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無常品(3)
關燈
小
中
大
分别中起迷亂。
同理,大慧,凡愚於生與不生起迷亂。
幻人生起,非能作所作,以幻人非生亦非滅故,此無可問其為有或非有。
與此相同,一切法無所謂生滅,唯凡愚樂着颠倒見計外境生滅耳,此非智者所為。
說為颠倒見者,以〔計為〕有之自性實非如其所計。
此中實無所有,若異於此而作分别,則樂着於一切法實自性見,而不見其自寂靜。
若不見其自寂靜,則不得不顯現為分别。
以此之故,大慧,於無相中見相,勝於色相中見相。
色相可為他法生因,是故非勝;無相者,大慧,即謂分别不生起;無生即涅槃(anutpadonirvana)。
我說涅槃[注91],大慧,涅槃者,即謂住如實義而見〔其真實〕。
於心心所法轉依時,即由如來聖智得内自證。
我說此為涅槃。
故說頌言—— 86為除執着於生見從而成立為無生 是故我說非因義此為凡愚所不解 87說一切法為無生非謂外境無所有 譬如夢幻尋香城有外境而非有因 88告我雲何一切法空無自性及無生 以由覺智見諸法無所得且非和合 說空無生無自性 89一一而見見和合世間現而非實有 非如外道見實有無和合則無所有 90如夢如幻如發網如陽焰如尋香城 皆以無因而生起如是而成世種種 91無因論受壓伏時[注92]即可說之為無生 我之法流不毀壞說無生令外道畏 92如何由誰於何處何故無因成顯現 若能見於有為法非因亦不超越因 則除外道生滅見 93以由於無故無生抑或有待於因緣 或僅名言而非實唯願世尊能告我 94“無”非無生非待緣亦非僅是一名言 非名言而無對境 95於此處說有行境非外道亦非二乘 亦非第七菩薩地此即無生之性相 96離於因緣之概念亦離以作者為因[注93] 建立唯心自見境此即我所說無生 97遠離諸法有因生離能分别所分别 不落有無取舍中此即我所說無生 98心於外境中自在二種自性得遠離 而能轉其所依止此即我所說無生 99外法非有非非有亦不執持於内心 舍離一切外道見[注94]此即無生之性相 100空性及無自性等此等言說須了知 非以有空而說空由覺無生故說空 101諸法聚合由因緣即有生起與沈沒 於此聚合消融時即既無生亦無滅 102離於聚合之諸支不必論其為一異 存在即然鹹寂息外道分别為一異 103非有非無無有生無處得成有與無 唯於成為聚合處有法生起有法滅 104說有因緣之鈎鎖無非随順世俗說 相依相對鈎鎖斷[注95]所謂生即成無義 105實無生起故無生遠離外道諸過失 我依鈎鎖說世俗此非凡愚能理解 106若然離於此鈎鎖能有一法得生起 是無生論之強辯彼實壞於鈎鎖義 107鈎鎖若然如燈火實法由是得顯現 是即於彼鈎鎖外尚有餘法能得見 108無有生故離自性故其體性若虛空 諸法若離於鈎鎖是為凡愚之分别 109複有智者證無生其現證者為法性 是知生即是無生無生法忍即此是 110世間一切為鈎鎖諸法無有唯鈎鎖 當能認知於此時是則其心能得定[注96] 111無明與愛及業等彼等名為内鈎鎖 勺瓶泥種與四大是則名為外鈎鎖 112若别有法實存在而為生於鈎鎖者 是則破壞因緣義[注97]其所建立非正理 113若成為有仍非有依何因而可認知[注98] 諸法輾轉而相生由於此理說因緣 114堅濕暖動等概念無非凡愚之分别 此但為緣非有法以已遮撥自性故 115依病而有種種藥雖然醫理則無異 由病不同成差别 116與此相同為有情彼生煩惱諸病患 我用我法教於人随其根器而适應 117我之教法本無異煩惱根器則不同 是故此唯有一乘清涼八支道吉祥[注99]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於世尊言:無常,世尊,無常為外道所分别,而世尊亦言,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自性,然而世尊,此是正是誤?複次,世尊,有幾種無常? 世尊言:大慧,外道分别為八種無常[注100],而非為我〔所分别〕。
