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現證品

關燈
槃,以無有分别生起故。

    彼已無能取所取分别,證知世間無有而唯心自見,於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彼已離對心意意識、外境、自性相等概念之執着。

    以其已證得如來一切内自證地,故彼非舍佛法正因,凡有所行,皆由般若出。

     如人夢中渡河,大慧,人於夢中處身於大河中際,努力作種種渡河方便,未及渡而已醒,醒時尋思實與不實,複思念言:此非實非不實。

    由無始來時熏習所積之分别習氣,成種種形色,得見、得聞、得思、得認,然此實為離有無見之分别[注4],唯以此之故,即使在睡夢中,我之意識熏習亦為我所見。

     同理,大慧,八地上菩薩摩诃薩,曆初地以至七地,觀察一切法,以其如幻等,故於分别中實無有生起。

    當其現觀一切法自性時作觀察,即寂息一切法之能取所取,此能取所取實由對諸法愛着而生。

    複觀察心與心所如何行於分别,彼菩薩摩诃薩勤修[注5]佛法,大慧,彼作加行(prayoga)以令未證得證。

    對菩薩而言,涅槃非是滅壞,而為離心意意識轉起之分别想縛,證無生法忍。

     大慧,於第一義中無有次第與相續,一切虛妄分别寂息,是寂靜法(vivikta-dharma)。

     故說頌言—— l諸住地及佛道地離識境而但唯心[注6] 諸佛曾說今正說佛亦将於未來說 2前七地則尚有心八地則為離識境 後二地尚有所住無所住者是我地 3自現證與極清淨此即是為我之地 此亦大自在天界色究竟天光閃耀 4光輝熾焰如火聚具足明麗種種色 是能悅意且清涼吉祥化現此三界 5有三界為今化現有三界為先時化[注7] 於此我演說諸乘實皆歸入我地上 6然而十地即初地初地即為第八地 九地是為第七地七地又為彼第八 7且此二地為三地四地即為第五地 第三又為第六地離識境有何次第 第四<現證品>竟。

     注釋 l唐譯為“以諸佛力所加持故,於三昧門不入涅槃。

    ”與梵本異(今梵本此句為:samadhibuddhairvidharyantetasmatsamadhi-sukhatyenanaparinirvanti)。

     2此意謂因得佛加持,故菩薩雖未圓滿如來地,亦作有情事,否則即停所作。

     3法、義、詞、辯四無礙。

     4此非謂其“分别”已離有無見,實謂其“分别”本來即是對不能謂之為有,亦不能謂之為無之夢境作分别。

     5prayukta,可譯作相應、相投或勤修。

     6nirabhasa,參第二品注2。

     7“三界”。

    原梵文為tribhava,直譯為“三有”,今沿舊譯意譯之為“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