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偈頌品(2)
關燈
小
中
大
轉身
於得三摩地身已即然曆劫亦不覺
449雖已能離随煩惱煩惱習氣依然縛
雖然沈醉三昧酒依然須住無漏界
450有如沈沈昏醉者由彼沈醉而酒醒
恢複其智而現證佛谛即是其自身[注128]
451猶如大象溺深泥由是不能作移動
聲聞沈醉三昧酒亦如是而更不動
452由於諸佛之誓句故加持力得清淨
於三摩地及灌頂由彼初地至十地[注129]
453虛空兔角石女兒一切是皆非真實
然而依舊落言說此即諸法之遍計
454世間習氣以為因故無有非有二俱
見於此者即解脫彼證一切法無我
455一者名為遍計性相依則說是依他
真如即是圓成性此常於我經中說
456由於其中有分别名身句身與文身
凡愚於此成計着猶如大象溺深泥
457彼天乘以及梵乘彼聲聞乘緣覺乘
以及諸佛如來乘如是諸乘皆我說
458乃至有心起識用種種乘皆不究竟
當彼心成轉依時無有乘亦無乘者[注130]
459心與分别以及識表識以及阿賴耶[注131]
彼一切令三有轉是皆為心之異名
460命及暖與識三者阿賴耶以及命根
意及意識等種種是皆分别之異名
461心能恒時持於身意則恒審與思量
意識常與諸識俱分割世間成心境
462貪愛說之以為母無明說之以為父
覺知外境之識聚是則說之以為佛
463随眠說為阿羅漢五蘊聚為和合僧
若能無間而斷除是即說為無間業[注132]
464二無我與二煩惱二種障與變易死
於此皆能究竟時是即名之為如來
465現證宗趣及言說為内自證與教法
若能知見其相異即不随於識覺者
466凡愚之所設想者實無可以為真實
於度脫處無外境哲理何不於此求
467有為世間作觀察見為生死之相續
二見由是而滋長以颠倒故無所知
468唯彼涅槃為真實此則無關於心意
受分别而見世間猶如芭蕉與夢幻
469此無有貪亦無瞠無癡亦無有人我
由愛而生起蘊聚此則可譬喻為夢
470由成正覺之夜起以至涅槃之夜止
於此二者之中際我實都無有所說
47l本住法性之密意及依自内證法性
我與一切如來衆於此實無少差别[注133]
472或謂此實有自我彼異於蘊而建立
或不離蘊而說有然而於彼實無我
473若人於其所作時了於煩惱及随眠
即見外境唯自心離諸苦而得解脫134]
474若有人認此世間實由因緣而生起
執着此想執四句其人不解我教法
475於此世間任何處不得說有或非有
亦不得說有非有愚取因緣作分别
476見世間離有非有亦離有與非有俱
是則其心能轉依得能認證於無我
477說一切法為無生以由因緣而生起
因緣生者是為果由於有則無所生
478不能由果更生果以犯二果過失故
二果全然不得成由果而緻者無有
479觀彼一切有為法離於能依與所依
由是決定為唯心故我教法說唯心
480自性住處為心量離於因緣之世間
圓滿有境為心量故我說為無上梵
481我者實為假施設然自我實無體性
蘊之自性亦心造是故於中體性無
482平等說為有四種自相與因及成有
無我平等為第四是瑜伽者之修學
483除諸一切識覺見離於能取與所取
無所得以及無生此即我說為唯心
484我說非有非非有唯心則離有非有
此即可說之為如此遠離於彼識覺
485真如空性與實際涅槃以及彼法界
與及種種意生身是皆我所說唯心
486由彼習氣與分别外境種種即轉起
計内心生為外有我則說之名唯心
487外境實為無所有外境種種心所見
由是身資與住處此等我名之唯心[注135]
488聲聞所得為滅智諸佛所得是為生
緣覺衆與諸菩薩由除煩惱而成就
489於彼有中無外色外境唯心所自見
凡愚不識於自心由是遍計於有為
490心自内觀之種種受遮障於迷惑者
不知外世間自性且受因及四句縛
491智者知彼外世間實為自心之映現
是故即無宗因喻亦無三段論支分
492能分别之所分别即是遍計自性相
虛妄分别為依止即有所分别生起
493二者無間而相依[注136]習氣即成生起因
此二俱為心之客是故非為心所生
494由心心所成分别是即安住於三界
似顯現為外世間由分别性而轉起
495顯現種子相結合由是而有十二處
所依所緣結合故我說此為所作事
496猶如鏡中之影像猶如翳眼見發網
凡愚心受習氣障其心所見亦如是
497由自分别作分别於分别中成世間
然而實無外世間一如外道所分别
498此如愚人不識繩由是妄取以為蛇
人妄分别外世間不知此實唯自心
499彼繩以及繩體性[注137]實為非一亦非異
由不識心此過失人即對繩作分别
500一切法非有一體分别為有而得見
然而亦非無有境此即一切法體性
501相對於無而成有相對於有而成無
若時不能取於無不應分别而成有[注138]
502當分别受分别時此所分别無實體
既見分别無實體分别如何能生起
503色實無有色自體此則有如瓶衣等
所見世間非有境此唯分别作開展
504若人分别有為法無始來時成迷亂
雲何迷亂有之性[注139]願大牟尼能告我
505諸法之有無有性[注140]唯心而無所顯現
於其不見自心時即有能分别轉起
506於說無有所分别一如凡愚之分别
即謂異此之所有非彼之覺所能知[注141]
507若謂智者有所有當非凡愚所分别
設若智愚同一路即謂智者亦虛妄
508智者以其心清淨是故迷惑即無有
凡愚心相續不淨即分别於所分别
509此如慈母於虛空摘取空果予其子
且謂吾兒匆哭啼空中多果任汝取
510如是我令諸凡愚貪求種種分别果
然後導他入義理超越有無二對法
511〔智境〕有而為本無.亦非因緣之和合
從本不生而有生於其體性不可得[注142]
512此無所得之體性無生無處可離緣
現生諸法亦如是處處皆不離因緣[注143]
513略觀察於所見境無不非有非非有
非俱有無非俱非非從因緣作分别
514外道樂着於錯見凡愚則具一異見
彼皆不了知世間從因緣而如夢幻[注144]
515無上大乘實超越於彼言說而為境
我已對之善闡述唯彼凡愚則不解
516聲聞外道所鼓吹皆由嫉妒而說法
彼與思擇不相應以依妄覺而說故
517顯現相以及自性其形色以及其名
即依於此四種緣由是分别即生起
518彼計一因或多因分别梵天自在天
或計日光與月光彼等皆非是我子
519彼善具足聖者見究竟通達於如實
善知如何轉於想是能到識之彼岸
520若能離有離非有亦迷離於來與去
如是即為解脫印我諸法子之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