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偈頌品(1)

關燈
十.偈頌品[注1](Sagathakam) (起頌) 由入楞伽經所說有如珍寶諸偈頌 得聞奇妙大乘法摧毀一切邪見網[注2]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以下來六偈重贊〕世尊言—— 1佛以智悲視世間彼實猶如虛空花 不可說其生或滅故不能說有或無 2佛以智悲視世間彼實猶如一夢境 以其離於識智執故不能說有或無 3佛以智悲視世法彼實猶如幻想物 不可說其斷或常故不能說有或無[注3] 4佛以智悲離形色且證人法二無我 由是常恒佛清淨離煩惱〔障〕所知〔障〕 5佛非滅於涅槃内亦非住於涅槃中 能覺所覺二都離亦複離於有非有 6若人如是見牟尼寂靜遠離於生死 其人今世與後世縛取清淨而無垢[注4] 世尊以偈頌總說《入楞伽經》義理言——〕 7譬如陽焰於春日心之動亂即可見 渴獸遍計以為水然而於此卻無實 8由於識種起現行世間由是成可見 凡愚計此為生起猶如翳眼暗中看[注5] 9禅與禅者及所緣斷除或者見真實 悉皆無非是分别於此認知即解脫[注6] 10别别諸境不堅牢唯由思量而生起 以能計已本然空故其所計亦然空 11識為第五之蘊聚類如水中之樹影 彼亦認如幻與夢不應依識作分别 12世間常如幻起屍如機關及夢電雲 三相續法撕裂後行者即時成解脫[注7] 13依於虛妄之分别由是而有諸識生 說為八識九識等[注8]恰如大海起波濤 14習氣常時作長養如根盤結於其位 心随世間境界轉猶如鐵依於磁石 15有情所依之本基[注9]實超越於諸計度 無所作即得解脫是離能知與所知 16於彼如幻三摩地行者超越於十地 於時離想離識覺而能觀見於心王 17爾時心已成轉依是故行者得常住 於彼蓮花宮殿内彼由幻境而生起 18行者由無功用行由是而得成入住 猶如雜色摩尼寶能作利渡有情業 19除由分别而成外實無有為與無為 凡愚執持於彼者猶如石女夢孩兒 20補特迦羅蘊相續及因緣皆無自性 是即無生是即空如是說為有非有 21我之所說為方便唯我未說有外相 於能相及所相上凡愚妄執取實有 22遍知者非一切知一切非於一切内 愚分别自謂解脫然我非覺非覺他 23由施設且唯名言故求其相不可得 諸蘊類如發絲網於中現行起分别[注10] 24有境本無何所生因緣中亦不失壞 有為法似虛空花[注11]能取所取須應斷 實無有法未曾生亦無有法曾生起[注12] 25我不由有入涅槃亦不由作與由相 於識滅時我涅槃彼以分别為因故 26大水流至枯竭時即無波濤可生起 當於意識息滅時種種識即無所作[注13] 27諸法空且無自性無生如幻複如夢 其為有或非為有是故悉皆不可得 28離戲論說一自性[注14]亦遠離於計度識 是為勝妙智境界由是亦離二自性 29四大諸法無自性顯現猶如螢火相 紛擾動亂令人惑此即世法之體性 30依於木石起幻變幻變本身無自性 諸法體性即如是 31既無能取與所取亦無能縛與所縛 如幻焰夢如翳眼[注15] 32求真實者見〔真實〕離分别且離諸垢 如是觀修中成就必能見裁定無疑 33識顯現義無所有[注16]是如陽焰虛空際 如是彼見一切法而實一法無所見 34成立有無之因緣於中諸法實不生 於三界中心迷亂由是始有諸顯現 35世間等同於一夢故有諸法在其中 資具觸死與世尊及所作皆同自性 36三界以心為母胎由心惑亂見世間 證知世間實如是無有故不成分别 37凡愚以其愚癡見故說有生亦有滅 若由如實而見者實既無生亦無滅 38恒時能與谛相應離心心所超分别 即住於色究竟天此處諸邪都遍盡 39具力神通及自在究竟通達三摩地 