725外道於彼無生外複對因生作分别 由是彼即不覺知且持有無之二見 726由於清淨有實相彼則與心共和合 而非與意等相應是與大智而共住[注201] 727業若成色而為有則是蘊因與境因 有情若能無所取則無色界亦不住 728由於有情為非有無我是為真實說 〔外道〕無我為斷論彼令識亦不得生 729識法是有四住處若色無有雲何生 於内於外無所有諸識亦應不生起 730彼等持於理量者欲於中有見諸蘊 生無色界而成有無色而有其為何[注202] 731若謂自然得解脫無有有情亦無識 無疑此即外道說彼理量者不能知 732無色界中色若有此色則必不可見 若無有則違宗義是則無乘無乘者[注203] 733識實從於習氣生而與諸根共和合 若八種中之一分於刹那時不取境[注204] 734當於色不轉起時諸根不成為諸根 故此世尊如是說諸根刹那為性相 735當於色不決定時雲何而得有識生 若無識覺成生起雲何而得有輪理 736若謂随生随即滅此非導師之教法 諸法亦非無間生動分别即落諸趣[注205] 737諸根以及其對境是於凡愚非智者 凡愚執取其名言智者但了於其義 738不可認取第六〔識〕說為有取或無取 智者得離此過失[注206]是說之為無差别[注207] 739彼等無智理量者怖畏常邊與斷邊 凡愚則不能區别有為無為與自我 740布施與心計為一而計其與意等異 計為一則成為有計為異者亦若是 741若然決定於布施但名之為心心所 則此能取何不能由其同一成決定[注208] 742若然由於能取理有取業生業用等 此則有如成立火其理相似非相似 743此如當於火燒時能燃所燃實同時 於能取我亦如是是則焉能無所取[注209] 744無論為生或不生心之光輝恒時在 彼理量者如何說用以證成其“我”義 745迷於諸識之稠林彼理量者不應理 為求安於立“我義”馳走此處與彼處 746清淨性相所謂“我”是内自證之境界 此亦即是如來藏非為理量者所知[注210] 747若然觀察於諸蘊了知能所取性相 行者當於觀察時如道理智即生起[注211] 748若於藏識之藏中[注212]說意與“我”共生起 此則是為外道論非為教法所證成[注213] 749由於對此能辨别解脫且現觀真谛 在於見道與修道悉斷煩惱而清淨 750本初自性清淨心即是無垢如來藏 雖成有情之能取實離邊際無邊際[注214] 751此如黃金美光輝陶冶礦石始能見 藏識住於蘊聚中亦然如是〔始清淨〕 752佛非人我亦非蘊但可說為無漏智 了知其為常寂靜是故我向佛皈依 753本初自性清淨心相俱随煩惱及意 且與自我成相應說中最勝者所說[注215] 754本初心性為明淨意等則與彼相異 由是積集種種業以雜染故起二見 755無始客塵我煩惱即成染污於明淨 其由外而相加者得如衣服受清洗[注216] 756此如衣服離污垢亦如金得離暗翳 無所壞而唯本然離“我”之道亦如是[注217] 757若然計彼美妙聲得向琵琶貝鼓求 是則有如無智者欲於蘊中求自我 758猶如伏藏摩尼寶此亦猶如地下水 是等悉皆不可見蘊中覓我亦如是 759無智者取心心所取彼與蘊相應時 所起〔種種〕之功能蘊中覓我亦如是 760此如孕婦之胎藏彼亦不能自得見 蘊中覓我亦如是非無智者所能見 76l此實猶如草藥力亦實猶如木中火 蘊中覓我亦如是非無智者所能見 762當於一切諸法中尋覓空性無常性 彼無智者不得見蘊中覓我亦如是[注218] 763若然無有真實我是則無有諸道地 無自在亦無神通無勝灌頂三摩地[注219] 764若有破壞者說言倘有此我可示我 聖者則可如是答請示我以汝分别 765彼等持於無我論實已損壞佛教法 彼着有無二見邊比丘應不與共語 766說“我”教法如劫火熾盛光輝而燃起 燒盡外道諸過失焚毀“無我”之稠林[注220] 767石蜜蔗糖及蜜味乳酪麻油酥油味 是皆各自有其味未嘗過者不能知[注221] 768欲於五種蘊聚中五種推求尋自我 無智者定不能見智者見其為解脫[注222] 769由明而立諸譬喻於心法中未确定 即此〔心〕中所集義是則雲何能确定 770一切諸法别異相不可見者唯一心 彼理量者故成過認作無因及無起 771當於行者觀心時不於心中能見心 能見由於所見生所見又由何因起 772我是迦旃延種姓[注223]由淨居天而下降 我為有情而說法為導彼入涅槃城 773緣於〔佛之〕本住道是故我及諸如來 在於三千經典中於涅槃法作廣說 774不於欲界無色界可得圓成於佛道 色究竟天色界中離欲而得成正覺[注224] 775外境非為受縛因因則受縛於境界 諸修行者得利劍以智斷彼諸煩惱 776說無我與說如幻及說一切法有無 顯示真如於凡愚雲何無我及無有[注225] 777非所作法所作法悉皆無有能生因 一切諸法是無生此非凡愚所了知 778既能作因為不生所作以及諸緣等 此二亦複為不生雲何遍計有作者 779彼理量者之說因說為先後與同時 故說諸法之生起例如虛空瓶弟子[注226] 780諸佛并非有為造然而卻具莊嚴相 諸相轉輪王自性然佛非由此得名[注227] 781諸佛以智為性相故離諸見之過失 此為内自證智見一切過失故悉斷[注228] 782於彼聾盲眇啞者與及稚年與昏老 尤其心懷怨毒人彼等是皆無梵行[注229] 783轉輪王與天人等各得相形之隐相 或少顯於出家衆餘二不放逸則顯 784釋迦導師寂滅後随出世者其名為 毘耶娑與迦那達梨沙婆劫比羅等[注230] 785於我滅後一百年毘耶娑之婆羅多 般荼婆與鸠羅婆羅摩冒狸相繼出 786彼冒狸王與難陀毱多以及蒭利車 惡王異族起戰亂惡世終亦無善法[注231] 787此等歲月過去後世界轉動如車輪 火與太陽共和合緻此欲界成燒毀 788諸天其後再成就世界於是再生起 有四種姓與王者複有仙人以及法 789吠陀祠祀與供養以及法等又重興 議論長行短頌等釋義我聞惑世間 790搗洗衣服令潔淨青泥牛糞染壞色 至於穿着之形制務必全離於外道 791行者流通我教法此是諸佛之标幟 濾水飲且繩其腰依時乞而離非處 792由是生於勝妙天餘二則生於人世 嚴飾人天自在處生為人王或如神 793人王由於法教故領四天下而受用 經曆長遠時期後世間因貪又衰壞 794有圓滿時三分時二分時與争鬥時 釋迦獅子出惡世我及餘佛出善時[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