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佛名号品第九

關燈
佛:亦作毗缽屍、毗婆沙、維衛等,過去七佛之第一佛也,譯作勝觀,種種觀,種種見等。

    釋迦菩薩第三阿僧祗劫滿時,遇此佛初修百大劫種相之福,又由贊其佛之精進力,超九劫而成佛,可知此佛出世在九十一大劫之前也。

    心為萬法之主,觀心者,即觀察一切也。

    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心者,永處纏縛。

     9)寶勝如來:出世之寶,寶中極勝,故名寶勝。

    此寶乃涅槃四德常樂我淨也。

    常者,涅槃之體,不變而無生滅也,随緣化用而常不絕也樂者,涅槃之體,寂滅永安也,運用自在,所為道心也我者,法性不變易也,作用自在也淨者,涅槃之體,離一切垢染,目之為淨,随緣而處而不污名淨。

    破煩惱名淨,破有業名我,離有報名樂,離生死名常,如來已證涅槃,具四德,故名寶勝如來。

     10)寶相如來:智者大師雲,實相尊貴,故名寶相。

    寶相者,諸法實相也。

    《金剛經》雲:‘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是實相者,即是非相’。

    《無量義經》雲:‘無相不相,是名實相’,無相者,無十相也,無色、聲、香、味、觸、生、住、壞、男、女之十相也不相者,不取涅槃相也。

    離二邊,不執中也。

    如來智證實相,尊貴無上,故名寶相如來也。

    又,寶相者,指佛相好無比也。

     11)袈裟幢如來:袈裟者,《釋氏要覽》雲:‘大集經雲,袈裟名離染服,賢愚經雲出世服如幻三昧經雲無垢衣,又名忍辱铠,又名蓮華服,謂不為欲泥染故。

    又名幢相,謂不為邪所傾故。

    又名田相衣,謂不為見者生惡故。

    又名消瘦衣,謂著此衣煩惱消瘦故。

    又名離染服,去穢衣’。

    以此衣具人天寶幢相,生梵天之福,乃三世如來寶幢之相,聞此名者,能生實相也。

     12)大通山王如來:依聖一法師解,大通是般若,山王是佛德,若人修般若之智能證法身時,則能通達一切法,故名大通。

    法身具常樂我淨四德,猶如須彌山由四寶所成,故名山王,以須彌山乃一切山中之王也。

     13)淨月佛:佛真法身,清淨無染,猶如虛空,随機應現,如水中月,月在水而不染水,佛在世而不染塵,故名淨月佛,乃以喻為名也,以法為名也。

     14)山王佛:佛功德巍巍,猶如須彌山王,故名。

     15)智勝佛:佛之智慧于一切衆生中最勝,故名。

     16)淨名王佛:淨謂清淨,乃真如理體名,謂名字,乃召體之用。

    以名而召體,稱名而令人想物也,故有鈎召之義,鈎召之用。

    能以稱名功德,得證真體之果,故名淨名王佛。

     17)智成就佛:佛成就一切種智,故名智成就佛。

     18)無上佛:無上正等正覺乃佛之智慧也。

    聲聞、緣覺雖有正覺而其心未普菩薩有正覺、有正等普心而未能達于究竟,唯佛方得究竟窮了法源,故稱無上也。

    佛證涅槃,乃法無上佛為衆生中無上,乃生無上也。

     19)妙聲佛:佛之梵音,清淨柔軟,深遠微妙。

    三十二相之第二十八相為‘梵音深遠相’。

    《無量壽經》雲:‘或聞佛法僧聲、波羅密聲、止息寂靜聲、無生無滅聲、十力無畏聲,或聞無性無作無我聲、大慈大悲喜舍聲、甘露灌頂受位聲,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

    阿彌陀佛佛國一切音聲皆為阿彌陀佛願力變化所作,阿彌陀佛為一切佛之王,故其音聲即妙聲佛也。

     20)滿月佛:佛之功德一切圓滿,無餘無欠,故以十五夜之月比喻其圓滿也。

     21)月面佛:佛面猶如清淨圓滿之月,亦如千日所放之光明,此清淨圓滿之光明普照十方世界,慈悲喜舍悉皆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