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集三萬六千一切法品》(2)

關燈
爾時世尊重作頌言—— 99猶如因風海揚波動蕩而無止息時[注48] 100藏識大海常如是受客境風所鼓動 故見諸識生動蕩波浪重重即是此 101甜青與紅等諸色鹽與螺殼乳與蜜 芳香果實與花朵以及太陽之光芒 102是皆非異非不異恰如大海與波濤 由是說彼七識聚與心和合而相俱 103此如種種波動蕩於彼大海水面起 如是藏識之所生是即說之為諸識 104於彼心意與諸識由其行相作分别 然而入者互不離以其無有能所故 105此則猶如海與波二者實在無差别 如是說於彼心中實無諸識别轉起 106諸業由心而積集複由彼意作思量 由意識而鹹認知五識分别成現境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以頌問言——〕[注49] 107如绀青等種種色實為我等識所現 尚祈告我大牟尼諸色雲何如海浪 〔爾時世尊以頌答言——〕 108實無種種顔色相顯現於彼海浪中 為彼淺智凡夫說故說心能轉諸相 109於自心中無所轉以其超越能取故 此處說為能所取,猶如說彼海與浪 110身與資具及住處我等識中如是現 以其如是而被見與浪轉起無差别[注50] 〔爾時大慧複說頌言——〕[注51] 111於大海上可明見波濤境界如粼舞 若言藏識如大海是則雲何不覺知 〔爾時世尊以頌答言——〕 112凡愚以無智覺故故喻藏識如大海[注52] 於中動蕩若波濤即以此相而明喻 〔爾時大慧複說頌言——〕 113日出普照於世人此更不分優於劣 世尊實為世間燈對於凡愚應實說 114既於法中安立彼[注53]雲何卻不實在說[注54] “爾時世尊以頌答言——” 若然我說實在時於彼心中無實在 115如浪立時現於海如像立時現於鏡 此複猶如於夢境心立時現於根境[注55] 116由於緣不具足故諸識轉起依次第 意識之用為認知意則依此作思量 117世間自現依五識於等引境無漸次[注56] 此則譬如工畫師或可譬如其弟子 118彼布色彩而作畫我說此畫非是色 此畫亦非即畫布更非作畫諸器具 119為取悅於諸有情畫由顔色作顯現 由是言說離真實以真實離文字故 120於彼法中建立我我為行者說真實 真實即是自證境離所分别能分别 121我以此教諸佛子此非為彼凡愚說 所見種種皆如幻彼等盡為無所有 122所授教法有種種随其因應而變異 教法若不能相應是則有如非教法 123此如因應於病況醫者授之以藥物 是故佛陀教有情亦依彼等心量教 124此非外道與聲聞心能到達之處所 導師之所教授者實為彼之自證處 複次,大慧,若菩薩欲了知〔落於〕能取所取(grahya-grahaka)之分别境界(vikalpa-gocara),實為自心之所現(svacitta-drsya),當離愦鬧、群聚、睡眠等礙;當離外道論著及二乘法:當令彼菩薩摩诃薩通達自心所現分别相。

     複次,大慧,於菩薩摩诃薩依心般若智相(citta-prajna-jnana-laksana),安立住處(vyavasthayamsthitva)時,彼當更修學上聖智三相。

     雲何上聖智三相耶?此即—— 一者、離識境相(nirabhasa-laksana)[注57]。

     二者、一切諸佛本願力加持相(sarvabuddhasvaprani-dhanadhisthana-laksana)[注58]。

     三者、依聖智趣自證豐目(pratyatmaryajnanagati-laksana)[注59]。

     於此〔三相〕得自在已,行者當舍喻為跛驢之心、般若、智,入菩薩第八地,更修上聖智三相。

     大慧,離識境相者,須於二乘及外道一切法得究竟自在,方能生起;一切諸佛本願力加持相者,由一切諸佛之誓句而生起[注60];依聖智趣自證相者,由菩薩離一切法相,現證觀世間一切法如幻之三摩地身,複趣入佛地,從而生起。

    大慧,此即三重聖境。

    依此三者,聖者得入自證境界[注61]。

    以此之故,大慧,汝須修養上聖智三種相。

    [注62]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知會中諸菩薩心之所念,承諸佛加持力,乃以聖智真實中之差别問世尊言:唯願世尊告我,依百八句義,於聖智真實中作差别之法門。

    如來應正等覺,為諸菩薩摩诃薩堕入自相共相以觀諸法者,說辨别遍計自性義。

    菩薩通達辨别(prativibhaga-viddhena)遍計自性義,由是即能淨治而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