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興福慧

關燈
禱,仗著大士的威力延長了你的壽命,命令役吏引導放出還陽。

    ’萬安于是勸母親修習淨業,另辟一室供奉佛像,其母于是吃長齋,每日分早中晚進室叩佛念珠,誦念西方佛各計名一千,又居世十二年年七十六歲時,九月十五日早起對其子說,我将要去了可以召集衆親友告别。

    次日,親友都到齊了其母都一一打招呼,并告戒其子女将去時不要哭泣,每日隻喝湯水五六盞,到了第三天一早起床,沐浴更衣就枕安詳而逝了。

    (一行居集) ◆清朝有位章開元,是江西省南豐縣人,在嘉慶廿五年三月十九日,他以騎馬射箭教授徒弟,因為用力太猛了仆跌在地上,大衆扶持他返回寓所睡在床上,痛楚得叫苦連天幾乎死去,冥冥中看見一個役吏拿著傳票背著刑杖,慌慌張張來将他拖起就走。

    忽然間身後有一個拉著他而且叫著說:這個人平常持念觀音經很虔誠,并且于敬信錄裡面摘出最容易犯錯的幾條,抄寫了十幾本為人家講解說明,且許下了心願刊行印刷,假如使他短少陽數那何以能勸人行善?役吏拖之如前而挽拉的人更發用力。

    役吏隻好放下他。

    拉他的人說:他去不久必定還要來的,我指引你到南海去求救于觀音大士。

    章考慮他蹒跚難以行走,那人又對他說:但是隻要你合掌誠心至念‘南無阿彌陀佛’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聖号,倘若你看見可愛的女人切記不可動心,以緻于堕落到惡趣裡面。

    章即接受他的教訓,覺得身體好似風中的樹葉,乘風飄空而起。

    不久,看見一條很深的巷子裡面有些賣酒的女子,個個都很漂亮,争先恐後的前來勾引他,他牢記那個人所囑咐的話,閉著眼睛不理則一無所見了。

    然而波濤奔騰接天,南海立刻已在眼前,章于是跪伏在岸上宣稱佛聖号很久,看見兩三個胡子老頭,摔一個人下山相貌很像他自己,身後的人對他說,這就是你的靈魂,趕快向菩薩叩頭拜謝。

    于是又引導遊覽陰司地府,普遍觀察善惡兩道,後來又對他說你回去了,應當堅持以前所發的善念,除了自己修持并且以之訓誨别人,切切勿怠忽你的志願。

    章唯唯然稱謝遽而複蘇,即刻起床穿衣走出門外,傷痛已經好了,同住者都感到驚訝。

    (因果實錄) ◆清朝鉛山地方有位蔣心餘的人,在乾隆某年十一月十五夜裡,夢見衙役拿著請帖請他到某一處所,有一位尊貴官員接見,衣服裝飾如同帝王。

    對他說冥中衙司事務繁重,我的任期屆滿即當離去,這個寶座拟請公代理。

    蔣答:我的母親年老孩子幼小,家事均未了不能前來。

    王又說:世上事要了便了,要不了便不了,我已推舉公代理無可挽回。

    不久醒來隻有一盞孤燈青光熒熒,四肢如冰冷冷凄凄,四更時分沉沉入睡;又到了冥間大殿上,設有五個座位案積如山,四個座位都有人獨第五座空著,一個役吏指著告訴他這就是你的座位。

    蔣随著走到第三座,看見上面坐著的是他的房師(清朝科舉考房中老師的稱呼)馮靜山先生,他急忙占則敬禮拱手作揖,請求老師代為辭謝。

    師說現在事已至此不必多說,速急回去料理身後事,今日是十五,二十日那天就是你上任的日期。

    于是告别而醒了。

    蔣和王方伯(布政官稱呼)名叫興吾的很好,次日一早即到王處辭别,并且拜托他身後的事。

    王對他說你切勿恐慌,誦念觀音大悲咒可以祈禱得救。

    于是建壇齋戒,全家誦經,到了那天(二十日)大家圍著蔣心餘守護,三更後蔣看見空中飛下來一乘轎子,旌旗幾竿轎夫幾人,好像來迎接他的,大衆同聲誦念大悲咒,逼迫不得近前,漸漸愈近愈薄如同煙霧般的消散了,即到天方亮時竟然無恙,過了三年後進入詞林(即翰林院)。

    (沈紹蓮述) ◆江西省奉新縣北鄉有位比部員外(官名)叫金光鬥的妻子帥氏宜人(官員太太尊稱),平素供奉觀音大士,年紀已經過了六十歲生病死了,家裡的人以她的胸口還有溫熱不忍将她裝殓,三日之後她複蘇。

