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樂,二十三者、先亡離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諸聖贊歎,二十六者、聰明利根,二十七者、饒慈愍心,二十八者、畢竟成佛。
】 初句總标,下乃别列。
天龍乃造化之權衡,為陰陽之管轄;邦國藉保綏之德,黎民仰覆護之功。
今既讀經持名瞻禮供養,故感天龍護之、念之,令善果聖因,由之增長;家緣世事,用是克諧。
故首舉之,示福利之本也。
二、三、四三益,事迹相連,果由因而增進,因藉果而積集。
因果相資,自然菩提不退。
如十輪經,地藏白佛言:我當濟度此四洲渚世尊弟子,一切苾刍及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令其增長覺分,聖谛光明。
增長趣入大乘聖道,增長成熟有情大慈大悲,增長五眼灌頂,生天涅槃,如是善果,日日增長。
集者,聚集。
大論雲:值遇經法,修善持戒,布施禮敬等,種涅槃因緣(文)。
如是聖上之因,莫不聚集;善果聖因,既日增集,自然道心牢強,誓力勇健。
于位行念,自無退轉矣。
增者,從微至著,以期滿足。
集者,自少至多,所冀成就。
于此兩楹之間,菩提不退也。
五、衣食豐足,助道備也。
衣以蔽形,食以支命,身安道隆,賴是衣食。
此雖小緣,能辦大事。
凍餒不安,道法焉在。
故十輪雲:一切皆得如法所求,衣服、寶貝、醫藥、床敷、及諸資具,無不備足。
六、疾疫不臨,修道之要。
病乃退道之緣,能令色力減損。
準長阿含:乃他方世界,有鬼神來;此間鬼神,放逸淫亂,不能護人。
他方鬼神,侵娆此世間人,撾打捶杖,接其精氣,使人心亂,故有疾疫之災。
十輪雲:若諸有情,惡鬼所持,成諸病者。
有能供養地藏菩薩,一切皆得解脫,無畏,身心安适,故疾疫不臨也。
七、離水火災。
病為内障,災為外障。
左傳以人火曰火,天火曰災。
(篆文[災-火]中加一,[災-火]與川同。
川壅為災。
說文從[字-子],屋也。
火其屋為災。
故從火[字-子]下為意。
)今謂潢潦之水,燎原之火,損物傷生,[立+立]是天災。
十輪雲:若諸有情,為火所焚,為水所溺,有能供養地藏菩薩,一切皆得離諸危難,安隐無損。
此不必引大三災之水火也。
八、無盜賊厄。
離宿怨對也。
十輪雲:若諸有情,為諸怨賊軍陣,及餘種種諸怖畏事之所纏繞,身心慞惶;懼失身命。
有能供養恭敬地藏菩薩,一切皆得離諸怖畏,保全身命。
九、人見欽敬。
地持雲:菩薩種姓具足,故衆所敬重,供養贊歎,言必受行,無所違犯。
今既供養地藏菩薩,故緻斯福利。
十、神鬼助持。
尤末世修道善利。
長阿含二十雲:若有修行善法,見正信行,修十善業,如是一人,有百千神護。
今既供養地藏菩薩,故得神鬼助持,修行無障也。
十一、女轉男身。
十二、為王臣女,十三、端正相好,皆如前。
十四、多生天上。
準辯意經:五事生天(即是五戒)。
十輪雲:随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十五、或為帝王。
(西域,如勝軍、優填等。
東土、如五帝、三王等。
) 十六、宿智命通。
達命元由也。
士有百行,智為其首。
由讀經稱名,了因之力也。
十七、有求皆從。
十輪雲:若諸有情,或為種種世、出世間諸利樂事,于進求時,若能恭敬供養地藏菩薩,意願滿足。
十八、眷屬歡樂,此修行外護知識。
十輪雲:若諸有情,愛樂别離,怨憎合會,有能恭敬供養地藏菩薩,一切皆得愛樂合會,怨憎别離。
十九、諸橫消滅。
如前。
二十、業道永除,以修讀經等無漏之業,故三界有漏業道,一并永除滅矣。
二十一、去處盡通。
地持雲:人具足故,男相成就,堪為一切功德法器,于一切時,自在遊處;一切衆生,往來同事,人間曠野,随意無礙。
今既修供地藏菩薩,故得行來出入,到處通達也。
二十二、夜夢安樂。
如前。
已上,皆自身福利。
二十三、先亡離苦,乃上資祖祢也。
下明當來福利。
二十四、宿福受生。
思益經雲:菩薩有四法,得先因力,不失善根。
一、見他人阙,不以為過。
二、于怒人,常修慈心。
三、常說諸法因緣。
四、常念菩提。
今承持誦供養地藏,宿世之福,或受生天上人間,[立+立]享如意福樂也。
二十五、諸聖贊歎。
以修勝福,善譽遐流。
大論雲:菩薩聞甚深不可思議佛法,能定心信樂,不生疑悔。