雲何為八? 一者、有謂原有作者
同理,大慧,凡愚於生與不生起迷亂。
幻人生起,非能作所作,以幻人非生亦非滅故,此無可問其為有或非有。
與此相同,一切法無所謂生滅,唯凡愚樂着颠倒見計外境生滅耳,此非智者所為。
說為颠倒見者,以〔計為〕有之自性實非如其所計。
此中實無所有,若異於此而作分别,則樂着於一切法實自性見,而不見其自寂靜。
若不見其自寂靜,則不得不顯現為分别。
以此之故,大慧,於無相中見相,勝於色相中見相。
色相可為他法生因,是故非勝;無相者,大慧,即謂分别不生起;無生即涅槃(anutpadonirvana)。
我說涅槃[注91],大慧,涅槃者,即謂住如實義而見〔其真實〕。
於心心所法轉依時,即由如來聖智得内自證。
我說此為涅槃。
故說頌言—— 86為除執着於生見從而成立為無生 是故我說非因義此為凡愚所不解 87說一切法為無生非謂外境無所有 譬如夢幻尋香城有外境而非有因 88告我雲何一切法空無自性及無生 以由覺智見諸法無所得且非和合 說空無生無自性 89一一而見見和合世間現而非實有 非如外道見實有無和合則無所有 90如夢如幻如發網如陽焰如尋香城 皆以無因而生起如是而成世種種 91無因論受壓伏時[注92]即可說之為無生 我之法流不毀壞說無生令外道畏 92如何由誰於何處何故無因成顯現 若能見於有為法非因亦不超越因 則除外道生滅見 93以由於無故無生抑或有待於因緣 或僅名言而非實唯願世尊能告我 94“無”非無生非待緣亦非僅是一名言 非名言而無對境 95於此處說有行境非外道亦非二乘 亦非第七菩薩地此即無生之性相 96離於因緣之概念亦離以作者為因[注93] 建立唯心自見境此即我所說無生 97遠離諸法有因生離能分别所分别 不落有無取舍中此即我所說無生 98心於外境中自在二種自性得遠離 而能轉其所依止此即我所說無生 99外法非有非非有亦不執持於内心 舍離一切外道見[注94]此即無生之性相 100空性及無自性等此等言說須了知 非以有空而說空由覺無生故說空 101諸法聚合由因緣即有生起與沈沒 於此聚合消融時即既無生亦無滅 102離於聚合之諸支不必論其為一異 存在即然鹹寂息外道分别為一異 103非有非無無有生無處得成有與無 唯於成為聚合處有法生起有法滅 104說有因緣之鈎鎖無非随順世俗說 相依相對鈎鎖斷[注95]所謂生即成無義 105實無生起故無生遠離外道諸過失 我依鈎鎖說世俗此非凡愚能理解 106若然離於此鈎鎖能有一法得生起 是無生論之強辯彼實壞於鈎鎖義 107鈎鎖若然如燈火實法由是得顯現 是即於彼鈎鎖外尚有餘法能得見 108無有生故離自性故其體性若虛空 諸法若離於鈎鎖是為凡愚之分别 109複有智者證無生其現證者為法性 是知生即是無生無生法忍即此是 110世間一切為鈎鎖諸法無有唯鈎鎖 當能認知於此時是則其心能得定[注96] 111無明與愛及業等彼等名為内鈎鎖 勺瓶泥種與四大是則名為外鈎鎖 112若别有法實存在而為生於鈎鎖者 是則破壞因緣義[注97]其所建立非正理 113若成為有仍非有依何因而可認知[注98] 諸法輾轉而相生由於此理說因緣 114堅濕暖動等概念無非凡愚之分别 此但為緣非有法以已遮撥自性故 115依病而有種種藥雖然醫理則無異 由病不同成差别 116與此相同為有情彼生煩惱諸病患 我用我法教於人随其根器而适應 117我之教法本無異煩惱根器則不同 是故此唯有一乘清涼八支道吉祥[注99]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於世尊言:無常,世尊,無常為外道所分别,而世尊亦言,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自性,然而世尊,此是正是誤?複次,世尊,有幾種無常? 世尊言:大慧,外道分别為八種無常[注100],而非為我〔所分别〕。
雲何為八? 一者、有謂原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