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行品第十一

關燈
土時,不覺得快樂,也不覺得驕傲;遇見一個在各種情形下都會生出對所有的如來極深尊敬的佛土,但明顯的沒有那種莊嚴時,也不覺得悲傷或嫌惡。

    佛明白萬法平等;所有的佛世尊為了開導衆生而如何顯示所有各種佛土,這才實在令人驚服! 阿難,正如各佛土在特性上有分歧而覆蓋它們的天空沒有不同,各如來在肉身上有歧異而他們的無礙慧沒有不同。

     阿難,所有的佛在他們的佛性圓滿上都是一樣的。

    他們的佛性是指他們的樣子、顔色、發的光、身體、特異相貌、種性、戒、定、慧、解脫、解脫之知見、力、無畏、特殊佛性、大慈、大悲、有幫助的意向、态度、修行、道法、壽命長短、佛法教導、衆生的度化和解脫、以及佛土的淨化過程。

    所以,他們都稱為正徧知、如來、佛。

     阿難,即使你的壽命有一劫之久,要徹底了解這三個名稱的廣泛意思和精準的文辭意義,對你來說很不容易。

    還有,阿難,如果這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衆生都像你一樣,多聞第一,天賦記憶和持咒第一,而他們專心從事一整劫,他們仍然不能完全了解正徧知、如來和佛這三個名稱正确的廣泛意思。

    因此,阿難,諸佛的覺悟是不可量的,諸如來的智慧和辯才是不可思議的。

    」 這時阿難長老對佛說:「世尊,從今日起,我不再說我自己多聞第一。

    」 佛說:「不要氣餒,阿難!為什麼?我說過你阿難多聞第一,是以聲聞弟子來考慮,未以菩薩來考慮。

     看,阿難,看這些菩薩。

    即使最聰明的人也不能徹底了解他們。

    阿難,人可以測量海的深度,但測不出菩薩的智能、靈慧、記憶、咒語和辯才的深度。

    阿難,對菩薩所行,你應該保持鎮定平靜。

    為什麼?阿難,維摩诘長者一上午所展示的奇事,已得神力的聲聞與辟支佛即使以千億劫的時間将他們所有的神力專心從事于化身和變形,也辦不到。

    」 這時,所有從香積如來佛土來的菩薩都恭敬地合掌,向釋迦牟尼如來緻敬,對他說:「世尊,剛到這佛土的時候,我們有些負面看法,可是我們現在要抛棄這些錯誤的看法。

    為什麼?世尊,諸佛的領域以及他們解脫方法的巧妙都是不可思議的。

    為了開導衆生,他們顯示這樣、那樣的佛土去配合這樣、那樣衆生的欲望。

     世尊,請給我們一些教導,使我們回去衆香之後能記得你。

    」 被這樣請求了,佛說:「貴公子們,有一種菩薩的解脫叫做可壞與不可壞。

    你們一定要在這種解脫裡訓練自己。

    它是什麼? 可壞是指有為法。

    不可壞是指無為法。

    但是菩薩應該既不壞滅有為,也不息于無為。

    不壞滅有為事物在于: 不失大慈;不棄大悲; 不忘記因深心而有的一切智; 不倦于正向開導衆生; 不棄四攝法; 不顧身命以護持聖法; 永不滿足于已得之善根; 于巧妙的回向裡得些快樂; 在追求佛法裡沒偷懶; 在教導佛法裡不自我緘默; 在禮拜晉見諸如來上不舍棄努力; 不畏于自願再生; 不驕于成、不餒于敗; 不輕未學,尊敬已學如敬天人師本身; 令煩惱過多之人明理; 樂于獨居,而不執着于獨居; 不圖自己快樂,隻求别人快樂; 待入定、禅定和止靜好似阿鼻地獄; 看世界如解脫之園; 看乞丐如心靈教師; 看布施一切所有是體驗佛位之法; 看毀戒者如救主; 看六度如父母; 看道品如仆人; 不斷累積善根; 在自己的佛土裡建立一切佛土的功德; 供上無限純淨供品去應驗各種吉相、好相; 以止一切惡來美化身、口、意; 在無窮劫中不斷再生,以淨化身、口、意; 聞悉佛的無量功德,以大雄觀而免于氣餒; 揮舞智慧利劍,鞭打煩惱賊; 為承受一切衆生的重擔,深深明白五蘊、四大和六入; 爆發能量,征服魔衆; 為了免于驕傲而追求知識; 為了支持佛法而少欲知足; 為了愉悅百姓而不混入俗務; 為使百姓順應而一切作為無誤; 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