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行品第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了完成饒益衆生的一切任務而産生神通;
為了不忘一切所學而得有咒語、記憶和知識;
了解百姓諸根深淺,以去除一切衆生的疑惑;
展示無敵神奇表演,以教導佛法;
得有無礙辯才,能給不可抗拒的演說;
淨化十善道,得嘗人天果;
培修四無量,立淨梵天之道;
禮請諸佛教導佛法,随喜贊歎,因而獲得如佛的悅耳聲音;
約束身、口、意,以保持心靈的穩定發展;
不執着于任何事,因而得到如佛的威儀;
聚集菩薩僧,以吸引衆生來大乘;
一切時中,心識警覺,不遺漏任何好的性質。
貴公子們,這樣專心于佛法的菩薩是不壞滅有為法界的菩薩。
什麼是不息于無為? 菩薩修學空性,可是不體驗空性。
修學無相,可是不體驗無相。
修學無願,可是不體驗無願。
修學非作為,可是他不體驗非作為。
知道無常,可是對自己的善根不自滿。
考慮悲苦,但自願再生。
知道無我,但不浪費自己。
思慮平和安靜,可是不追求極端平和。
珍惜孤寂,可是不逃避精神和肉體上的努力。
思慮無場所,可是不放棄善行場所。
思慮無發生,可是許諾承擔一切衆生的擔子。
思慮無垢,然而遵循世界的程序。
思慮無動作,然而為開導一切衆生而動作。
思慮無我,然而不放棄對一切衆生的大悲。
思慮無生,然而不入聲聞正位。
思慮虛幻性、徒勞性、不牢固性、無主性和無場所性,然而将自己建立在不虛幻的福德上、在不無益的知識上、在實際的反影上、在授與自主慧的奮勉上、以及在有固定意義的佛陀之家上。
像這樣,貴公子們,對這樣的佛法抱大願望的菩薩既不息于無為,也不壞滅有為。
再者,貴公子們: 為了完成功德藏,菩薩不息于無為;為了達成智慧藏,他不滅有為。
為了實踐大慈,他不息于無為;為了實踐大悲,他不滅有為事務。
為了開導衆生,他不息于無為;為了熱望佛性,他不滅有為事務。
為了圓滿佛的各種相,他不息于無為;為了圓滿一切智,他不滅有為事務。
出于解脫方法的技巧,他不息于無為;經過他的智慧透徹分析,他不滅有為事務。
為了淨化佛土,他不息于無為,而因佛的仁慈力,他不滅有為事務。
因為感受到衆生的需要,他不息于無為;為了真實展現佛法的意義,他不滅有為事務。
因為他的善根藏,他不息于無為;因為對這些善根的天生熱心,他不滅有為事務。
要實踐他的禱詞,他不息于無為;可是因為他沒有祈願,他不滅有為事務。
因為他的正思純淨,他不息于無為;因為他的深心純淨,他不滅有為事務。
為了使用五神通,他不息于無為;因為佛慧的六神通,他不滅有為事務。
為了實踐六度,他不息于無為;為了實踐時間諾言,他不滅有為事務。
為了集合佛法的寶藏,他不息于無為;因為不喜歡任何心智偏狹的教導,他不滅有為事務。
因為他收集一切法藥,他不息于無為;為了适當地施用法藥,他不滅有為事務。
為了确認他的承諾,他不息于無為;為了補救任何失諾,他不滅有為事務。
為了調制一切法寶,他不息于無為;為了提供精妙佛法的甘露,他不滅有為事務。
因為他徹底知道一切煩惱病,他不息于無為;為了治療一切衆生病,他不滅有為事務。
貴公子們,菩薩如此既不滅有為事務,也不息無為。
這就是叫做可壞與不可壞的菩薩解脫。
貴公子們,你們也應該戮力于此。
」 這時,聽了這個教導,那些菩薩心歡意滿,非常虔誠。
他們心中充滿歡喜快樂。