    述說她到過冥府,看見大士對閻王說:這個婦人在世時很虔誠誦念觀音經,并且多刊印經典布施有功德,應當放還陽世加壽命半紀(一紀十二年),閻王即刻命她回生。

    起初她抵達陰司地府的時候,親眼看見受苦受難的男男女女很多,不能完全記憶,唯有記得有一群鳥啄食人眼血流滿身,問及冥吏據說這個人生前殺害禽獸生命,所以得此果報。

    又看見很多螺殼堆積成山,有一群鬼剝人肉來填螺殼,她又問冥吏,答說這個人生前買食螺肉,所以應得此果報。

    這是内人洽氏(述說此故事人的妻子)親聞帥氏宜人所說的,帥氏與洽氏的娘家是鄰居,兼有親戚關系,因此悉知很為詳細。

    (鄱陽吳育學述) ◆溧水地方有位湯聘的人,在學生時代家貧如洗,但侍母至孝。

    有次忽然生病死了,看見鬼卒幾個人來拘捕他,遇到普門大士,聘以老母無人侍奉哀告求生。

    大士說這是個盡孝思的人,且查他于某年月日乘船,船主女兒姿色美麗善于誘惑,聘當正色拒絕,他當前程遠大可急令還魂。

    鬼卒說他已經死了幾天,屍首早已腐爛,奈何能夠還魂呢?大士命善财童子,往西天去取牟尼泥來,命鬼卒保護屍體。

    于是告訴聘說:看見你遇色而不淫,所以特來相救,汝宜當加強信心樂善好施,今日人心陰薄,鬼神伺察很嚴,從前功名富貴生來便定,近來則善惡冊籍一月一造,無待後日來生始有果報。

    善财童子回來已經過了三日,泥色如同栴檀香氣不散,因此令善财童子到他家裡去,屍體果然腐爛了,他的老母在旁涕淚交流,死了已經七日還無以為收殓。

    善财即以泥團繞屍體三匝,一會兒臭氣漸漸消失了,腐爛的地方亦安好如常,于是有了生氣,善财令聘魂從口入,屍體即漸可動,他的母親驚惶而狂叫,鄰人聽到都來觀看,聘已經坐起來了,對他的母親說:兒已再生了,母親不要害怕。

    因此叙述遇見大士得以再生的經過,并且謂兒本無科名生命限期已盡,因為力求報父母恩,大士并命兒持貪淫葷酒諸戒,可與我科名長壽。

    兒唯以不能喪命,其餘都如所戒,大士許兒成進士但命中沒有祿位,戒勿做官而已。

    後來聘于順治戊午年果然中進士,不茹葷聲色貨利都皆淡泊,唯長齋供佛以侍奉母親。

    至他母親死後,就任真定縣令卒于任所。

    (徐嶽聞見錄) ◆北周時代益州地方招提寺有個和尚法号慧恭,和同學僧法号惠遠的很相契,後來遍遊荊州揚州,訪道而歸,闊别了三十年,夜間話舊遠語如流,慧恭對遠說:何不誦念一本經呢?當為你誦念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一卷,但請至心聽聽。