於彼天中成正覺化身則成於此地 40諸佛顯現於世間無數化身難計量 遍一切處凡愚衆追随於彼而聞法 41離諸初際中後際亦離於有及非有 周遍清淨無變易超越種種現種種 42有體性為識境覆於障礙中有法身[注17] 由於迷亂而成幻幻則非為迷亂因 43由於心受諸欺騙是即見為彼彼有 由於受二自性縛藏識由是而轉起 44世間無非假施設持人法見如海湧 見其如是即轉依是栽真子随順法 45凡愚分别於諸法而為地水火風等 可決定為非真實無能相亦無所相 46身與形及諸根等皆由八物所造成[注18] 流轉牢籠中受欺凡愚分别於諸色 47於彼因緣和合中凡愚遍計其為生 以不了知真實故入岐途於三界住 48一切諸法無自性語言分别無真實 即使涅槃亦如夢無物遷化入涅槃 49所謂心中種子聚展現而成心境界[注19] 凡愚於中遍計生由是樂着於二法 50無明與愛以及業彼為心及心所因[注20] 以其如是而轉起故我說為依他性 51當於心行迷惑時遂即遍計為有物 於遍計中無有智彼遍計由迷惑起 52於受因緣所縛時心於有情中轉起 若能遠離於因緣我說我都無所見 53心若遠離於因緣不緣自相以持心 心亦不住於身内於我即為無外境[注21] 54此如王者或長者欲令子喜作遊戲 先予泥塑禽獸具其後始給予真者 55故我教導我諸子諸法種種形與像 至於實際〔我未說〕此則唯能内自證 56猶如因風海揚波動蕩而無止息時 57藏識大海常如是受客境風所鼓動 故見諸識生動蕩波浪重重即是此[注22] 58於是而成有二取即有有情心生起 然而所見皆無相此但凡愚之遍計 59顯現最深之藏識阿賴耶則為表識[注23] 我說之為真如者是離能取與所取 60在於諸蘊聚之中無人無我無有情 生則唯依識而生滅亦唯依識而滅 6l此則譬如為圖畫於中凹凸顯然見 諸法見為諸事物實如圖畫非其事 62所見恒時如陽焰乾闼婆城亦若是 見而認為所見者於智境中無其事 63以離根識與量故是則非因亦非果 以無能知與所知是無能相與所相 64如蘊如緣如覺等無人見亦無處見 既無人見無處見是則尚有何所說[注24] 65由理由喻由因緣成立我之所表述[注25] 所見如夢如火輪如尋香城如日月 66以如火焰發網喻我說生者無其事 世間唯由遍計成空如颠倒之幻夢 67三界實無所依處不在於内不在外 以見諸有不生故無生法忍得成就 68彼得如幻三摩地得意生身與神通 以及彼得自在者實皆由於心力用 69諸法有境而無生空而無有自體性[注26] 若然随着於因緣則迷惑於其生滅 70於内以心而現心於外則現為外色 外境唯此而非他此即凡愚所遍計 71觀白骨堆觀佛像以及内觀四大種 善修學者由假名即知世間種種相[注27] 72身與住處及資具表識所取三種境 願欲取持與分别是表識之三能取[注28] 73外道唯迷於理量由是不能出世間 由分别而作分别由是不能如實見 74行者由於般若智知一切法無體性 由是彼即能寂息且能安住無相境 75譬如用墨塗一物愚人即謂是烏雞 凡愚實在亦如是彼謂三乘同一樣 76無有聲聞無緣覺所見佛與聲聞形 皆是菩薩所化現菩薩以悲為自性 77三界有境唯識取由二自性作分别 於人及法轉離時即能如實證真如 78日光月光與燈光四大種及摩尼寶 各起功能無分别佛性亦然自起用 79此則猶如翳目者颠倒而見毛發網 其所分别於有境皆是凡愚妄分别[注29] 80諸法說為淨或染都如翳目見發網 彼實都無生住滅亦非為常及無常 81猶如人中陀都毒放眼世間皆金色 雖然此處實無金於彼黃金成大地 82凡愚實然亦類此無始來時心心所 如其現而執為實豈知有境如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