為了供養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菩薩以及這個教導,他們把這三千大千世界的土地鋪以高至人膝的香粉、香、香水和花。
這樣盛待如來的全體随衆之後,他們在佛足前稽首,右繞三帀,唱了一首偈來贊美他。
然後由此世界消失,一瞬間就回到了衆香世界。
貴公子們,這樣專心于佛法的菩薩是不壞滅有為法界的菩薩。
什麼是不息于無為? 菩薩修學空性,可是不體驗空性。
修學無相,可是不體驗無相。
修學無願,可是不體驗無願。
修學非作為,可是他不體驗非作為。
知道無常,可是對自己的善根不自滿。
考慮悲苦,但自願再生。
知道無我,但不浪費自己。
思慮平和安靜,可是不追求極端平和。
珍惜孤寂,可是不逃避精神和肉體上的努力。
思慮無場所,可是不放棄善行場所。
思慮無發生,可是許諾承擔一切衆生的擔子。
思慮無垢,然而遵循世界的程序。
思慮無動作,然而為開導一切衆生而動作。
思慮無我,然而不放棄對一切衆生的大悲。
思慮無生,然而不入聲聞正位。
思慮虛幻性、徒勞性、不牢固性、無主性和無場所性,然而将自己建立在不虛幻的福德上、在不無益的知識上、在實際的反影上、在授與自主慧的奮勉上、以及在有固定意義的佛陀之家上。
像這樣,貴公子們,對這樣的佛法抱大願望的菩薩既不息于無為,也不壞滅有為。
再者,貴公子們: 為了完成功德藏,菩薩不息于無為;為了達成智慧藏,他不滅有為。
為了實踐大慈,他不息于無為;為了實踐大悲,他不滅有為事務。
為了開導衆生,他不息于無為;為了熱望佛性,他不滅有為事務。
為了圓滿佛的各種相,他不息于無為;為了圓滿一切智,他不滅有為事務。
出于解脫方法的技巧,他不息于無為;經過他的智慧透徹分析,他不滅有為事務。
為了淨化佛土,他不息于無為,而因佛的仁慈力,他不滅有為事務。
因為感受到衆生的需要,他不息于無為;為了真實展現佛法的意義,他不滅有為事務。
因為他的善根藏,他不息于無為;因為對這些善根的天生熱心,他不滅有為事務。
要實踐他的禱詞,他不息于無為;可是因為他沒有祈願,他不滅有為事務。
因為他的正思純淨,他不息于無為;因為他的深心純淨,他不滅有為事務。
為了使用五神通,他不息于無為;因為佛慧的六神通,他不滅有為事務。
為了實踐六度,他不息于無為;為了實踐時間諾言,他不滅有為事務。
為了集合佛法的寶藏,他不息于無為;因為不喜歡任何心智偏狹的教導,他不滅有為事務。
因為他收集一切法藥,他不息于無為;為了适當地施用法藥,他不滅有為事務。
為了确認他的承諾,他不息于無為;為了補救任何失諾,他不滅有為事務。
為了調制一切法寶,他不息于無為;為了提供精妙佛法的甘露,他不滅有為事務。
因為他徹底知道一切煩惱病,他不息于無為;為了治療一切衆生病,他不滅有為事務。
貴公子們,菩薩如此既不滅有為事務,也不息無為。
這就是叫做可壞與不可壞的菩薩解脫。
貴公子們,你們也應該戮力于此。
」 這時,聽了這個教導,那些菩薩心歡意滿,非常虔誠。
他們心中充滿歡喜快樂。
為了供養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菩薩以及這個教導,他們把這三千大千世界的土地鋪以高至人膝的香粉、香、香水和花。
這樣盛待如來的全體随衆之後,他們在佛足前稽首,右繞三帀,唱了一首偈來贊美他。
然後由此世界消失,一瞬間就回到了衆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