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佛名号品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
【爾時,地藏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為未來衆生,演利益事,于生死中,得大利益。
唯願世尊聽我說之。
】 大士特說此佛名品者,由前來多番說稱念佛菩薩名,不問有罪無罪,悉皆消滅,得生人天,乃至畢苦。
今故略出十名,以為杓(音标)鹄,次顯多佛,以至沙河也。
為未來衆生有二意:一體佛天宮付囑之心,二顯己南洲救拔之念。
佛慈未艾,我願無窮。
良由過去者已獲超淪,現在者今沾至化,唯是未來衆生,罔知出要,偏造惡緣。
若不垂超脫之方,乃甘與淪胥之苦。
如诒厥孫謀,所慮深遠,故雲為未來衆生演利益事。
利益有世間、出世間之不同,及藏、通、别、圓之不等。
今是出世上利,圓教果益。
然言于生死中得大利益者。
夫論生死,乃衆生大患。
如佛說四不可得經,佛言:世有四事,不可以護緻。
一曰年幼,顔色炜烨,衆人愛敬。
一旦忽耄,頭白齒落,欲使常少不老者,終不可得。
二謂身體強健,謂為豪強,疾病卒至,衆患難喻,欲免常安無病,終不可得。
三謂欲求長壽,五欲永存,非常對至,如風吹雲。
冀念長生,終不可得。
四謂父母兄弟,恩愛榮樂。
宿對卒至,如湯消雪,欲求不死,終不可得。
古今以來,天地成立,無免四難之患。
以斯四苦,佛興于世(文)。
今欲脫此四苦,莫過稱佛名号之利益矣。
大經雲: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養一切衆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之一。
假使鍛金為人,車馬運載,乃至衆寶,各滿百數,以用布施,不如發一心向佛,舉足一步,所得功德,無量無邊(文)。
以故東土倡始于遠公,西京大盛于善導。
吾祖疏觀經而論十疑,四明鈔妙宗而修大悲。
永明萬善同歸,慈雲二門要行。
展轉沿習,代不乏人。
至明萬曆間,雲栖和尚出,德業充符,聲名洋溢,純提淨土,戶曉家傳。
蓋由此法門,能橫截惡道,直造本源。
是故西天東土,鹹稱異妙方便。
功德不可思議,誠非餘行可及。
然須谛信不疑,精勤無間。
行住坐卧之中,春夏秋冬之内,穢心滌蕩,淨念聯綿。
有不脫苦超升者,佛祖皆為诳語矣。
故今地藏說此救世妙法,令未來衆生,出苦有方也。
△ 【佛告地藏菩薩:汝今欲興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衆生,演不思議事。
今正是時,唯當速說。
】 初述所說事,謂汝欲救六道衆生,起此無緣同體慈悲。
誠拔苦之要門,乃利生之妙術。
神丹點鐵,至理革凡。
功德巍巍,誠難思議。
汝欲說者,今正是時。
如來化緣将熄,滅度靡常,不此申救,更待何時。
故敦逼其速說也。
△ 【吾即涅槃,使汝早畢是願,吾亦無憂現在未來一切衆生。
】 此示敦逼之意。
涅槃,奘三藏翻圓寂。
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寂。
肇公雲:泥洹盡谛者,豈直結盡而已。
則生死永寂滅故,謂之盡矣。
然吾即涅槃句,人不忍聞。
如遊行經,天人等皆歎言,如來滅度,何其駛哉。
世尊滅度,何其疾哉。
大囧琺淪翳,何其速哉。
群生長衰,世間眼滅。
譬如大樹根拔,枝條摧折。
又如斬蛇,宛轉回遑,莫知所湊。
是時諸天,亦複皆于空中,徘徊騷擾,悲号躄踴。
是也。
然機薪既盡,孰能留應火之不亡耶。
使汝早畢是願者,亦縱辭也。
大士之願,何能蚤畢。
甚言此法之妙,縱吾即入涅槃,縱使汝早畢是願,吾亦不憂現在未來一切衆生矣。
何也?有此稱名之法,人人可不堕苦,并趣人天修行,終至成佛無疑。
能體佛心而達佛意,善繼志而述事者,莫過我地藏慈尊矣,故許令速說而贊慰之也。
△ 【地藏菩薩白佛言:世尊!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無邊身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暫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
何況塑畫形像,供養贊歎,其人獲福無量無邊。
】 佛佛皆指過去者,自地藏發心已來所值之諸佛也。
凡所舉佛名,皆後遠于前。
顯己發心,遠且久也。
有佛出世四字,慶幸之語。
觀經疏雲:若佛出世,方能闡智慧日,識三寶之光明;開甘露門,知十号之妙味。
因說生解,于寶适悅。
故喻如優昙華,時一現耳。
無邊身者,三身皆有此意。
唯識論雲: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淨法界,具無邊際真實功德。
是一切平等實性,即自性身,亦名法身,此法身之無邊也。