如是菩薩,諸佛所歎,今既信受地藏不思議事,故感諸聖贊歎也。
二十六、聰明利根。
如荀子雲:目不兩視而明,耳不兩
】 初句總标,下乃别列。
天龍乃造化之權衡,為陰陽之管轄;邦國藉保綏之德,黎民仰覆護之功。
今既讀經持名瞻禮供養,故感天龍護之、念之,令善果聖因,由之增長;家緣世事,用是克諧。
故首舉之,示福利之本也。
二、三、四三益,事迹相連,果由因而增進,因藉果而積集。
因果相資,自然菩提不退。
如十輪經,地藏白佛言:我當濟度此四洲渚世尊弟子,一切苾刍及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令其增長覺分,聖谛光明。
增長趣入大乘聖道,增長成熟有情大慈大悲,增長五眼灌頂,生天涅槃,如是善果,日日增長。
集者,聚集。
大論雲:值遇經法,修善持戒,布施禮敬等,種涅槃因緣(文)。
如是聖上之因,莫不聚集;善果聖因,既日增集,自然道心牢強,誓力勇健。
于位行念,自無退轉矣。
增者,從微至著,以期滿足。
集者,自少至多,所冀成就。
于此兩楹之間,菩提不退也。
五、衣食豐足,助道備也。
衣以蔽形,食以支命,身安道隆,賴是衣食。
此雖小緣,能辦大事。
凍餒不安,道法焉在。
故十輪雲:一切皆得如法所求,衣服、寶貝、醫藥、床敷、及諸資具,無不備足。
六、疾疫不臨,修道之要。
病乃退道之緣,能令色力減損。
準長阿含:乃他方世界,有鬼神來;此間鬼神,放逸淫亂,不能護人。
他方鬼神,侵娆此世間人,撾打捶杖,接其精氣,使人心亂,故有疾疫之災。
十輪雲:若諸有情,惡鬼所持,成諸病者。
有能供養地藏菩薩,一切皆得解脫,無畏,身心安适,故疾疫不臨也。
七、離水火災。
病為内障,災為外障。
左傳以人火曰火,天火曰災。
(篆文[災-火]中加一,[災-火]與川同。
川壅為災。
說文從[字-子],屋也。
火其屋為災。
故從火[字-子]下為意。
)今謂潢潦之水,燎原之火,損物傷生,[立+立]是天災。
十輪雲:若諸有情,為火所焚,為水所溺,有能供養地藏菩薩,一切皆得離諸危難,安隐無損。
此不必引大三災之水火也。
八、無盜賊厄。
離宿怨對也。
十輪雲:若諸有情,為諸怨賊軍陣,及餘種種諸怖畏事之所纏繞,身心慞惶;懼失身命。
有能供養恭敬地藏菩薩,一切皆得離諸怖畏,保全身命。
九、人見欽敬。
地持雲:菩薩種姓具足,故衆所敬重,供養贊歎,言必受行,無所違犯。
今既供養地藏菩薩,故緻斯福利。
十、神鬼助持。
尤末世修道善利。
長阿含二十雲:若有修行善法,見正信行,修十善業,如是一人,有百千神護。
今既供養地藏菩薩,故得神鬼助持,修行無障也。
十一、女轉男身。
十二、為王臣女,十三、端正相好,皆如前。
十四、多生天上。
準辯意經:五事生天(即是五戒)。
十輪雲:随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十五、或為帝王。
(西域,如勝軍、優填等。
東土、如五帝、三王等。
) 十六、宿智命通。
達命元由也。
士有百行,智為其首。
由讀經稱名,了因之力也。
十七、有求皆從。
十輪雲:若諸有情,或為種種世、出世間諸利樂事,于進求時,若能恭敬供養地藏菩薩,意願滿足。
十八、眷屬歡樂,此修行外護知識。
十輪雲:若諸有情,愛樂别離,怨憎合會,有能恭敬供養地藏菩薩,一切皆得愛樂合會,怨憎别離。
十九、諸橫消滅。
如前。
二十、業道永除,以修讀經等無漏之業,故三界有漏業道,一并永除滅矣。
二十一、去處盡通。
地持雲:人具足故,男相成就,堪為一切功德法器,于一切時,自在遊處;一切衆生,往來同事,人間曠野,随意無礙。
今既修供地藏菩薩,故得行來出入,到處通達也。
二十二、夜夢安樂。
如前。
已上,皆自身福利。
二十三、先亡離苦,乃上資祖祢也。
下明當來福利。
二十四、宿福受生。
思益經雲:菩薩有四法,得先因力,不失善根。
一、見他人阙,不以為過。
二、于怒人,常修慈心。
三、常說諸法因緣。
四、常念菩提。
今承持誦供養地藏,宿世之福,或受生天上人間,[立+立]享如意福樂也。
二十五、諸聖贊歎。
以修勝福,善譽遐流。
大論雲:菩薩聞甚深不可思議佛法,能定心信樂,不生疑悔。
如是菩薩,諸佛所歎,今既信受地藏不思議事,故感諸聖贊歎也。
二十六、聰明利根。
如荀子雲:目不兩視而明,耳不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