    于是結壇升座,才開始發聲唱經題時即覺有香氣。

    不久,又聽到天樂振空雨花零亂,經方誦完歇息遠即敬禮拜謝。

    (高僧傳二集) ◆隋朝開皇初年,揚州有個和尚,忘記他本來的名字,誦涅槃經自己頗為驕傲。

    陝西岐州東山下村中有沙彌誦觀世音經。

    後來都暴死了同到冥府,冥王給沙彌以金座敬禮備至,給涅槃僧以銀座禮稍次,僧不平因此問得沙彌住處。

    既而蘇醒,從南方來到岐州訪得沙彌,問其緣由,沙彌答以每次誦念觀音經時必定穿淨衣,焚名香咒願完畢後于是開始誦念,久而久之不敢稍為怠慢。

    僧乃謝道:我真是罪過,所誦念涅槃經威儀不整,身口也不清淨,現在證驗了。

    (法苑珠林) ◆唐朝有位姓王名叫弘之,在貞觀年中為山西沁州和川縣令,有個女兒嫁給博陵崔執。

    執生病死于和川,經過了數十天後,王家裡人忽然于某夜聽見執說話:我是女婿,不合于在妻家立靈位,然而苦無所依據,能夠為我立為栖吾神,我當大為感謝。

    妻當從其所請,朝夕都供置魚肉等葷物,執告訴妻子他隻吃素食,并常勸以禮佛,并且述說地獄中的故事,又說:人一生不免殺生和不孝 兩大罪。

    其餘的罪可以次第減輕,我雖無罪然能大資福助,為我數設齋供并能夠寫法華金剛觀音等經,各兩三部以後即不再來。

    王家都一一為其所言,寫經設供,執忽然又來拜謝說:自今以後我即長别了,王家舉家哭而送之。

    執有遺腹子臨去的時候子已五、六歲了,執告以這孩子将來必有名位,但願善為養育,自此以後果然不再來了。

    (法苑珠林) ◆京兆(即北京)有位姓劉名叫子貢的人,于五月廿二日因熱病而死,到了明日又蘇醒過來,告以被錄到冥府去,遇到以前鄰居季暐對他說:煩你帶一口信給我的兒子,我生前坐罪被捕,速即為我造觀世音菩薩像一尊,寫妙法蓮華經一部,我就可以升天了。

    又遇見他的父親對他說:我以同光五生得假在外,不然,受罪苦不可言。

    因為我在生時彈殺鳥獸,所以每天牛頭獄卒燒鐵彈數十個,紅的像火一樣,燒破我的身體皮膚數百道,納熱彈入我的腹中慘痛難忍。

    又看見身邊的人多數成了鬼。

    子貢廿三日複蘇至廿九日又死去,僅回生數日宣傳冥間的事,藉以廣為警惕世人。

    (太平廣記) ◆宋朝範文正公仲淹,他是人人都知道的,他的母親亡故了三七日(廿一天),夢見哭泣的告訴他說:我以在陽世造業,我在陰間受罪不堪,我兒平素孝順請為我誦金剛般若經一藏,救拔你母親的罪吧。

    公驚哭而醒即起沐浴齋戒,躬親到元墓山禅林延請僧衆,誦念金剛般若經七日,至第六夜禮忏将要屆滿的時候,又夢見母親對他說:因為兒至誠禮忏誦經,感動白衣大士降凡,持經半卷不但清罪,更可以升天了,明日早晨兒到經堂一問便知,應當厚禮叩謝大士。

    公等待法事圓滿後拜謝衆僧,因此詢問誦經半卷的是那一位,衆僧皆失色答曰:所禮經典一字不漏,豈有隻持半卷的道理。

    旁邊有一僧從容表白著說:昨日大衆念經,山僧倚立默看至第十六分,倏忽之間使君來拈香,便到廚房去做雜務,今承詢問敢以直對。

    公即叩頭下拜,僧言莫莫忽然騰空不見了。

    這是大衆都親眼所看見的,無一不瞻仰。

    公因是創建莫莫禅堂,以志大士靈異,至今猶存。

    (靈山勝迹) ◆徽州地方有位姓方名岩秀的人,宿世培植德本娶妻黃氏,因生産而死。

    不久,岩秀夢見妻來對他說:生前做了許多罪愆之事,目前在陰曹受罰,乞求為她誦念觀音經千卷,印刷布施千卷,即可離苦超生。

    岩秀醒後一一照辦,後來他的繼室懷孕了,恍忽見到前妻進房來,果生一子取多元亨,後來成了進士。

    (南海慈航) ◆明朝有個和尚法号如幻,有位朋友姓夏名叫治時,通達内典,一天對如幻說:你的唇掀齒露非長壽之相,宜當祈禱觀音大士,誦念名号以求壽。

    如幻即照他所說的去做,持念名号三年之後,容貌都已改變了。

    (高僧傳四集) ◆清朝長洲地方有位姓朱名兆庚娶妻程氏,在道光十二年間,肝病發作并說鬼話,懇求兆庚為她誦念大悲咒以資超度。

    因此問和病人有無夙怨?答無。

    又問病無妨嗎?答至心念佛即可痊愈。

    第二年八月舊病複發,廿幾天不進食念佛不停,後來昏迷不醒人事神遊冥界,看見冥王審問衆囚,善惡悉皆很為清楚,以程氏持齋念佛,因念金剛經大悲咒,于是放回還陽詳說所見,兆庚因此記以勸戒世人。

    (冥遊确記) ◆太谷地方有位姓程名嘉猷的人,刻觀音經金剛經和感應篇等,尚未施印,忽然患病水米不能進口,夢見大士谕曰:你四十一當壽盡,因刻了很多經典所以放你回陽,宜當即刻印刷流傳,程蘇醒後遵谕奉行,病就馬上好了。

    (勸誡類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