又雲:自受用身,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習無量福德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此
唯願世尊聽我說之。
】 大士特說此佛名品者,由前來多番說稱念佛菩薩名,不問有罪無罪,悉皆消滅,得生人天,乃至畢苦。
今故略出十名,以為杓(音标)鹄,次顯多佛,以至沙河也。
為未來衆生有二意:一體佛天宮付囑之心,二顯己南洲救拔之念。
佛慈未艾,我願無窮。
良由過去者已獲超淪,現在者今沾至化,唯是未來衆生,罔知出要,偏造惡緣。
若不垂超脫之方,乃甘與淪胥之苦。
如诒厥孫謀,所慮深遠,故雲為未來衆生演利益事。
利益有世間、出世間之不同,及藏、通、别、圓之不等。
今是出世上利,圓教果益。
然言于生死中得大利益者。
夫論生死,乃衆生大患。
如佛說四不可得經,佛言:世有四事,不可以護緻。
一曰年幼,顔色炜烨,衆人愛敬。
一旦忽耄,頭白齒落,欲使常少不老者,終不可得。
二謂身體強健,謂為豪強,疾病卒至,衆患難喻,欲免常安無病,終不可得。
三謂欲求長壽,五欲永存,非常對至,如風吹雲。
冀念長生,終不可得。
四謂父母兄弟,恩愛榮樂。
宿對卒至,如湯消雪,欲求不死,終不可得。
古今以來,天地成立,無免四難之患。
以斯四苦,佛興于世(文)。
今欲脫此四苦,莫過稱佛名号之利益矣。
大經雲: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養一切衆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之一。
假使鍛金為人,車馬運載,乃至衆寶,各滿百數,以用布施,不如發一心向佛,舉足一步,所得功德,無量無邊(文)。
以故東土倡始于遠公,西京大盛于善導。
吾祖疏觀經而論十疑,四明鈔妙宗而修大悲。
永明萬善同歸,慈雲二門要行。
展轉沿習,代不乏人。
至明萬曆間,雲栖和尚出,德業充符,聲名洋溢,純提淨土,戶曉家傳。
蓋由此法門,能橫截惡道,直造本源。
是故西天東土,鹹稱異妙方便。
功德不可思議,誠非餘行可及。
然須谛信不疑,精勤無間。
行住坐卧之中,春夏秋冬之内,穢心滌蕩,淨念聯綿。
有不脫苦超升者,佛祖皆為诳語矣。
故今地藏說此救世妙法,令未來衆生,出苦有方也。
△ 【佛告地藏菩薩:汝今欲興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衆生,演不思議事。
今正是時,唯當速說。
】 初述所說事,謂汝欲救六道衆生,起此無緣同體慈悲。
誠拔苦之要門,乃利生之妙術。
神丹點鐵,至理革凡。
功德巍巍,誠難思議。
汝欲說者,今正是時。
如來化緣将熄,滅度靡常,不此申救,更待何時。
故敦逼其速說也。
△ 【吾即涅槃,使汝早畢是願,吾亦無憂現在未來一切衆生。
】 此示敦逼之意。
涅槃,奘三藏翻圓寂。
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寂。
肇公雲:泥洹盡谛者,豈直結盡而已。
則生死永寂滅故,謂之盡矣。
然吾即涅槃句,人不忍聞。
如遊行經,天人等皆歎言,如來滅度,何其駛哉。
世尊滅度,何其疾哉。
大囧琺淪翳,何其速哉。
群生長衰,世間眼滅。
譬如大樹根拔,枝條摧折。
又如斬蛇,宛轉回遑,莫知所湊。
是時諸天,亦複皆于空中,徘徊騷擾,悲号躄踴。
是也。
然機薪既盡,孰能留應火之不亡耶。
使汝早畢是願者,亦縱辭也。
大士之願,何能蚤畢。
甚言此法之妙,縱吾即入涅槃,縱使汝早畢是願,吾亦不憂現在未來一切衆生矣。
何也?有此稱名之法,人人可不堕苦,并趣人天修行,終至成佛無疑。
能體佛心而達佛意,善繼志而述事者,莫過我地藏慈尊矣,故許令速說而贊慰之也。
△ 【地藏菩薩白佛言:世尊!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無邊身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暫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
何況塑畫形像,供養贊歎,其人獲福無量無邊。
】 佛佛皆指過去者,自地藏發心已來所值之諸佛也。
凡所舉佛名,皆後遠于前。
顯己發心,遠且久也。
有佛出世四字,慶幸之語。
觀經疏雲:若佛出世,方能闡智慧日,識三寶之光明;開甘露門,知十号之妙味。
因說生解,于寶适悅。
故喻如優昙華,時一現耳。
無邊身者,三身皆有此意。
唯識論雲: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淨法界,具無邊際真實功德。
是一切平等實性,即自性身,亦名法身,此法身之無邊也。
又雲:自受用身,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習無量福德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此